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发展与平安银行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与深发展重大关联交易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与深发展重大关联交易情况的公告
由于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发展”)与本公司同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根据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深发展构成本公司的关联方,本公司在深发展的存款属于关联交易。
本公司在2011年11月21日与深发展签订协议以协议存款方式在深发展存入资金人民币60亿元,期限5年零1个月,构成本公司的重大关联交易。
根据本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批准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银行签署统一存款协议的议案》,本公司在2011年9月16日与深发展、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银行”)签署了《统一存款协议》,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三年内的任意一天,本公司在深发展及其控股子公司平安银行的日终存款余额上限合计不超过本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0%。
本次存入深发展的协议存款60亿元属于《统一存款协议》规定的存款余额上限范围之内,今后此类交易发生将在本公司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中统一披露。
本公司与深发展的交易参照正常的市场交易条款及有关协议条款进行,上述交易对本公司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特此公告。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平安收购深发展合并案例分析

高级财务会计作业-平安集团收购深发展案例分析讨论题目:1.平安集团合并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主要分哪些步聚实施?平安集团合并深发展的战略意图是在于实现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金融服务平台。
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是中国平安的发展目标,深发展的网点布局与中国平安打造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战略意图吻合,落实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国际领先”的战略发展目标,推进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的均衡发展。
由此获得一家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网络的战略协同,包括更丰富的产品、更广泛的客户基础和交叉销售的机会。
同时改善本集团资产负债久期匹配、优化资产组合结构、加强偿付能力和内涵价值的稳定性。
实施步聚:第一步:2010年5月7日,平安集团通过其子公司平安寿险受让原来由NEWBRIDGE持有的深发展的股份。
2010年6月平安寿险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股份。
至此,平安集团对深发展的实际持股比例达29.99%,平安成为深发展的大股东。
同时,平安集团持有其子公司平安银行90.75%股份。
在接下来的一年内,两行进行了各方面的整合。
第二步:深发展向平安集团定向增发新股16.39亿股,平安以其持有的全部平安银行的股份和部分现金认购深发展股份。
至此,平安集团成为深发展的控制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同时平安银行成为深发展的子公司。
至此,平安集团成为深发展和平安银行的最终所有者(或控制者)。
此交易的过程详见图表。
第三步: 2012年1月,深发展合并平安银行第四步:原平安银行注销第五步:深发展更名为平安银行,至此,平安集团合并深发展完成2.深圳发展银行与中国平安之间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合并?与平安银行之间又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合并?从最终结果看,深圳发展银行与中国平安之间合并应该是一种吸收合并,理由是合并完成后深发展不再存在,而成为平安的子公司(即新的平安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与平安银行之间是新设合并,理由是原来的平安银行和深发展都不存在了,而成立了新的平安银行。
3.反收购是指哪一情况?为何要进行反收购?如何完成反收购?反收购:收购分为善意收购和恶意收购,恶意收购会导致反收购的出现。
关于中国平安与深圳发展银行合并案例分析报告----曾玲

《高级财务会计企业合并案例分析》报告——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国会102班曾玲10581051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并购各方介绍 (1)一.深圳发展银行 (1)二.新桥资本 (4)三.中国平安 (5)四.平安寿险 (6)第三章并购过程 (7)一.交易情况 (7)二.交易形式 (8)三、交易原因 (9)四.并购影响 (10)一.对中国平安--长期有利 (10)二.对深发展--改善资本充足率 (10)三.对新桥资本--获益颇丰 (11)五.整合风险 (11)六.总结 (12)第一章引言2009年6月12日,深圳发展银行(下称深发展)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下称中国平安)同时发表公告称,中国平安将通过股份认购和股份转让的形式成为深发展的最大股东。
根据双方的公告,深发展将向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7亿股至5.85亿股,增发价格为18.26元,融资约为67亿元至107亿元。
而在2010年底前,深发展现在的大股东新桥资本有权选择以114.49亿元现金,折合每股22元,或中国平安新发行的2.99亿股H股,作为对价向中国平安转让其持有的全部深发展5.2亿股股份。
两次交易完成之后,中国平安将持有不超过深发展当时已发行股份的30%。
此次交易如获通过,将创下有史以来A股市场金额最大的金融并购案,涉及总金额最多可达221亿元(合约32.5亿美元)。
此次交易得到了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广泛关注,首先,从交易规模上,双方均为国内上市公司,交易金额过百亿,总资产合计过万亿;其次,从操作技术层面复杂,交易涉及先增发再转让,以及后续的重组整合等,环环相扣;再次,从产业层面,此次收购是金融混业经营的一次发展探索,也必将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第二章并购各方介绍一.深圳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是我国第一家发行公众股并公开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前身为深圳特区6家城市信用社,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通过股份化改造组建而成,并于1987年5月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同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
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 案例分析综述

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案例分析一、企业简介1.中国平安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成立于1988年,公司注册地为中国北京,总部位于深圳。
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号2318。
经过了数年的争取,直到1992年,平安才成为一家真正的全国性保险公司,从此确立了“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基本发展态势。
公司在注重保险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成立了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平安信托投资公司,完善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在巩固国内业务的同时,稳步推进公司的国际化,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统筹管理美国,香港公司及伦敦和新加坡代表处,与世界上160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友好往来,在286 个城市设立了理赔、检验和追偿代理。
2006年8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4%股权,取得一张全国性的中资银行牌照。
尽管此前平安集团已控股平安银行(原福建亚洲银行),但由于种种政策原因,平安银行终究改变不了“外资银行”的身份。
由于深商行拥有银监会授予信用卡业务许可,故收购深圳商业银行将为平安集团提供涉足信用卡业务的理想机会。
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为“中国平安”,A股证券代码为“601318”,成为A股第二保险股,申购平安IPO所冻结的资金达到1.1万亿人民币。
2.深圳发展银行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宣告成立,总部设在深圳。
股票简称“深发展A”,股票代码 000001,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
深发展于1987年5月首次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
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育的重要开端。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发展银行综合实力日益增强,自身规模不断扩大,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18个经济发达城市设立了近300家分支机构,并在北京、香港设立代表处,与境外众多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平安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合并深度研究

平安与深发展并购整合案介绍及相关分析陈宁宁 浙商银行投行总部一、并购背景介绍(一)新桥投资退出深发展的背景介绍新桥投资(NEWBRIDGE )是美国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PG)专注于亚洲地区投资的子公司,主要从事战略性投资,曾经因收购韩国第一银行而让人称道11.五年锁定期即将届满,退出具有可行性。
早在08年7月,就有报道称新桥已经启动退出计划,平安也有意接替,因此新桥退出计划酝酿已久。
2004年12月份,新桥投资以每股3.54元受让深发展17.8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承诺了五年锁定期(时间点以办理过户登记为准)。
截至2009年6月份新桥投资总共拥有5.2亿股深发展股份,占比16.76%。
此时,新桥退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2.新桥作为战略投资者,以获取高额溢价回报为目的,不可能长期持有深发展股票,按照深发展09年6月份的股票市值看,至少能获得4倍以上的获利。
(二)中国平安愿意收购深发展股份的原因:“保险、银行、投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是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战略的梦想,而目前银行板块目前偏弱。
截止09年6月份,中国平安仅持有平安银行90.75%的股份,以及深发展4.68%的股权。
按照09年中1 韩国第一银行作为韩国第八大银行,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陷入困境。
1999年,新桥以约5亿美元的价格买入韩国第一银行51%的股权,然后将其改造成一家优质银行,并在五年后出售给渣打银行,出售价国平安年报,银行业营业收入在中国平安中的比重仅为2.9%,银行业净利润在中国平安中的比重约为7.45%,银行板块明显偏弱,急需补强。
而收购是增强规模的最快捷方式。
加之平安之前已作为深发展的中小股东,对深发展银行的公司治理、经营状况等有直接和深入的了解,以及深发展作为全国股份制银行这块具有相当含金量的牌照,因此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的意愿非常强烈。
(三)深发展选择中国平安的原因:由内涵式增长到外延式增长的必然选择。
目标公司深发展银行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引进新桥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后,在业务创新、风险管理、流程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良贷款率急剧下降,资本充足率从2%提高到8%以上,可以说新桥给深发展带来的是内涵式增长。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之吸收合并协议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之吸收合并协议目 录条款页1. 定义和解释 (3)2. 合并 (4)3. 合并的对价及其支付 (5)4. 平安银行的陈述和保证 (10)5. 深发展的陈述和保证 (13)6. 过渡期安排 (14)7. 条件 (15)8. 双方的救济 (16)9. 公告 (16)10. 费用 (17)11. 一般条款 (17)12. 通知 (17)13. 争议解决 (18)14. 管辖法律 (19)15. 语言文本和生效 (19)16. 协议副本 (19)本协议由以下双方于2012年1月19日签署: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设立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地址为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东路5047号(“深发展”);和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家依据中国法律合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1099号平安银行大厦半地下层、1、2、4-17、21-22层(“平安银行”)。
鉴于:1、平安银行目前已发行的股份总数为8,622,824,478股,深发展目前持有平安银行股份总数为7,825,181,106股,约占平安银行已发行股份总数的90.75%;和2、为实现两行整合,深发展和平安银行同意按照本协议规定的条款和条件进行合并,平安银行同意并入深发展并注销法人资格,深发展同意作为合并后的存续公司。
双方同意如下:1.定义和解释1.1定义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本协议中使用的词语应具有附录一所赋予的含义。
1.2条款、附录等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本协议提及的条、款、项、附录为本协议之条、款、项、附录。
1.3标题本协议之标题不应影响对本协议之解释。
1.4解释除非另有明确规定或上下文另有要求:1.4.1当使用“本协议之”、“本协议内”、“本协议项下”以及其他具有类似含义的用语时,应指代本协议整体而非本协议的某一特定条款;1.4.2囊括性用语在本协议内不应解释为具有限定性,因此,提及“包括某些事项”应解释为非穷尽、非特定化列举;1.4.3本协议提及的一项合同或文件应包括对该合同或文件不时进行的修订、更新、补充、重述或取代该合同或文件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为回应任何相关政府机构意见而由双方同意的修订;以及1.4.4如果在某日或截至到某日应当履行某项义务或发生某项事件而该日不是营业日,则该义务或该事件应在或截至到该日之后的下一个营业日履行或发生。
案例分析--雷发星

中国平安并购深圳发展银行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一)平安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成立于深圳蛇口开发区,我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公司成立最初也保险业为主,后来业务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全能型”金融控股的战略格局。
1995年,中国平安的证券业务部门从公司独,正式建立平安证券,1996年,中国平安成立平安信托,暂时形成了以保险为主,证券、信托为辅的三元构架。
中国平安获得经营商业银行的批准之后,收购原深圳市商业银行,将其变整合更为平安银行(此处的平安银行指整合深发展为平安银行之前的平安银行),从此平安集团以保险、银行、三大业务为支柱的战略格局逐步形成。
2004年6月,中国平安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8,2007年3月,中国平安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1318。
1(二)深圳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前身为深圳特区6家城市信用社,经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通过股份化改造组建而成。
1987年5月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同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
1988年4月11日,“深发展股票在特区证券公司挂牌,1991年4月3日“深发展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000001。
在公司业务方面,深发展确立了“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的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推出围绕核心企业、开发上下游企业的全方位授信模式——“供应链金融”,并保持在国内同业间的领先优势,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第一家上市公司和全国最早的股份制银行。
2004年,深发展成功引进了国际战略投资者——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并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
2012年6月14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公告,深圳发展银行已完成吸收合并平安银行的所有法律手续,深发展和平安银行已经正式合并为一家银行。
2(三)新桥资本新桥资本是亚洲最大的私募机构机构之一,旗下管理的资金达17亿美元。
新桥资本于1994年由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和Blum Capital Partners发起设立的,是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在亚洲的延伸。
国内银行收购案例

国内银行收购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国内银行收购的案例吧。
就说平安银行这事儿。
平安银行以前可不叫这个名儿,它经过收购和一系列变革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平安集团盯上了深发展银行,这深发展银行在当时也是个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银行。
平安集团为啥要收购呢?平安集团那可是金融大鳄啊,它想在银行业务这块有更大的作为。
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已经在好几个门派的功夫上有所建树,还想把银行业这个门派也彻底拿下。
平安集团开始着手收购深发展银行的股份。
这过程就像一场复杂的棋局。
一方面得和深发展银行的股东们谈价钱,股东们心里都有小算盘啊,想着多卖点钱,毕竟这银行就像自己养了多年的金母鸡。
平安集团呢,也得权衡自己的出价,不能当冤大头。
然后就是监管层这边,各种审查,得确保这收购不会出乱子,就像交警查酒驾一样严格,必须符合各种规则。
经过一番折腾,平安集团成功收购了深发展银行。
然后就开始了整合。
这整合就像把两个不同风格的乐队组合到一起,既要保留各自的特色乐器(各自的业务优势),又要让整个乐队(合并后的银行)演奏出和谐的曲子(顺利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公共交通公司与江西长运股
份公司拟整合
资产评估报告
中铭评字报【2015】第769号
中铭资产评估有限
公司
二〇一六年六月一
日
目录
注册资产评估师声明 (1)
摘 .................................................. 要2
资产评估报告 (4)
一、委托方、被评估单位和其他评估报告使用者 (4)
二、评估目的 (8)
三、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 (8)
四、价值类型及其定义 (9)
五、评估基准日 (9)
六、评估依据 (10)
七、评估方法 (13)
八、评估程序实施过程和情况 (14)
九、评估假设 (18)
十、评估结论 (19)
十一、特别事项说明 (20)
十二、评估报告使用限制说明 (23)
十三、评估报告日 (24)
附件—评估计算过程说明 (26)
备查文件目录 (81)
注册资产评估师声明
一、我们在执行本资产评估业务中,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恪守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本评估机构及注册资产评估师具备本评估业务所需的执业资质和相关专业评估经验;根据我们在执业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评估报告陈述的内容是客观的,并对评估结论合理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评估对象涉及的资产、负债清单及未来经营规划由委托方、被评估单位申报并经其签章确认;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恰当使用评估报告是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责任。
三、我们与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对象没有现存或者预期的利益关系;与相关当事方没有现存或者预期的利益关系,对相关当事方不存在偏见。
四、我们已对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对象及其所涉及资产进行现场调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