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艾青的诗歌
艾青人民的城诗歌原文

人民的城艾青〔近现代〕一张家口——人民的城,美丽的城;山卫护着,清水河流过,没有沙漠,电气开花,机器唱歌,工厂接连着工厂,汽笛招呼着汽笛,大卡车大笑着,满载着货物,驶进了栈房,驶进了仓库。
长长的马路,宽阔的马路,市集的叫嚣,人群的喧腾,无数的车辆驶过,汽车的喇叭吹叫着;四面八方来的人们——从无数乡村来,从各个根据地来,从各个解放区来,带着愉快的呼吸,带着新奇和感激,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两眼看着新的景物。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像在别的城市,感到陌生和不安,感到疑虑和恐怖;今天我们在这里,好像在自己的家里,可以自由自在地走着,可以昂首阔步地走着……张家口——人民的城,美丽的城。
二张家口,有痛苦的记忆,山也记得,河水也记得,老乡更记得:敌人占领了华北,“派遣军”的刺刀插进了张家口,这里成了“战略基地”,这里作了“反苏据点”,无数的浪人来了,机关都被敌人掌握,物资都被敌人控制,张家口成了粮站,张家口成了火药库;清水河流过张家口,把城市分成两边,一边叫西山坡,一边叫东山坡——西山坡上是旧城,旧城里住的是中国人,无数的小商人,无数的苦力,无数的穷人,十几万市民,都生活在敌人皮鞭的下面;年轻人被绑走了,牲口被拉走了,珠宝被抢走了,年老的病倒了,女人被糟蹋了;又是“配给”,又是“许可”,又是捐,又是税,没有白面,没有大米,没有肉,没有油,都给敌人拿走了,连血都快要抽干了;西沙河的河滩,变成了屠宰场,好多老乡被砍头,好多老乡被活埋,沙滩上涂满了污血,野狗和狼争吃着尸首,成千成万的苦力,被征用,到市区的周围,凿山洞,建筑防御工事,修飞机场,挖防空壕,造军火库,造地下仓库,等工程完了,他们也完了,尸首被投在清水河里……三而东山坡——东山坡是“风景区”,是公园,是“神社”,是“忠灵塔”的所在地,有日本领事馆,有“居留民”的住宅,有“高等职员”的宿舍,房屋是华贵的,风景是幽美的;造房子的是谁呢?造房子的不是九州人,不是四国人,也不是北海道人,而是张家口的老百姓——成千成万的人,都为敌人忙碌,在广阔荒凉的山坡上,建造起千万幢房屋,等一切都安排好了,搬进去住的是日本浪人,和那些脸涂得粉白的妇女;而张家口的老百姓,他们一造好房子,就不敢再从东山坡走过只是站在西山坡上带着忧愁和气愤远远地看着东山坡……这样的日子,足足过了八年。
艾青歌颂祖国的诗歌

艾青歌颂祖国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历史凝聚了宏伟,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这气势慷慨激昂,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用苍劲的大手,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讴歌我们的历史,丝绸瓷器远涉重洋,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
讴歌我们的历史。
那狼烟里冲杀出,兵马俑威武的阵容。
讴歌我们的历史,那雄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刚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到了太平洋上,我们实现了重整河山的梦想。
艾青诗选《向太阳》原文分段

艾青诗选《向太阳》原文分段哎,说起艾青的那本《向太阳》,可真是一本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书啊。
特别是那篇《向太阳》,一读起来,就像是被春天的阳光照得浑身舒畅,整个人都精神了。
开篇就是那么直接,“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
这几句,听着就像是咱们老一辈人讲故事,一开口就是“想当年”,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遥远的过去。
那远古的墓茔,黑暗的年代,感觉就像是咱们心里头那些没处说的秘密,一下子就被艾青给说破了。
接下来,艾青就开始了他那热情洋溢的诉说。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哎呀,这一句可真够劲儿的,就像是咱们小时候在村里头看日出,那太阳就像是火球一样,从地平线上一跃而起,把咱们的小脸蛋儿都给照得红彤彤的。
艾青这诗写得,就像是咱们亲眼看见了那太阳,热乎乎的,暖洋洋的。
再往后,“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这里头的“难遮掩的光芒”,可不就像是咱们心里头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吗?不管生活有多苦,多难,咱们心里头那份热乎劲儿,就像是那太阳的光芒,怎么也挡不住。
咱们活着,不就是为了这份热乎劲儿吗?艾青还在诗里头说,“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
哎呀,这可真是说到咱们心坎儿里去了。
咱们有时候啊,就像是那陈腐的灵魂,被生活磨得没了棱角,没了激情。
但是,艾青这诗就像是一把火,把咱们心里头那点火星子给点着了,让咱们又找回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最后,艾青写道,“我向太阳/我迎着/初升的太阳”。
这可真够鼓舞人心的。
咱们每个人啊,就像是那初升的太阳,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咱们都得像那太阳一样,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艾青这诗啊,就像是咱们心里头的一束光,照亮了咱们前行的路。
每次读起来,都觉得心里头热乎乎的,充满了力量。
咱们啊,就得像那太阳一样,活出自己的风采,活出自己的价值。
说起来啊,艾青这诗可真够厉害的,一读起来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给抓住了似的,让人欲罢不能。
艾青诗选每章内容概括

艾青诗选每章内容概括
第一章:《艾青诗选》中的概括
《艾青诗选》是一本集结了艾青先生多首著名诗歌的选集。
本书首先介绍了艾青的背景和他对诗歌的热爱。
接着,逐章概括了每一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第一首诗《采蘋果》描绘了一个贫困而自由的女孩,她在困难中仍然保持乐观和独立。
这首诗体现了艾青对人民的深情关怀。
第二首诗《春天和其他东西》描述了春天带来的希望和温暖,它反映了艾青的乐观主义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第三首诗《莺》描绘了莺鸟的欢歌,它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喜悦。
第四首诗《伤逝》是一首悼念逝去的革命先烈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希望。
第五首诗《送行》讲述了一个人离别的场景,体现了对亲人分离的痛苦感和对未来的祝福。
第六首诗《我的国家》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自豪。
第七首诗《夜赋》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寂寞,反映了艾青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知。
第八首诗《妈妈》是一首感恩妈妈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和对母爱的崇敬。
概括来说,《艾青诗选》集结了一系列主题不同、情感真挚的诗歌,展示了作者对人民、自然和家庭的热爱和关怀,是一部具有深刻情感的诗歌集。
艾青在狱中创作的诗歌

艾青在狱中创作的诗歌1. 你知道艾青吗?那可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他在狱中还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诗歌呢。
就像黑暗里绽放的花朵,艾青在那压抑的牢房里,心中的诗意却关不住。
他的诗啊,就像是从心底喊出的声音。
我想啊,在狱中那么糟糕的环境下,他怎么就能写出那么有力量的诗呢?是不是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却依然向往天空,所以把对自由的渴望都写进诗里了?2. 艾青在狱中创作的诗,那可不得了。
我读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他在跟我面对面诉说一样。
你想啊,他在那狭小的牢房,周围都是冰冷的墙壁。
他写的诗却像火一样,能把人的内心点燃。
比如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他对大堰河的感情就像孩子对母亲的爱,那么深,那么真。
他在狱中是不是靠着回忆这些温暖的感情来创作的呢?这就好比在寒冬里,靠着对春天的想象来取暖。
3. 艾青在狱中写诗,这得多难啊!就像在石头缝里种庄稼。
可他的诗却充满了生机。
他笔下的文字就像是一个个勇敢的战士,在诉说着对光明的向往。
我就纳闷了,他在狱中是不是把那些看守他的黑暗当成了创作的灵感?他的诗就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自由的大门。
他写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他在狱中孤独时的朋友,陪伴着他,也感染着我们。
4. 嘿,艾青在狱中创作的诗可真是宝藏。
他在那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就像一个在黑夜中寻找星星的孩子。
他的诗是他的希望,是他的呐喊。
你看他的诗,就像能看到他在狱中那坚定的眼神。
他是不是把牢房当成了一个特殊的创作天地?就像有些画家在破屋子里画出绝世佳作一样。
他的诗里充满了力量,仿佛是对那些囚禁他的东西的反抗。
5. 艾青啊,他在狱中创作的诗那叫一个感人。
感觉他把自己的灵魂都写进去了。
在那被禁锢的空间里,他的诗却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我们心里。
他写的诗像什么呢?就像在沙漠中突然出现的绿洲。
他在狱中是不是时刻都在构思诗句?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时刻想着食物。
他的诗让我觉得,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能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
6. 艾青在狱中创作诗歌,这简直是奇迹。
他就像在暴风雨中的海燕,勇敢地用诗来表达自己。
第七章艾青的诗歌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 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 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 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 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 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 昂的诗。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 中 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 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沉郁、悲壮的爱国 诗人艾青
艾青著有《大堰河— —我的保姆》《我爱这土 地》等诗篇。 艾青诗风沉雄,情调 忧郁而感伤。1941年诗 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 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 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 诗人,被智利诗人聂鲁达 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 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 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 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 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
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艾青四处漂泊,看到 贫穷的祖国,他心里极为悲愤和不安。他在 流浪生活中不仅深深理解了中国农民的现实 苦难,而且与这古老国土所养育的感时愤世、 忧国忧民的传统心灵产生了契合。他在《北 方》、《手推车》、《秋晨》(又一章)、 《我们的田地》、《旷野》(两首)、《农 夫》、《土地》、《灌木林》、《吊楼》、 《水牛》、《冬天的池沼》、《矮小的松树 林》、《老人》、《夜》、《农家》、《村 庄》、《献给乡村的诗》等诗中,
艾青诗选全篇

艾青诗选全篇前言艾青(1910年-1996年)是中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人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被誉为“新诗的先锋”和“诗人中的战斗机”。
本文将全篇展示艾青的诗作,包括他的代表作和一些较为少见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诗歌,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艾青的创作风格、主题和思想。
目录1.草原之歌2.爱的艰难3.对未来的期望4.战争的哀思5.自然与人性6.农民的辛劳7.对社会的思考8.希望和梦想9.民族复兴草原之歌我的马儿向前跑,马蹄把大地轻轻敲。
我像一只鸟在飞翔,飞向广袤的草原。
这首《草原之歌》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用短小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广袤的草原和奔驰的马匹,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情的追求。
爱的艰难爱的路上泪如雨,心的创伤如何治?听楼顶的风沙声,星星的眼里闪泪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痛苦。
他以深情和悲伤的语言描绘了爱情中的辛酸和伤痛,传达了对爱情的珍惜和执着。
对未来的期望未来啊,你是我的朋友,我相信你会给我一个希望。
当我迷失了方向,你会带领我找到前进的道路。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
他相信未来会给他带来机遇和改变,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找到前进道路的信心。
战争的哀思炮火燃烧大地,士兵们流血牺牲。
战场上的悲哀,谁来为他们默哀?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惜和反思。
他以铿锵有力的词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无辜者的牺牲,呼吁社会更加关注和铭记战争的悲剧。
自然与人性大海啊,你是如此广阔,奔腾的浪花给我力量。
我站在岸边,感受这壮丽的景象。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惊叹。
他以宏大的气势和激情描绘了大海的浩渺和壮丽,通过大自然的景象来映射人性的美好和力量。
农民的辛劳农民啊,你辛勤劳作,播种、耕耘、收割。
你们的汗水浸透大地,抚慰了大自然的心灵。
这首诗歌赞颂了农民的辛劳和付出。
作者通过描绘农民们的劳作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激和敬意。
艾青诗选光的赞歌原文

艾青诗选光的赞歌原文摘要:一、艾青诗选《光的赞歌》简介1.诗人简介2.诗歌创作背景二、《光的赞歌》诗歌内容概述1.光的赞歌2.黎明的通知3.太阳三、《光的赞歌》主题解析1.光明的向往与追求2.生命力的赞美3.对新社会的热情讴歌四、艾青诗歌艺术特色在《光的赞歌》中的体现1.丰富的想象力2.强烈的感情表达3.自由诗体与韵律的完美结合五、结论正文:艾青诗选《光的赞歌》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部诗歌作品。
艾青,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是中国新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感情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光的赞歌》收录了艾青的三首诗歌:《光的赞歌》、《黎明的通知》和《太阳》。
这三首诗歌共同表达了对光明、生命和新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光的赞歌》一诗以赞美光明为主线,艾青将光的形象化为生命的象征,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写道:“太阳啊,你是光明的使者,你是生命的源泉。
”在《黎明的通知》一诗中,艾青以黎明的口吻,向人们传达了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的消息。
这首诗富有激情,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
《太阳》一诗则是对太阳这一光明的象征的赞美。
艾青通过对太阳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新社会的热情讴歌。
《光的赞歌》中,艾青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以自由诗体和韵律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艺术特色。
例如在《光的赞歌》中,艾青写道:“像鸟儿一样,我飞翔在天空,/我的双翅展开了,/我看见一切。
”通过《光的赞歌》,艾青传达了他对光明、生命和新社会的热爱,对未来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艾青四处漂泊,看到 贫穷的祖国,他心里极为悲愤和不安。他在 流浪生活中不仅深深理解了中国农民的现实 苦难,而且与这古老国土所养育的感时愤世、 忧国忧民的传统心灵产生了契合。他在《北 方》、《手推车》、《秋晨》(又一章)、 《我们的田地》、《旷野》(两首)、《农 夫》、《土地》、《灌木林》、《吊楼》、 《水牛》、《冬天的池沼》、《矮小的松树 林》、《老人》、《夜》、《农家》、《村 庄》、《献给乡村的诗》等诗中,
在《旷野》中,“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 “没有什么声音,/一切都好像被雾窒息了; /只有那边/看不清的灌木丛里,/传出了 一片/威慑于严寒的/抖索着毛羽的/鸟雀 的聒噪……”频繁出现在艾青作品中与此组相 近的意象还有黑夜、严寒、风霜等。这组意 象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雪终会融化,雾终 会被驱散。中国人民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只是 暂时的,中国人民经过斗争,一定会迎来雪 化雾散后的晴空万里。这组意象与作品中出 现最多的太阳、光明意象是相映成趣而存在 的。
在《北方》中,诗人道出自己的心声:“我 爱这悲哀的国土”;在《旷野》中又写道: “我始终是旷野的儿子”。把这种刻骨铭心 的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之情表现 得最动人的则是《我爱这土地》:“为什么 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即使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 里面”。再次,这组意象还饱含着诗人对祖 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
3、 对形象、形式和语言方式的重建。 在诗 歌形象上,艾青避免了当时存在的概念化公 式化的倾向,保证了诗的整体质量;艾青创 造了别具一格的“艾青体叙事长诗”,他的长 诗代表了当时长诗所达到的艺术高度,特点 是:通过人物特写揭示人物灵魂,突出人物 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始终保持着抒情性、 诗意化的特征,在总体上有着雍容的风度和 浩荡的气势;语言上,艾青的诗歌是具有散 文美的自由体诗,他的诗朴素、严谨、语言 深入浅出,具有生活实感
1935年出狱,曾到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学 校任教半年 ,继又流浪到上海。1936 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到武汉、 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 动。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 主任。翌年去延安,被选为陕甘宁边区 参议员、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 1939 年出版诗集《北方》,至1945年 共有《向太阳》、《火把》、《献给乡 村的诗》等诗集12部。
整体赏析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 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 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 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 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 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 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 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 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 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 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沉郁、悲壮的爱国 诗人艾青
艾青著有《大堰河— —我的保姆》《我爱这土 地》等诗篇。 艾青诗风沉雄,情调 忧郁而感伤。1941年诗 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 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 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 诗人,被智利诗人聂鲁达 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 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 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 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 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
3、黎明和太阳: 在黑暗的现实中艾青始终坚信苦难是暂时 的,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他的作品中出现的 最多的意象便是黎明和太阳,他始终如一地热 情讴歌太阳、朝霞、黎明、曙光、春天、火把、 火焰、生命、红旗与胜利。这组意象有多层含 义。首先,寄托着诗人对光明、理想热切追求 的信念:“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太阳》)。这种信念,既是诗人人生旅途 的出发点,又是诗人人生旅途的归宿。
第七章
艾青的诗歌
艾青简介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 加、克阿等。浙江省金华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 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1928年考进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翌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自学绘画兼习法文 ,并大 量阅读哲学和文学著作、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 的诗作 ,给他后来的创作留下深刻的影响。
艾青诗歌艺术特征
艾青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包括: 1、 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坚持和发展。 艾青的 诗始终坚持“忠于现实,用自己的全部智能 去和现实结合,随着发展和变化”,而同时 他也注意到了诗的主体性和艺术性,从而把 诗歌现实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 吞吐容纳中外古今的气度。 艾 青的诗歌表现出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化 和文学的继承,同时也明显的留有西 方象征主义、印象派诗歌艺术的影响 痕迹;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
1、雪与雾: 这组意象是作为黑暗社会与险恶环境的象征物出现 在艾青的作品中。雪,寒气逼人;雾,压抑窒息。 在反映旧中国内有黑暗势力的压迫,外有强敌的入 侵的水深火热的作品中,这一意象体现得特别明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愿春天早点来》、 《秋》、《旷野》和《雾》等作品,以雪境、雾境 喻人境,富有诗意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始终回荡着这样的声 音:“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 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 国呀!”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 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 大奖。其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 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北方》被选入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书。《我的思念是圆的》被 入选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大堰河—— 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必修二语文书。 另 外,他的诗作《太阳的话》也被选入小学六上 语文教材。
其次,饱含着诗人对革命者英勇战斗精神的无比 崇敬之情。在《向太阳》中,我们看到了“在太阳 下”真心实意为抗战献身的人们:“一个伤兵”尽 管支撑拐杖走着,他在“太阳下的真实的姿态”, 确实要“比拿破仑的铜像更漂亮”。在《吹号者》 中,吹号者“以对于丰美的黎明的倾慕/吹起了起 身号”,我们看到了战斗者从容不迫的战斗英姿和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太阳给那道路镀上黄金了, /而我们的吹号者/在阳光照着的长长的队伍的最 前面,/以行进号/给前进着的步伐/做了优美的 拍节”。再次,它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中国革 命必胜的信念的象征。
《太阳》、《春》、《黎明》、《向太阳》、《火 把》、《篝火》、《给太阳》、《太阳的话》、 《黎明的通知》、《野火》等都是对光明的讴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向太阳》和《给太阳》。 诗人赞美“比一切都美丽”的永生的太阳,赞美 “从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 村庄”的太阳;并且深信,“假如没有你,太阳, /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 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这些意象,为 挣扎在艰难困苦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坚定了 胜利的信念。对于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中国人民来 说,没有什么比坚定自己对于祖国、民族的光明未 来的信念更为重要的了。
2、土地和旷野: 艾青的许多诗是以土地、乡村、旷野、道路和 河流为中心意象或者贯穿着土地、乡村、旷野、 道路和河流意象,这组意象有多层含义。首先, 这组意象饱含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及 其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他的成名作《大堰河 ――我的保姆》就是献给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 幸的普通农民的赞歌。其次,这组意象还饱含 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
怀着说不尽的忧郁和悲愤,不断地发出令人 震颤的呼喊:“广大而瘦瘠的土地”、“悲 哀的国土”、“被践踏的祖国的土地”、 “被凌辱的土地”、“荒凉的土地”、“饥 荒的大地”、“储满了阴郁与困厄的乡村”、 “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等等,这 些荡气回肠的诗句浸透着诗人对国土沦丧、 主权旁落的悲痛情感,“真实地写出了中国 农村现实的灵魂”。
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 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 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 “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 的 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 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
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诗人。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 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 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 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 想 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 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 《宝石的红星 》《春天》《归来的歌》《彩色 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 《鱼 化石》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 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 的 诗歌美学主张。
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
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 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 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 在
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 的
“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 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
1932年回国,途中写了《那边》等忧国 忧民的诗作。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 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国民党当局逮 捕入狱,囚徒生活促使他从绘画转到诗 歌创作,在狱中写下《芦笛》、《透明 的夜》、《巴黎》、《马赛》等诗作, 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使艾 青一举成名。作品赞美养育自己的农妇, 为其凄苦的命运抒发悲愤与不平,表达 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深刻同情。
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而最终归于
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
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
升华土地情结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 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 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 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 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 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 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 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 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 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