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品位与储量计算(采矿学)-采矿工程1-2班

合集下载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断面法、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三角形法及最近地区法等。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和所用勘探方法,选择合理的储量计算方法。

然后在各种综合图上根据工业指标圈定矿体边界,划分矿体块段,计算各块段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矿石密度、矿体面积以及含矿系数等参数。

最后按公式计算块段金属储量,累计块段金属储量为矿体(或矿床)金属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地质专家。

矿山生产计算公式

矿山生产计算公式

1.采出矿石品位采出矿石品位是指采出矿石中所含主要成分总量占开采矿石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采出矿石品位(%)= 采出矿石量中主要成分总含量(吨)×100%/开采矿石量(吨)计算说明:(1)采出矿石含主要成分总量,铁矿、锰矿、铬矿是指金属含量,其它非金属矿是指有用主要成分的含量。

铁矿石按全铁计算,凡涉及含铁量处均按全铁计算。

(2)采出矿石含主要成分总量,露天矿应根据各采场穿孔或爆堆取样化验的矿石品位;地下矿根据各个采掘工作面刻槽或钻孔取样化验的矿石品位,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

(3)采出矿石量是指掌子出矿量及剥离(掘进)带矿之和,不包括地面回收矿石。

2.采矿回采率是指采矿过程中,采出矿石量占该采场或采矿区域内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值,是反映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矿产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某个矿山企业辖有1号、2号两个坑内开采井田,还有一个3号露天采场。

井田名称年采出矿石量开采回采率1号坑100万吨75%2号坑50万吨85%3号露天采场30万吨95%(1)采用算术加权平均计算公式:开采总回采率=(100×75+50×85+30×95)/(100+50+30)=81.1(%)(2)采用算术调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开采总回采率=(100+50+30)/(100/75+50/85+30/95)=80.5(%)汇总的开采回采率采一律采用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计算开采同一矿产的各类矿山企业的总回采率。

具体计算时,可以各矿山企业当年变动储量中的采出矿石量作为权数,采用算术加权平均计算公式或算术调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中后者的计算精度高于前者。

3.矿石贫化率是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间对采出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ρ ——贫化率,%;α ——工业储量矿石品位,%;α′——采出矿石(包含混入的废石)的品位,%4.选矿回收率是指精矿中某金属总量与原矿中该金属总量之比。

第2章_矿石品位与储量计算(采矿学)-讲稿.

第2章_矿石品位与储量计算(采矿学)-讲稿.

• ◇ (二)、地球物理探矿法_____(补充)
物探方法:当矿体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在磁性、弹性、 放射性、电性和密度等五个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方面存在差 异,并且这个差异能被仪器测到时,可分别选用相应的磁 性测量、地震测量、放射性测量、电法测量、重力测量等 物探方法进行找矿。物探就是利用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物理 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在地表采用专门的仪器来寻找矿床的 探矿方法。例如:
工业品位和边界品位是国家(或勘探部门)规定的工业指标,
用于圈定矿体。
工业品位是指圈定矿体时矿体或矿段平均品位必须达到的最 低值。 边界品位是矿体边部所允许的最低品位值,是用于区分矿石 与废石的临界品位值。矿床中高于边界品位的部分是矿石, 低于边界品位的是废石。显然,边界品位定的越高,矿石量 也就越小。
得到精确的地质资料和高级储量,或者为了检验钻探、物探、 化探成果的可靠性。主要用于勘探埋藏条件复杂的矿体。
岩芯
◇三、矿床探矿结果图_____(补充)
1、钻孔地质柱状图 2、勘探线剖面图 3、水平平面图 4、总投影图 5、储量计算图 ……等
一、储量分类
意义:由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定量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准 则,它既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资源预测和国家资源统计、 交易与管理的统一标准,又是国家制定经济和资源政策及建设 计划、设计、生产的依据,因此各国都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给予了高度重视。
★ 磁铁矿具有磁性,可以用磁力仪在地表寻找由磁铁 矿引起的地磁异常寻找矿床;
★ 含镍、铜、铅、锌等硫化物,电阻率低、电化学性 质活泼,则可用各种电法仪器,在地表观测电场分布寻找____(补充)
化探原理就是通过地球化学异常来寻找矿体。 在矿体周围的岩石、土壤、水流、气体和生物中,有 用元素的分布相对于矿体而言品位低,但对整个地区而言 却呈现出相对集中,这就是矿化分散晕。 主要化探方法有:岩石测量(原生晕法)、水化学法、 生物化学测量法、气体测量法(气晕法)、稳定同位素法、 土壤测量(次生晕法)等。 化探的技术手段是现代微量化学分析,即应用现代灵 敏、高速的化学分析和物理化学分析,如光谱分析等,来 测定样品中微迹元素的含量,发现一般地质方法所不能见 到的地质异常。

采矿业中的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方法

采矿业中的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方法

采矿业中的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方法在采矿业中,对矿产资源进行准确评估和储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评估和计算结果对于决策制定、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采矿业中常用的资源评估和储量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资源评估方法1. 地质学方法地质学是资源评估的基础,通过对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和岩矿组合等的研究,可以初步确定矿产资源的潜在规模和潜力。

地质学方法主要包括地质测量、地质制图和地质样品分析等。

2. 矿产地质学方法矿产地质学方法主要通过系统的矿产地调查和矿产地评估,综合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产状、物性等因素,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分布和可采性。

矿产地质学方法包括地质勘探、矿石取样和矿床评估等。

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在资源评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采集大量的矿产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矿产资源进行估计和预测。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高斯模型和变异函数模型等。

二、储量计算方法1.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传统的储量计算方法主要依据地质调查和采矿工程测量数据,通过确定矿石体积和附着量,结合矿石的平均品位和开采率等因素,计算矿床的储量。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包括岩层法、横断面法和等面积法等。

2. 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是基于大量的统计和数学模型,利用样本数据对整个矿床的储量进行推断和估计。

这些方法可以考虑不均质性、空间变异性和采矿工艺的因素,提高储量计算的准确性。

常用的数学统计储量计算方法包括克里格插值法、逆距离权重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等。

3. 3D建模储量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3D建模储量计算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矿体进行三维建模,结合地质、测量和统计等数据,可以准确计算矿床的储量分布和可采量。

这些方法具有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效果,有助于资源评估和决策制定。

三、结论资源评估和储量计算是采矿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地质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3D建模等技术手段,可以准确评估和计算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储量。

选矿品味计算公式

选矿品味计算公式

选矿品味计算公式在矿石选矿过程中,选矿品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选矿品味可以反映出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是评价矿石品质的重要依据。

因此,矿石选矿工程师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分析,确定矿石的品味,以指导后续的选矿工作。

本文将介绍选矿品味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

选矿品味是指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通常用品味指数(Grade)来表示。

品味指数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矿石中所含有用矿物的质量或者体积的百分比。

在矿石选矿过程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金属矿石的品味,因此,以下的计算公式将以金属矿石的品味为例进行介绍。

品味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Grade = (有用矿物的质量或体积 / 总矿石的质量或体积) 100%。

其中,Grade表示品味指数,有用矿物的质量或体积表示矿石中所含有用矿物的质量或者体积,总矿石的质量或体积表示整个矿石的质量或者体积。

在实际的选矿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矿石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有用矿物的质量或体积和总矿石的质量或体积。

有用矿物的质量或体积通常是通过化验或者物理测试来确定的,而总矿石的质量或体积则是通过采样和实验室测试来确定的。

在确定了这两个参数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上述的公式来计算矿石的品味指数了。

在实际的选矿工作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矿石,而每种矿石的成分和性质都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矿石情况来确定品味指数的计算方法。

有些矿石可能含有多种有用矿物,而有些矿石可能只含有一种有用矿物。

对于含有多种有用矿物的矿石,我们需要分别确定每种有用矿物的质量或体积,然后将其加总,再除以总矿石的质量或体积,得到总的品味指数。

而对于只含有一种有用矿物的矿石,我们只需要确定该有用矿物的质量或体积,然后除以总矿石的质量或体积,即可得到品味指数。

在实际的选矿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矿石的粒度和密度对品味指数的影响。

由于矿石的粒度和密度可能会对有用矿物的分布和浓度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计算品味指数的时候需要对矿石的粒度和密度进行修正。

矿产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 法等等。

(一) 地质块段法计算步骤:1. 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 2. 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3. 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下所列。

表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块段 编号 资源储量级别 块段 面积 (m 2)平均厚度(m ) 块段 体积 (m 3)矿石体重(t/m 3) 矿石储量(资源量) 平均品位(%) 金属储量(t ) 备注123 45678910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

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S 需用其投影面积S′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

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

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矿体储量计算方法

矿体储量计算方法

现在的位置:第四章>>第七节第1页六、资源量与储量计算方法储量(包括资源量,下同)计算方法的种类很多,有几何法(包括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断面法、等高线法、线储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区法/多角形法),统计分析法(包括距离加权法、克里格法),以及SD法等等。

(一)地质块段法计算步骤:o首先,在矿体投影图上,把矿体划分为需要计算储量的各种地质块段,如根据勘探控制程度划分的储量类别块段,根据地质特点和开采条件划分的矿石自然(工业)类型或工业品级块段或被构造线、河流、交通线等分割成的块段等;o然后,主要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各块段储量计算基本参数,进而计算各块段的体积和储量;o所有的块段储量累加求和即整个矿体(或矿床)的总储量。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参数表格式如表4-7-7所列。

表4-7-7 地质块段法储量计算表块段编号资源储量级别块段面积(m2)平均厚度(m)块段体积(m3)矿石体重(t/m3)矿石储量(资源量)平均品位(%)金属储量(t)备注12345678910需要指出,块段面积是在投影图上测定。

一般来讲,当用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体积时,块段矿体的真实面积需用其投影面积 ′及矿体平均倾斜面与投影面间的夹角α进行校正。

在下述情况下,可采用投影面积参加块段矿体的体积计算:①急倾斜矿体,储量计算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上进行,可用投影面积与块段矿体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图4-7-3 在矿体垂直投影图上划分开采块段(a)、(b)—垂直平面纵投影图; (c)、(d)—立体图1—矿体块段投影; 2—矿体断面及取样位置②水平或缓倾斜矿体,在水平投影图上测定块段矿体的投影面积后,可用其与块段矿体的平均铅垂(假)厚度的乘积求得块段矿体体积。

优点:适用性强。

地质块段法适用于任何产状、形态的矿体,它具有不需另作复杂图件、计算方法简单的优点,并能根据需要划分块段,所以广泛使用。

当勘探工程分布不规则,或用断面法不能正确反映剖面间矿体的体积变化时,或厚度、品位变化不大的层状或脉状矿体,一般均可用地质块段法计算资源量和储量。

矿石品位与储量计算页PPT文档

矿石品位与储量计算页PPT文档
常用工业指标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小可采 厚度、最低工业米百分(或米克)值、夹石剔除厚度、剥离系数 和有害组分最大允许含量。
(1)边界品位。作为区分矿石与围岩的一个最低品位界限, 有用组分含量低于边界样品所代表的地段一般为围岩或夹石。 边界品位不是整个矿体或矿体内某一部分的平均品位,而是 针对单个样品制定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边界品位应比选矿的 尾矿品位高1 - 2倍。
(2)最低工业品位。指矿体的单个开采块段(或勘探块段) 中主要有用组分的最低平均品位,有用组分平均含量达到了这 个最低的平均值才具有工业价值的品位。
最低工业品位是划分矿石品级,区别表内/外储量的分界 品位。如果最低工业品位定得过高,将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工业 上可以利用的矿石列入表外;最低工业品位定得过低,又会造成 圈出来的矿体因平均品位降低而失去工业价值。因此最合理的 工业品位应当是既能使富矿周围的贫矿尽可能多地列入能利用 (表内)的储量中,又能保证把暂不能利用的贫矿地段圈出来。
(7)有害组分最大允许含量:是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能 的工业指标。如果某地段有害组分大于这一指标,则该地段应 划入暂不能利用的储量范围。
第二节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一、矿体的圈定
矿体的圈定是在储量计算图上,将工业指标在矿体的 边界线圈定出来。
(一)可采边界线
按最小可采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工业米百分 值等矿产工业指标所圈定的矿体界线称为可采边界线,由 可采边界线圈定的矿产储量为表内储量。
③资源量 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 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 经过勘察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 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包括探明的 (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 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03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预测的资源量 (3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