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制作常用工具

合集下载

[2017年整理]陶艺制作常用工具及几种方法

[2017年整理]陶艺制作常用工具及几种方法

一、陶艺的常用工具1、练泥机:电力传动,炼制坯料,使坯料连系严密、平均。

2、转轮(转盘):大小规格视需求而定。

3、碾锟:用润滑的硬木做成,用于压泥板和泥片,像擀面杖。

4、泥板机:压制泥板的简略机械设备,有两个圆锟,可调理泥片的厚薄,泥料在两者之间被挤压成所需求的泥片。

5、麻布和帆布:压泥时隔离用(压泥板和泥片时很适用,目标是使资料和泥片不会粘连)6、刮刀(铲刀):大小宽度分歧,大约2cm——3.5cm 宽。

7、刮刀和修形刀:普遍为木制,也可用塑料或其他资料制成,是手工成型的根本东西,这些东西因思索其功用的多样性而具有各类外形(分歧的刀头)。

8、环形雕塑刀:用于挖空实心的器皿,亦可平坦外表,把手(普通木制)上装置各类外形的金属环,圆环用于削去多余的泥料,带角的环用于平坦外表,如器皿的平底。

9、陶拍:成型顶用于整形,或拍打泥板、泥面等。

常用木制(也可用方木替代)。

10、钢丝弓(铁丝):用于切割泥块,或拉坯成型的最终工序,从拉坯机上切割别离陶瓷作品产物)。

11、杯、桶、盆、毛笔、毛刷、盛水、补水、涂抹、修坯、施釉用。

12、陶艺拉坯机:用于以圆心轴为对称的圆体器皿形拉坯。

二、陶艺的制作技法1、泥条盘筑成型法•取一块过量的泥料,用双手天然捏紧、转变,使其成圆棒状。

•将圆泥棒横放在任务台上,用手指平均地搓动,边滚边搓,左右手指走动,从粗到细••天然、平缓地搓泥条,依据需求搓成粗细一致、大小平均的泥条。

•将泥条放在转盘上做一底部,然后将泥条边转边接边压紧,边转变转盘,顺次加高,最终做成本人需求的造型。

•每添加了一层需求表里压平、压密、压匀以免枯燥时开裂。

•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转变调整造型,可用保存泥条盘筑的原始手迹结果。

2、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根本、最简略的办法之一,也是初学陶艺者体验泥性一泥的厚薄、软硬、干湿水平最根本的演习,可以不必东西,光用手捏,有较大的自在度,只需求用手把泥团捏成你本人想要造型的外形即可,这也是最陈旧的制陶办法之一。

紫砂壶制作方法和步骤

紫砂壶制作方法和步骤

紫砂壶制作方法和步骤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以其优质的泥料、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紫砂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一、准备材料制作紫砂壶需要以下材料:1.紫砂泥:紫砂泥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根据不同的产地和矿层,紫砂泥分为很多种,如底槽青、天青泥、大红袍等。

2.工具:包括泥凳、木拍子、矩车、尖刀、刮刀、竹拍子、勒子、明针等。

3.火炉:用于烧制紫砂壶。

二、制作步骤1.选泥取泥:选择合适的紫砂泥,根据所做壶型将泥块切割成合适的大小。

2.练泥:将泥块放在泥凳上,用木拍子将其捶打成泥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气孔。

3.制坯:用矩车等工具开始制作壶身,用手工或者模具将泥浆制成壶身形状。

4.制作壶嘴和壶盖: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将泥浆制成壶嘴和壶盖的形状,再将其粘接到壶身上。

5.修饰壶身:使用竹拍子、明针等工具对壶身进行修整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整洁。

6.刻字和刻花:根据需要,在壶身上刻上字或刻上花纹。

7.烧制:将制作好的紫砂壶放入火炉中烧制,以固定形状和提高强度。

8.出炉冷却:烧制完成后,将紫砂壶从火炉中取出并冷却。

9.检验和包装:检查紫砂壶是否有缺陷,若没有则进行包装。

三、工艺特点1.紫砂泥材质独特,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耐热性。

2.制作工艺精湛,包括制坯、修饰、刻字、刻花等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

3.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以达到理想的烧成效果。

4.紫砂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四、注意事项1.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者方法而受伤。

2.要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卫生,避免灰尘和杂质影响制作质量。

3.在烧制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避免出现裂纹或者其他缺陷。

4.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以保证制作精度和质量。

5.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以不断提高制作水平和质量。

总之,制作紫砂壶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紫砂壶制作方法

紫砂壶制作方法

紫砂壶制作方法1. 紫砂壶的概述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以其独特的材质和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紫砂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听起来似乎非常复杂,但实际上并不难以掌握。

本文将介绍紫砂壶的制作方法,帮助你了解这一古老艺术的基本步骤。

2. 准备工作在开始制作紫砂壶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紫砂泥:选择适合制作紫砂壶的高品质紫砂泥。

•牙刷和水:用于清洁和处理紫砂泥。

•紫砂壶模具:用来制作壶的外形。

•刀具:如素刀、模刀、小刀等,用于雕刻和修整。

•涂料和刷子:用于上色和上釉。

3. 制作过程步骤一:准备和处理紫砂泥1.将紫砂泥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得柔软。

2.用牙刷清洁泥巴,去除杂质和颗粒。

3.将泥巴搓成适合制作壶的大小和形状。

步骤二:制作壶的外形1.使用紫砂壶模具,将泥巴按照所需外形塑造成壶的形状。

2.使用刀具修整壶的边缘和细节,使其更加光滑和精细。

步骤三:雕刻和装饰1.使用小刀或素刀进行雕刻,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创作各种纹理和图案。

2.在壶身上雕刻纹理时,要注意掌握力度和角度,以免破坏泥巴的整体结构。

3.雕刻完成后,可以使用刷子和涂料对壶进行上色和装饰。

步骤四:烘干和烧制1.将制作好的紫砂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晾干。

2.完全干燥后,将紫砂壶放入专用的窑炉中进行烧制。

3.控制烧制的温度和时间,确保壶的质地和色泽都达到理想效果。

步骤五:打磨和上釉1.烧制完成后,用砂纸或砂砾进行打磨,使壶的表面更加光滑。

2.上釉是为了保护壶的表面和提升其观赏价值,可以使用刷子涂抹适量的釉料在壶的表面。

步骤六:细节修饰1.最后一步是对壶的细节进行修饰,如描绘壶的款识、刻印制作者的印章等。

2.细节修饰需要非常仔细和小心,以免破坏已经完成的壶。

4. 结束语制作紫砂壶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制作方法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要点。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相信你也能够制作出精美的紫砂壶。

祝你好运!。

紫砂壶制作工艺

紫砂壶制作工艺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原料的准备,包括挖泥、炼泥和选料。

矿中挖出的硬块状的泥料经过捣碎、过筛、澄滤,所得细土下窑储藏,叫作“养土”。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

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最后加柄、嘴、盖等。

从明代至清康熙年间,多用捏作的方法,清雍正、干隆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模制产品。

嘉庆、道光年间,陈曼生重倡古法,又盛行捏作。

李景康、张虹说得好:“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工业为进步;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

故印模之法便于仿行,捏造之法则庸工不易措手也。

名家之壶俱以捏造见长,坐是故耳。

”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种竹刀,后来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属等质料的工具,并用陶轮来拉坯和修坯。

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种包括椎、碓、镖、钗,有圭形、笏形、贝形、肾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种形状。

制好的坯要经过细致的修整,有些器物再加装饰。

装饰方法有:贴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纹饰;绘写——以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镁等为呈色剂,在素坯上绘画写字;雕刻——在坯体上以阴文刻出书画。

紫砂一般不上釉,也有少量用釉装饰的,大件采取泼釉法,小件采取浸釉法。

一般单色釉上一次,彩绘器上两次。

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

传统方法烧制紫砂器的窑是“龙窑”,即头低尾高的斜式窑。

龙窑一般长达四十米,每隔一米为一节,烧炉在头部,燃料为木柴和柴草。

窑背两侧各有五十个烧火眼,从烧火眼投入燃料。

窑身两旁,每隔四到五米辟一个进出口,从这里装坯、取器。

每窑需以1100℃到1200℃的窑温烧4042小时;烧成后,停1524小时,再开窑取器。

用龙窑烧制,窑工很辛苦。

现在紫砂厂已改用烧重油的新式窑炉,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烧造质量。

紫砂器烧成后还要磨光上蜡,上蜡是紫砂特有的工序。

彩绘的紫砂器,需经过两次装烧。

还有在烧成的紫砂器上施加特殊装饰的。

故宫博物馆藏时大彬方壶,壶面髹漆并进行雕刻,集紫砂工艺和雕漆工艺于一身。

清代道光年间,出现了包锡的工艺,但由于技术复杂,未能延续。

制作紫砂壶工具及介绍

制作紫砂壶工具及介绍

制作紫砂壶工具及介绍1.搭子2.转盘3.毛皮4.木榔头5.顶柱6.篦只7.木鸡蛋8.泥条矩车9.线片矩车10.竹子距车11.红木矩车(开口车)12.滴眼13.竹叶刀14.塑料拍子15.木拍子16.网孔规整器17.刮底拍子18.橡皮笔19.嘴把架20.明针21.挖嘴刀22.铜管23.弯独果24.划子25.独果26.车刀27.竹扦刀28.撢水笔29.包嘴独果30.铲刀31.搪坯皮32.铁扦刀33.鰟鮍刀制壶工具简介: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就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

凡是有成就的紫砂陶艺术家都非常重视工具的自备和创造。

在宜兴陶瓷产区乃至全国的其他地区,在坯件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工具,要算紫砂制作工具最为讲究,最为严格最为规范。

而且不同形态的紫砂壶所用的专用工具也不同,其目的是为了在精加工坯件时,能体现壶身的角度、线条、点面的流畅,以及嘴、把足、盖的和谐配置,使之蕴含美感。

所以,要制作好的壶,必须先有好的工具。

已故的紫砂壶泰斗,一代宗师顾景舟先生,生前制壶最讲究工具的制备,堪称楷模。

他所使用的工具相当精美,而且造型优美。

秉承师传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在《琐谈紫砂成型工具》一文中,对紫砂制作工具作了系统而又比较详细的介绍。

紫砂成型工具种类繁多,数量大小有上百种,分别由铜、铁、竹、木、牛角、皮革、塑料等材料制成。

搭子:用檀木制作尖刀:材料用普钢、铜、不锈钢、老竹子等制成,尖刀的种类较多,分铁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弯尖刀等。

尖刀是一种用于啄嘴把、啄钮、转足、革小平面的常用工具。

木拍子:用柏树、枣木、红木等硬质木制成,用来拍圆壶身筒、方器等口面的平整,可以依据壶体的大小决定木拍子的尺度。

竹拍子:以竹为材料,依用途需要,大小形制各制。

用于方器拍身筒,壶内细部处理,是常备的工具之一。

鰟鮍刀、牙子、挖嘴刀:此类工具均已钢棒为材料,刀刃锋利,用于切削泥片和柳叶状,用途极广,每一样都有其独特的功用。

宜兴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介绍

宜兴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介绍

宜兴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介绍宜兴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介绍宜兴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前面我们已经解析了宜兴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后称传统全手工)的特点,其主要区别于现今紫砂工艺中出现的石膏模型成型法、辘轳拉坯、机压成型、及非传统全手工等等新的紫砂工艺。

近几年才出现的手拉坯、灌浆成型、机压成型,但其原料的性质已与一般定义的紫砂泥有了本质的区别。

一般来说紫砂成型工艺都是手工完成,只是区别于借助的工具、模具不同,石膏模型、树脂模型、铁转盘、辘轳车刀等新手段的出现才体现出其中的差别。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所谓的模制壶的流程,才能理解全手工与模制壶(即一般说的半手工)的区别。

模制壶的流程大致如下:设计、画样、打样做泥模或石膏模,翻模、挡坯成型、烧成。

设计打样中有自己设计画样、做泥模、石膏模;也有全部由他人代劳;也有拿照片或自己的图样由人代劳。

这其中区别在于是自己的创意还是抄袭他人作品创意或模仿传统历史作品。

接下来的翻模一段由专业人员完成(当然也有少数是作者自己完成),而挡坯成型中有作者自己完成的;也有请人代作半成品、自己完成了坯的;也有完全由其他人代劳的。

所谓挡坯成型最主要的是借助石膏模型来完成壶身的工作。

这里就涉及到前段时间收藏家疑惑的问题――代工货。

所谓代工货,也有程度深浅、作者负多大责任的问题,对其不能以偏概全。

这其中也有以负责任的态度借助他力弥补自己力所不及的,这其实在艺术界也很常见,如罗丹的作品、毕加索的作品,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作者的诚信及社会诚信的问题。

我们从模制的流程中可以看到,如果同一个人做同样的壶,由于壶坯(主要是身筒)是从同一模具中出来,无论怎么变化,它的造型基本不变。

线的韵律是固定的,只有“做工”也就是工艺中技艺的好坏,也就是泥坯的干净、清爽了,最终体现的是工艺的技术性,而工艺之个性与艺术性相对较弱,当然不同的人使用同样的模具做出来的壶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工艺中技艺的能力上的差异,即动手能力的差异。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流程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流程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流程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流程》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茶具,它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美的工艺闻名于世。

制作紫砂壶的工艺流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紫砂壶。

首先,制作紫砂壶的原料是紫砂泥。

这种泥土产自中国江苏宜兴市,它具有独特的质地和颜色,被认为是最适合做茶壶的材料之一。

紫砂泥需要经过多年的沉淀和自然风化,才能获得最佳的品质。

其次,制作紫砂壶需要选择合适的泥坯。

泥坯的选择对于制作出一个好的紫砂壶至关重要。

制作者需要根据壶的设计和形状来选择合适的泥坯,以确保壶的外观和质地符合要求。

接着,制作者需要进行成型加工。

这个过程需要在陶轮上将泥坯塑造成壶的形状,这需要制作者具备精湛的陶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壶的外形、大小和比例需要在这个阶段被准确地把握和处理。

然后,制作者需要进行雕刻和装饰。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各种陶器雕刻工具和技术,将壶的表面雕刻出不同的纹样和图案,以增加壶的艺术价值。

同时,也需要在这个阶段对壶进行一些装饰,如拉手、饰钮等。

最后,制作者需要进行烧制和烘烤。

这个过程需要将雕刻和装
饰完成的壶进行高温烧制,以确保壶表面光洁平整。

同时,也需要进行烘烤和上釉处理,以增加壶的耐用性和保养性。

总的来说,制作紫砂壶需要制作者具备精湛的陶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制作一个完美的紫砂壶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正是这些精心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才使得紫砂壶成为中国传统茶具中的珍品之一。

浅谈紫砂成形的工具及其用途

浅谈紫砂成形的工具及其用途

复杂的成形 工序才 能完成 ,要 完成这些 工序 就必须 靠繁
多的制作工具 . 这些 制 作 工 具 直 接 影 响 着 作 品 的 质 量 。 一
3 紫砂 成 形 工 具 的用 途
下 面 笔 者 结 合 实 际 制 作 经 验 ,对 一 些 紫 砂 成 形 工 具 略谈 一 下 。 首先应该谈 一下刀具 , 在紫砂 工艺制作 过程 中 。 刀 具
再加 上一 些 紫砂 工艺 装饰 技法 的工具 ( 如雕塑、 贴花 的长条形拍子 , 拍子 的长度应和身简一致 , 宽度要适 中, 面要 具 ,
平而直 , 稍有鲫鱼背 , 竹拍 子 有 大 、 中、 小 以及 尖 头 拍 子 , 小 拍 等 ) , 所 以紫砂 成形 工具数 量是繁 而众 。随着 以后新 的艺
最 常用 的是普 通钢 , 也有 用竹 子 做成 的 , 这种 是在 特 古人说 “ 工欲善其事 , 必先 利其器 ” 。 也 就是说在任何 成 , 是专 门贴竹 叶用 的 。 制作前 必须把制作 工具准 备好 ,紫砂 成形 T具除 了一些 殊 时 候 才 用 到 。还 有 一 种 小 膀 皱 刀 , 陶瓷成形 必备 的工具外 ,还有 很多 紫砂成形 时 的特殊工 也 叫竹 叶刀 。再下来使 用 比较 多的是尖 刀 ,它 似刀而 非 用 于琢 嘴 、 把、 钮 和转足 以及革各处小 平面 等 , 起修 饰 具。 在 历 代 艺 人 的不 断探 索 中 , 经过创新 、 改制 , 形 成 了一 刀 ,
浅谈紫砂成形 的工具及其用途
杨科芳
( 宜兴 2 1 4 2 2 1 )

要: 古人 云“ 工欲善其 事 , 必先利其器 ” , 也 就 是 说 在 制 作 前 必
须 把制 作 1 二 具准备好 , 在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中 , 经过创新 、 改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壶制作常用工具
景德镇陶瓷工人制作瓷器都是用手工拉坯,拉坯是传统的陶瓷制作手法,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就是根据“陶”字的古文写法,为宜兴陶瓷艺术,设计出一个符号,右面仿佛一个人正在拉左面的坯,这一符号既简练又有内涵,将“陶”字的象形意义一下就表达出来了。

景德镇的瓷器大多为圆状,一件作品经由成型与装饰分别完成,而宜兴紫砂形态多样,除非在坯体上刻画,贴塑,往往由成型工一人完成。

紫砂器的成型方法,仅仅紫砂壶的制作工具就可达数十种,这里不一一介绍,只选几件有代表性的作些说明:
图:茄段紫砂茶壶·宜兴紫砂壶
搭子,成型中的主要工具,用于捶打泥片,泥条等,搭子质地主要是用榉树、檀树、枣树等。

拍子,用于拍打身筒,拍片子,拍口,质地以重木质,不变形为佳,型号有多种,大小不一。

尖刀种类较多,铁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弯尖刀等。

主要用于琢嘴把,琢钮、转足,革小平面的一种普通而常用的工具。

旁皮刀,成烈中使用最广的工具,在制作过程中,用旁皮刀进行切、削、挑、挟、挖、刮、压等,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使用。

质地为金属,普通钢。

矩车,正名为规车,专门用于划图片子,开壶口用。

型号有多种,质地一般为竹、木矩车钉是铁的,销钉是竹质或是木质。

线梗,用于勒光各种装饰线条的工具。

质地有牛角、金属、竹、塑料等。

种类繁多,因线形不同,部位不同,故每种线形都需一线梗。

明针,用于砂壶成型表面的精加工,种类繁多,宽、窄不一。

有身筒明针,嘴把明针、方头明针、斜头明针、盖头明针,弯明针,筋瓤明针等,质地为牛角。

泥扦尺,是用来起泥条和大片子用的,它用节距较长的竹片做成,从柄到头要逐渐薄下去,并且要慢慢狭窄,背面要平正,口要齐,一面成口状。

勒只,用来勒光口颈,底足与身筒交接处的工具,材料的牛角,竹木,金属等。

它可根据不同的角度,弧度来加工形状
篦子,用于整形,质地为竹筒片,木板制成,它要根据不同造型的外轮廊(拋物面)来加工不同的弧度,使其基本形与壶外形相合。

篦子种类很多,不同的弧度需要不同的篦子。

覆只,用来覆子泥的。

一般用2-3mm厚的竹片或明针做成,覆只的角度要比造型的角度大一点,留有加工余地。

竹拍子,有大中小之分,平头及尖头拍子等几种,大中型拍子用来拍身筒,做方壶用,小拍子用于推身筒接头,掠子泥,推刮底,做嘴把等。

挖嘴刀,用来挖嘴洞的,用0·25cm粗的钢丝加工,打扁后,加柄即可,有大有小,要加工成有一定的弯度,头尖,一面有刀口。

铜管,用来钻各种大小的洞眼的,大小不一。

独个,用作圆眼,圆嘴的工具,质地可用竹,牛角、象牙、硬质木料等。

独个一般有二种,一种是一头尖一头平,另一种是两头尖一头粗一头细。

水笔帚,用布扎成的用于带水的传统小工具,现在多用毛笔或斗笔代替。

除上述工具外,还有泥灯(工作台),顶柱(打印章用),木郎头,盖座(加工盖子时用),一套盖座有二十至三十个,有方圆之分。

辘轳(还有打母模用的电动辘轳),喷水壶、车刀、完底石、圆口陀、矩底、水磨布、皮磨布、纯绵布等等。

紫砂壶成型工具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且不断完善,也就是依靠这些与众不同的成型工具,使紫砂壶形成了独特的成型方法,并创造出数以千计的千姿百态的砂壶造型。

紫砂壶现成型方法为手工成型,手工成型中又有将泥条打成泥片,围成圆筒形或非圆筒
形,进行打身筒,搪身筒,裁泥片镶身筒等。

手工成型中搪身筒需借助模具,主要筋纹形,自然形。

自然形借助模具定型后,再雕塑。

其它凭空手制作,每一种做法,或光货、或花货、或方或圆,或仿生、或筋纹、或自然形,它们之间成型制作过程则基本相同。

而制作技艺的关键则是脱空成型的坯体表面和精加工。

(因紫砂陶不同于其它陶瓷,里外不施釉)利用上述各种工具,对身筒及已粘接好的各部位颈、嘴、把、脚和盖进行精加工。

往往要通过上百套工序,方可完成。

其他的例如花瓶,紫砂茶具,文具类的,也是要经历多重复杂的工序。

(编辑:刘枭男)
【相关阅读】
紫砂壶造形及鉴赏标准
紫砂壶的养壶方法
紫砂壶的基本知识
紫砂壶的选用与收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