二阶带通滤波器设计

合集下载

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

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

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摘要:一、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简介1.滤波器原理2.应用场景二、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滤波器设计1.结构特点2.设计方法三、反馈网络构建与分析1.反馈网络拓扑结构2.稳定性分析四、滤波器性能仿真与测试1.仿真软件介绍2.性能指标五、应用实例1.信号处理领域2.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正文:一、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简介1.滤波器原理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是一种以巴特沃斯函数为传递函数的滤波器,具有频率响应平坦、群延迟均匀的优点。

它能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让信号通过,而阻隔其他频率的信号。

2.应用场景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通信系统、音频处理等领域,如滤波、降噪、信号分离等。

二、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滤波器设计1.结构特点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多个反馈路径,从而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这种滤波器的反馈网络由多个运放和电阻、电容组成,形成多路反馈结构。

2.设计方法设计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滤波器时,首先需确定滤波器的通带频率、阻带频率和截止频率。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选取合适的巴特沃斯函数作为滤波器的传递函数,并根据反馈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电阻、电容的值。

最后,通过仿真软件对滤波器的性能进行仿真和测试。

三、反馈网络构建与分析1.反馈网络拓扑结构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滤波器的反馈网络主要包括多个运放、电阻和电容。

根据巴特沃斯函数的特性,设计合适的反馈网络拓扑结构,使滤波器在通带内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群延迟特性。

2.稳定性分析分析滤波器的稳定性,主要看其反馈网络是否产生自激振荡。

通过调整反馈网络的参数,避免不稳定现象的发生,确保滤波器在工作过程中稳定可靠。

四、滤波器性能仿真与测试1.仿真软件介绍使用专业的仿真软件(如Multisim、ADS等),对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滤波器进行性能仿真。

这些软件能实时显示出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群延迟等性能指标,便于设计师对滤波器进行优化。

基于新型CCCII电流模式二阶带通滤波器设计

基于新型CCCII电流模式二阶带通滤波器设计
滤 波 器 是 信 号 处 理 系统 设 计 中 最 基 础 、最 重 要 的 环 节 之 一 ,
和混 合 环 路 组 成 。可 运 用 于频 率 为 兆 赫 范 围 内 的 电路 中 。但 其 内部 电路 的输 入 端 X端 和 Y 端 存 在 一个 寄 生 电 阻 , 当偏 置 电流 很 低 时 , 寄生 电 阻 不 能 被 忽 略 。 因 而造 成 X 端 与 Y端 该
第2 0卷 第 1 7期
Vo .0 12
No 1 .7
电子设 计工 程
Elc r ni sg g n e i g e to c De i n En i e rn
21 0 2年 9月
S p. 01 e 2 2
基于新 型 C C I电流模 式二阶带通滤波器设计 C I
李 妍 。于海勋
完成 设 计 。设 计 结 构 简单 。 中 心频 率 可 由 电 流传 输 器 的偏 置 电流 控 制 。利 用 H pc 软 件 仿 真 分 析 并 验 证 了理 论 设 其 S ie
计 的 准 确 性 和 可行 性 。
关 键 词 :电 流模 式 电路 ;电流 传 输 器 ; 阶 带通 滤 波 器 ; pc 二 HSie
组成 , 电流跟随 X端 口。 双极性晶体管 Q一 4 ,Q 组成输入跨 导线
性 混 合 环 路 , 流 关 系 II II 电 i= ̄, 3 。X 端 寄 生 电 阻 R = T20其 V //,
图 1 跨 导 线 性 环
F g Tr n l e r lo i .1 a si a o p n
性 电路 的计算 , 即适用 于小 信 号 , 适用 于 大信 号 。尤其 在 较大 又
规 模 的 电路 中 , 存 在 “ 导 线性 环 ”就 会使 电路 计算 大 大简 只要 跨 ,

电容耦合二阶LTCC带通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电容耦合二阶LTCC带通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第1卷 2
21 第1 0 年 151 0 11 月
趣错雾 寄
VI ol o1N. . 1 2
NO V.2 0 01
d i O 9 9jsn1 6 - 7 52 1 .1 2 o: . 6 /i .5 3 4 9 .0 01 . 2 l3 .s 0
电容耦合二阶LC 带通滤 波器 的 TC 分析 与设计
舒 汉 军 , 宋 玉 阶
( 武汉科 技 大 学信 息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0 8 ) 301
摘 要 :提 出了一种谐 振 腔 问通过 电容 耦合 和基 于L C 技 术 的集 总带 通滤 波 器结构 。该 方 法 TC
在输 入输 出端 引入 反馈 电容 来 改善 阻 带性 能 . 同时利 用 等效 集 总 电路 并采 用 图解 和数 学方 法
通过 设计 一 种滤 波器 结 构来 提 高 阻带 性 能 。该 滤
波器 采用 谐 振单 元耦 合 。并 在 输入 输 出端 引入并
联反 馈 电容来 在 阻带 内引入 传输 零 点 。传 输 零 点
的个数 与位 置 可 以通 过耦 合 电容 和 电感 控 制 。 第 二是 通 过滤 波器 结 构等 效 集 总 电路 来 写 出 导 纳矩 阵 ,再 用 图解 和数 学 方法解 释传 输零 点 情 况 。这对 快 速设计 这类 滤 波器 具有 指 引作用 。
1 mm,导体 材料 采 用 银 。金 属 层 从 下 至 上 分 别 8
为 1 层 ,其 中最 下 层 和 最 上 层 为 接 地 金 属 层 至5
f 使 结 构 图 更 清 楚 , 图 1 隐 藏 了 最 上 层 金 属 为 中 层 ) 中 间三 层 为 电路 拓 扑 ,其 端 口馈 电在 第 三 , 层 上 ,为 电容馈 电方式 ,可 与第二 层 和 第 四层 电 容 板 形 成 接 入 电容 C 和 C .调 节 馈 电板 的边 长 3 4

(完整版)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及参数计算

(完整版)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及参数计算

滤波器是一种只传输指定频段信号,抑制其它频段信号的电路。

滤波器分为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两种:①无源滤波器:由电感L、电容C及电阻R等无源元件组成②有源滤波器: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从功能来上有源滤波器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带阻滤波器(BEF)、全通滤波器(APF)。

其中前四种滤波器间互有联系,LPF与HPF间互为对偶关系。

当LPF的通带截止频率高于HPF的通带截止频率时,将LPF与HPF相串联,就构成了BPF,而LPF与HPF并联,就构成BEF。

在实用电子电路中,还可能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型式的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通带电压放大倍数AVP、通带截止频率fP及阻尼系数Q等。

带通滤波器(BPF)(a)电路图(b)幅频特性图1 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通滤波器工作原理:这种滤波器的作用是只允许在某一个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比通频带下限频率低和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均加以衰减或抑制。

典型的带通滤波器可以从二阶低通滤波器中将其中一级改成高通而成。

如图1(a)所示。

电路性能参数通带增益中心频率通带宽度选择性此电路的优点是改变Rf和R4的比例就可改变频宽而不影响中心频率。

例.要求设计一个有源二阶带通滤波器,指标要求为:通带中心频率通带中心频率处的电压放大倍数:带宽:设计步骤:1)选用图2电路。

2)该电路的传输函数:品质因数:通带的中心角频率:通带中心角频率处的电压放大倍数:取,则:图2 无限增益多路负反馈有源二阶带通滤波器电路。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二阶带通滤波器是一种滤波器,可以使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将其他频率的信号抑制。

它通常由一个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级联组成。

在设计二阶带通滤波器时,需要确定滤波器的通带范围、通带增益、截止频率以及滤波器的类型等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滤波器的通带范围。

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通带上下限来实现。

通带上限和下限确定了滤波器在哪个频率范围内起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通带范围为500Hz到2kHz。

然后,确定滤波器的通带增益。

通带增益指的是滤波器在通带范围内的增益情况。

通常,滤波器的通带增益为0dB,表示不对信号进行增益或衰减。

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通带增益为正值或负值。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截止频率是指信号衰减到一定程度的频率。

在带通滤波器中,我们需要选择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应高于通带上限,而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应低于通带下限。

一般来说,截止频率的选择应根据信号频谱分布和带宽要求来确定。

在选择截止频率之后,我们需要确定滤波器的类型。

常用的二阶带通滤波器类型包括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和椭圆滤波器等。

它们在滤波器的通频带宽、衰减特性和相位响应等方面有不同的性能。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滤波器类型。

一旦确定了以上参数,我们可以开始设计二阶带通滤波器。

设计的主要步骤包括:1.设计低通滤波器:利用所选的滤波器类型,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为所选的通带下限。

2.设计高通滤波器:同样地,利用所选的滤波器类型,设计一个高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为所选的通带上限。

3.级联滤波器: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按级联方式连接,形成二阶带通滤波器。

4.调整参数: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调整滤波器的参数,如增益、截止频率等。

5.仿真和测试:利用计算机软件或硬件进行滤波器的仿真和测试,检查其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等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总结起来,设计二阶带通滤波器需要确定滤波器的通带范围、通带增益、截止频率和滤波器类型等参数。

二阶带通滤波器

二阶带通滤波器

二阶带通滤波器引言滤波器是信号处理中常用的工具,它可以通过改变信号的频谱来实现信号的处理和分析。

在滤波器的分类中,二阶带通滤波器是一种常见且有实际应用的滤波器。

本文将介绍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以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一、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基本概念1.1 二阶滤波器的定义二阶滤波器指的是滤波器的阶数为2的滤波器。

阶数表示滤波器对信号的响应能力,阶数越高,滤波器对信号的处理能力越强。

1.2 带通滤波器的定义带通滤波器是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放行信号,而将其他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抑制掉的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通常由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高通滤波器级联而成。

1.3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特性二阶带通滤波器具有以下特性:•适用于音频和语音处理等应用;•可以选择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带宽和衰减等参数;•可以实现有源或无源滤波器,适应不同的系统需求;•具有较好的相位响应和幅频特性。

二、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包括确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和参数。

2.1 选择滤波器类型常见的二阶带通滤波器类型有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和椭圆滤波器等。

不同的滤波器类型具有不同的特性,选择适合应用场景的滤波器类型是设计过程的第一步。

2.2 确定中心频率和带宽根据需要滤波的信号频率范围,确定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

中心频率是指带通滤波器放行信号的中心频率,带宽是指带通滤波器放行信号的频率范围。

2.3 设计滤波器响应根据选择的滤波器类型和中心频率、带宽的要求,设计带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频域法和时域法等。

2.4 参数调整和优化根据设计的频率响应,对滤波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三、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应用二阶带通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二阶带通滤波器的一些典型应用:3.1 音频处理在音频处理中,二阶带通滤波器可应用于语音增强、音频均衡和音效处理等环节。

通过控制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带宽等参数,可以选择性地增强或抑制特定频率的音频信号。

电容耦合二阶LTCC带通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电容耦合二阶LTCC带通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

电容耦合二阶LTCC带通滤波器的分析与设计摘要:提出了一种谐振腔间通过电容耦合和基于LTC C技术的集总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的概念相对)结构。

该方法在输入输出端引入反馈电容来改善阻带性能,同时利用等效集总电路并采用图解和数学方法来解释传输零点的变化,最后给出了设计此类滤波器的一般步骤。

0 引言近年来,无论是军用电子整机、通信设备还是民用消费类的电子产品都迅速向小型化、复杂化、轻量化、多功能化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而以LTCC (低温共烧陶瓷, Low Temperature CofiredCeramic) 为基础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减小器件体积,是实现元器件向小型化、片式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

滤波器是决定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元器件。

为此,许多论文都提出通过在阻带内加入传输零点来提高滤波器的阻带衰减性能,从而获得陡峭过渡带。

本文给出的设计方法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是通过设计一种滤波器结构来提高阻带性能。

该滤波器采用谐振单元耦合,并在输入输出端引入并联反馈电容来在阻带内引入传输零点。

传输零点的个数与位置可以通过耦合电容和电感控制。

第二是通过滤波器结构等效集总电路来写出导纳矩阵,再用图解和数学方法解释传输零点情况。

这对快速设计这类滤波器具有指引作用。

第三是通过仿真滤波器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1 LTCC滤波器的物理布局本设计给出的滤波器的空间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图1 (a)、(b) 分别为不同角度观察的滤波器三维图,其中介质为Rogers RT/duroid5880,介电常数为εr=2.2,损耗角正切为0.0009,介质为4层,每层为500μm,水平面积为3mm×18mm,导体材料采用银。

金属层从下至上分别为1至5层,其中最下层和最上层为接地金属层(为使结构图更清楚,图1中隐藏了最上层金属层),中间三层为电路拓扑,其端口馈电在第三层上,为电容馈电方式,可与第二层和第四层电容板形成接入电容C3和C4,调节馈电板的边长C_w1,可以改变电容C3与C4。

二阶带通滤波器

二阶带通滤波器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专业名称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43班学号20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年5月30日电气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名称: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止时间:自2016 年 5 月16 日起至2016 年 5 月30 日止一、课程设计目的1.制作一个二阶带通滤波器。

2.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二、课程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设计任务:1.分别用压控电压源和无限增益多路反馈二种方法设计电路;2.中心频率f O=1KHz;3.增益A V=1---2;4.品质因数Q=1~2;5.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基本要求:1.具有放大信号源的作用,能输出相应的波形;2.能够通过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源。

三、设计目标设计的二阶带通滤波器能通过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源。

当输入幅度为1V、频率小于100Hz或大于8000Hz的正弦信号时,基本不能输出正弦波形,而是幅度很小且不规则的曲线。

当输入频率为中心频率周围的正弦信号时,能输出完整且稳定的波形。

即二阶带通滤波器有滤波功能。

电气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评价表目录摘要与关键字........................................................................................................................................ - 1 -一、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要求 .......................................................................................... - 2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 - 2 -1.1.1基本要求 ........................................................................................................................... - 2 -1.1.2设计任务 ........................................................................................................................... - 2 -1.1.3设计目标 ........................................................................................................................... - 2 -二、电路设计原理及方案 ........................................................................................................... - 2 -2.1二阶带通滤波器的特点 ................................................................................................... - 2 -2.2设计原理 ................................................................................................................................... - 2 -2.3方案设计与论证 ................................................................................................................... - 2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 3 -3.1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通滤波电路 ................................................................................... - 3 -3.2无限增益多路反馈二阶带通电路 .............................................................................. - 5 -3.3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 6 -四、总原理图........................................................................................................................................ - 8 -4.1总原理图 ................................................................................................................................... - 8 -4.2元件清单 ................................................................................................................................... - 9 -五、性能测试与分析.................................................................................................................. - 10 -5.1直流稳压电源性能测试与分析 ................................................................................. - 10 -5.2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通滤波电路性能测试与分析 ............................................ - 11 -5.3无限增益多路反馈二阶带通电路性能测试与分析 ....................................... - 14 -六、结论 .............................................................................................................................................. - 16 -七、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体会.......................................................................... - 17 -参考文献 .................................................................................................................................................. - 17 -摘要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学生班级:题目: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张晓培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 有源带通滤波器
作者姓名:覃万晴
学号:
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控制自动化
指导教师姓名:张晓培
2016年10月1日
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和意义
1)实验要求:中心频率为1KHZ
2)设计意义:近几年随着冶金、化工、纺织机构等工业使用的各种非线性用电设备而产生的大量的高次谐波,已导致电网上网正常波形发生严重畸变,影响到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用户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
3)随着生产技术方式的变化,生产力确实得到较大提高,可同时也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

如当人们做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需要付诸实践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偶然随即因素的干扰,为评价新方案的效果,需排除这些随即因素的影响,即需要一个滤波器。

经滤波以后对新方案的效果进行检验。

?? 4)有源滤波器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
5)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
6)若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串联,并使低通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fp2大于高通滤波器的通带截止频率fp1,则频率在fp1<f<fp2范围内
二、方案设计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是由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高通滤波器组成的,主要是通过低通滤波器将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使得只有低于设计要求的频带中最高频率的信号才能通过,再通过高通滤波器使得只有高于设计要求的频带较低频率的信号才能通过。

本方案电路分为两部分,即由R1和C1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再由R2和C2组成一个高通滤波器,R3引入正反馈,实现输出电压(即电压源)对电压放大倍数的控制,即为压控式带通滤波器。

再根据低通截止频率和高通截止频率来确定各R和C 的值。

三、硬件电路设计
1)原理图
图3-1
2)参数设计
1、R1和C1组成了低通滤波器,C2和R2组成了高通滤波器,R3引入正反馈,实现了输出电压对电压放大倍数的控制。

通常选取C1=C2,可知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Auf=1+Rf/R,?品质因数Q=fo/△f=1000/△f=10;?所以△f=100HZ,?
式中f0为电路的中心频率,Q为电路的品质因素,Aup为通带的放大倍数f0=1/2πRC?Q=1/3-?Auf?Aup=Auf/(3-Auf)=QAuf
四、电路的仿真(四号宋体,粗体)
图4-1仿真图
图4-2频率1KHZ时的波形
图4-3频率10KHZ时的波形
图4-4频率10KHZ时的波形
五、电路的制作
5-1原理图
表5-1
图5-3频率998Hz时波形
图5-4频率为500Hz时的波形
图5-5频率为200Hz波形
图5-6频率1500Hz波形
图5-7频率3200Hz波形
图5-8频率5000Hz波形
六、总结
本次的模电课设,我们学到了大量的电路分析,各种电路的应用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显得有点欠缺,而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学会了比较电路在实际物体模块制作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同时在资料的查阅中,也学会了其他电路的详细功能及使用,对于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特别是在实际电路的元件布局和电路参数的设定中,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太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待提高。

?
在本次实验中,得到的中心频率、输出输入电压、增益等数据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使用了两种方案,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本次实验是一次很好的经历,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首先,从动手能力上来讲就是一次不错的锻炼,加强了焊锡的能力;另外,本次设计的是一个带通滤波器,这就需要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的知识结合起来,所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需要我们能够很好的应用滤波器电路的知识。

了解LM325芯片的作用和其各管脚的接法,以及正、负反馈电路的应用和放大倍数的计算。

?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作为一个小组,我们在各方面都互相促进,在电路板的焊接方面更是团结合作。

从元件的布局合理度,到焊接外观、电路板的复杂度的过程中我们的默契越来越好。

?
在焊接过程中,应该要遵循着做一部分完成一部分的检测方法,以免在完成电路板焊接后检测突然发现电路板不能正常工作,以至于无法检测电路哪一部分出现问题以进行修正,更进一步会导致整个电路的毁坏。

所以在以后的电路实际制作过程中,要做一部分再检测一部分,则可获得很好的经验。

本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并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对以后的各种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此次试验对于我们来说意义很重大,一方面他考察了我们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大四的毕业设计制作做了预热。

本次试验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但经历成功后那份喜悦后一切都算得了什么。

本次试验特别要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以宝贵的机会。

七、参考文献
[1]刘颖主编. 电子技术(模拟部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2012
[2]康光华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现代电路理论与设计(高等学校教材·电子信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 王景华、黄毅、杨鸣等.电子线路实验?,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