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拖拉机前悬挂装置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轮对轴箱悬挂系统毕业设计

轮对轴箱悬挂系统毕业设计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015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轮对轴箱悬挂系统
专业系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车辆与机械学院
车辆 123 班


何湘桂
2014. 12. 20.
1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与答辩记录
班级
车辆 123 学号 01
姓名
金智
总得分
3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六、毕业设计进程安排 第 1 周:进行资料准备与借阅,选定设计方案。 第 2 周:设计要求说明及课题内容辅导。 第 3-4 周:进行毕业设计,完成毕业设计部分章节。 第 5-7 周:完成初稿,进行第一次检查,修改论文,进行第二次检查并定稿。。 第 8 周: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铁路货车轮对的组成。 2)滚动轴承轴箱装置的结构形式。 3)减震装置的结构组成。 4)轮对轴箱悬挂系统的组合方式。
四、设计参考书
1)《车辆构造与检修》中国铁道出版社,主编,袁青武
五、设计说明书要求 1、封面 2、目录 3、内容摘要(200~400 字左右,中英文) 4、引言 5、正文(设计方案比较与选择,设计方案原理、计算、分析、论证,设计 结果的说明及特点) 6、结束语 7、附录(参考文献、图纸、材料清单等)
一、课题名称:轮对轴箱悬挂系统
二、指导教师:何湘桂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要 1:本课题要求学生在已学车辆专业知识基础上,对之前所学专业课程知识 的进行消化和吸收,正确地分析铁路货车轮对、滚动轴承轴箱装置以及减震装置 的结构组成后,对铁道车辆轮对轴箱悬挂系统进行设计。通过此课题的进行,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并利用其中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来总结、 分析本专业内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及格式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及格式

技术路线:
设计任务
初步确定总方案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悬架主要参数确定
完成设计、撰写论文NFra bibliotek弹性元件设计
Y
ADAMS 仿真及优化分析
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油气弹簧详细设计
实验方案:
(1)针对课题进行总体设计以及方案的筛选;
(2)设定以横臂尺寸、弹性元件的选型、减振器的选型和各元件的布置形式为 参数的实验方案; (3)基于 AMS 软件对设计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确定最优参数方案; (4)利用 Pro/E 软件对设计的悬架进行三维建模; 可行性分析; (1)具有赛车设计经验,参与过相关设计项目,并对该项目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2)通过查阅资料及学习,我已经储备了相对充足的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应的软 件使用技能; (3)有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予理论指导与帮助,同时我个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双横臂独立悬挂系统在国外已有成功地应用在拖拉机上的案例;
特色或创新之处 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拖拉机的振动问题更加突出。在我国尚还没有将独立悬架 系统应用在拖拉机上的先例,若能成功地完成此项目,即设计出合理的拖拉机用双横 臂独立悬挂系统,将会极大程度的提高拖拉机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而不再局限 于通过对驾驶室和座椅的设计与研究来提高拖拉机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本项 目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欲将拖拉机前桥非独立悬架改为独立悬架,并基于 ADAMS 软 件对所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以期使设计出的产品运用到实践生产中。
[1]黄志刚,毛恩荣,梁新成,朱慧,朱清萍. 汽车悬架发展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 (11) 168-169 [2]张振东,袁秀忠. 国内外汽车可控悬架的研究现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1)126-127 [3]刘昭度,丁能根. 国外高速拖拉机的发展研究[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3,12(3):79-85

毕业设计(论文)-18马力轮式拖拉机的半轴与制动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18马力轮式拖拉机的半轴与制动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管理资料]

18马力轮式拖拉机的半轴与制动器设计摘要本次设计是在理论的探讨研究下,充分吸收已有成熟产品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改进。

本次设计最大的创新点:对制动器结构进一步改善,采用一种加箍制动鼓改善了制动鼓本体的结构强度、受力和散热条件,延长了制动鼓使用寿命,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拖拉机制动器的布置方式分为半轴制动和轮边制动,此设计结合小型拖拉机的结构、传动形式等采用轮边制动,后轮制动。

通过对各种制动器方案和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进行综合的对比和性能分析,最终采取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

由给出的主要技术数据求出最大制动力矩;通过对制动器及主要部件的受力分析、性能分析比较来优化结构尺寸。

加箍制动器是为在制动器外部加一个外筒。

并对制动器内主要部件进行验算。

操纵机构为机械式,驻车制动与行车制动装置一体,行车制动装置用作强制行驶中的拖拉机减速或停车,使拖拉机在下坡时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

并通过理论推导和计算对制动距离进行分析,计算出踏板行程。

半轴选取全浮式,长度由轮距和主减速器确定,再计算出半轴强度。

关键词: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制动力矩,制动鼓,摩擦衬片,领从蹄式制动器18 HORSEPOWER WHEELED TRACTORREAR AXLES AND BRAKE DESIGNABSTRACT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udies. It has been fully assimilated the advantages of mature products and then was further improved. The greatest innovations of the design are: Firstly, the brake structure was further improved. Secondly, a hoop Brake Drum improved the ontology of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force and heat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extende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rake drums, and it improved the traffic safety.The layout of tractor brake I made up by Semiaxle brake and wheel braking. The design combines the structure of small tractor, Transmission format, etc, using wheel brakes, rear-wheel brak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various brake programs and drum brake structure, eventually, I take the leadership shoe drum brake. Given by the main technical data, I can obtain the maximum braking torqu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brake, the major compon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I optimize the structure size. A Hoop brake is to add an external foreign extinguishers around the brake and check the major components. Manipulation of the mechanical bodies is mechanical style. Car braking is in line with the braking device. And the vehicular braking device is used for the mandatory moving tractor′s deceleration or stops, consequently, when the tractor downhill ,it can maintain the appropriate speed stability. And through the conclus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ory and the analysis of braking distance, then the pedal trip can be calculated. The semiaxle is full-floated, and its length depends on the distance of tires and the main reducer, then the axis intensity can also be calculated.KEY WORD:The driving applies the brake,applies the brake in thevehicle,brake drum, braking moment,axles,series-connected double cavity pump符号说明L 轴距,mmB 轮距,mm总质量,Kgmsh 质心高度坐标,mm H 离地间隙,mmM制动力矩,N mr轮胎滚动半径,mm rdq地面附着系数,D 制动鼓直径,mmβ摩擦衬片包角,A 摩擦衬片的摩擦面积F 制动蹄的张开力,N b 摩擦衬片的宽度BF 制动器因数V 拖拉机行驶速度g 重力加速度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制动系的设计 (2)§ (2)§ (3)§ (3)§制动器的结构形式及选择 (5)§ (5)§ (6)§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0)§ (10)§ (11)§ (13)§ (14)第三章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18)§ (18)§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增势蹄摩擦片的压力分布规律及径向变形规律 (18)§ (20)§ (23)§ (23)§ (25)§ (28)§弹簧结构的计算 (30)§ (30)§ (30)§ (32)§ (32)第四章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选择与设计计算 (35)§ (35)§ (35)第五章半轴的设计与计算 (37)§ (37)§ (37)第六章结论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第一章前言长期以来小型拖拉机在拖拉机行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机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小型拖拉机的市场发展将受到一定制约,这可以从近年来小拖产品产量呈下滑趋势中看出。

毕业设计车辆工程悬架说明书

毕业设计车辆工程悬架说明书
非独立悬架分为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EQ1092F8AD型长头柴油载货汽车使用的弹性元件是钢板弹簧。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弹性元件。钢板弹簧的设计在整个货车悬架设计中是重中之重,其中包括钢板弹簧的布置方案、主要参数的确定、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钢板弹簧的刚度验算、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和曲率半径的计算、总成弧高的核算、强度验算。钢板弹簧的设计内容十分丰富,它决定了悬架的各种主要结构和尺寸。钢板弹簧本身还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并且由于弹簧各片的摩擦而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许多国家的货车采用了一种变厚度断面的弹簧片构成的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这种弹簧克服了多片钢板弹簧质量大,性能差(由于片间摩擦的存在,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的缺点。这种少片弹簧对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节约能源和合金弹簧钢材大为有利,所以在未来很有发展前景。
汽车诞生后,随着对悬架研究的深入,相继出现了扭杆弹簧、气体弹簧、橡胶弹簧、钢板弹簧等弹性元件。1934年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第一个由螺旋弹簧组成的被动悬架,但它很难适应各种复杂的路况,减震效果较差。为了克服这种缺陷,采用了非线性刚度弹簧和车身调节的方法,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无法根除被动悬架的弊端。被动悬架主要应用于货车和低端轿车,现代轿车的前悬架一般采用带横向稳定杆的麦弗逊悬架,后悬架则选择较多。半主动悬架的研究工作开始于1973年,它以改变悬架的阻尼为主,一般很少考虑改变悬架的刚度。为了兼顾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人们提出了主动悬架的概念。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悬架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主动悬架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增加可调节刚度和阻尼的控制装置,使汽车悬架在任何路面上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通常由测量系统、反馈系统、能源系统组成。

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较和课程设计

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较和课程设计

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较和课程设计在农业机械领域,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拖拉机的悬挂装置对于提升作业效率、改善作业质量至关重要。

而课程设计则是培养农业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环节,如何结合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与课程设计,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的重要性1. 悬挂能力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率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机械设备,其悬挂装置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

农业作业过程中,如果悬挂能力不足,将导致作业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广泛的农业需求。

2. 悬挂能力与农机设备的适配性拖拉机的悬挂组件需要能够与各种农机设备进行适配,以完成不同的农业作业任务。

悬挂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更广泛的适配性,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需求。

3. 悬挂能力与作业质量悬挂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还能够改善作业质量。

对于翻地、收割等作业,悬挂能力的提升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作业质量。

二、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的课程设计1. 课程设置在农业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当充分考虑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的相关知识。

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例如“农业机械悬挂原理与设计”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悬挂提升能力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2. 实践环节课程设计中应当设置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悬挂装置的拆装和调试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悬挂能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项目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设置项目设计环节,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农业生产需求和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的要求,进行相关设计与改进。

通过项目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还能够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农业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拖拉机悬挂提升能力与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这一主题的重要性。

悬挂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关系到农机设备的适配性和可持续发展。

悬架毕业设计说明书

悬架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论文应用所学专业理论课程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了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

本设计为悬架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在落料、拉深的基础上采用冲孔单工序模,对悬架进行冲孔。

冲裁效果好,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本设计主要工序为:冲孔。

本设计分别论述了产品工艺分析,冲压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模板及主要零件设计,模具装配等问题。

本设计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单工序内型模和结构形式以及工艺性,绘制模具总图和主要工作零件图并画出Pro/E三维实体图。

关键词:悬架冲压工艺冲孔模具设计Pro/E三维实体图ABSTRACTThis paper apply their professional theory course and actual production knowledge stamping mould design work of the actual training, thus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 consolidated and expanded stamping mould design the contents of such lessons. This design USES the blanking punching composite modulus, mou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is simple. Blanking effect is go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is design for suspension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mold design. In blanking, drawings on the basis of punching die single working procedure, the suspension for punching. Cutting effect is go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main process of this design is pun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product process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mping scheme, process calculation, template and main parts design, mold assembly, etc.This design i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he single process mould structure form and in technology and drawing mould assembly drawing the main parts figure and the Pro/e three dimensional figure.Keywords:suspension stamping process punching mould design Pro/e three dimensional fig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概述 (1)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1.2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2)1.3国内冲压模具业发展现状 (3)1.4国内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4)1.5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6)第2章模具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 (7)2.1产品零件图 (7)2.2工件工艺分析 (8)2.3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8)第3章模具设计 (9)3.1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9)3.2计算冲孔力 (9)3.3计算压力中心 (9)第4章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 (11)4.1模具总体设计 (11)4.1.1冲模的结构分类 (11)4.1.2模具的结构形式 (12)4.1.3 模具构成 (13)4.2凸、凹模结构设计 (18)4.2.1凸模 (18)4.2.2凹模 (20)4.2.3凸、凹模工作尺寸计算 (23)4.3定位形式与结构设计 (24)4.3.1设计原则 (24)4.3.2挡料销 (24)4.4安装和有关零、部件 (25)4.4.1结构件与安装 (25)4.4.2紧固件选用 (27)4.4.3 模具自制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28)第5章压力机的选用与校核 (29)5.1压力机的选用原则 (29)5.2压力机的选取 (30)第6章模具装配 (32)第7章三维图设计 (35)7.1凸模垫板的设计 (35)7.2三维图的装配 (36)第8章结论 (41)参考文献 (42)附录 (43)致谢 (45)第1章概述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设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电动拖拉机液压悬挂装置设计.doc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电动拖拉机液压悬挂装置设计.doc

第一章绪论1.1 引言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主要用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外界条件或者特定要求对农机具进行调节,对农机具调节的方式比较常用的有:位置调节,阻力调节,力位综合调节等,还有在非耕作情况下对农机具实现快速上升和下降的调节。

在前面的调节方式中,位置调节则由提升器的位调节手柄或油缸限位卡箍来控制农具与拖拉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农具在选定的耕深下工作。

力调节的作用在于当土壤密度或地表面变化而使负荷增加时,提升器会自动将农具提升,当负荷减小时会自动将农具下降,通过自动升降农具保持工作负荷的稳定。

同时考虑到在土壤比阻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力调节只能保证发动机的负荷的稳定性而不能保证耕深的均匀性,因此提出了力位综合调节,综合调节法的基础是阻力控制法,在土壤比阻均匀条件下,还是要尽量保持发动机负荷稳定的,只是在比阻变化较大时,它才靠牺牲发动机负荷的稳定来保持耕深的比较稳定。

传统的拖拉机液压悬挂机组的控制方式是机液控制系统,从70年代它逐渐被电液控制系统代替[1]。

进入21世纪后,拖拉机向低排放、低油耗、大功率、智能化、舒适性方向发展,机械式的控制系统在结构布置和性能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农机发展的要求。

将农业机械装备技术融合现代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液压悬挂系统操作的舒适性和简捷性,准确、快速地使用和调节液压悬挂系统,可提高生产率和作业质量。

因此,对传统式液压悬挂系统的技术改进势在必行。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2.1 研究背景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世界发达国家己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表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载体,把计算机、自然科学等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使现代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大提高农业劳动资源利用率、生产率和农业产品商品化率。

(毕业设计)CA1092A前后悬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CA1092A前后悬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CA1092A前后悬架系统设计摘要本次设计题⽬是CA1092A货车的前后悬架系统的设计。

所设计悬架系统的前悬架采⽤钢板弹簧⾮独⽴式悬架。

后悬是由主副簧组成,也是钢板弹簧⾮独⽴式悬架,然后对主要性能参数进⾏确定。

在前悬的设计中⾸先设计了钢板弹簧,包括弹簧断⾯形状的选择,主要参数的确定,材料和许⽤应⼒的校核,和⽅案布置的设计;还有减振器的选择。

在后悬架系统设计中主要对主副钢板弹簧进⾏了设计。

最后对悬架系统进⾏了平顺性分析,⽬的是判断所设计的悬架平顺是否满⾜要求。

结是没有不舒适。

因⽽对提⾼汽车的动⼒性、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是有利的。

关键词:悬架设计;钢板弹簧;平顺性;货车AbstractThe title of this thesis is the design of front and rear suspension systems of CA1092A truck.The front suspension system is the leaf spring, dependent suspension. Th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consists of the main spring and the helper spring and it is also the leaf spring, dependent suspension. In the procedure of the design we made certain the structural style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in the first, then we made certain the main parameters. In the design of the front suspension we designed the leaf spring firstly,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section shape of leaf spring, made certain the main parameters,material and allowable stress and the design of scheme , moreover the design of shock absorber. In the design of rear suspension we carried out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pring and the helper spring.In the final design stage, we implement the analysis of suspension ride performance. The aim is whether suspension ride quality meets to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uncomfortableness for the car on road. Therefore, it is helpful for the dynamical, economical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s of the studied vehicle.Key words: Suspension Design; Leaf spring; Ride Performance; Truck⽬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分析 (3)2.1 悬架的功能和组成 (3)2.2 汽车悬架的分类 (3)2.3 悬架的设计要求 (4)2.4 悬架主要参数 (4)2.4.1 悬架的静挠度fc (4)2.4.2 悬架的动挠度f d (5)2.4.3 悬架弹性特性 (5)2.4.4 后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 (5)2.4.5 悬架侧倾⾓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 (6)第3章前后悬架系统的设计 (7)3.1前悬架系统设计 (7)3.1.1钢板弹簧的设计 (7)3.1.2.减振器的选⽤ (11)3.2后悬架系统设计 (13)3.2.1主、副钢板弹簧结构参数 (13)3.2.2钢板弹簧的强度验算 (15)第4章平顺性分析和编程 (16)4.1平顺性的定义 (16)4.2平顺性的研究 (16)4.3平顺性的研究分析 (17)第5章结论 (22)参考⽂献 (23)致谢 (24)附录Ⅰ:外⽂资料 (25)附录Ⅱ:中⽂翻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式拖拉机前悬挂装置的设计摘要拖拉机配前三点悬挂装置构成的联合作业机组,由于在一次行驶中可完成多种作业,节省农时,提高作业效率,扩大了拖拉机的通用性,因此在国外拖拉机(特别是大功率四轮驱动拖拉机)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目前国内各种功率等级的拖拉机还很少配装前悬挂装置。

前悬挂装置具有不同于后悬挂装置的显著特点,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轮式拖拉机前悬挂装置的设计。

文中首先归纳总结目前国际上各著名拖拉机产品的前悬挂装置结构特点及前后联合作业的主要作业方式,分析前悬挂机组在不同的耕深控制方式下拖拉机前桥的受力状况,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指出前悬挂一般应采用带支地轮的浮动控制方式。

然后分析由不同的悬挂杆件布置方式决定的机组纵向瞬心和水平瞬心位置对前悬挂犁耕机组作业稳定性、入土能力、耕深稳定性、牵引性和通过性等性能的影响,从而给出可行的瞬心范围。

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前悬挂机构设计。

关键词:拖拉机,后悬挂,受力分析,瞬心,联合作业ABSTRACTTractor with front linkage consis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operating units, because in a driving can complete various task, save farming, raise working efficiency, expand the tractor of generality and so on foreign tractors (especially high power four wheel drive tractors) o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But there is few at present domestic various power levels of tractor equipped with front suspension device. Front suspension device has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rear suspens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wheeled tractor front suspension device design.First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of each tractor products famous on the internat- ional front suspens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joint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 tion the main operation mode, the analysis of front suspension unit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depth control ways of tractor front axle stress state, the corresponding calcu- lation formulas, points out front suspension generally take the ground wheel floating control mode should be adopted.Then analysis determined by the different way of hanging bar decorate unit lon- gitudinal instantaneous center and horizontal position of instantaneous center of fr- ont suspension deep tillage unit operation stability, the grave ability, stability, tracti- onal and through sexual behavior, and gives the feasible range of instantaneous center.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the front suspension mechanism design.Key words: tractor, front linkages, rear linkages. force analysis instantaneous center, combination operation.目录第一章前悬挂概述 (1)§1.1问题的提出 (1)§1.2前悬挂的发展 (1)§1.3前悬挂的评价 (2)§1.4前悬挂的主要结构型式 (3)§1.5前悬挂的主要作业方式 (7)第二章前悬挂机组对拖拉机操纵性的影响 (9)§2.1悬挂带支地轮的农机具 (9)§2.2悬挂不带支地轮的农机具 (12)第三章前悬挂杆件的布置方式与作业稳定性 (16)§3.1 横向稳定性 (16)§3.1.1水平瞬心在前 (16)§3.1.2水平瞬心在后 (18)§3.1.3上拉杆长度的影响 (18)§3.1.4水平瞬心的选择 (19)§3.2纵向稳定性 (20)§3.2.1上拉杆用链子 (20)§3.2.2上拉杆用刚性杆 (21)§3.3前悬挂犁纵向瞬心的合理范围 (29)第四章前悬挂装置的设计 (31)§4.1设计指导思想 (31)§4.2悬挂机构的设计 (31)第五章结论 (38)致谢 (39)主要参考文献 (40)第一章前悬挂概述§1.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也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家现行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农业经营体制,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另外,拖拉机平均功率的不断增大,也使得配套农机具越来越重。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各种联合整地机、耕种机、播种施肥机和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配套,这种联合作业机组由于在一次工作行程内完成几项作业(如灭茬、施肥、耕地、耙地、播种、镇压等),从而大大地减少作业次数,也可减少机组对土壤碾压和滚动损失次数,还可减少滑动损失(由于旋耕产生推力,抵偿部分牵引阻力),农艺质量、作业效率和作业经济性较好,符合农业节本增效的要求,是发展方向。

与这种趋势相适应,就要求拖拉机能够配装前悬挂及动力输出装置,但现在我国生产的各型号拖拉中,绝大多数只有后悬挂和后动力输出轴,这种联合作业机组的缺点是:由于联合耕种机重而长,受悬挂提升能力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半悬挂或牵引方式用分置油缸操纵,使机组的机动性差,转弯时地头留得很长,同时,为保证机组的操纵性和稳定性,拖拉机前都要加很多配重。

又如对于联合收割机,收割台必须布置在拖拉机前部,这样就要从位于拖拉机后面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一系列的链条、齿轮、万向节、皮带轮再加上曲柄连杆机构,才能满足传动的要求,为使割台升降又要一套杠杆系,这样就使得整个机组结构复杂,可靠性下降,同时机组的总重量也上升了,从而就增加了对土壤的压实程度,而拖拉机若配有前悬挂及前动力输出装置,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可以轻而易举地满足前悬挂机组对传动和提升的要求。

§1.2前悬挂的发展前悬挂最早是1977年由当时法国的Ferranti(现在的Uni - Drive)公司在Stoneleigh向公众展示的,当时并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它主要用来悬挂一些型的收割饲料和干草的收割机具,仅能满足提升和下降的要求,机具工作部分也不进入土壤。

随着现代拖拉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承载能力大的前驱动桥的出现,为充分发挥四轮驱动的效能,一些公司开始尝试在拖拉机前部悬挂多种大型机具。

70年代末,法国一家公司设计了能够提升大型多行甜菜收获机的前悬挂装置,并获得成功,随后在这套装置上又进行了推式犁的实验。

由于前悬挂需要专门的配套农机具,故上述尝试多是在一些专门生产农机具的公司进行的,它们给拖拉机配装前悬挂装置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机具,但它们的产品互不相同。

为提高互换性,方便用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5年正式制订了相应的前悬挂装置标准,即IS08759/2-1985《农业轮式拖拉机——前悬挂装置和前动力输出轴第二部分:前悬挂装置》。

我国也于1989年制订了相应的标准GB10916-89《农业轮式拖拉机前悬挂装置第一部分:1、2类》。

几十年来,前悬挂装置在国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各大拖拉机公司在新设计拖拉机时都考虑了装前悬挂的可能性。

前悬挂的配套农机具也日渐增多,它作为一种常用的选装部件,几乎在所有国外大功率拖拉机上都可以看到。

§1.3前悬挂的评价前悬挂装置提高了拖拉机的适应性,符合联合作业的要求,前后悬挂构成的复式作业机组同单纯的后悬挂机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如:1.前后悬挂复式作业机组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且保证驾驶员有良好的视野,方便操作。

2.前悬挂机组可以代替前配重,机组总质量减轻,使前后桥质量分配合理,从而可减少滚动阻力和对土壤的压实,提高拖拉机的牵引效率。

3.前、后机具可独立驱动,从而可简化机具驱动机构,保证合理的动力输出轴转速配置。

4.前、后机具都可采用全悬挂,在地头转弯时顺序提升和降落,机组机动性较好,可减少地头长度等。

5.前悬挂农具可用现有后悬挂农具简单改装而成,不需要专门设计后悬挂联合作业机具,使用上比较灵活。

特别是对大功率拖拉机(功率大于75KW),可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前后犁耕机组能保证拖拉机前后桥有合理的负荷分配,降低驱动轮的滑转率,提高拖拉机的牵引效率。

据德国石勒苏维格一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州的使用经验表明,在同样犁体数进行耕地作业时,前后悬挂犁机组的功率消耗比后悬挂犁机组可节省15~20%。

1981年用一台DeutzDX -1拖拉机三铧前悬挂四铧后悬挂的七铧犁与一台七铧后半悬挂犁在砂壤土上耕地进行比较,前者比后者油耗节省2.2%,滑转率下降6.8%。

另外,Naud公司(生产前后悬挂犁)也在多种拖拉机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悬挂同样犁体数的条件下,前后悬挂犁同后悬挂犁相比,前者可使生产率提高45~50%,单位油耗降低30~50%(见表I-I) 表1-1在法国,前后悬挂犁耕机组使用的也很多,1982年法国有关部门对这种技术的使用情况进地了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前悬挂的犁体数:60~70%的用户在拖拉机前悬挂3个犁,前悬挂犁体数量有减少的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