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
围绕四个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剖析

围绕四个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剖析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还可以推动我们不断进步。
今天,我想就四个方面展开自我批评与批评,以期达到自我反思与改进的目的。
一、工作态度与效率首先,我认为我需要批评的是我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效率。
有时候,我会因为追求完美而拖延工作进度,导致整体效率降低。
同时,我在面对一些繁琐或重复的工作时,有时会缺乏耐心,这不仅影响了我自己的工作效率,也可能对团队的整体效率产生影响。
自我批评:我意识到这种工作态度和效率的问题,是因为我过于关注细节,忽视了整体进度。
我需要调整我的思维方式,学会在追求完美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二、沟通与协作其次,我认为我在沟通与协作方面有待提高。
有时候,我在与团队成员沟通时,表达不够清晰,导致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时会过于依赖他人,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精神。
自我批评: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过于关注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而忽视了作为一个团队成员应有的协作精神。
我需要提高我的沟通技巧,学会主动解决问题,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三、时间管理再次,我认为我在时间管理方面需要加强。
尽管我意识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仍然会因为各种原因(如拖延、分心等)导致时间浪费。
这不仅会影响我的工作效率,也会对团队的整体效率产生影响。
自我批评:我需要改变我的思维方式,从被动应对时间管理到主动管理时间。
我需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计划,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四、持续学习与提升最后,我认为我在持续学习与提升方面需要加强。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保持竞争力。
然而,我有时会因为惰性或其他原因,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毅力。
自我批评:我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我需要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持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以保持竞争力并不断进步。
总结: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自我批评与批评,我意识到自己在工作态度、效率、沟通协作、时间管理以及持续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社区志愿者批评与自我批评

社区志愿者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对人的行为、态度、工作进行评价、反思和提高的过程。
对于社区志愿者而言,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以下重要作用:一、促进批评对象的自我提高在志愿服务中,如果出现问题,不及时指出和纠正,将会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对批评对象进行批评,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帮助其认识和改正不足,从而提高其能力和水平。
二、促进志愿团队的进步和发展志愿服务需要团队协作,每个人都需要互相接纳和理解。
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助于团队成员发现自身和团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对志愿团队,需要定期召开团队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和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
在会议中,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团队成员认识自身关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改进。
二、保持公正客观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需要保持公正客观,不带私人情感,站在“对”的角度,批评目的应当是为了帮助对方进步,而不是断送其信心和积极性。
三、注重措辞方式批评的方式不应过于直接和刻薄,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紧张气氛。
要注重措辞方式,采取建设性的批评方式,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深入思考和反省自我批评是批评的有效补充,要求自己深入思考和反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通过自我批评,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帮助每个社区志愿者发现和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团队合作和完善社区服务的目的。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近年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已成为许多组织、企业、社群等群体中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意识、提升素质,争取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概念1.1 批评批评是指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言行进行评价。
批评不是指一味地“攻击”,而是通过客观分析、理性评论和指出问题等方式,促进个人、团体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1.2 自我批评自我批评是指个人或团体自己对自己行为和表现的评价,主要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错误,并及时改正,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因2.1 促进团队成长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分歧。
通过对团队成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可以更好地发现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推动团队更好地发展。
2.2 增强自我认知自我批评是观察和评价自己的表现和行为,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2.3 促进个人成长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个人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不足,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
三、实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3.1 现场批评现场批评是在面对面或会议中进行的批评,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更有约束力,促进发起批评的人和接受批评的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2 周期性评估周期性评估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和表现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推动整个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3.3 在线评估在线评估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等限制,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
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注意事项4.1 尊重他人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要始终尊重他人,以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进行评价,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
4.2 具体、清晰评价的内容需要具体、清晰,不能含糊不清,否则会造成误解和印象不好的情况。
4.3 反馈及时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及时反馈,不能过久拖延,否则会影响到改进和进步的时间和效果。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四段短小发言稿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四段短小发言稿前言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而批评与自我批评正是帮助我们成长和改进的有效工具。
第一段:批评的价值批评是一种及时反馈和指导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当别人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接受并思考其中的道理。
通过批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段:自我批评的重要性自我批评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对自己进行反思,主动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自我批评,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进步。
第三段:建设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与进步。
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我们应该注重事实和逻辑的分析,避免情绪化和主观臆断。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并加以改进。
只有通过建设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更好的工作效果。
第四段:总结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良师益友。
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接受批评并进行自我反思。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建设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

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人际交往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非常重要的。
批评可以帮助他人改进自己的缺点,自我批评则是帮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首先,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个人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受到领导或同事的批评,这些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改进。
另一方面,自我批评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批评和自我批评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更好地协作。
只有在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团队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批评与自我批评也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在进行批评时,我们需要注意方式和语气,避免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
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要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另一方面,自我批评也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且要有积极的态度去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真正目的。
在工作中,我经常会受到领导或同事的批评。
有一次,我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领导对我进行了批评。
他指出了我的错误所在,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我接受了领导的批评,并且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进。
在这次经历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批评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更加懂得了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批评。
总之,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我们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避免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
只有正确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范文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范文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地进步。
批评是一种客观的观点,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自我批评则是一种主观的观点,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只有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首先,批评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批评,有些批评是来自于他人,有些批评是来自于自己。
无论是来自于他人还是来自于自己,批评都是一种客观的观点,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别人对我们进行了批评,这时候我们就要认真地思考一下,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自己的马虎还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之后,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改进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其次,自我批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陷入到一种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自我批评,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困难,我们就要认真地思考一下,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还是因为自己的态度不对?只有在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之后,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改进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最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
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只有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
为什么党员必须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为什么党员必须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
”所以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有力武器,是发现问题、改进作风和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的重要一环。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发扬这一优良作风,勇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以保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目前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风气淡化的表现及原因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虽然我们党也一再强调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也有制度要求,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确实有所淡化,即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往往轻描淡写,不疼不痒,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批评不触及要害。
怕伤面子,怕暴露缺点。
二是不敢开展批评,怕得罪人。
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事怕影响团结,批评下级怕丢选票。
有时被迫开展一下批评,也只是提些“光荣的缺点”。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是认为现在形势变了,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样化的今天,再强调发扬这一作风不合时宜了,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过时了。
二是认为现在强调团结稳定,担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影响稳定,把批评与团结对立起来。
三是认为现在社会风气不太健康,难于开展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是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对能力的要求比较迫切,因而忽视了对自身品格、道德的要求。
由于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使得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形式,有的甚至把密切联系群众变成了密切联系领导,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
这样就在党内生活中形成了一团和气、好人主义等不良风气。
正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途径被堵死了,就会出现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情况,最终造成有的人小病不治,积重难返,酿成大错,使党的肌体受到了污染。
批评与自我批评与整改措施

批评与自我批评与整改措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和改进工具,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接受别人的批评,同时也需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将探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整改措施。
批评是一种宝贵的反馈机制。
当我们接受他人的批评时,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有机会改正错误。
批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盲点和局限性,从而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同时,批评也是对我们工作和学习的一种激励,激发我们不断进取的动力。
然而,批评并不总是容易接受的。
面对批评,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尊心受挫,产生情绪上的抵触和抵触心理。
此时,自我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我批评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自我批评需要我们客观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当我们接受到批评或进行自我批评后,下一步就是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是我们对问题进行解决和改进的具体行动。
首先,我们需要对批评或自我批评中提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影响,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然后,我们可以制定一份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目标和时间表,并明确责任人和监督机制。
在整改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应该及时跟踪和评估整改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措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除了针对具体问题的整改措施,我们还应该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
个人素质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最高的。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观,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形式。
图为中共陵川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现场。
我们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因为我们在社会中生存和交往,处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
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对于人来说具有实质意义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砥砺,而自我批评则是人的自我超越。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社会矛盾得以揭露和解决的方式,是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不断优化的机制。
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必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有无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社会生活是否正常和富有活力的重要标志。
保持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社会进步的长效机制。
社会生活: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社会存在物。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才能生存,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前提。
生产和交往的实践是人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每个人都是实践的主体,都在一定程度上以他人为实践客体,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同样作为主体的他人实践的对象。
社会生活中实践着的人们不可避免地处于彼此相互作用之中。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实践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应当以不妨碍他人同样的自由为条件。
因此,在社会共同体中,个人的自由实际上是有多种限制的。
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契约”,包括法律、道德以及各种规则甚至整个文化,都以不同方式规范即制约着人实践的自由。
对于人的实践的制约不仅来自实践外部,而且在于实践本身。
现实的人的实践是有目的的,为实现目的又要有一定的手段,包括运用手段达到目的的方法。
这种目的与手段、方法是否适当?运用这种手段、方法能否达到目的?这种实践有怎样的结果或后果?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的影响如何?所有这一切,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能不关注的。
受到他人实践作用的人,有权利就这种实践对自己乃至社会造成的影响予以评价,特别是对不良的负面作用加以批评。
从哲学上讲,这就是对人的实践的批判。
考虑到自身的行为、行动对他人乃至社会的影响,负责任的实践者会自觉地反思自己实践的问题,寻求改进的方法。
这就是自我批评,从哲学上讲即对自己实践的自我批判。
完整的彻底的实践批判,是外在的与内在的实践批判的统一,是借助于外在批判而实现的自我批判。
在社会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一方面,就特定的批评对象而言,对被批评者的批评与被批评者的自我批评,两者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
在正常情况下,他人的批评会引起、促使自我反思即自我批评,通过实践的改进而导致问题的解决或状况的改善。
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具有二重性,既是批评者,又是被批评者。
作为批评者与自我批评者的角色不仅相互关联,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转换。
事实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存在。
参与社会生活,就意味着参与批评与自我批评。
区别只在于,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常的积极的,还是扭曲的消极的。
在当代中国,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社会作用需要更为自觉的认识。
人与人相互砥砺与自我超越社会以人为主体。
在社会共同体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从根本上说是平等的。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1页)人与人的平等是权利与义务的平等。
社会是一种公共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参与者。
在正常的社会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批评别人的权利,同时也要准备听取别人的批评。
面对别人的批评,人应该反省自己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都有自我批评的义务。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负有社会的责任,应该负责任地批评别人,同时也负责任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
触及灵魂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人与人的相互砥砺和人对自我的超越。
平常我们所说的批评是批评别人。
批评的实质在于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不足。
如果这种批评是实事求是的,能够使被批评者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那么就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者是被批评的人。
相对来说,真诚的批评者是情感与理性的付出者、奉献者。
被批评者只要通情达理,就会由衷地感激批评者。
每个人都有缺点,因而是不完善的。
如果我们愿意使自己更接近于完善,那么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
而要能够克服缺点,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人贵有自知之明。
”如果能够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有意识地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改进达到自我完善,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人们常常自以为是,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
所以,能够从别人的批评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对于改正缺点、完善自己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复杂而又“有常”的社会生活,使人们早就意识到批评对于行为改进和完善的意义。
据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因为他知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闻过则喜,这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之道;而闻过必文,则是与此相反的小人之道。
孔子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文过饰非,不仅不能认识缺点、克服缺点,反而会造成新的过错。
“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在这个特定的问题上,过而能改,一减一等于零;过而不改,一加一等于二。
可见,能否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关系到是使过错归零还是翻番,这个账不可不算清楚。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与亲情、爱情能够三足鼎立的是友情。
没有谁会否认朋友对于生活与事业的意义。
朋友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劝善规过,即古人所说的“朋友有劝善规过之谊”。
“劝善规过乃益友。
”这样的益友是一种诤友。
孔子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孝经·谏诤》)诤字从言从争,即以言争之,直言是非。
所谓“诤友”是敢于当面指出朋友的缺点和错误,为其发热的头脑降温的人。
这样的诤友是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批评是真正的帮助。
从积极的意义上看,批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砥砺,是通过思想交锋,分清是非,改过向善。
由批评引起的自我批评,如果确实发自内心,带来明显的进步,无疑是人的自我超越。
以理性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为契机,敞开自己的胸怀,从善如流,是情感和思想上的升华。
一个襟怀坦荡的人,是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虚心之所以使人进步,就是因为能够接受批评、听取意见、集思广益,把事情做得更好。
具体的批评意见即使不一定都正确或可行,也不应拒绝,而应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社会矛盾揭露和解决的方式由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
1956年底,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说:“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
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不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
既有矛盾就要求揭露和解决。
”“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
”“我希望凡有问题的地方都用这种方法”。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64页)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而推广到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人民内部,是揭露和解决社会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
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共产党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如果党内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11、306页)。
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特别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并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
“讲详细一点,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按照我们的经验,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的方法。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10页)“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中的“批评”,是包括自我批评在内的。
因而这个公式实际上是“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
就是说,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进一步团结的目的。
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有利于解决矛盾而不是增加矛盾。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的批判的本性规定的。
革命即意味着批判,批判不仅包括对象批判,而且包括自我批判。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革命,例如19世纪的革命,则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它十分无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行动的不彻底性、弱点和拙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474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永不骄傲自满、勇于自我批评的阶级和政党,才能永远得到人民拥护,立于不败之地。
能否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衡量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重要尺度。
列宁说:“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
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67页)一个政党如果不能郑重地对待自己,就不可能郑重地对待别人,也就不可能得到别人郑重的对待。
这当然是关涉其政治生命的大事。
在社会生活中,包括在网络和媒体中,各种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存在。
批评与自我批评事实上是一种社会机制,它的作用在于揭露和解决社会矛盾。
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消极的态度是回避、掩盖或放任矛盾,积极的态度是正视、揭露和解决矛盾。
矛盾不断发生而又不断解决,推动着人和社会向前发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促进人和社会把缺点变为优点,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优化机制。
它使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受到评判、选择和改善,因而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世界才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从“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公式:“团结—批评—进步”。
所以,我们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如同生命需要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