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课堂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doc

如何认识课堂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doc
如何认识课堂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doc

如何认识课堂教学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成为当

下广大教师渴望达到并孜孜以求的课堂境界。于是,

各种教学模式粉墨登场,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叫

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

要进行有效高效教学,就要做到课堂教学目标与评价

的一致性。

课堂教学作为单位时间内的活动,它的有效性非

常重要,而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论是教者还是

学者,都非常希望我们的教学活不光有效,而且要做

到高效。所以,作为教者的老师,我们在教学活动前,就要根据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而且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教学活动前贯穿在教学三维目标中。目标准

确才能“教的对”。我们要根据课标来制定我们的教学目标,而又要根据目标来设置一些教学活动,在活动

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教学对目标负责,评价对教学负责,他们紧密的

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让我们对教学过程的每一步,

每一项都要弄清楚,铭记在心。目标、教学和评价要

保持一致,它是藏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下的重要的教学

理念。

课堂评价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它既是促进学生

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又是诊断、调控、导引课堂教

学的重要工具。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加油站,是学生学习持续

发展的外在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具体

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下面几种方式对学

生进行评价。

一是 ??别谈话。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学习很努力,但由于方方面面的

原因,学习成绩却没有突破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找这样的学生进行谈话,赞扬他们的学习

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指出他们取得的成绩,

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老师评价,会直接转化为学

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

获得到学习上的成功。在这方面老师每天要做到至少

找一名学生谈话,“一个微笑” 能够温暖学生困乏疲惫的心灵,“一句鼓励的话” 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通过谈话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加深师生的感情,促

进学生的学习。

二是课堂提问。教师千万不要把学生当成没有羞

耻心的小孩子,他们已经长大了,有时很顾及自己的面子。因此,上课的时候,他们轻意不发言,原因是怕答错问题而影响自己在班级里的形象。鉴于此,对于一些上课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其回答的对与错,此时教师一定要多表扬,多鼓励,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你真聪明”、“回答得真好” 这样的鼓励,能够启发学生大胆发言,让他们知道自己很聪明,想法、思路很正确,从而奠定学习的自信心。

三是作业展评。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学生运用、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它能折射出学生学习的效果,能反映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讲评作业时,应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选取成绩取得进步的,给予公开表扬,并为其加“星”晋级,在班内展示。为学生树立典型,鼓励学生上进,从而形成一种人人上进、人人爱学的氛围。

四是小组比赛。促进学生会合作、会交流、会学习,有集体荣誉感是新课程的理念。在组织教学的过

程中,在各小组间展开“星级”比赛活动,使组内团

结合作,人人为本组的荣誉而努力,而组与组之间展

开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发展,在合作中进步。评价

时既要看到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收获,也要关注学生的

情感与态度,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五是达标测试。课堂达标测试,是对学生的一课

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采取个人、小组、

教师三级评价制度。首先是学生自己认真看书,然后

对自己的试卷进行评价,找出得失,促进自身发展。

然后,是小组评价,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助,共同进步。教师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再指出不足,使

学生的发展更完善。

六是成长评语。学校给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手册,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纪律上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看到希望。学生从老师饱含深情和期望的评语中感受到老师的一片真诚和信任,从而坚定了学生取得成功的信念,帮助学生建立起了正确的自信心。要尽可能的多讲“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取得成功” 、“老师等着你的好消

息”等这样鼓励的话语,即使是批评也要用“老师相信你能改变”、“不要为此而自满,我相信你应该取得比这更好的成绩”等话语,这样在教师用话语向学生传达信任信息的同时也防止学生产生“自鄙”或“自负”的心理。

课堂教学是在多元空间和连续时间内进行,因此,评价的主体和方式必然也是多元化和多样的评价化

的。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课堂评价还包括教师自

我评价、教研组评价、学生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把自我当作听课者的角色,以“他人”的身份来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数学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对自身教学的每一节课课后都来一次反思,以此来改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

教研组评价在现实教学中应用最广、指教师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对他人的课堂教学来作一番评价,扬长补短,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虽是知识的接受者,但他们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他们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学生身上体现,所以学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他们有能力也有权力对课堂教学作出自己的定论。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时出乎上课老师或其他听课老师的意料,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之中正越来越被教师接受,认可。当然,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在其年龄阶段上有着不同的看法。高段学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辩析能力的提高,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较低年级学生来得理性、客观、公正,看问题讲究实效。而低段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就没有高年级学生来得准确、来得全面,他们往往注重对表面现象的评价。

因此,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评价者。而要让学

生参与评价这一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真正占一席之地,还需要教师做许多事,一方面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愿意接受学生对自身教学所作的评价;另一

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正确地去评价课堂教学,从而

收到评价效果,教学相长。

可见,评价是持续地镶嵌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之

中的,而不只在教学、学习终结之后实施。要想使课

堂教学真正达到有效且高效,教师必须时刻将教、学、评各个环节有效地融合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中,真正做

到教、学、评三者互为一体、三者共享目标,从而达

到课堂教学目标与评价高度的一致性。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专题讲座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胡玉娇(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 义务教育化学课标(2011 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四)”中专门提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其中提到以下 4 点: 1. 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2. 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3. 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4. 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我们需要围绕新修订化学课标中关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实践能力。本专题将从三个方面讲述:一、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出的背景。二、关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认识。三、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实施后强调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缘由:新课程理念下注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发挥,却淡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课堂教学形式上追求三维目标,实质上达不到教育目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受升学压力的束缚,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科学素养的重视和落实都没有很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关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认识 课堂教学实效性应该体现在三维教育目标的达成。我们最终是要通过科学教育提高人的智慧和素质。我们追求效率和效果无可厚非,但是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知识的多、快、好、省。如: 有的学校花半年时间就讲完了初三全年的新课,这是不符合初三学生化学的认知规律的,学生学习只能囫囵吞枣。 课堂教学实效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我们无法用精细的定量指标来衡量,课堂教学实效性更适合用质性评价的方法。为了便于一线教师理解,宋心琦先生提出如下几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体现:A )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以提高,学生有收获,学生能力有提高。B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老师也有收获。C) 学生喜欢主动学习,自主提问,社会责任感增加,这就是爱国。D) 掌握义务教育化学核心内容,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又不会学习。老师备课时要思考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不能只有一种教案,如果出现了问题,你怎么解决?看课堂学生学习的表情,如果学生表情不好,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本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困惑

学本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困惑 王建中 教学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教师教的地位,而不同程度的忽视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一味的填鸭式灌输知识也许能取得暂时的好成绩,但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学生在这种学习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变得越来越厌学。也逐渐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知道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脱离了学校和老师我们的学生还会学习吗?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他们的童年会快乐吗?这些都不由得我们不深思! 新学期初,在市、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撑下,王校长带领我们探索一条不同以往教育的教改道路——学本课堂。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变革都是艰辛的,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愿意为此前仆后继。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这支不怕困难的团队将上下而求索。以构建真正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新型课堂模式。学校从组织发动到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实验小组的组建,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上周五学校还请来了市教研室的李勇老师指导我们的课改实验。我有幸参与了教研,听了二位优秀老师的课,听了李勇老师已经其他语文老师的精彩点评。我对学本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学本课堂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和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才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一、学本的课堂教师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学本课堂对老师的个人业务素质、教学基本功、以及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要求更高。教师要上好这样一堂课不仅仅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要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性和极强的驾驭力。教师个人也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和基本功。教研活动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魏老师没有很好的把握课堂时间,教师板书没有起到榜样作用等。我觉得先要从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入手。 二、探究的内容: 自主探究是学本课堂的核心,是不是所有课本上出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究?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时间从哪里来?拖堂还是利用学生休息的时间加班?我认为学本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探究的内容应该是大部分学生都不太懂的内容。对于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的没有必要去探究,传统课堂中的一些废话比如:“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以及课堂中可有可无的问题可以完全摒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是真正的让学生满意的课堂。 三、认识与困惑: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精讲的问题,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就要树立服务与学生的意识。在课堂中讲民主,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出发点。探究和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哪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怎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千差万别。他们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早在2千多年前的孔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城南小 学刘美蓉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研究的对象,在此,针对以往做法谈谈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以前,我们有这么一个观念,老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学生都必须听我的,我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不准有其它怨言。结果,学生成了机械的接收器,缺乏情感,缺少动力。我认为,教师的陈旧观念要改得彻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总之,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教师只不过是点拨者,起到组织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不是灌输知识的机器。我们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不要把个人因素强加给学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 1、教师必须转变高高在上的观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

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中间的合作者角色。不仅是身体走下来,还要把心带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2、从“精讲多练”转变为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观念 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几年来大家都认为行之有效的教学 方法。从现代素质教育观高度来看,仅仅精讲多练还是不够的。“精讲”不能是教师一个人讲,“多练”不能是机械反复训练。以“精讲”而言,应提倡“归纳法”讲课,让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比教师一个人讲要好。以“多练”而言,要提倡从学生的状态来决定学生的练,要比单纯反复操练有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思索,和教师一起讲,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 1、学会交流

教学评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研修心得体会2018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学习了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 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 学习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教

学设计”的应有之意。 第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是设计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习目标制定的大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这就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强调的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的教育思想。忽略了这一点,学习目标的设计会偏离主题。 第三、把握好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原点。学习目标的设计要依据学情设定,了解学生一开始的认知起点、认知原点,知道学生“在哪儿”,这是其一;其二,还要注意搜集不同学生学生经过自主学习、预习所达到的“新原点”证据,把握学生“到哪儿了”。不弄清这些,学习目标的设计也会偏离方向,讲课时就会多讲或漏讲,可能讲了一些没有必要的知识,也可能有些该讲的知识却没有讲到,

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_新基础教育_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

2003年第8期(总第283期) 教育研究 EDUCAT IONAL RES EARCH N o.8,2003 Gener al,No.283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 叶 澜 吴亚萍 [摘 要]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第二阶段以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为主要构成;第三阶段以全程整体性评价与阶段系统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目标评价;过程评价 [作者简介]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亚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 (上海 200062) 一、关于“两类”改革关系的思考 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改革,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称其“尖锐”,是因为它像“拦路虎”一样,使教师不敢走近改革,他们顾虑重重:实验使学生成绩下降影响升学怎么办?学生积极性高纪律差了,班级评比得不到红旗怎么办?其他评课人员(指未参与实验的)持另一套标准,教学大奖赛上不去、职称评不上怎么办?面对这些关系到学校声誉等级、社会认同、经济效益、个人晋升等一大堆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人员的我们确实无法直接解决。 其实,这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的问题: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前者属评价改革的标准问题,后者是改革应由谁来评价的问题,它直指改革进程中的评价改革。为此,有人认为,“评价改革”应该走在“学校改革”前面。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在实践工作者那里听到的一种说法:“考试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无法开展”。循着这条思路,这些年来确实有不少研究试图形成一套新的评价素质教育的标准与测试方法。但一到实践中去,一些教师却反映:这样做比“应试教育”要考的东西和花样还要多,故被嬉称为“素质教育应试化”。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企图走一条通过“终点”改革指挥“起点”改革的路,它至少是对教育改革复杂性缺乏足够认识的产物。 “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打破了“两类改革孰先孰后”式问题的思维定势,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

浅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的学科,课堂是全面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数学教师,必须配合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浅谈自己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的动力源于兴趣。只有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兴趣而钻研,由钻研而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和创设各种灵活的学习情境,寓教于乐,结合实际生活,利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要教学“平均数”时,在前一天,我让学生放学回家后调查登记各家庭成员的身高数据,第二天带回学校。在教学时,我先讲解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各自登记的数据,算出家庭成员的平均身高。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每个同学都很快算出了结果;我再让学生与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进行比较:“哪个同学的家庭成员平均身高高一些?哪个同学的家庭成员平均身高低一些?”这样,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掌握。又如:教学“元、角、分”时,我利用数学活动课,带着学生在教室进行实地买卖模拟活动,让他们买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品,使他们在付钱、找钱的过程中了解元、角、分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能充分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操作,自主探索。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在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于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从不机械地告诉学生某一计算公式,更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从实践中归纳和发现某一计算公式,培养学生动手获取知识的本领,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平行四边形教具制作,让学生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割、补,这两个步骤,把它变成长方形,从而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可看作长方形的长,它的高可看作长方形的宽。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因此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来源理解得更透彻,记得也更牢固。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能较好地探索规律,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如: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后,我出示了这样的题目:下面各数(60、75、106、130、42)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学生已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他们很快找出了正确的答案,“60、106、130、42”是2的倍数,“60、75、130”是5的倍数。解答完毕,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组数的共同点,然后提问题。片刻后,有个学生向我提出,60和13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所以我想问个

关于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思考

关于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思考 泽库中学于娟成就好课,是每一个教师的梦想。成就好课,不是偶尔地上一节公开课,也不是点缀式地有几节“拿手课”,而是改善我们整个的课堂生活。我认为“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是成就好课的必经之路。 我对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有如下认识: 一是教学目标。首先,对照课程标准,分析在教学目标中是否从学生角度描述了学生学习的达成度?第二,教师在每一次教学设计前是否对照目标,预估学生对本次课堂学习的达成度? 二是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的好坏,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一定要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你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有利于落实学习目标?你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你设计的教学活动对应于落实哪个学习目标?你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你是否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了预设? 三是评价标准。要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就必须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评价的标准。设计与目标一致的预设评价。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正是因为目标引领教学,评价贯彻始终,关注预设,注重生成。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真正体会到参与与收获的乐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教学设计中要着重考虑的三个部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者的统一性确保了教学的有效进行,否则就会出现花样越多、教学效果越南辕北辙的结果。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三者的统一,以简洁明确为好。 一、教学目标简易准确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已被我们所充分认同。但是,

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分析

庙头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分析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校全体老师肯钻研,勇创新,对课程理念有了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认识,理清了头绪,抓住了特色,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教师们以教学为主阵地,努力实践着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理念,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课改以来,我校的实验教师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自主探究,寓学于乐。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本次课改的中心任务之一。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感兴趣的不是来自活动的结果或事物,而是来自活动本身。为此,我校实验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融游戏、活动于语文学习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成 了学习的乐园。 案例1:李妮老师展示的声母学习的起始课“b p的发音和拼读”时,课堂上,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宝贝”、“贴花瓣”、“摆字母”、“做试验”……独特、有趣的教学设计,吸引着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吸引着每位观摩课的教师,原来只要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空间,枯燥、难学的拼音也可以在这么轻松的玩中学会。 李老师教学学生深感枯燥乏味的拼音时,就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皮卡求带进课堂,由他带领学生进行闯关游戏,在进入创声母这一关时,老师便把学生易混的d、b、q、p采用变魔术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动画演示猜一猜,自己看看还有哪个拼音字母也可以变个魔术, 考考大家,此时,即使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积极的变起魔术来,孩子们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进行着有效的自主学习。 案例2:仲小娟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在学习较为枯燥的拼音时,创编了“手指操”,帮助学生记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事物创造性的识记拼音。 安玉娴老师在持教《触摸春天》时,也把生字教学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小小盲童创奇迹,花间流连触春意。生活权利要珍惜,缤纷世界属于你。”编成了儿歌学生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愉快的读着,兴奋地做着,在同时巩固了生字,复习了熟字,渗透了识字,还进行了健身教育,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尊重差异,以学定教。 一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程度也各不相同,学习基础当然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校实验教师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定教。 案例5:周艳老师在执教《字与画》时,根据学情摸底调查,发现本班大多数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识字,课本上的字大多数学生已基本认识,因此,教学时,教师并没有因为本课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而逐图逐字领着学生学习,而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八幅图同时出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图与字的关系,然后让已认识这些字

教 学 评一致性学习心得

“教-学-评一致性”学习心得 今天下午我们学习了“教-学-评一致性”,我从中领悟到,“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 “教-学-评一致性”的含义。 第一、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为判断教-学-评是否致的依据就是,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的。目标是教-学-评的灵魂。 第二、“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教师而言,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前者是指老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后者是指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第三、“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第三、“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取决于老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课程素养表现为坚持博雅教育的理念、确定和叙写清晰的目标、选择和组织合适的素材或活动、采用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实施基于目标的评价。评价素养则表现为坚持育人理念、确定清晰的目标、设

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获取与目标达成相关的学习信息、解释这些信息并做出反馈或进行指导。 认识与实践“教-学-评一致性”的原理,给我们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学习目标从似有若无走向核心统领;课堂设计从始于教学走向逆向思考;课堂评价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从低效烦琐走向有序开放;对学习信息从熟视无睹走向深度关切。也就是说,“教-学-评一致性”其实是给我们带来了理念的变革,让我们对课堂的思考建立在原理的层面,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层面。

自然生成 优化课堂-《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评析

自然生成优化课堂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知道并能描述线段的特征,并且会按要求 画线段,会数图中的线段。 2.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根线、一把直尺、一张纸。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到。 (谜底:线。) 师:在线的王国里有许多不同的成员,今天我们就和小熊维尼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线段。(板书课题:线段) 【点评:游戏导入,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授 (一)认识线段 1.师:维尼在课前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根线,拿出来吧! 不要小瞧了这根线,它里面可隐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呢! 先把这根线放在桌上,观察一下,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生:弯的) 师:如果要比一比同桌的两人谁的线长,怎么比?(生:把线拉直后再比) 现在线变成什么样了?(生:变成了直的) 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拉直自己的线,和同桌的比一比长短。 2.师:这两条线的长短我们是怎么比的呢?(屏幕出示)

(把一头对齐,再看另一头) 师:线的两头叫两端,两端的点叫端点。师:为了在图上表示端点,我们可以在两端标出两个小圆点,也可以画两条小短竖来表示端点。 ●● 像这样的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点评:通过比两条线的长短,促使学生把线拉直,成为两条线段,自然地引向对线段的两大特征“直”和“有两个端点”的关注。】 3.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图形吗?(完成板书: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同桌互说。 4.师:(旋转线段,斜着)这是线段吗?为什么? (竖着)这又是线段吗? 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和一定的长度。它可以是横着的,也可以是竖着或斜着的。 5.判断(课本第49页想想做做第1题) 它们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点评:为了巩固对线段概念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判断一些图形是不是线段,以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并且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以明确概念的内涵。】(二)找线段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它却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想找到它们吗?听听维尼的提示:“小朋友们,我们身边就有线段!” 三角尺哪里可以看成线段?(学生边指边说) 你和维尼一起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岭口镇中心学校李善精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把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所得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作为教师要转换角色、转变观念。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的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

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让学生先回答同学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一些课本之外的相关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词顺序颠倒,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所以当学生总结这些概念、定理时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规范数学语言,纠正学生在归纳总结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偏差。最后我对这堂课做一次评价、总结,强调一下基础知识及重难点。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开始时学生学得较慢,对这一切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 我在教学中就会排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创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如学习“一次函数”时我通过学生最熟悉的买雪糕说起,让学生逐步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原理的基本要求,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律,是国家的课程设计最终转化为学生实际素养必须遵循的原则。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自然也必须符合这样的要求,依据这样的规律,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变革,是从“方案设计”到“课堂实施”全方位的 专业探索。 一、“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的问题 1.“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如何转化为“成了怎样的人”的问题。 在任何国家,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行为,体现着国家意志,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总是要有自己的期待与要求。在当下,我们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与图景,其实质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待与要求。这些“核心素养”的理想描述怎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追求“一致性”,即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理想描述与学生的实际素养之间的“一致性”。学生实际素养的获得,要经过不同学段,要经历不同的课程,但最终应该与国家意志保持“一致性”,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完成学校教育的国家使命。课堂是国家意志转化为学生实际素养的“前沿阵地”,“教学评一致性”,说明白些是“教”“学”“评”相一致于“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应相一致于“课程目标”(表现为国家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应相一致于国家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才说,“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国家意志如何转化为“成了怎样的人”的问题。 2.“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课堂教学改革眼花缭乱但不能切实解决课程“基本问题”的问题。

课程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课程基本问题即“一致性”。课程经典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的基本问题即“四要素的一致性”。所谓“四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并不是有了这“四要素”就是符合逻辑的“课程”了,课程的逻辑乃是这“四要素”的“一致性”。这“四要素”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中,即围绕学习目标所进行的教、学、评的一致性。所谓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要为了漂亮、好看、热闹、轰动,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家在哪里?家就是“课程的基本问题”,就是“四要素”的一致性。不考虑“一致性”问题,就会导致所教非所学、所学非所评、所教非所评,课堂变成“滑冰场”,滑到哪里是哪里,如此课堂再怎样“貌似出彩”,都是令人担心的。 3.“教学评一致性”试图解决课程改革理念纷呈而技术路径缺失的问题。 在大量的理念洗脑之后,人们总是责怪教师们改革步伐太小,总是责怪学校不能领会,总是责怪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速度太慢。殊不知,对于当下学校现场,理念固然是极其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与理念相一致的技术路径。我们所说的“技术路径”,应是体现对课程专业理解的实施“一致性”的路径,而不是指将所有学校武装成高度新科技的“技术路径”。我们也不要指望将所有学校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课程的“技术路径”就能找到。“教学评一致性”的技术,最主要体现在专业方案的设计与课堂实践中如何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方案设计 可以说,专业方案的设计是专业活动的起点。“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是从专业化地设计教学方案开始的。“教学评一致性”方案的设计,要能够解决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三个问题。“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方案的基本格式如下:

巧用学乐云优化课堂教学

巧用“学乐云”优化课堂教学 一、利用学乐云教学,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乐云课件教学,用图形、音像,文字声音,以及电脑动画等多种形式,能刺激小学生的每一个感官,是每一名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能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求欲望。在教学年、月、日时,小学生对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也就是常说的“四年一闰”这一知识点不能理解,教师在讲解时也很费劲,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中巧妙地通过“学乐云”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一播放,随着缓慢而有吸引力的话语向学生介绍,地球公转一周是365天5时48分46秒,一年是365天,而每年余下的5 时48分46秒,四年积累成一天,一般都加在二月份里,这一年就叫闰年,学生通过观看学乐云画面,感到十分惊奇,不由自主的观看、聆听,考虑、探索,课堂井然有序,教学效果极佳。 二、利用“学乐云”,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新生事物的出现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乐云” “动”的特点,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变学生“说”为“学乐云”演,从而有效的解决低年级数学课堂的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认识图形”这一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利用“学乐云”教学,能使学生从形体、颜色、图形状态来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图形的名称,能辨认出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加深学生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

认识。再如教学“圆的认识”中巧用“学乐云”中的“荡秋千”形成“由线、圆心、半径、直径“,再由课件动画展示画图的整个过程,使小学生很容易掌握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并知道相互间的联系和关系。 三、巧用“学乐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而这种抽象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利用学乐云教学能形象逼真地在现知识的产生、形成。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他们思维 \ 能力的发展,。如教学认识图形中,巧用“学乐云”演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立体图形,如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比划一下、找一找模型等,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体验数学。利用“学乐云”在屏幕上出现,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来与课本上的知识衔接,先想一想,思考一下,利用”学乐云”再现验证,接着出示各种图形,让学生注重从实际背景中抽象数学模型,从现实生活中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乐云演示,自主探索认识和掌握图形的特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定向观念和推理能力,是学生能有课件上的图想象出实物,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立体图形,再由立体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巧用“学乐云”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教师在利用学乐云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精心设计和准备,就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

浅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教育而言,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更为重要。在听了太谷县教研室张四保主任的讲座后,我深深感到:全面而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认真反思当前的课堂教学形式后,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忌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漠视工具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除了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养成和提高外,还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是我们语文教学之本,缺少了“本”,任何道德的说教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不能说,感想谈的漫天飞,经典名句信手拈来,满纸都是错别字的现象,就说明我们的语文教育成功了。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一班70多个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家教背景亦是如此,但是,如此大的班容量和千人千性的现状,全要在2个月内学完本学期的语文课本,人人认识和掌握本学期的字词、语法是不容人乐观的。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绝不能只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轻视“知识传授”和“优中差生均衡发展”。我想,只有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语文才是真语文。 二、忌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漠视教师“主导” 当“满堂灌”越来越遭受到语文专家的唾弃的时候,新语文、新课堂、新理念又开始倡导学生本体的回归。诚然,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只能当作冷冰冰的容器被动的接纳,没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创造也就无从谈起。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语文课堂也真正在向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的方向上发展。 但是,今天的语文课堂用所谓的学习“主体性”弱化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语文课堂又出现了一幕:语文教师由以前的“全包办”变作如今的“无作为”。教师的角色异化为: 第一:文本解读的旁观者。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过多的强加给学生教参的认识和自己的思考。而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教师却三缄其口,做好了倾听的姿态,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体验。任凭学生在自己的思维平台上跳来跳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教师只是放下了架子,认真倾听,力求平等,却缺失了对话。 第二:课堂评价的失语者。教师课堂中精彩的评价语,既有对学生认识的纠正,也有对学生的激励,还有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可以说,教师的评价是学生思想的风帆,又是学生思维的火把。它慰藉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但是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更多的是导语和总结的朗诵者。一节课中,评价语言只有“好”“很好”,教师单一的赞美声不绝于耳,评价语显得苍白无力。教学过程没有碰撞,没有争论,没有交流,没有微澜。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学生也不清楚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我们也看不到教师引导与点拨的睿智和机敏。 第三:合作探究的缺席者。新课程强调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一节课由于学生的自主,缺少教师的调控,而成为“放羊”课。小组成员参与的面怎样,学生思维的度怎样,活动的有效性怎样,暴露出的问题在哪里,有没有值得在班里弘扬的见解,当教师冷眼旁观的时候,小组活动也只能是挂着新课程的羊头,卖着教学低效或无效的狗肉。 今天的语文课堂,我们尊重学生,但不忽视教师。真正的互动,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真诚的生命的交流与融合。课堂里不能没有教师俯下身子,融入学生的身

浅谈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我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育方针实施,教学目的实现,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成果的体现,无不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重要场所来实施。作为教学工作主导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成功与否关系整个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已是一个长久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一、创造良好授课环境是提高课堂效率前提。 1、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我曾新接全校“闻名” 后进班的课,下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讲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粉笔灰乱七八糟散落着粉笔头。我用目光巡视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的粉笔,然后转身面对黑板轻轻吹去桌上的粉笔灰。片刻的哑雀无声后,教室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同学的掌声给我的开场白一个最好的诠释。我充分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把微笑与赏识带进课堂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的教学氛围,良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不光表现在课内,更表现在课余,把他们当朋友,我总是让他们畅所欲言。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强大推动力促进师生共同努力去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2、灵活处理课堂上的“插曲”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核心。艺术处理课堂违纪事件采取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态度帮助学生明变是非,使之正确控制主动调节自己行为,将注意力引向教师讲授内容。当课堂上出现了“小插曲”时要有教育机智灵活处理。 一次我在板完书转身时一个纸飞机正好落在放在讲桌上,全班一片寂静的目光集中在张浩同学身上。我微笑着拿起飞机说叠的真巧,下课后能否再送我一架,当时我还自编了一个台词“飞机上还有一段话老师我怎

样才能成长为一名飞行员?”夸这位同学的理想很好,但光有理想是不行的必须从现在努力学习锐意进取长大后你可能成为一个优秀飞行员。 全班一片掌声张浩同学紧张的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小插曲的佐料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师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张浩同学主动承认了错误-------使学生始终保持心旷神怡的心境和浓厚兴趣,进入“书山有路趣为境,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最佳境界。 3、我利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一个夸奖学生的理由。赏识教育就是利用了肯定与激励来促进学生求知欲望提高的。玩是孩子的天性:首先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游戏时间,适当减轻学习压力,对于做事拖拉的学生用前后两次作业的效率比较,给学生改正缺点的信心,没有哪个同学主观上喜欢成绩差,就像运动员身处赛场怎不渴望成绩优秀?处处要求第一不仅不切实际,且代价太高,结果不一定理想。应对学生有信心真心相信他是一个健康聪明向上的好学生,同时对学生的弱点正面引导、鼓励,他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4、在培养学生自信心上下功夫,一个在老师面前向缺乏自信的孩子面对外部世界不可能有充分的自信。老师是学生面对的最大的外部环境,老师皱皱眉头,责备一句,老师可能以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学生心里可能是世界上对他最严厉的批评,同样一个微笑,老师的一句由衷的赞美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激发他极大的创造热情和向上的积极性。 二、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我在日常工作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实施参与性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行重要的,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

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含10个例子)

例谈如何有效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 例1: 要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最难的是做到评价与目标的匹配。这个月,我听了我校张英红老师执教的《雪》,对此获益匪浅。张老师这节课学习目标只确定了一个:体悟作者对雪景的描绘,学习用细腻的修饰语表达细腻的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张老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多种朗读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没有读书声的课堂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张老师这节课可以说是以读导学,以读促学。为了让学生更深一步理解江南雪的优美和朔方雪壮美的特点,张老师采取了男女生对读的方式。在理解文章结尾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时,更是巧妙地捕捉到这句文眼,抓住“孤独、死掉”这样的微点,让生自读,齐读,以读解文,以读促思,深入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战斗情怀。不仅如此,张老师还安排了学生自读、默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两次默读,让学生从细处着眼,推敲、品味关键的字句,这对于理解先生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如此,《雪》这篇文章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太难理解了,此时张老师的巧妙引导发挥了很大作用。张老师先和学生一起品析一个句子,再大屏出示文中的典型例句,最后让学生自己从文章找出使用细腻修饰语的句子,给学生时间,引导,发现,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味笔法,感悟情感。最后课堂小练笔环节中,两个同学的习作展示也很好印证了这一点。 令我佩服的还有一点,张老师总是适时搭建问题阶梯,让学生自然生成对文章的个性解读,在探究先生喜欢哪里的雪这一问题时,学生提出喜欢北方的雪,张老师大屏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适时追问,鲁迅仅仅想写北方的雪吗,学生顺着老师的点拨直入文章的主旨。 总之,这节课,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想达到实效,就应该目标要小而实,评价方式应该多种多样。 例2: 有效创设情境,促进目标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情境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通过主体的自主建构,获得个人的认知,促进目标的达成。下面本人就刘丽霞老师《海燕》一课的教学课例来谈一谈实施情境教学,促进目标的达成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一、情境教学的实施步骤 1.以朗诵渲染情境,让学生意犹未尽 在语文课堂上,朗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朗诵来渲染情境,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刘丽霞老师的这节课中,刘老师首先让学生看大屏幕,聆听诗朗诵。激流澎湃的大海,震撼人心的诗朗诵,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们也迅速地饱含热情的投入到这节课堂中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2.以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用图画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不仅生动形象、简洁明了,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课文知识的了解,增强个人的理解。在整节课堂上,刘老师先后多次播放诗朗诵的视频,视频中,高傲飞翔的海燕,胆小懦弱的企鹅,恐惧呻吟的海鸥都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让学生们在倾听朗诵的同时,加深了对这些事物的理解,这也为学生们学习象征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学习目标的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