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仿纱条的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碘仿纱条 显影

碘仿纱条 显影

碘仿纱条显影
碘仿纱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用品,主要用于X线检查和治疗。

它是由碘化物和纤维素混合制成的,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和生物相容性。

在X线检查中,碘仿纱条可以作为对比剂,帮助医生清晰地看到人体内部的结构。

当X射线穿过人体时,它会与体内的软组织、骨骼等物质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和散射。

而碘仿纱条中的碘化物可以吸收X射线,使其在X线图像上呈现出明显的阴影,从而突出显示需要观察的部位。

除了用于X线检查外,碘仿纱条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例如,在胃肠道疾病中,碘仿纱条可以通过口服或灌肠的方式引入肠道内,形成一种“充填”效应,减轻肠道的炎症和溃疡等症状。

此外,碘仿纱条还可以用于止血、消炎等方面。

然而,碘仿纱条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首先,由于其含有碘化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碘仿纱条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监测。

其次,长期使用碘仿纱条可能会导致便秘、腹泻等消化道问题。

最后,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碘仿纱条,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为了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碘仿纱条,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
病情变化。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遵守医嘱,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调整。

总之,碘仿纱条是一种重要的医疗用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通过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其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外科实验操作手册- 外科换药

外科实验操作手册- 外科换药

xx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教研室外科实验操作手册第十章外科换药换药又称更换敷料,包括检查伤口、清洁伤口、处理伤口、更换敷料。

是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项重要外科操作。

【换药器械及敷料】1、常用换药器械,换药前准备常规物品:必备:平镊二把、换药碗或弯盘两个(或一次性换药碗);视伤口情况准备:血管钳、剪子、探针、手术刀、持针器、缝线等。

2、换药常用敷料及药品:必备:敷料、消毒棉球(碘伏、酒精等)、胶布;视伤口情况准备:干棉球、凡士林油纱条、盐水(生理盐水、高渗盐水)、3%双氧水、引流条(管)、绷带、棉签、胸腹带、治疗单等。

【换药方法】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避免浪费和临时忙乱。

换药者戴帽和口罩,洗手后准备换药物品。

一、一般伤口换药1、去除敷料(1)先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绷带及撕胶布取下敷料。

撕胶布取敷料的方法有两种:①撕胶布时应自伤口由外向里,可用手指轻轻推揉贴在皮肤上的胶布边沿,待翘起后用一只手轻压局部皮肤,另一只手牵拉翘起的胶布,紧贴皮面(即与皮肤表面平行)向相反的方向慢慢取下,切不可垂直地向上拉掉,以免产生疼痛或将表皮撕脱。

②还可用一只手指伸至敷料边缘与皮肤之间,轻柔地用手指向外推压皮肤,分离胶布与皮肤的粘合部分。

若遇胶布粘着毛发时,可剪去毛发或用汽油、乙醚、松节油等漫润后揭去。

(2)伤口内层敷料及引流物,应用无菌镊取下,揭起时应沿伤口长轴方向进行。

若内层敷料与创面干结成痂,则可将未干结成痂的敷料剪去,留下已干结成痂的敷料使其愈合;若创面内层敷料被脓液浸透,可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浸湿,待敷料与创面分离后再轻轻地顺创口长轴揭去。

【注意】在换药过程中两把换药镊要保持其中一把为无菌镊,一把为有菌镊,不可净污不分,随意乱用。

一手(左手)持无菌镊用于夹持无菌换药碗内的敷料及消毒棉球,交递到另一手持(右手)的有菌镊;有菌镊用于接触伤口及污物。

(3)取下的污秽敷料均放在有菌换药碗内,不得随意乱放、丢弃,以防污染环境或交叉感染。

碘仿纱条配合可吸收止血纱布治疗拔牙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碘仿纱条配合可吸收止血纱布治疗拔牙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碘仿纱条配合可吸收止血纱布治疗拔牙后出血的效果观察拔牙后出血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拔牙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既是症状又是体征。

多数患者拔牙后牙槽窝经压迫止血形成血凝块后痊愈,但仍有少数患者经多次处理仍不能控制。

2009年1月~2014年10月。

本科收治60例拔牙后出血患者。

采用碘仿纱条配合可吸收止血纱布治疗拔牙术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28~78岁,平均45.5岁。

60例中,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15例,有糖尿病史者10例。

均以拔牙后出血就诊,经常规压迫止血后仍然再次出血。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观察组和临床治疗组各30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坐于综合治疗牙椅上,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内分泌物及积血,清除凝血块,用2%地卡因(含1∶1000肾上腺素)纱条收缩麻醉口腔粘膜3~5 min 后,取出纱条,患者如精神高度紧张、不能耐受疼痛,可给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后检查局部牙槽窝情况,尽量找到出血部位。

1.2.1临床观察组将5×20 cm长的碘仿沙条剪成合适大小,并将可吸收止血纱布包裹其内,放入出血的牙槽窝。

30~45 min后取出填塞物。

1.2.2 临床对照组将5×20 cm的消毒纱条折叠。

剪成6~8 cm长条状,将消毒纱条置放于拔牙窝处,嘱患者上下颌咬紧,起到压迫止血作用,30~45 min 后取出。

1.3拔牙术后出血止血效果及愈合时长的评价标准:1.3.1止血效果①填塞压迫术后无出血。

②填塞压迫术后有少量渗血。

③取出纱条后再次出血。

1.3.2愈合时长Ⅰ期:隔日复诊时牙槽窝局部无肿胀疼痛,血凝块形成良好,无腐臭味,体温正常。

Ⅱ期:隔日复诊时牙槽窝局部肿胀疼痛较轻,血凝块形成欠佳,轻微腐臭味,体温不超过38℃,给予冲洗换药后再行上述处理,第二次复诊时症状消失。

鼓室成形术后外耳道碘仿纱条和纳吸棉填塞的比较

鼓室成形术后外耳道碘仿纱条和纳吸棉填塞的比较

鼓室成形术后外耳道碘仿纱条和纳吸棉填塞的比较陈丹萍;傅敏;黄丽芳;黄惠娥;崔勇【摘要】目的比较鼓室成形术中外耳道应用不同填塞材料术后取出时的疼痛与出血程度.方法 6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时,根据预先制定的随机表随机于患者的外耳道内分别填塞碘仿纱条(碘仿纱条组)或纳吸棉(纳吸棉组),每组30例.术后取出碘仿纱条或者吸除纳吸棉时,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疼痛程度;并将出血程度分为3级:0分为无出血;1分为少量出血,无需特别处理即可自止;2分为出血需要肾上腺素棉条压迫2~5分钟;比较两组疼痛和出血程度.结果碘仿纱条组的疼痛得分平均为5.10±2.27分(0~9分),纳吸棉组为1.03±0.71分(0~3分),前组高于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1,P<0.001).碘仿纱条组和纳吸棉组的出血程度评分分别为0.50±0.76和0.13±0.77分,前组高于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19,P<0.001).结论鼓室成形术后外耳道填塞纳吸棉者取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出血程度均明显轻于填塞碘仿纱条者.【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7(025)005【总页数】3页(P536-538)【关键词】外耳道;填塞;疼痛;出血【作者】陈丹萍;傅敏;黄丽芳;黄惠娥;崔勇【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佛山52800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9+2中耳手术后外耳道填塞非常重要,其可以压迫止血,维持外耳道的形状,并使外耳道皮瓣得以原位愈合。

碘仿纱条是最常使用的外耳道填塞材料,然而,拔除碘仿纱条时患者常常疼痛难忍,有时甚至伴有明显的出血,使患者产生明显的不适[1]。

囊肿塞治器在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中的应用

囊肿塞治器在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中的应用

囊肿塞治器在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中的应用郭立娜;金武龙;杜佼;斯琴毕力格【摘要】颌骨囊肿是口腔领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囊肿较大时颌骨破坏较严重。

传统的颌骨囊肿手术治疗可造成牙列缺损,使病人的咀嚼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大型颌骨囊肿及替牙期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是目前符合生理、生物学原则和临床可行性高的治疗方法。

囊肿塞治器是用于囊腔开窗减压术后创口的临时封闭,近五年来,我科和口腔颌面外科联合采用开窗减压术及术后囊肿塞治器治疗颌骨囊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6)002【总页数】3页(P178-180)【关键词】颌骨囊肿;囊肿塞治器;开窗减压术【作者】郭立娜;金武龙;杜佼;斯琴毕力格【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颌骨囊肿是口腔领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囊肿较大时颌骨破坏较严重。

传统的颌骨囊肿手术治疗可造成牙列缺损,使病人的咀嚼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大型颌骨囊肿及替牙期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是目前符合生理、生物学原则和临床可行性高的治疗方法。

囊肿塞治器是用于囊腔开窗减压术后创口的临时封闭,近五年来,我科和口腔颌面外科联合采用开窗减压术及术后囊肿塞治器治疗颌骨囊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选取2009-01~2013-06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区住院的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病人30例,全部病例均为初诊病人,未经其他治疗,术后确诊均为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

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7~69岁,平均33.5岁。

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后取模制作囊肿塞治器。

1.1 囊肿塞治器的设计开窗减压术后1wk,取出术中填塞的碘仿纱条,充分冲洗,吸干,另置碘仿纱条松散填塞囊腔,以免取模时印模材料脱落入囊腔内,但囊肿造口部位填塞的纱条略低于骨造口。

取模完成后,清除开窗处残留印模材料,并取出囊腔内碘仿纱条。

碘仿纱条

碘仿纱条

以碘仿为主要制剂的材料, 广泛应用于整形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 腹部外科及妇, 在换药时, 伤口干燥, 用3% 双氧水清洗时, 没有泡沫。选择污染、挫伤严重的伤口作实验时,简单伤口只要清创彻底, 都能达到1期愈合。此方法简单、经济、实用, 可作为同道们参考。
董民生《实用耳科学》:95% 酒精300m l, 乙醚300m l, 碘仿375 g, 甘油150 m l 无菌纱条75 g, 0.1%升汞水适量。
碘仿( Iodofo rm) 又名三碘甲烷,是一种防腐性很强的化学药物。其本身并无杀菌作用, 当遇到脂肪和某些细菌的产物时, 慢慢分解产生游离碘, 从而产生杀菌作用。碘仿对皮肤及粘膜组织无刺激作用, 能减少创面的渗出物,并吸收渗出液, 使创面干燥, 同时使肉芽组织生长, 促进创口愈合。有研究表明, 碘仿杀菌作用, 随时间逐渐增强, 3 d 后碘仿的杀菌作用最强, 10 d 后碘仿的效力仅丧失20% , 这与碘仿遇渗出液缓慢释放出游离碘有关。
碘仿纱条的制作及贮存方法:95% 酒精500m l, 乙醚50m l, 碘仿150 g, 甘油150 m l 无菌纱条300 个, 按无菌技术操作, 将碘仿置于无菌盒内, 制成糊状, 另一盒内置入纱条, 倒入适量酒精及乙醚, 使纱布浸透, 再将纱条放入碘仿糊中, 搅拌均匀,待乙醚挥发后, 将其置于棕色瓶内, 密封避光保存。

碘仿纱条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碘仿纱条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89期 357 碘仿纱条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历凤1,历建英2(1.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 长春;2.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吉林 长春)摘要: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感染危险因素众多,由于其特殊的生理位置,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控制十分重要,碘仿纱条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手术创口,有效控制了术后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9.240本文引用格式:历凤,历建英.碘仿纱条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357.0 引言碘仿与醇、醚以及某些细菌产物接触后分解产生游离碘,并能使细菌产物氧化,从而产生持久的消毒和除臭作用。

碘仿还能干燥创面,促进肉芽组织形成,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颌面部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原因为术间口咽部分泌物对创口的污染,少部分由交叉感染引起[1]。

我院将碘仿纱条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手术创口,有效控制了感染的发生。

碘仿纱条作用机理:(1)止痛作用:因碘仿纱条含有乙醚,因此局部使用具有麻醉效果,产生止痛作用;(2)抗菌消炎作用:碘仿纱条中含碘,具有较强的杀菌抗感染作用;(3)压迫止血作用:碘仿纱条可用于阻生磨牙拔除后空虚的牙窝,效果明显;(4)引流作用:通过碘仿纱条虹吸作用达到引流目的。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其中腭裂手术30余例,上颌窦根治手术20余例,口腔癌切除植皮手术10余例。

全部为手术创口使用碘仿纱条,术后创口皆恢复良好。

1.2 碘仿纱条的制作方法将若干3 cm×20 cm的白纱条逐个折叠缠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用75%酒精浸湿备用,用2倍于碘仿的乙醚溶解碘仿,迅速倒入浸湿酒精的纱条中搅拌揉搓,使碘仿充分浸入纱条,然后倒入事先消毒好的甘油继续搅拌轻柔,做好的碘仿纱条分别装入消毒好的棕色玻璃瓶中,密封阴暗处保存。

碘仿纱条在中心静脉置管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碘仿纱条在中心静脉置管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碘仿纱条在中心静脉置管皮肤护理中的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临床输液常用的技术,为需要静脉营养支持、中心静脉测压、危重患者抢救、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等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输液方式,具有保留时间长、静脉刺激性小等优点…。

同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已成为导致原发性菌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CRBSI的发生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及病死率。

护士作为中心静脉导管的主要维护者,对预防及早期发现CRBSI至关重要。

为延长置管时间,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科在2010年11月至2013年06月,对116其中,男76例,女30例,患者的年龄为18—82岁不等,平均(45.9±2.4)岁。

本组所有患者均为ICU危重患者,包括多发伤、慢性消耗性疾病、脑外伤、肝硬化等。

运用数字表法将本组患者进行分组处理,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置管时间、穿刺部位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即P> 0.05,具有可比性。

分别观察碘仿纱条联合3M透明敷贴和单用3M透明敷贴对穿刺部位皮肤固定和保护作用,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2 方法1.2.1 操作方法两组均使用美国BD公司中心静脉导管(16F)和由河南省新乡市华西卫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碘仿纱条,常见的管部位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我科目前常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其次为颈内静脉,按规定最大无菌屏障要求顺利穿刺成功[1]。

穿刺点对照组自下而上拆除原有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0 em范围用安尔碘消毒三遍,待干后,外露导管“s”型固定,并用3M透明敷贴无张力粘贴固定导管连接器。

观察组的操作方法同对照组,拆除原有敷贴,同样方法消毒,用无菌剪剪取2 em ×2 cm 碘仿纱条,从I cm边正中纵向剪开l cm,纱条剪口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处,再用3M透明膜保护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仿纱条的制作方法
碘纺纱条在颌面外科应用中较为广泛,如上颌窦术后填塞,腭裂术后填塞,拔牙术后创面预防感染等等,碘纺纱条具有:消炎、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它的制作方法较为特殊,无菌要求高,现介绍如下:
1物品的准备:纱条制作时,可根据需要制作长度,一般约40cm左右,上颌窦填塞纱条80cm左右。

一般纱条约25根打包。

2药品准备:无水乙醇500ml、医用碘(三碘甲烷)100g、医用甘油500ml、已醚500ml。

3制作步骤:
制作前一天把准备的纱条、棕色瓶子、大容器二个、大治疗盘、手术衣、乳钵、研磨棒打包高压消毒。

3.1制作前手术间应紫外线消毒1h,制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用灭菌王刷手3min,穿无菌手术衣。

3.2由专人打开无菌包,制作者把纱条倒入治疗盘中,家无水酒精揉搓均匀,由专人把医用甘油和碘粉末倒入乳钵,用研磨棒搅匀,倒在纱条上,制作者再次揉搓均匀,时他们全部变成黄色。

3.3把少量乙醚撒在纱条上,制作者以最快的速度搅拌,用镊子把做好的纱条装入备好的棕色瓶中,盖盖,写上名称、制作时间、放入冰箱。

制作完毕后,清洗所有用物,最后制作者应洗涤更衣,以免碘纺纱条气味弥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