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资料含血压标准(内容清晰)

合集下载

人体的血压标准值范围

人体的血压标准值范围

人体的血压标准值范围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临界高血压为: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94mmHg。

而理想血压定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

您的收缩压为137mmHg,仍在正常范围,但已接近临界高血压,须引起警惕,防止继续升高。

您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来预防。

相信您依然会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其理想血压是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以下。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为高血压;舒张压91~94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人体中的血管如同物体一样,也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

天冷时,血管收缩,但血管中的血容量不会变化,因此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病人在冬季时,降压药的用量要适当增加;而夏季时血管扩张,又出汗多,血压自然偏低,降压药的剂量也要相应减少,有人干脆就停药,但必须注意观察血压的情况,一般医生都主张减药而不是停药。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异常升高,动脉血管如同流水的管道,心脏如同水泵,管道内的压力异常升高,泵就要用更大的力量将水泵到管道内,久而久之,泵就会因劳累而损害;同理,长期的高血压若不及时有效的降压,心脏就会因过度劳累而代偿性有肥厚扩大,进而出现功能衰竭,这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同理,管道内压力过高,脆弱硬化部分的管道就容易爆裂,发生在脑血管,就是出血性脑率中;同样,肾脏是极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种微细的管道在长期高压的影响下发生硬化、狭窄、功能损害,从而使肾毛细血管网排除身体内毒物的功能受损,体内有毒物质贮留于血内,即成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标准版)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标准版)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概述】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有余多种后天因素(包括血压调节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是代偿所致。

约占高血压病人95%。

长期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早起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慌、耳鸣的症状,但症状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

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1天之内,白昼和夜间血压仍有明显的差异。

体检时在主动脉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和收缩早期喀喇音,若伴有左心室肥厚时在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

2、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早起表现为心排量的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官腔狭窄,使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缺血损害和促进大、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

在临床上表现:1、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2、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肾脏疾病:蛋白质、肾功能损害、(轻度肌酐升高)、肾衰竭;4、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症状性动脉疾病;5、视网膜病变: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诊断要点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不仅与血压升高的水平有关,也须结合患者具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作全面的评价,危险度分层亦是治疗的目标与预后判断的必要依据。

高血压专科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 - 第 8 部分:高血压护理评估与计划(2018年版)

高血压专科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 - 第 8 部分:高血压护理评估与计划(2018年版)

高血压专科电子病历数据集第 8 部分:高血压护理评估与计划1 范围T/CHIA 7.8-2018 的本部分规定了高血压患者护理评估与计划的数据集元属性和数据元属性。

本部分适用于指导高血压患者护理评估与计划基本信息的采集、存储、共享以及倍息系统的开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1.1-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 2261.2-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 2261.4-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4部分:职业类别代码GB/T 3304-1991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 4761-2008 家庭关系代码WS 218-2002 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WS 364.12-2011 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2部分:计划与干预GB/T 14396-2016 疾病分类与代码WS 445-2014 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WS 365-2011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3术语和缩略语WS 370-2012 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数据集元数据属性数据集元数据属性见表1。

表1 数据集元数据属性5 数据元公用属性数据元公用属性描述见表2.表2 数据元公用属性6 数据元专用属性6.1入院评估记录子集入院评估记录子集的数据元专用属性描述见表3表3 入院评估记录子集数据元专用属性34566.2护理计划记录子集病危(重)护理记录子集的数据元专用属性描述见表4表4 护理计划记录子集数据元专用属性786.3出院评估与指导记录子集生命体征测量记录子集的数据元专用属性描述见表5表5 出院评估与指导记录子集数据元专用属性910T/CHIA 7.8-201811T/CHIA 7.8-2018 7 数据元值域代码表7.1护理等级代码表护理等级代码表规定了护理等级类型的分类代码,采用2位数字顺序代码,从01开始,按升序排列。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社会,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血压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这给他们未来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血压监测和评估,中国制定了相应的儿童青少年血压标准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进行详细解读和说明。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这一标准表,并阐明其制定过程以及相关内容解释。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定义以及其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然后,我们会介绍血压测量和监测方法,并提供注意事项和误差校正方法。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的全面了解。

通过对标准表的解读和说明,我们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问题的认识,并引起更多人对该问题重视。

此外,我们还旨在介绍正确的血压测量和监测方法,以便更好地评估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总结和展望,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2.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2.1 简介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类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正常血压水平对于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相应的血压标准表用于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血压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是依据国内大量儿童和青少年的实际数据、统计分析以及专家讨论形成的一份衡量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血压水平的参考工具。

2.2 标准制定过程制定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研究者收集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调查的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其次,在评估当前国际相关标准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人口特征等因素,确定了适合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血压标准制定目标。

然后,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并经过多次讨论之后,逐步形成了儿童青少年血压中国标准表的初步版本。

(完整)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完整)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值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各种参考值。

注:红色为新添分析参考值1、降低 24h 血压负荷值2、降低血压变异性3、恢复血压昼夜节律4、降低晨峰血压5、调整治疗手段和用药(T/P 比值、SI 指数符合要求),改善疗效,降低 24h 血压波动幅度,恢复血压平稳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②发作性高血压。

③顽固性高血压。

④体位性低血压。

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

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舍弃标准:ABPM 舍弃标准:由于 ABPM 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 AND 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 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 或<40mmHg。

脉压:>150mmHg 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 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动脉硬化:全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其定义为:1减去低压对高压的回归斜率(AASI = 1 — (the regression slope of diastolic pressure on systolicblood pressure))。

具体意思:通过动态血压仪测得多组血压值之后(包括成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横轴为高压值,纵轴为低压值建立坐标系,这些血压值在坐标系中虽是一些散乱的点,但对应的高压和低压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使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定义,可以算出高压值与低压值的一个相关系数,即回归斜率.也就是说,若令低压为变量y,高压为x,则其关系如下:y = k * x;则动脉硬化指数为: 1 - k;临床意义: AASI的值范围为:0—1; 年经人通常<0。

成人高血压的判断标准(WHO,1978年)

成人高血压的判断标准(WHO,1978年)
–症状无特异性
症状:
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异性临床表 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不一 定与血压水平有关;
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约1/5患者在测量血压和发生并发症时才发现 。
体征:
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有较大 波动;
听诊时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收缩期杂音,少数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 血管杂音。

SBP(mmHg) DBP(mmHg)
最适血压
<120 及 <80
正常血压
<130 及 <85
高正常血压 130~139或 85~89
高血压Ⅰ级 140~159或 90~99
Ⅱ级 160~179或 100~109
Ⅲ级 ≥180 或 ≥110
ISH
≥140 及 <90
亚组:
临界ISH 140~149 及 <90
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续):
3.脑部改变 –动 脉 痉 挛 、 粥 样 硬 化 和 微 小 动 脉 瘤
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头胀、头痛、项强 脑血管意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脑血栓形成 –脑出血
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续):
4.肾脏表现 –肾小动脉硬化,肾脏缺血、萎缩 早期:血尿、蛋白尿,夜尿增多 后期:肾功能不全
发病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膳食(食盐、酒精)
盐敏感性高血压
–精神应激 –肥胖
发病机理:
1.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肾脏调节失衡
–调节水盐代谢、排泄代谢产物 –生成加压和降压物质
主要是通过RAS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血压标准如下:
1.正常血压:收缩压(收缩期血压)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舒张期血压)小于80毫米汞柱。

标记为<120/<80 毫米汞柱。

2.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29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柱。

标记为120-129/<80 毫米汞柱。

3.轻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

标记为130-139/80-89 毫米汞柱。

4.中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

标记为140-159/90-99 毫米汞柱。

5.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毫米汞柱或更高,舒张压100毫米汞柱或更高。

标记为≥160/≥100 毫米汞柱。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会根据临床状况、年龄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血压监测和管理通常需要医生的专业意见,以确定适合个体状况的最佳治疗方案。

最新的血压标准和指南可能会有所更新,因此建议在查找最新信息时参考最新的临床指南和卫生组织的建议。

成年人正常血压的范围

成年人正常血压的范围

成年人正常血压的范围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临界高血压为: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94mmHg。

而理想血压定为: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国内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高限: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亚组: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94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袖宽度:气袖大小应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应包裹80%上臂。手臂过于粗大或者测大腿血压时,用标准气袖测值会过高,反之,手臂太细或儿童测压时用标准气袖则结果会偏低。因此,针对这些特殊情况,为保证测量准确,需使用适当大小的袖带。
(二)血压标准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的制定经历了多次改变,主要是根据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获得。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标准,规定如表1。
(三)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1.高血压血压测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若在安静、清醒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即可认为有高血压,如果仅收缩压达到标准则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绝大多数是原发性高血压。约5%继发于其他疾病,称为继发性或症状性高血压,如慢性肾炎等。高血压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压危险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血压
血压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blood ptessure,BP),是重要的生命体征。
(一)测量方法
血压测定方法有二:①直接测压法:即经皮穿刺将导管由周围动脉送至主动脉,导管末端接监护测压系统,自动显示血压值。本方法虽然精确、实时且不手外周动脉收缩的影响,但为有创方式,仅适应于危重、疑难病例;②间接测量法:即袖带加压法,以血压技测量。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技,诊所或医院常用常用汞柱式血压计或经国际标准(BHS和AAMI)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间接测量法的优点为简便易行,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周围动脉舒缩变化的影响。
操作规程:患者半个小时内禁烟、禁咖啡、排空膀胱,安静环境下在有靠背的椅子安静休息至少5min。取坐位或仰卧位测血压,被检查者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检查者触及肱动脉后,将听诊器体件置于勃动上准备听诊。然后,向袖带内充气,变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不动声消失,在升高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根据Korotkoff 5期法,首先听到的响亮拍击声(第一期)代表收缩压,随后拍击声有所减弱和带有柔和吹风样杂音成为第二期,在第三期当压力进一步降低而动脉血流增加后,拍击声增强和杂音消失,然后音调突然变得沉闷为第四期,最终声音消失即达到第五期。第五期的血压值即舒张压。对于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Korotkoff音不消失者,可以第四期作为舒张压读数,或舒张压也可以同时记录两个数值,如血压160/80~50mmHg。血压至少应测2次,间隔1~2分钟;如收缩压或舒张压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值为脉压,舒张压加1/3脉压为平均动脉压。需注意的是,部分被检查者偶尔可出现听诊间隙(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无声间隔),可能因未能识别而导致收缩压的低估,主要见于重度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狭窄等。因此,需注意向袖带内充气时肱动脉搏动声音消失后,在升高30mmHg,一般能防止此误差。
表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80
正常高值120~13980~89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2.低血压凡血压低于90/60 mmHg时称低血压。持续的低血压状态多见于严重病症,如休克、心肌梗死、急性心脏压塞等。低血压也可有体质的原因,患者自诉一贯血压偏低,一般无症状。另外,如果患者平卧5min以上后站立1min和5min,其收缩压下降20 mmHg以上,并伴有头晕或晕厥,为直立性高血压。
3.双侧上肢血压差别显著正常双侧上肢血压差别达5~10 mmHg,若超过此范围则属异常,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先天性动脉畸形等。
4.上下肢血压差异常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达20~40 mmHg,如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压应考虑主动脉缩窄或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等。
5.脉压改变脉压明显增大,结合病史,可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动脉硬化等。若脉压减小,可见于主动脉狭窄、心包积液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四)动态血压监测
近年来在血压监测方面除了重危患者的床旁有创监测外,尚有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是高血压诊治中的一项进展。测量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动态血压检测仪,按设定间期24h记录血压。一般设白昼时间为6am~10pm;每隔15或20min测血压一次;晚间为10pm~凌晨6am,每30min记录一次。动态血压的国内正常参考标准介绍如下:24h平均血压值<130/80 mmHg;白昼平均值<135/85 mmHg;夜间平均值<125/75 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较白昼低10%~15%。凡是疑有单纯性诊所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顽固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以及降压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均应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作为常规血压的补充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