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范例分析

初中英语三维教学目标范例分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
三维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分析并解释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范例。
1. 知识维度
在知识维度中,教学目标通常涉及学生在语言基础、词汇理解和语法应用方面
的提升。
例如,一个初中英语的知识维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不同时
态的动词表达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
”这个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了在语法和词汇
方面的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英语句子。
2. 能力维度
在能力维度中,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例如,一个初中英语的能力维度目标可以是:“通过听力训练,学生能够听懂英语教材中
人物的日常对话并进行简单的回答。
”这个目标帮助学生提高了听力技能,使他们
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中,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合作
精神。
例如,一个初中英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在英语
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个目标帮助学生建立
积极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英语学习,并持续取得进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在三维上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符合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英语水平,培养他们的综合英语能力。
初中英语教案设计范例

初中英语教案设计范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单词的基本发音及用法;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短语和句子表达意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并掌握新的单词和短语;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单词和短语进行交流,并能够流利地表达意见。
三、教学准备
1.教材:初中英语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音响设备
3.教具:单词卡片、图片、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导入新知识
1.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节:学习和模仿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模仿。
2.注重听力训练,让学生能够听懂并会说所学内容。
第三节:巩固和拓展
1.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2.教师提供辅导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第四节: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记忆。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促进课堂互动。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1.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案例的优点和不足。
2.结合学生反馈意见,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初一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案例以情境教学法为基础,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型,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反应速度。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对象初一学生,年龄在12-14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但自制力相对较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英文歌曲,如《Happy》,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的单词和句型,复习旧知识。
(二)呈现新知(15分钟)1. 创设情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展示一张校园地图,包括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地点。
2. 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地图上的地点,如:“This is our classroom. That is the library. O ver there is the playground.”3. 教授新单词:classroom(教室)、library(图书馆)、playground(操场)等。
4. 教授新句型:Where is...? It is...(在哪里?它在...)(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游戏环节: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自己,如:“I am in the classroom. I like reading books.”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校园地图,并用英语标注地点。
3. 角色扮演:模拟校园生活场景,如上课、借书、运动等,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单词和句型,强调重点。
初中英语教案范例及讲解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案例,是每位英语老师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初中英语教案范例,包括教案讲解和实际操作。
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会用英语询问路线,并能正确引导他人。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去问路、指路。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到外国人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努力解决语言沟通问题,从而建立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较为自然地询问和引导他人走路。
难点:正确地引导他人走路。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怎样问路和指路。
请学生自己动手说出一些例句,如: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ark? How can I get to the hospital? 等。
2.新课讲解(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听一段对话,根据对话内容,总结出关于问路和指路的一些口语表达。
Hello.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museum?Sure. Go straight ahead, and the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roads, and then the museum will be on your right side.OK. Thank you very much.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问路的时候使用“excuse me”这个短语,什么时候该使用“thank you”。
3.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两个小组,每组分别有3个学生,其中两个学生充当路人角色,另一个学生为游客角色。
游客向路人A问:“Exc 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library?”路人A回答游客,并指示其方向。
游客再向路人B问:“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supermarket?”路人B回答游客,并指示其方向。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个初中英语教学案例的分析。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听懂并正确理解关于购物的英语对话,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能听懂并正确理解关于购物的英语对话,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购物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具:录音机、购物图片、购物物品、课件、黑板、白板等。
2. 教材:《初中英语教材》Unit 5 Shopping。
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1. Greeting: Greet the students and get them ready for the class.2. Revision: Review the vocabularies related to shopping, such as "price", "discount", "cash", "credit card", etc.3. Show some shopping picture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what they see. Encourage them to use the vocabularies they have learned.Step 2: Presentation1. Present the target language: Use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in the textbook to present the target language, such as dialogues about shopping for clothes, groceries, etc. Play the recordings for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listen carefully.2. Check comprehension: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tocheck their comprehension of the dialogues, such as "What arethey buying?", "How much is it?", etc.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answer in complete sentences.Step 3: Practice1. Group work: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groups and give each group a set of shopping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role-play a shopping dialogue using the items. One student plays the role of a shopkeeper and the others play the role of customers. Encouragethe students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hey have learned.2. Monitoring: Walk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monitor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Take notes if necessary and provide feedback and guidance when needed.3. Presentation: Ask some groups to present their dialogues to the whole class.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give positive feedback to their classmates.Step 4: Consolidation1. Review: Review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2. Homework: Assign some exercises in the textbook or workbook for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关于购物的英语对话,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初中英语教研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互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案例以某初中英语教研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课堂互动策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二、案例描述某初中英语教研组在近期开展了以“基于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参与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调研:教研组对所任教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满意度、参与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2. 问题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教研组发现以下问题:- 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 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
3. 策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提出了以下策略:- 丰富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游戏、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实践应用:教研组将以上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进行了以下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教学:设计趣味性强的英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提高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 课堂提问:采用多种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研组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以下变化:- 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 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活跃。
三、案例分析本案例通过分析课堂互动策略,探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案例分析赵文娟(朝阳区教研中心、中学高级)第一讲教学目标设计概述提问:请解读北京市某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核标准一、清晰确定课时目标(一)对“清晰制定课时目标”的要点说明课时目标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预期学生在课时内所达到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
课时目标属于教学目标范畴。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包括国家培养总目标、学科(课程)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每节课既是一个相对的整体,同时又是整个课程、每个单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课时目标是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具体化。
确定课时目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性质、地位与作用,确定了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建议等,他理所当然应成为拟定教学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
同时“课标”中都相应的写明了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单元内容目标,他们是课时目标看的上位目标,应该据此制定课时目标。
2. 教学内容依照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一般以单元主题形式呈现,而且在内容上不是简单重复,是一个螺旋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要求教师能够通过驾驭单元教材,捕捉到这种不断提升的层次性变化,同时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
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进行教材分析。
3. 学生情况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课时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因此,学生的实际是教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现实依据,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知困难和情感困难教师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并研究。
(二)本标准对不同层次教师能力达标的要求合格:教师能够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按照步骤最终确定课时目标。
虽然缺少教学经验,但也能够按照教学步骤完成教学任务。
良好:教师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这两个依据上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分析的结果确定符合“课标”要求的课时目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模板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模板范文一、教学背景这是一节针对初中学生的英语课程,学生平均年龄为13岁,班级总人数为30人。
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条件较为优越。
二、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英语单词和句型。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英语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
3.能够在课堂角色扮演活动中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准备了课程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料。
2.确保教室内多媒体设备工作正常。
3.准备了学生需要用到的练习册和笔。
四、教学过程1. Warm-up (5 minutes)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日常生活的英语短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Presentation (15 minutes)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并进行解释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3. Practice (20 minutes)学生分组进行口语练习,通过小组互动,练习所学单词和句型,并进行扮演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Consolidation (10 minutes)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比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5. Production (10 minutes)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真实情景对话练习,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
6. Summary (5 minutes)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认为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积极,对英语学习有很好的态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角色扮演活动表现较好,但对部分单词的记忆还不够扎实,下节课将针对这一问题增加相应的记忆训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模板范文,学生在本节课中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及案例分析
教学是有目标的行为,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具有可观测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规限着课堂教学的运作。
由于教学目标的这些功能,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
但笔者在多次听课、调研中发现,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存在着目标虚设、目标错位等现象。
这些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无序、随意,有时造成低效甚至负效的结果。
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目标虚设的问题
目标虚设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大、空甚至等于目标缺省,而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学。
这种现象往往造成教学目标的不明确甚至无效,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
案例一: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Section A部分的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学习单词:Section A---space museum, amusement park, aquarium, boat, water park, theme park, neither;
掌握句型:Section A---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I’ve (never)been to a water park.
Me neither. / Me too. / So have I.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熟练地谈论所去的地方。
……
分析:
在对知识目标进行描述时,该案例中用了“学习、掌握”这类表述比较笼统的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目标的虚设。
由于目标表述语的不明确,学生不知道他们具体要学到什么程度,掌握到什么程度,降低了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观测性,导致教学活动的低效。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任务的具体化。
因此,明确的目标表述语可增加教学目标的操作性,有效避免目标虚设的问题。
建议:尽量准确运用“了解、知道、理解、听懂、会读、会写、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可以量化的目标还要尽可能量化。
如对知识目标可以这样来描述:学会……生词;了解……生词的汉语意思,并能正确读出其英语发音;能听懂含有……的短对话。
该案例中对能力目标的表述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其表述语为“使学生能熟练地谈论所去的地方。
”存在的问题为:1)这样的表述语太笼统,学生不清楚要运用什么语言项目去完成该活动;2)表述语不准确,不是谈论所去的地方,而是谈论去过或到过哪里。
3)以何种形式谈论,是Pair work还是Group work?没有交代清楚。
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能用本课所学的“Have you ever been to … ? 及答语Yes, I have. / No, I haven’t. 及I’ve (never)been
to …Me neither. / Me too. / So have I.”和你的同伴或小组成员间相互询问去过哪里及表述(从未)去过哪里。
这样的目标表述就比较具体,既是对所学语言的运用,也具有实施的可能。
因此,教学目标一定要落实到具体语言学习上,尤其要具体到某一语言项目的运用上。
二、目标错位的问题
目标错位就是标准误导,由此导向、调控的教学结果也是偏离方向的。
造成目标错位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语言表述不当或定位本身出现偏差。
下面是一位老师对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单元进行复习巩固而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
案例二:
教学目标与要点分析:
1、知识目标: 复习巩固对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的描述和本单元的一些有用的表达。
学生能够熟练表达运用。
如:
stop doing / to do love to tell jokes
have a new look
a little bit the captain of…
the girl with long hair /with glasses /with jeans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is medium height/build.
He has long curly black hair.
……
分析:
该案例在知识目标中有这样的描述语:“……能够熟练表达运用。
”很明显,这是对学生运用所学做事情的能力要求,应属能力目标的范畴。
把对能力目标的描述语用在了对知识目标的描述中,造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混淆。
我们知道,巩固复习课的目标之一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夯实已学知识。
因此,明确、到位的知识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知识目标应是对所复习知识提出的具体的、细化的要求。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知识目标:1)掌握下列有关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词汇的音、形、性、意:(列出教科书上的黑体词) 2)熟练说出并能正确写出下列表达法: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is medium ...等。
这样,学生对所学词、组、句的掌握程度就比较清楚了。
案例三:
这是一位老师对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某一单元Reading 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陈述及课堂上师生表现情况的描述。
第一次在八年级教学时,看到单元末的长篇阅读,非常替学生着急。
英语基础并不深厚的学生怎么能读透这么长,难度这么大的英文呢?于是,我备课时进行了大量的劳动:把所有学生可能不懂的单词、词组、比较长的难以理解的句型统统列为教学目标。
单词释义和词组造句等都翻遍词典寻求最佳解释和最佳例句。
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最佳的学习途径,以求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
结果却事与愿违。
课堂上,我讲得很卖力,也很辛苦。
学生们记得虽很认真,但看得出很被动、很无奈,毫无兴趣可言。
词语讲解、练习了刚一半,下课铃就响了。
那一瞬间,我痛苦、无奈、困惑。
思考着这节课失败的原因……
分析:
在外语学习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渠道,其地位和作用人所共知。
《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提出了5级的具体要求。
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准确的目标定位尤为重要,可以说它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从知识学习的层面关注阅读教学,更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方面给予关注和引导,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从该案例中陈述的教学目标我们不难看出:该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目标设定产生偏差,即将知识目标设定成了该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且知识点设置过多),导致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设置的错位。
结果是主要教学目标即阅读的技能目标没有实现,知识目标也未完成。
这是Reading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目标·英语》(人教版)从八年级下册开始,各单元后都有一个Reading。
它的题目“Reading”本身就已告诉我们:其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读。
Reading课实属泛多精少课。
教学中通常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而这两个课时的目标定位是各有侧重的。
第一课时应把主要目标定位在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上。
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教科书上各Reading语篇前所提供的阅读策略,准确定位阅读课的“微技能”目标,以便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策略的指导。
如: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skimming、scanning等阅读方式进行快速阅读、如何找出文章的主题句等,如何进行猜词等。
在关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语篇的结构,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阅读理解能力不断得到培养和发展。
第二课时可转向知识目标的达成,并组织基于这些知识和本阅读话题的任务活动,实现能力目标。
在实施知识教学时需注意的是:1、教师要依据课标的相应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确定知识点,切不可遇点就讲,更不应“节外生枝”;2、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篇(境)中感知、归纳语言知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切不可不顾学生的感受,教师搞“一言堂”、“满堂灌”。
总之,要真正发挥教学目标的有效作用,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