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繁雄个人简介及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平面设计教父

平面设计教父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 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 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 设计师。无论是在日本, 设计师。无论是在日本, 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 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 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 福田繁雄与岗特·兰 才。福田繁雄与岗特 兰 堡(Gunter Rambow)、 )、 西摩·切瓦斯特 西摩 切瓦斯特 (Seymour Chwast) ) 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 并称为当代 世界三大平 面设计师"。 面设计师 。
咖啡馆》 《UCC咖啡馆》 咖啡馆
1984年《UCC咖啡馆》 年 咖啡馆》 咖啡馆 海报, 海报,他以搅拌咖啡的杯 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造 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 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 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 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 不失幽默情趣。 不失幽默情趣。我们称这 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 现出相互回转展开的动态 意味的手法, 放射状 意味的手法,为"放射状 图底反转"。 图底反转 。
《纪念广岛》 纪念广岛》
圖左:此標題為「 ※ 圖左:此標題為「Happy Earthday」的海報,借用「Happy Birthday」 」的海報,借用「 」 之慣用語改編而成。視覺以「握手」與地球結合,表現「綠色地球與人類」 之慣用語改編而成。視覺以「握手」與地球結合,表現「綠色地球與人類」 的主題概念。 的主題概念。 圖中:主題為「十人展」, 」,以 握手」表現合作展出的意思。 ※ 圖中:主題為「十人展」,以「握手」表現合作展出的意思。畫面中有 十雙握著的手,代筆參展的十個人,分布整個海報的構圖加上橘、 十雙握著的手,代筆參展的十個人,分布整個海報的構圖加上橘、紅、藍、 綠等色彩顯出熱鬧的氣氛。 黃、綠等色彩顯出熱鬧的氣氛。 圖右:為一家相機公司的海報, 握手」、「地球網絡」 」、「地球網絡 ※ 圖右:為一家相機公司的海報,以「握手」、「地球網絡」表現出該公 司的概念「 」。色彩以主題與背景色為主 司的概念「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色彩以主題與背景色為主, 」。色彩以主題與背景色為主, 紅色主題有熱心服務的氣氛。 紅色主題有熱心服務的氣氛。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三、作品赏析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欣赏!福田繁雄的作品评析
目录:
1.福田繁雄的简介 2.福田繁雄的作品评析 3.作品欣赏
一、福田繁雄的简介
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视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 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福田是继龟 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 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 田繁雄是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 福田1956年(24岁)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后,福田开 始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开创出多种创 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1967年 (35岁)即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随后其作品在欧洲、 美国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并获得多项大奖。1982年(50岁)他应 美国耶鲁大学的邀请,担任客座讲师。同时,福田还是日本平面设计 师协会(JAGDA)副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TADC)委员、国 际平面设计师联盟(GA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会员。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 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 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 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 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 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 代表性作品 。
二、作品评析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 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于 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 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 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 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 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 考。”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 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 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 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 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 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 平面设计教父
福田繁雄,1Biblioteka 32年生于日本,1951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 1956年毕业于东京国立艺术大学, 1967 IBM 画廊个展 ( 纽约 ) , 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 曾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 平面设计联盟 (AGI) 会员、美国耶 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东京艺术 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 主席、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 主任,2009年1月11日晚上10:30时 于东京因脑溢血过世。
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 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 中的先驱。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 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 妙运用。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 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 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 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 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这种表现 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 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 了更深远的意义。其要点是借助一 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 要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 成再创造。
福田繁雄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 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于运 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 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 说的: " 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 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 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 考。 " 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 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 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 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 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 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以下, 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 方式和理念进行分析。

对福田繁雄的作品

对福田繁雄的作品

福田繁雄的作品介绍福田繁雄(Fukuda Shigeo)是一位日本的雕塑家和艺术家。

他以其独特的雕塑作品而闻名,他的作品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探索和思考。

福田繁雄的作品以其真实的形态、细腻的表现和耐人寻味的意义,深深影响了许多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早期作品1. “生命的循环”这件作品是福田繁雄的早期代表作之一。

他以仿生学为灵感,创造了一系列描绘生命循环的雕塑。

从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到花朵的绽放,福田繁雄通过神秘的方式将自然界中的奇妙过程展现给观众。

他通过精确的细节和逼真的表现,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力量和无限可能。

2. “人与自然”福田繁雄的这件作品探索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

他创造了一系列雕塑,描绘了人类与植物、动物和自然元素的融合。

这些作品呈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让人们反思自己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自然和解的重要性。

成熟作品1. “时间的印记”“时间的印记”是福田繁雄的一系列作品,通过独特的材料和形式表达了时间的概念。

他使用了金属、树木、玻璃等多种材料,通过雕塑的方式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沉淀展现出来。

这些作品富有哲理和诗意,引发观众对时间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2. “肖像”福田繁雄的”肖像”系列作品探索了个人身份和自我认知的问题。

他创造了一系列以人脸为主题的雕塑,通过表情、姿态、特征的塑造,反映了个体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这些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每个人独特的价值和存在感。

影响与意义福田繁雄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的思考与呼唤。

他试图通过艺术来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倡导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福田繁雄的作品使观众深入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并激发人们对自然保护和环境问题的关注。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艺术家受到他的启发,继续探索生命、自然和人类的主题。

他的作品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和收藏家的关注。

福田繁雄对福田文化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

Part two
作品分析
作品
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 作品中的先驱。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 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 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 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 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 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其要点是 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下 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成长经历
福田繁雄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19岁)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在高中时曾想 成为一名漫画家,但由于当时艺术学校里没有漫画专业,最终将其幽默和天赋投入到设计领域,由此 其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幽默性特点。1956年(24岁)于东京国立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毕业后福田 开始在起创作的作品中显示独特的个性和观念,并借此创出多中创作发展的方向和表现手法,成为当 时较有名气的设计新秀。 1967年(35岁)即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人展,随后其作品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地广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 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福田 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 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
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 输入简单文字 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
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的 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 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 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 效果,其手法为"正倒位图 底反转"。
设计天才。福田繁雄与岗特·兰堡(Gunter Rambow)、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Chwast)并称
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外,也涉及工艺 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他所涉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 感发挥到极至,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视觉美感与艺术表现力,流露其独特的创作魅力。他的大量的"福 田式"的海报作品更为世人所熟知,普遍的平面设计书籍中几乎都会出现的转换和交替,在二 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形态,但在三维形态中又显现出 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产生了介 于两种状态之间的空间状态。

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

平面设计教父
"1945年的胜利"
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计,获得了 国际平面设计大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 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 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 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 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平面设计教父
异质同构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平面设计教父
异质同构
《F》海报系列
平面设计教父
图底关系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 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即"图"与"底" 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 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
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京王百货宣传海报(1975年)
1951 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
1956 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 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 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
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 2004年10月应四川大学 之邀担任客座教授 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
平面设计教父
异质同构
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 品中的先驱。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 的巧妙运用。 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 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 新的元素,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 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其要点是借助 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 以完成再创造。

福田繁雄设计作品赏析

福田繁雄设计作品赏析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 掌握和应用。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 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 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 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 前提来进行思考。”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 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 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 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 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以下,我们将 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 析
福田繁雄既深谙日本传统,又掌握现代感 知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 令人着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嬉 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 种怪异的情趣。 由于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 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 计教父”。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 设计大师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论 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地,他都 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田繁雄与岗特· 兰 堡(Gunter Rambow)、西摩· 切瓦斯特 (Seymour Chwast)并称为当代"世界三 大平面设计师"。[
福田的创作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书籍装帧 设计、海报、月历、插图、标志设计等之 外,也涉及工艺品、雕塑艺术、玩具、建筑 壁画、景观造型等各种专业领域。他所涉 及的设计领域,均能将其创作灵感发挥到 极至,给人一种印象深刻的视觉美感与艺 术表现力,流露其独特的创作魅力。他的 大量的"福田式"的海报作品更为世人所熟知, 现在的平面设计书籍中几乎都会出现他的 作品
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 对图形形态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 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达到其设 计意图。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 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 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 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 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 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 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 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 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 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福田繁雄个人简介及作品赏析.ppt

福田繁雄个人简介及作品赏析.ppt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 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福 田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 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 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 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 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 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虚 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 洁而有趣的效果,其手法为" 正倒位图底反转"。作品中的 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 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 通过层层的相同动作的人,相 同的画面给人一种延伸的感觉 。大面积的红色与人物黑色剪 影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 的视觉效果。
• 福田一贯运用视觉矛盾的平面空 间,或反常理的物象组合,以超 现实的意像表达创意,引人玩味 。他醉心于错视的魔法,以一颗 赤子之心玩着多姿多彩的视觉游 戏,有时候,他更玩到名家名画 的身上。早在70年代,他以名作 “蒙娜丽沙”为对象,运用黑房 技术,再创作了50个“永远的微 笑”;在1984 年的海报展览中, 他用万国旗拼成了“蒙娜丽沙” 的肖像。
下图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 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 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 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 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 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 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 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 默灵巧的老顽童。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 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 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 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 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由于他 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 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 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 、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 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 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 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 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 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 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以下, 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式和
又如,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 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 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 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 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
意义。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
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下图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 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 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 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 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 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他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 不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例如,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 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造 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 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 形又不失幽默情趣。我们称这种将主 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开 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放射状图底 反转"。
平面设计教父
-----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
个人简介
文本
取得的成就
人生设计历程
文本
福田繁雄
文本 作品风格解析
作品赏析
文本
文本Βιβλιοθήκη 个人简介• 福田繁雄于1932年出生于东京,1956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 学设计系.日本JAGDA副会长,东京ADC委员,GAI、RDI会员. 曾在纽约的IBM画廓、旧金山亚洲博物馆、法国的Quimper 近代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
又如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 他将女人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 并且被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 错重组,造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 我们可称之为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 底反转"。
•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使人 产生新、奇的联想,给人以人 性化、哲理性和出人意料的视 觉体验。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这 位国际平面设计大师对图形语 言驾御的游刃有余。福田的设 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 成就,为平面设计后来的探寻 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
• 男士领带的两端变成男 女双腿在交缠,使原本 枯燥的系领带过程加入 了鲜活的元素,同时充 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 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二:图底关系
B. 图底关系的运用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 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即"图"与" 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 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 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 以融会贯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 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谬的视 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由于他 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 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人生设计历程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 日本大师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图形设计协会会员 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1932 生于日本东京 1951 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 1956 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 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 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 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 2004年10月应四川大学之邀担任客座教授 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
理念进行分析。
一:异质同构
• 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

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
海报作品中的先驱。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
计原理的巧妙运用。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
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
,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 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福 田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 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 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 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 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 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虚 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 洁而有趣的效果,其手法为" 正倒位图底反转"。作品中的 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 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福田繁雄的设计作品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广为展出,荣获 多种褒奖,其中包括华沙国际招贴画双年展金奖、第九届日本 艺术节奖、21届奥运会国际纪念币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国际 招贴画展览奖等。多次获国际性大奖,包括:
1972年 华沙国际海报展金奖; 1976 年 教育部新人艺术促进奖; 1985年 莫斯科国际海报展金奖;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报展大奖; 1995年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展大奖等。 2005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大奖
• 福田是继龟仓雄策、早川良雄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之后的 第二代平面设计师。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美国等 地,他都被视为一名设计天才。福田繁雄与德国设计师岗 特兰堡、美国设计师切瓦斯特并称为“世界三大平面设计 师。
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 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 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 默灵巧的老顽童。福田的每一种新观念都是他不断探 索,尝试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