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50 分)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16 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3.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4.……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5.《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古诗文,完成第 6—10 题(12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

(2分7.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结合颈联,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2 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 选文中的“臣”是_________(人名),语段出自课文《》。

(2 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忧”、“恐”两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海市青浦区【语文中考】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青浦区【语文中考】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青浦区【语文中考】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故克之。

(《曹刿论战》)3、知否,知否?。

(《如梦令》)4、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5、,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5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选文出自课文《为学》,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姓名)(2分)9.翻译下列句子(3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B.文章开头阐述了“难”与“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C.贫僧与富僧的故事是事实论据,二者对比阐明了道理。

2020届中考模拟上海市静安、青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届中考模拟上海市静安、青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⑧《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留青竹刻可以演绎名家书法,再现花鸟鱼虫的灵动,甚至还能表现云雾山水的朦胧,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14、文章第一段提到“竹“的形象与文化密切相关。除了竹以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出现过哪一个富有文化意味的植物形象?请按要求填写以下表格。
⑪我唯一一次见到祖父不快,是这样一件事。
⑫祖父写得一手好字。因他是文化名人,上门慕名求字者众多。家人怕他劳累,常劝他少写一些。可他总是尽量满足来客的请求。
⑬一日下午,家里来了几个外地客人登门拜访。寒暄过后,客人道明来意,请梁老赐墨宝,同时说了许多gōngwěi的话,什么“梁老是当代的伟大书法家”等等,此时祖父正在取纸笔,闻听此言,十分不快,用手轻拍书案,“啪”的一声,厉声呵斥道:“轻看我!”客人和我都被祖父严厉的态度震慑住了,呆若木鸡,室内静得出奇。但最后,祖父还是给他写了。
诸葛亮、武松等

穆桂英、祝英台等

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
包公、张飞等

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大都在鼻梁上抹白粉
蒋干、时迁等
(1)请在以下图片的括号内填入相应的行当。(4分)
A:()B:()C:()D:()
(2)《汉语大词典》中对“廉”有如下解释: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以下人物中最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2分)
(2)第⑤段中,晏子面对“齐人固善盗乎”的挑衅,通过四句话便得出了“_____________”的结论,完成了漂亮的反击。(2分)
9、以下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这句话在下文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B.“酒酣”是晏子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刻,因此楚王选择在此时发难。

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

《咏雪》B.野芳(香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茂盛,繁茂)而繁阴。

《醉翁亭记》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

湖中焉得更(还)有此人。

《湖心亭看雪》D.中间(夹杂)力拉(用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次成功,都需要无数次失败的 ,没有任何一次成功是的,经历过点点滴滴大大小小的磕绊,成功会一步步走来。

A.磨练一气呵成除非才B.历练顺理成章只有才C.锤炼水到渠成既然就D.锻炼理所当然如果就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B.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C.这个集团目前己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

D.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幼儿园儿童竟然学到了小学高年级甚至中学的内容,如此“抢跑”,无异于揠苗助长....。

B.在笔者看来,绿营这种抱团取暖的行为是民进党当局黔驴技穷....的表征。

C.把莫言旧居整修得花团锦簇,反倒如焚膏继晷....、花间晒裤,实在是大煞风景。

D.中央财经人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表示:时代在变但德孝的价值亘古不变....。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自古以来,凡成功之人,大多谦虚而圆滑..,能够随机应变:失败之人,大多自负又固执,往往刚愎自用。

B.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敢于触碰..敏感题材,并以其跌宕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及衍生出的各种话题,引起巨大轰动。

C.那放在桌上的绿宝石,八面玲珑....,精致美丽,宛如一枚青翠欲滴的嫩叶,让人不由心生喜爱之情。

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语⽂⼆模试卷(含解析)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语⽂⼆模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律不计分。

⼀、⽂⾔⽂(40分)(⼀)默写(16分)1.⽆限⼭河泪,。

(《别云间》)2.知否,知否?。

(《如梦令》)3.,再⽽衰,三⽽竭。

(《曹刿论战》)4.乱花渐欲迷⼈眼,。

(《钱塘湖春⾏》)5.孔⼦向⼦贡解释孔⽂⼦的谥号,借机教育他要勤学好问的两句话是:,。

(《孔孟论学》)(⼆)阅读下⾯的古诗⽂,完成6—9题(12分)(甲)江城⼦·密州出猎⽼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何妨!持节云中,何⽇遣冯唐?会挽雕⼸如满⽉,西北望,射天狼。

(⼄)⾄于负者歌于途,⾏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滁⼈游也。

临溪⽽渔,溪深⽽鱼肥,酿泉为酒,泉⾹⽽酒洌,⼭肴野蔌,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丝⾮⽵,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阳在⼭,⼈影散乱,太守归⽽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去⽽禽鸟乐也。

然⽽禽鸟知⼭林之乐,⽽不知⼈之乐;⼈知从太守游⽽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甲⼄两⽂作者同处北宋时代。

甲⽂作者是。

⼄⽂作者是欧阳修,选段出⾃课⽂《》。

(2分)7.⽤现代汉语翻译⽂中划线句⼦。

⾄于负者歌于途,⾏者休于树。

(3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是(3分)A.甲⼄两⽂虽然体裁不同,但都运⽤了典故。

B.甲⼄两⽂中都有“酣”字,表达的意思是不⼀样的。

C.甲⽂⽐⼄⽂更直接地抒发出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D.甲⽂写“出猎”,⼄⽂写“出游”,都重在表现游玩之乐。

9.甲⽂抒写词⼈的豪情壮志,⼄⽂表现作者的旷达情怀。

2020年上海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无限山河泪,。

(《别云间》)2.知否,知否?。

(《如梦令》)3.,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4.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5.孔子向子贡解释孔文子的谥号,借机教育他要勤学好问的两句话是:,。

(《孔孟论学》)【答案】1.谁言天地宽(3分)2.应是绿肥红瘦(3分)3.一鼓作气(3分)4.浅草才能没马蹄(3分)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作”“敏”。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甲乙两文作者同处北宋时代。

甲文作者是。

乙文作者是欧阳修,选段出自课文《》。

2020青浦语文二模初三

2020青浦语文二模初三

2020青浦语文二模初三1、1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形散主要指散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集中。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清塘荷韵》中,作者季羡林想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抵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1概要复述类似写作中的缩写,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削枝强干,提炼压缩,使其主干清晰,脉络分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静谧(mì)着落(zháo)屏息(bǐng)矫揉造作(jiǎo)B.晦暗(huì)箴言(zhēng)伫立(zhù)惟妙惟肖(xiào)C.毋宁(wú)干涸(hé)解元(jiè)恹恹欲睡(yān)(正确答案)D.朴刀(pō)恣睢(suī)蝉蜕(tuì)锲而不舍(qì)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瓤肉(ráng)热忱(chén)颤抖(chàn)缅怀(miǎn)B、浓酣(hān)掮客(qián)斡旋(wò)画卷(juàn)C、罪愆(qiān)寂寥(liáo)盗跖(zhí)伺候(sì)(正确答案)D、裨益(bì)航程(háng)翌年(yì)轨道(guǐ)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赘语(zhuì)熨帖(yù)淬火(cuì)B、浩瀚(hàn) 克隆(lóng)感慨(kǎi)C、玄虚(xuán)国粹(cuì) 鱼翅(chì)D、摩登(mó)神祗(qí)裨益(pì)(正确答案)8、1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___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 。

(白居易《卖炭翁》)______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向吾不为斯役,______ 。

(柳宗元《捕蛇者说》)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 。

刘禹锡《竹枝词》)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类:(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

下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可回收物就是适宜回收的生活废弃物,有些可回收物是可循环利用的。

B.吃了变质的饭菜会损害人体健康,应把变质的饭菜归为有害垃圾。

C.湿垃圾一定是潮湿的生活废弃物,但潮湿的生活废弃物并不都是湿垃圾。

D.表面干燥的垃圾不一定就是干垃圾,有些潮湿的垃圾却可能是干垃圾。

废旧手机,不易腐烂,随意丢弃会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部分材料可循环利用,你会将其归为哪一类生活垃圾?为什么?某小区要在垃圾投放口贴上图标以指导居民按类投放垃圾,请从下列图标中为可回收垃圾投放口选择最合适的一幅,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青浦区初中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Q.2020.4(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8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2.,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6.,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7—8题(4分)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朝的(2分)8.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B.“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上述语段节选自课文《》(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诸葛亮自叙生平及以身许国的经历是告诉后主自己精诚报效先帝的原因。

B.第①段中诸葛亮概述21年不平凡的历程,以表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奋发图强。

C.第②段中诸葛亮希望后主能支持攸之、祎、允等一起随他率师北伐。

D.第②段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

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

公一见试题。

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

②阙下:此指朝廷。

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1)晏元献公为童子时()(2)上极爱其不隐()13.正确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张文节荐之于朝廷14.晏元献“乞别命题”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5.晏元献是一个、的人。

(4分)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23分)学问与智慧①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

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②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凭借经验,运用心得,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③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

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

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④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它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

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清澈,最可宝贵。

⑤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

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

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

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作者罗家伦选文有删改)16.“探骊得珠”是指泅入深水,得到价值千金的珠子。

在本文第③段中它的意思是(2分)17.第②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分)18.第④段中加点词“必须”不能删去的理由是。

(3分)19.说说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4分)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A.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B.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C.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D.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7分)(1)全文围绕“学问和智慧”展开论述,第一部分(①②段)阐述了;第二部分(③④⑤段)阐述了(2)全文的论证结构属于关系A.总分 B.并列 C.层进 D.对照(二)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25分)⑴天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慕大匠就已经坐在荷花池边的石凳上了。

⑵荷花池有十来亩大,一到盛夏,碧绿的荷盖重重叠叠,烘托出数不清的盛开或待开的粉红荷花,好看极了。

慕大匠的鼻翼有力地翕动,嗅着一阵一阵清香的荷气;又用手轻轻bō动荷叶,荷叶上的露珠便滚来滚去,很调皮的样子。

⑶他曾戏称自己是“荷花池主人”,绕池的地段都由他清扫,一扫就扫了四年。

秋末和冬天,池中一片残败,待到来年,春天观“钱叶”,初夏赏“立叶”,到了盛夏和秋初,满池荷叶青翠,荷花怒放,荷香飘溢……⑷那年,他高考落榜了,对父亲低声说还想考一次,父亲却咆哮起来:“养你这么大,该自立了,原本高中都不该送你去读的!”⑸于是,他成了乡下小木匠。

眨眼三年,在父亲的严格督教下,什么方桌、衣柜、碗橱、高低床,慕大匠都会做了。

他对父亲说:“我进城打工去,城里工价高哩。

”(6)慕大匠进了城,看到一张潇湘林学院招聘清洁工的广告,立即去应聘并被录用了。

他想过一回上大学的瘾吧,要不这辈子连大学是什么样子都没看过,太冤了。

⑺想不到清洁队的负责人对慕大匠和一起被录用的十几个年轻人说:只要完成了每天分配的任务,你们可以到各系去旁听,还可以去图书馆办个借书证,年轻人嘛,学习能提高自身素养。

⑻慕大匠选择了去“中国家具系”旁听。

⑼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从宿舍里走出来,推上垃圾车,带上扫帚和铲子,赶到荷花池边来清扫。

然后去洗澡、换衣、吃饭,再夹上课本和记录本赶去听课。

听课之余,去图书馆借书和看书。

《中国历代家具图谱》、《明清家具概说》……一本本看得兴致勃勃。

⑽慕大匠最喜欢古拙教授的“明清家具”专题课。

老先生年过花甲,发白如雪,面红如童,声音沉缓而带着膛音。

古教授讲明式家具“十六品”,旁征博引,一“品”要讲一个上午。

古教授讲清式家具中“广式”和“苏式”风格的差异,从形制到工艺制造,从铆榫结构到装饰镶嵌,条分细析。

⑾慕大匠还经常去市博物馆,那里有一个明清家具的展览厅。

他要努力熟悉那些材质,黄花梨、紫檀、红木……;他还要熟悉那些家具的形制和工艺,床、榻、桌、案、几……。

毕竟当过几年木匠,能很快看出此中的奥妙,在校的大学生没这个能耐。

⑿再一个月,这一届学生该毕业了。

古教授在布置写毕业论文时,特意说:“谢谢大家听完了我的课。

主修的,选修的,只要愿意撰写论文,我都保证认真拜读。

”⒀慕大匠的心突突地跳,充满着感激之情。

他写了一篇《明式家具的人本向度和清式家具的权力话语张扬》的论文,交给了课代表。

⒁今天上午古教授要评析论文。

⒂昨晚十一点后,慕大匠就把本该今早干的活干完了。

他特意在这个早晨,静静地坐在荷花池边,一直坐到七点钟,已是满池阳光闪烁了,才去食堂吃饭,然后走向教室。

⒃慕大匠今天特意坐在正中第一排,他要把古教授的每个字都听到心里去,这机会太难得了。

⒄古教授依旧用沉缓而有膛音的语调,评析每一篇论文。

⒅“同学们,在所有的论文中,我最欣赏的是慕大匠的这一篇《明式家具的人文向度和清式家具的权力话语张扬》!观点很新,钻研很深,考订精细,可见读书之广、思辨之勤。

特别谈到制作的流程与工艺,本色当行,连老夫也要抑让三分。

”⒆“谁是慕大匠?”⒇古教授说:“我也不认识慕大匠,是否请他一露庐山真面目!”(21)慕大匠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嗫嚅着说:“古先生,我就是慕大匠。

”(22)“哦,你是哪个班的?”(23)“我是学院的清洁工,是来旁听的。

当清洁工之前,在乡下干了几年专做家具的木匠。

”(24)古教授沉默了,然后说“如此刻苦向学,我要当着同学们的面,向你鞠一个躬,因为你比他们辛苦!”(25)古教授真的向慕大匠鞠了一个躬。

(26)慕大匠慌乱中赶忙也回礼为谢。

(27)下课铃响了。

(28)古教授说:“小慕,这篇论文请留我处,由我推荐去发表。

今晚若有时间,请到寒舍一聚,我要与你彻夜长谈。

哈哈哈。

”古教授仰头大笑,背着双手,径直走了。

(29)慕大匠追到走廊上,望着古教授渐行渐远。

偶一转脸,他看见了不远处的荷花池,绕湖一周的青石路面闪出洁净的光亮,双眼忽地盈满了泪水。

他想起在哪本书上读过的两句古诗:满眼风荷谁作主?艳在炎天暑地中……(作者聂鑫森选文有删改)22.根据第⑵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bō 动(2分)23.第⑵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4分)24.第(29)段中慕大匠“双眼忽地盈满了泪水”是因为(4分)⑴⑵25.标题往往是作品的点睛之笔,请你为本小说拟写一个精巧的标题,并说说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