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一年级健康教育下册教案

一年级健康教育下册教案《一年级健康教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 了解植物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2. 技能目标- 能正确使用口腔卫生工具进行口腔卫生。
- 能正确使用洗手液进行洗手。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身体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2. 植物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3. 口腔卫生和洗手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植物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的理解和记忆。
2. 口腔卫生和洗手的正确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开篇活动-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和自己的身体,了解它们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2. 植物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 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的功能。
-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并汇报各自观察到的植物部位及其功能。
3. 口腔卫生- 教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 让学生观察牙齿上的食物残渣,讨论不注意口腔卫生的危害。
4. 洗手- 教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注意洗手的危害,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用画画或贴图的形式,表达对正确口腔卫生和洗手的理解和运用。
六、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正确的口腔卫生和洗手过程,互相观察并评价。
七、教学反思- 总结学生对身体和植物的基本部位及其功能、口腔卫生和洗手的理解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一堂课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年级健康教育学科教案下册

一年级健康教育学科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会选择健康食物。
3. 帮助学生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注重身体保护。
二、教学内容第1课:健康饮食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知道均衡饮食的意义。
2. 培养学生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第2课:生活习惯1. 让学生认识到按时作息、勤洗手等生活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第3课:身体部位与功能1. 让学生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如头部、手臂、腿部等。
2. 教育学生注重身体保护,避免意外伤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和身体部位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3. 采用互动法,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互相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几种健康食物,说明均衡饮食的意义。
3. 学生能说出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注重身体保护。
五、教学资源1. 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和身体部位与功能的相关图片、卡片。
3. 课堂活动道具,如手偶等。
第4课:运动与健康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第5课:心理健康七、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运动与健康、心理健康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3. 采用讨论法,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互相交流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
九、教学资源1. 运动与健康、心理健康的相关图片、卡片、视频或动画资料。
2. 体育器材,如篮球、足球、跳绳等。
3. 心理健康教学道具,如心情卡片、情绪脸谱等。
十、教学计划1. 每周安排1-2节健康教育课,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健康知识。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下)健康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意外事故的应对能力。
3. 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分享和合作。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3. 体育锻炼: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会一些简单的运动项目,如跳绳、跑步等。
4. 安全教育:学习交通安全、防火、防电、防溺水等基本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置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定期进行实践活动,如体育比赛、手工制作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
2. 通过课堂问答、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比赛、技能展示等活动,评估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
五、教学时间1. 第一课时:个人卫生教育2. 第二课时:饮食健康教育3. 第三课时:体育锻炼教育4. 第四课时:安全教育5. 第五课时:心理健康教育六、教学活动1. 个人卫生:通过观看动画或视频,学习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2. 饮食健康:开展食物拼图游戏,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
3. 体育锻炼: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安全教育:进行交通安全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5. 心理健康: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七、教学资源1. 个人卫生:洗手、刷牙、洗脸的动画或视频。
2. 饮食健康:各种食物图片和营养成分表。
3. 体育锻炼:跳绳、篮球等运动器材。
4. 安全教育:交通标志、安全提示图片。
5. 心理健康:绘画纸张、写作本等。
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下全册

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下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
3. 帮助学生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注重身体保护。
二、教学内容2. 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按时作息、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3. 身体部位与保护: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了解各部位的功能,学会保护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和身体保护的重要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健康饮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食物样本,如水果、蔬菜、肉类等,让学生认识并了解。
2. 准备PPT课件,展示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和身体保护的相关内容。
3. 准备实践材料,如洗手液、纸巾等,让学生实际操作。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健康饮食(10分钟)1. 讲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让学生了解食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生活习惯(10分钟)1. 讲解按时作息、勤洗手等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身体保护(10分钟)1. 讲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身体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受伤。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教学延伸: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六、教学健康饮食(续)1.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食物,了解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
2. 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食品标签,选择健康的食品。
七、教学生活习惯(续)1.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和频率。
八、教学身体保护(续)1. 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2. 引导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保护自己,避免受伤。
九、教学健康运动1. 讲解健康运动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适量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一年级健康教育学科教案(下册)

一年级健康教育学科教案(下册)第一章:认识身体部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身体的主要部位。
教学内容:1. 身体的主要部位:头、脸、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臂、腿部等。
2. 身体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各个部位。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身体部位的了解和保护方法。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部位的游戏,加强学生对身体部位的记忆。
第二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营养的基本概念: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
2. 均衡饮食的原则。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营养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均衡饮食的理解和实践。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营养知识问答游戏,加强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个人卫生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洗手、刷牙、洗澡、剪指甲等。
2. 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个人卫生的实践和体验。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卫生竞赛,加强学生对个人卫生的重视。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运动的基本类型: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伸展运动等。
2.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运动。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运动的体验和感受。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运动小游戏,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第五章:安全与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全与保护的重要性。
1. 基本的安全知识:交通规则、防火防灾、防溺水等。
2. 个人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或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安全保护的理解和实践。
小学一年级下册健康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下册健康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身体教学目标- 通过示例、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名称。
- 能够分辨身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和位置。
- 引导学生构建正确自我认知,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内容1. 的身体,画出自己的轮廓图。
2. 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包括头、脸、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脚等。
3. 分享自己身体的故事,如“我摔伤了胳膊”,培养学生分享的惯。
教学重点- 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名称。
教学难点- 完成自己的轮廓图。
- 掌握头、脸、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脚等部位的名称。
教学方式- 图片展示教学法- 示范演示法- 故事教育法第二课:健康饮食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食物的名称和属性。
-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理解“节约、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食物的名称、形状、颜色、味道、营养成分等。
2. 分类和比较不同的食物,介绍其属性和相关意义。
3. 研究制作简单的健康饮食,如水果沙拉。
教学重点- 介绍不同食物的名称和属性。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食物的名称、种类和相关意义。
教学方式- 示范演示法- 课件展示法- 生活实践法第三课:生活卫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惯,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
- 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卫生和家庭的卫生。
教学内容1.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并介绍它们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卫生知识,如洗手、刷牙、洗澡等。
3.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卫生,如整理房间、清洁卫生间等。
教学重点-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卫生知识。
教学难点- 认识细菌和病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教学方式- 图片展示教学法- 讲授讨论法- 观察实验法第四课:运动健身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器材。
-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惯,增强体质和健康。
教学内容1. 了解常见的运动项目,如跑、跳、爬等。
2. 介绍常见的运动器材,如跳绳、球类等。
3. 研究运动前后的简单热身和放松运动。
一年级(下)健康教育教案

一年级(下)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3. 体育活动:介绍简单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2. 演示法:示范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让学生跟着学。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洗手、刷牙、洗脸的道具,如洗手液、牙刷、牙膏等。
3. 准备体育活动器材,如跳绳、篮球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
2. 新课导入: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3. 知识讲解: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示范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洗手、刷牙、洗脸的实践操作。
5. 体育活动:介绍简单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健康食谱,合理搭配膳食。
2. 画一画自己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九、课后作业1. 回家后,尝试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份健康食谱。
十、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1. 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及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认识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合理搭配膳食。
2. 个人卫生:学习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
3. 体育活动:认识并尝试参与简单的体育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实践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下全册

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下全册一、第一章:了解身体器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如头、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和脚等。
2. 培养学生爱护身体,注意保护身体器官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讲解如何保护这些器官,如保护眼睛不受伤、保持口腔卫生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身体器官,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身体器官,分享保护方法。
二、第二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知道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2. 讲解均衡饮食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食物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食物,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均衡饮食,分享自己的良好饮食习惯。
3. 教师总结均衡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做到合理膳食。
三、第三章:个人卫生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如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整洁衣物等。
2. 讲解个人卫生与预防疾病的关系。
教学活动: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个人卫生,分享自己的卫生经验。
3. 教师总结个人卫生与预防疾病的关系,鼓励学生注重个人卫生。
四、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如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免疫力等。
2. 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体育锻炼的好处,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分享自己的锻炼经验。
3. 教师总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五、第五章:心理健康与交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 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如积极乐观、善于沟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少吃零食不偏食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少吃零食不偏食的好处,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少吃零食不偏食的好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具:挂图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讲解我们每天吃三餐的意义。
三、教师指出吃零食的害处。
四、教师指出偏食的害处。
五、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六、课堂教学总结。
七、完成思考题。
为什么说吃零食会影响健康?板书11、少吃零食不偏食少吃零食不偏食12、口渴了,喝什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喝水要讲科学,通过教学喝生水、喝饮料、吃冷饮对身体的影响。
2.教育学生要懂得防病健身,喝白开水最健康。
二、教学准备录相片断、图片三、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1.小朋友,天热汗多口喝的时候,你希望能得到什么?(生讨论)(二)教授新课1.播放录相片断。
问:图中哪个小朋友做错了,为什么?2.学生回答,选出不正确的,讨论为什么做错了。
借助课文来学习。
(1)一个小男孩子体育课下了,喝生水。
喝生水,很不好,里边病菌真不少,虽然眼睛看不到,喝了会把肚子闹。
(2)一个肥胖的小男孩子在大最喝饮料。
喝饮料,要适量,饮料里面多含糖,常喝饮料不健康,体重增加会肥胖。
(3)小朋友手上拿了两枝冰棍在吃。
吃冷饮,别过量,多吃冷饮胃受伤,影响胃肠消化力,少吃冷饮保健康。
(4)两个小孩在喝白开水。
2.总结口渴了,喝什么?(1)要喝就喝白开水,开水无菌矿物多,常喝开水最健康。
(2)为什么口渴最好喝开水?(3)多喝饮料、多吃冷饮有哪些危害?13、保持校园、教室清洁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教室卫生的重要性,自觉保持教室清洁,从小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教室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教具:幻灯图片1幅、录像、卡片纸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录像(展示美丽的校园、清洁的教室)我们学校环境十分优美,大家要讲卫生,学会搞好学校环境卫生。
二、幻灯展示(一群少先队员搞好教室与公区卫生)(1)引导学生说出少先队员们在做什么?(值日工作)(2)问:值日工作有哪些?(分组讨论,然后提问,看哪个小组讲得最多)老师把学生讲出的工作用卡片贴出黑板。
1、洒水、扫地2、擦桌椅3、倒垃圾4、擦黑板5、摆桌椅6、擦门窗7、打扫公区8、淋花9、关电灯 10、关门窗(3)哪些工作是每天一次?(4)哪些工作是每周一次?(5)讲故事(教育学生清洁时要分工和合作)三、看录像(教室里几个同学乱掉纸屑,破坏公物现象)让学生根据录像说哪些行为是不讲卫生,不维持教室清洁的现象。
用卡片贴在黑板上:1、随地吐痰2、乱扔废纸、笔屑3、在黑板上、墙上乱写乱画4、玩扫把5、在桌椅上乱刻画等四、朗读第六课课文,看图说说这些行为值得表扬五、把“清洁教室”项目卡和“不讲卫生”项目卡摘下混起来,找两个同学把它们分开,举起卡全班读:要××××不要××××六、总结。
老师:从今天开始,每个小同学应当爱护教室,保持教室的清洁和干净,让我们能在一个干净整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板书13、保持校园、教室清洁从我做起不随便吐痰不随便丢垃圾14、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知道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应该从那些地方做起。
3、认识搞好家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三、教学课时; 1课时四、教学准备:图片五、教学过程:1、点题引入;(1)每天你都有搞卫生吗?(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有什么好处?2、学习课文。
(1)回答问题: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与人的生长、发育、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习惯应该从那些方面做起?3、小结:从小养成搞好家庭环境卫生的习惯。
4、自检;(1)练习:看看自己有没有搞好家庭环境卫生。
做到的画大红花。
做不到的画“哭脸”。
5、家庭练习: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应该从小做起。
15、正确的坐、站、行、卧姿势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姿势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立、型、坐、卧姿势和正确的读写姿势,预防近视。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坐、站、行姿势。
教学难点:坚持正确的坐、站、行姿势,指导学生纠正不良姿势。
教具:读写姿势挂图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正确的坐、行、立、卧和读写姿势。
提问:怎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姿势不正确有什么不好呢?(姿势不正确会影响发育,影响视力,造成骨骼变形和过早地出现疲劳。
)二、交给学生正确的立、形、坐、卧姿势。
1、站立要稳、要直,向棵挺拔的松树。
2、走路时头要正,两肩要平,挺起胸,两臂要自然前后摆动,脚的方向要正。
3、坐得要像个钟。
4、睡觉时侧身向右,腿稍弯。
5、教给学生正确的立、形、坐、卧姿势。
教师准备几幅挂图:坐、站、行姿势正确的和姿势不良的。
结合挂图和做示范给学生讲解正确的坐姿、站姿、行走姿势。
1)正确的坐姿:头抬平、肓放平,上身正直,臀部平稳地坐在凳子上,大腿平放,小腿垂直,两脚掌平放在地上。
坐时伏在桌子上或歪头、窝胸、双脚科伸、绕腿等均为不良姿势,长期坐姿汪良,会造成脊柱弯曲、心肺功能受影响、大腿神经麻木和肌肉疼痛等。
2)正确的站姿:身体正直,如松树一样挺拔。
抬头挺胸,双肩自然下垂,双脚立地平稳,双脚距离与肩同宽。
站时垂头塌胸、身体歪余等均为不良站姿,不但看起来不雅观不精神,还会影响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长大后影响体形的健美。
3)正确的行走姿势:昂首挺胸,精神抖擞,保持躯干的正直和全身平衡,双肩自然摆动,双脚着地由脚跟过渡到尖,膝关节和脚尖应始终正对前进的方向,防止举足外撇。
走路还庆保持一定的速度,符合“行如风”的要求。
行走时耸肩驼背,左扭右歪、举点头外撇(八字脚)等均为不良形态;左扭右丕得会引起膝关节畸形和酸痛,举足外撇者会变成“八字脚”,有抽外表雅观。
4)少年时期,身体还在发育中,脊柱和四肢的骨骼具有较在的可塑性,不良的体态易使骨骼变形,到成年后骨骼变硬,不良的体态便很难矫正了,所以发现体态不良者要注意及时纠正。
三、教读课文。
请同学到讲台示范坐、立、形、走姿势。
1、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
2、教读课文,记熟“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四、反馈检测:1、正确的读写姿势是怎样的?2、课本17页“议议”,图中小朋友姿势正确吗?不正确,会带来什么后果?3、课本18页“想想”,平时正确吗?不正确的地方,一定要改正。
16、正确的读写姿势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插图,懂得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
2.通过观察和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
3.仔细观察图片,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读写姿势。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生自备各类学习用品。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巩固读书姿势1.谈话复习:正确的读书姿势是,身体坐正,双臂平放桌上,胸离桌一拳,书本放在身体胸部的正前。
2.学生找样子做姿势,教师检查,纠正,3.学生同桌互查,相互纠正4.小结复习情况二指导观察,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5.指导观察2、3页的图:看第三幅,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第二幅谁在干什么?6.指导仔细观察第二幅图:她写字时怎么坐的?手臂是怎么放的?胸离桌的距离怎么样?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是怎么样的?仔细看小图,她怎样握笔?食指拇指对齐笔杆儿靠在三尖旁,身正背直脚放稳。
7.小结顺口溜。
身正肩平足稳,一尺一寸一拳。
食指拇指对齐笔杆儿靠在三尖旁,8.学生逐个模仿,教师检查,纠正,同桌互查三、总结谈话。
板书挂图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插图,懂得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
2.通过观察和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
3.仔细观察图片,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读写姿势。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学生自备各类学习用品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谈话激趣复习导入a) 指名分别说说正确的读写姿势应该是怎样的。
b) 点名上台示范,其他同学评价。
c) 学生齐声背《读书姿势歌》和《写字姿势歌》。
d) 过渡: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新的学习习惯。
一、看图说话(第4页)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
2、明确爱惜学习用品的要求:(1)课本、练习本和文具盒分类放好。
(2)写字前要检查小手是否干净,如果脏了要擦洗干净,以免弄脏本子。
(3)书本、练习本角卷了要轻轻地抚平。
二、说说他们为什么这样做1.教师讲解。
2.请小朋友看看自己的书包是单层的还是双层的。
3.讲解、示范。
4.小组互帮互学,整理自己的书包。
说说写字时小手脏了怎么办,书角、练习本角卷了怎么办?三、巩固练习将本节课学习的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先按顺序说一遍,再做一遍。
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小星星奖给说得正确、做得好的同学。
四、课后练习提醒学生把这节课上学习的内容、要求告诉给家长听,并做给家长看;没有包书的要尽快把书包包起来,明天检查评比,看谁的书包得最好。
板书挂图17、按身高选择课桌椅。
教学目标:1、按身高选择课桌椅。
2.对学校的课桌椅和其他物品要爱护,不损坏。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坐课桌椅的读写字的好处,知道自己坐课桌椅的型号。
教学难点:按课桌椅的型号或高度的要求选择或调整自己的课桌椅。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师: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好吗?老师说谜语:木面铁腿铁身体,规规矩矩站整齐,教室就是它的家,天天陪小朋友来学习。
2.同学猜。
(课桌椅)出示课桌椅卡片,贴在黑板上。
3.小结:这些课桌椅可不是我们家里的桌子和椅子,而是学校专门定做的,是为同学们上课学习用的,所以叫课桌椅。
过渡语:课桌椅是为大家上课学习用的,那如果我们在学习时,不用课桌椅行吗?咱们来试试。
二、试一试每人发一张纸。
1.请同学起立,站着随便写几个字。
同学站着写字。
2.请同学利用课桌椅再把这几个字写一遍。
同学坐着写字。
3.同桌互相说说:看一看、比一比,自己哪次写得好?你想对大家说什么?4.全班交流5.小结:利用课桌椅字写得好,因为课桌椅为我们提供了方便。
没有课桌椅只能用手托着写,或用腿垫着写,纸都被铅笔扎破了,字也写得歪歪扭扭、不整洁,没有课桌椅学习、写字真不方便呀!师:我们学习、写字时离不开课桌椅,它天天陪我们学习,为我们学习提供方便,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位好朋友呢?板书:爱护三、坐合适课桌椅的好处。
四、对课桌椅的卫生要求。
师:去年,比你们高一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用这些课桌椅上课、学习;今天,咱们班的同学又在它的的帮助下学习;明年,新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还要用它们学习。
小组交流:要想让一班一班的小同学都能用上好的课桌椅,我们应该怎样做呢?3.小结: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爱护课桌椅,只有人人都爱护,好的课桌椅才能一班一班地往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