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合肥介绍
介绍合肥的地方景观与特色

合肥现在分为版块式地图发展趋势,东边已无发展潜力, 现在主要是西边和经开区发展。最具有发展的是经开区 及包河区,政务区是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投资方面,而包 河区待飞机厂迁移后,将会开拓与巢湖连接的巢湖大道, 所以包河区也较有发展。而现在大学城已明珠广场为中 心,周边环绕发展的趋势,不出2年必定繁荣。合肥的 发展潜力将在5年内全面展现。
合肥庐州烤鸭虽然没有北京烤鸭 那么有名气,但它有自己的在烤 制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徽菜的元素, 使烤鸭别有一番风味。在庐州烤 鸭百年老店里品着如此美味,岂 不乐哉。
合肥生产的麻饼, 烘糕,寸金,白 切统称合肥四大 名点,历史悠久, 风味独特,是合 肥四大传统特产, 历来被人们用作 待客和馈赠的礼 品。
嘿嘿,,,就这样了,,,
呐
我们已经大三下学期了,想必大家也都对咱们学校所处的城 市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哈 但是,我今天还是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咱的
大合肥
一 ˎ 简介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 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连接中原, 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 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
四 ˎ 合肥的发展
2016年,必将影响合肥人生 活的一件大事就是——地铁终 于要通啦!可以预见,地铁给 合肥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便捷性 的提升,更是合肥由一座省会 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演变过程 中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经济 格局的变化、城市资源的整合、 城市发展导向的演进,所有美 好的未来在这座城市的蓝图上, 愈见清晰。
Hale Waihona Puke 合肥是一座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是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 绵延8.7公里,面积137.6公顷的敞开式环城公园,构成了“园在 城中,城在园中”的城景交融格局,为全国所独有。在对环城 园林作进一步绿化的基础上,于环绕古城的“绿色锦带”上辟建 了四处自然景区,被誉为“一根项链,四颗明珠”。在整治昔日 “庐阳八景”—“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 蜀山雪霁,淮浦春荣,巢湖夜月,四顶朝霞”的基础上,又新 建成十大自然景点及蜀山森林公园,植物园,花冲公园,杏花 公园,瑶海公园,清溪公园,银河公园等加上城内城外数十处 街区游园相匹配,使全市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景的花红树绿 的世界。
安徽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

安徽合肥景点导游词5篇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合肥景点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安徽合肥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安徽合肥。
我是大家的导游_×,大家可以叫我×导。
现在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合肥的情况。
用二十个字便可以概括合肥“一个中心,二段历史,三大特色,四大名人,五大景点”。
这具体的分别指什么呢?下面您就听×导给您娓娓道来。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
登黄山可从前山或后山上。
慈光阁是前山票房,今天我们就从前山上。
大家跟着我横穿公路走台阶道。
前面就是半山寺。
半山寺因为在玉屏楼和慈光阁中间而得名,半山寺为伯承手书,寺前可看金鸡叫天门等景点。
再次,摄影方面,如果您使用得时电子快门相机和干电池电源电子闪光灯,就一定要准备好新电池,以便及时更换,因为气温低得旧电池无法充电,会影响相机和栓光灯得正常启动,同时相机要尽可能得不要一直裸露在严寒中,放在衣服里,拍照时再拿出来,拍完马上放回,以免损伤相机得使用寿命,更换胶卷时,应尽量再室内,拨卷时也要注意严寒之下胶卷变得十分脆,用力过猛会拉断或撕裂。
以冰灯,冰雕等各种景物为北京拍摄人物纪念照时应该使用闪光灯。
这“一个中心”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就是指合肥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
“二段历史”是指公元215年的三国和公元1952年在这里成立了安徽省省会。
“三大特色”呢指合肥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新兴的科教名城和美丽的滨湖新城,也正因为此。
,合肥市一座既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四大名人”是包公、李鸿章、刘铭传、杨振宁。
“五大景点”是指包公园、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丰乐生态园和徽园。
由于时间限制呢,咱们今天下午就去合肥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包公文化园。
合肥的特色

摘要:先简单介绍合肥,古称庐州,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素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要说合肥的特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城市绿化好,历史地位重要,文化氛围浓厚,大学多、科教之城。
一、合肥的城市绿化得先说合肥的气候。
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间,处于中纬度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总之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而且合肥是全国卫生城市,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9085.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40.2%、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
在整治昔日“庐阳八景”-“镇淮角韵、梵刹钟声等的基础上,又新建成十大自然景点及蜀山森林公园、植物园、花冲公园、杏花公园等,加上城内城外数十处街区游园相匹配,使全市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景的花红树绿的世界。
二、合肥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战略地位。
合肥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
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
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
三、合肥的文化先说说他的艺术。
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深受观众喜爱。
长江剧院是合肥市首屈一指的大型影剧院。
合肥包公祠,包公文化;合肥逍遥津,老庄文化;三国文化;合肥李鸿章,洋务文化,淮军文化。
四、说到合肥的教育和科学发展,有三个地方很值得一提,合肥科学岛、合肥高教城、合肥大学城。
合肥科学岛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在安徽设立的一个综合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介绍合肥作文

介绍合肥作文
我的家乡在合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江淮平原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结合部。
合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立庐阳郡和楚威王十年(公元前222年),合肥属豫章郡。
秦末汉初,楚汉相争时期,韩信曾率军在此大败项羽,此后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合肥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巢湖”了。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面面积902平方公里。
巢湖周围群山环抱、林木茂盛、湖水清澈、碧水连天,与著名的“九里十八湾”相映成趣。
特别是巢湖岸边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南湾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波光粼粼、晶莹透亮,宛如一块镶嵌在合肥市区内的一颗璀璨明珠。
每年盛夏时节,这里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断。
合肥有着丰富而宝贵的地方特产和民俗文化资源。
—— 1 —1 —。
合肥市历史人文概况作文

合肥市历史人文概况作文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合肥市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
本文将对合肥市的历史人文概况进行探索和介绍。
一、历史沿革合肥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
在古代,合肥地区是巢湖流域的重要部分,被认为是一个战略要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贸和军事中心。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合肥成为吴越国的中心城市之一,并在唐代被赋予了州治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合肥逐渐成为安徽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0世纪初,合肥成为安徽省的首府,并得到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
二、历史名胜合肥市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名胜,展示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1.合肥古城墙:合肥古城墙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城墙遗迹,总长约14公里。
这座古城墙见证了合肥的历史变迁,是一座珍贵的历史遗迹。
2.庐阳文庙:作为一座传统的文化场所,庐阳文庙是合肥市的象征之一。
文庙建于明代,是供奉文祖庙,也是合肥古代学府的代表。
3.合肥古建筑群:合肥市内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包括古宅、古街和古巷等。
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三、历史名人合肥市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以其杰出的成就和卓越的贡献为合肥增添了光彩。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提的历史名人:1.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合肥出生,并在明末农民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之一。
2.钱学森: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的钱学森出生于合肥,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成就使合肥成为中国火箭发射的重要基地之一。
3.吴文俊:合肥出生的吴文俊是中国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四、人文风情合肥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独特的人文风情。
合肥的传统艺术形式包括皖剧、皖南民歌和皖南文化等,它们充分展示了合肥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合肥家乡介绍

74%
30000
此外,合肥的特产也十分丰富, 如四大名点之一的麻饼、古井贡 酒等,都是值得带回家的伴手礼
5
交通与旅游
➢ 合肥交通便捷,公路、铁 路、航空和水路等多种交 通方式一应俱全。合宁、 合武等高速公路穿城而过 ,连接着南京、武汉等周 边城市。铁路方面,合肥 是京沪高铁和沪汉蓉快速 通道的交汇点,前往全国 各地十分方便。此外,合 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建成投 用,进一步提升了合肥的 航空枢纽地位
瑰宝
2
地理与环境
地理与环境
合肥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阳光 充足
作为全国著名的生态园林城市,合肥拥有众多公 园和绿地,如环城公园、大蜀山公园等,为市民 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合肥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巢湖、紫蓬山 等自然景观都令人流连忘返
3
经济与社会发断增强,
01
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
地、家电制造业基地之一
02
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旅 游业等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合肥的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显
03
著进步,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4
美食与特产
美食与特产
3,658
合肥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
巢湖银鱼、肥西老母鸡、吴山贡 鹅等都是合肥的特色美食,深受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
3
无论你是来探访历史遗迹、品尝美食,还是来感受现代都市的繁华 与便捷,合肥都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
感谢大家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汇报人:XXXXX
日期:XXXX
合肥 综合知识

合肥综合知识一、概述合肥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省会。
它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合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文将介绍合肥的历史、文化、美食、景点等综合知识。
二、历史合肥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合肥就是中原文明与江南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
相传合肥始建于秦朝,当时是一个小镇。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合肥在宋朝时成为重要的商贸城市,并逐渐发展成为军事要地。
在抗日战争期间,合肥成为中国抗日名城,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合肥会战。
现在的合肥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教中心。
三、文化合肥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影响。
合肥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传统活动,如舞龙舞狮、放烟火、吃汤圆等。
此外,合肥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草鞋戏、灯笼戏等,这些艺术形式展示了合肥独特的文化风情。
四、美食合肥的美食丰富多样,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菜肴。
其中最著名的是合肥的徽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徽菜注重色、香、味的协调,以酥炸、烹炖为主要烹调方式。
著名的徽菜有脆皮山鸽、红烧狮子头、锅巴菜等。
此外,合肥还有许多美味的小吃,如包子、烧饼、豆腐脑等,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夜市,都能找到这些诱人的美食。
五、景点合肥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和旅游景点,让人流连忘返。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合肥包公园,位于合肥市太湖路,是中国最大的包公园。
园内有大型雕塑、景观湖、游乐设施等,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还有合肥庐山公园,位于庐山路,是一座集游览、休闲、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此外,还有合肥周恩来纪念馆、徽州古城等文化景点,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六、总结合肥作为中国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发展迅速,充满活力。
它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拥有美味的传统美食和令人陶醉的风景名胜。
介绍合肥ppt课件

03
合肥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
安徽大学
安徽省唯一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拥有多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 ,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 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 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庐江奇石
庐江县境内有众多形态各异的奇石,其中以“三叠石”、“鹰嘴石 ”、“金鸡石”等最为著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人文景观
1 2 3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是中国古代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一,保存 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和独特的徽州文化,让游客 领略到古徽州的韵味。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家宅,建筑风格 独特,内部陈列丰富,是了解晚清历史和合肥文 化的必游之地。
农业产业化
合肥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和 规模化程度。
旅游业发展
旅游资源
合肥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 巢湖、大蜀山、三河古镇等,这 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
旅游设施
合肥市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 系,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
旅游品牌
$number {01}
介绍合肥
目录
• 合肥概述 • 合肥经济发展 • 合肥教育资源 • 合肥城市规划与建设 • 合肥美食与位置
01
合肥市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下 游,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间,东 邻巢湖,北依淮河,南望长江。
02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 人 馆
朱元璋 (1328~1398) 濠州钟离(今凤阳)人。明朝开
国皇帝。又名兴宗,字国瑞。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出身贫苦,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 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至正十 六年攻占集庆(今南京),自称吴国公。后接受朱升“高 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军力。至正二十八 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年攻 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 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 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 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
域
长江
徽
皖
淮 河
情
长
江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十五”重 点工程,也是我省“861”行动计划通达工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连接大江南北 的第三条通道。大桥于2001年11月18日正 式动工,建设过程中实现安全事故零纪录, 并提前近1年建成通车。
芜湖长江大桥是国家“九五”期间 重点交通项目,工程规模居中国长江大 桥之首。大桥采用低塔斜拉桥桥型,主 跨312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公、铁两 用桥跨度最大的桥梁。大桥工程采用了 10多项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 工艺,大大提高了中国公、铁两用桥梁 设计、制造、安装水平,有14项刷新 了全国建桥记录,荣获2001年度中国 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 该桥的科技含量、工程规模和建造质 量,居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概
况
徽
蓬莱峰
主峰区,南眺天池峰,北依天柱峰,海拔1350 米。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巨壑万仞,峰 顶狭长绝险,纵长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 木护石,葛蔓绕膝,跻身往来,险象从生。今 已修建石级和护栏。峰下时常云掩雾绕,峰顶 在云海中若隐若显。拾级而上,一步一层天, 古人云:“登临犹未半,身已在蓬岛。
皖
情
安徽
本省河湖绝大部分属长江、 淮河两大水系、东南部分则属于 新安江的钱塘江流域。长江自西 南贯穿东北,支流主要有青弋江、 秋浦河、裕溪河、皖河等,太湖 河、潜水河、淮河则与长江几乎 平行横贯本省而位于长江以北, 淮河北侧地势较平缓,支流均顺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淮河 。本 省淮河每年约有十五天左右封冻 期外,淮河以南各河湖均不封冻, 是中国河流封冻的南界,淮河干 流也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 线。本省以淮河为界,淮北地区 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淮南 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 气 温 为 14 至 17 ℃ , 一 月 为 -1 至 -4 ℃。0℃等湿线基本与淮河流相 近。
徽
大
桥
皖
情
本省最大湖泊为巢湖,位于本省中 部 地 区 , 面 积 800 平 方 公 里 , 湖 中 有姥山小岛,是本省旅游风景地之 一。巢湖有裕溪河和长江相接,是 长江水域在本省最大之湖泊,此外, 同属长江水域的湖泊还有南漪湖、 白荡湖、生金湖、武昌湖、泊湖、 黄湖、大官湖、龙威湖、菜子湖、 白湖等。淮河流域的湖泊大都是因 洼地积水而形成,主要有城东湖、 城西湖、瓦埠湖等。
徽
皖
情
老子 生卒年不详。名耳,字伯阳,
谥号 聃。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 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任周 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辞官返里, 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 的政治主张。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 礼。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 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 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 响。 天 地 相 合 老, 子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而 自 均 。 ---------
皖
情
天 柱 峰
天 高 人 为 峰
蓬 莱 仙 境
天 柱 松
飞来峰
三祖寺
神秘谷
琅
琊 丽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境内,古名摩陀岭, 系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东晋元帝司马睿 在称帝前也是琅琊王,曾在此避乱,故后人改名 为“琅琊山”。 整山高200~300米,山峰俊秀,古树参天,环境 幽雅。这里还有唐朝兴建的琅琊寺、宋朝兴建的 醉翁亭和丰乐亭等古建筑群,以及唐、宋以来摩 崖碑刻几百处,其中唐代吴道子绘《观自在(即 观音)菩萨》石雕像和宋代苏东坡书《醉翁亭记 》碑刻,被人们视为绝世珍宝。这里自然风光秀 美,人文景观丰富,自古有“皖东第一名胜”之 赞誉,成为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名士旅游之地, 是中国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
徽
皖
情
九
九 华华圣源自境概 况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池 州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 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 里。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 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 如莲花”,赋诗更名为九华山。唐 开元年间,新罗国(今韩国境内) 国王近亲金乔觉卓锡九华,潜心修 持75年, 99岁圆寂,佛门认证他是 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 地藏道场,明、清鼎盛时期,寺院 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 “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香 火之盛甲于天下。现存古寺庙99座, 佛像1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 尼700余人。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 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 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 旅游胜地。
九华山风景名胜 (肉身殿) 在化城寺西侧神光岭上,又称金地 藏肉身殿,系唐代末年新罗国王子 金乔觉出家并圆寂之地。肉身殿地 势甚高,殿内现有佛教文物展览室。 殿前石梯十分陡峭,共八十四级, 两旁安有铁键,供游人上下扶助。
九 华 山 风 景名 胜 (百岁宫) 位于九华街东北,宫内供 奉一具真身菩萨相传是明 代 僧 人 于 万 历 年 来 此 , 120 岁时圆寂,圆寂前三个月 不食,圆寂后置缸内,用 石灰封口,缸外用文火烘 烤数十日,启缸后贴金, 至今有三百五十年历史, 成为木乃伊式真身菩萨。
徽
皖
情
走
进
安
徽
山 黄
九 天 琅 齐 山 华 柱 琊 云 山 山 山 山
水
长 淮 巢 江 河 湖
人
古 近 代 代
文
黄 徽 宣 梅 州 纸 戏 文 化
简
安徽位 于 华 东 西 北 部 、 横 跨 长 江 、 淮 河 流域,旧以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名安 徽、清代始置安徽省。安庆地区古有皖 国 之 称 , 因 此 安 徽 又 简 称“ 皖 ” 。 全 省 人 口 5千多 万 , 以 汉 族 为 主 , 另 有 回 、 满 等 民 族 。 全 省 面 积 13 万 多 平 方 公 里 , 省 辖 地 级 市 9 个, 在 7 个 地 区 设 行 政 公 署,省会为合肥。
山
仙
景
黄 山 风 景 名 胜 -- 慈 光 阁 原 为 法 海 寺 , 明 代 更 为 慈 光 寺 , 原 建 筑 已 不 存 , 现 为 慈 光 阁 宾 馆 , 其 上 有 含 沙 岭 , 岭 上 有 妙 之 亭 。 金 沙 岭 后是立马亭,立马 亭上可见立马峰摩 崖大字:“立马空 东海,登高望太平” 十字。
名 人 馆
曹操(155~220),字孟德, 三国时沛国谯
(今亳州市)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 家。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参与镇压,迁为 济南相。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今河 南许县东),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 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 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 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 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与其子 曹丕、曹植皆为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 文学时期。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
徽
皖
情
黄
黄 山 风 景 名 胜 -- 人 字 瀑 在紫云峰与朱砂峰两峰夹峙处, 水流从上而下分左右两股下泻, 形如汉字“人”字,故名。人 字 瀑 飞 流 直 下 , 声响如 雷,气势颇 为壮观。观 赏该瀑除观 瀑楼外,还 可在回龙桥 北眺,亦尽 收眼底。 黄 山 风 景 名 胜 -- 文 殊 院 又名玉屏楼,地处黄山腹心地 带,近处景点有莲花峰、天都 峰。原有庙宇已不存,现为玉 屏宾馆,后即玉屏峰,左有迎客松、 右有送客松、 立雪台。前有 文殊台、耕云 峰上“松鼠跳 天都”景以此 观 赏 为 最 佳。
徽
皖
情
包拯 (999~1062) 字希仁,天圣进士,北宋庐州合肥
人。历任广东端州知郡事,西北转运使、江宁庐州知府, 开封府尹,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天章阁侍制,龙图阁 学士,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为孝肃,人称包公。 他任开封府尹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 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开一代清官之风范。遗著 有《包孝肃奏议》10卷。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多作为小说、 戏剧题材。元杂剧有《陈州粜米》等剧目。今合肥有包公 祠、包公墓园。 壮老 心骥 不伏 已枥 曹。, 操 志 在 千 里 ; 烈 士 暮 年 , ---------
徽
皖
情
化 城 寺
百 天 岁 台 宫 寺
肉 身 殿
天
柱
天
风
柱
光
青龙背 主峰区,天柱峰东约 500余米,北望皖伯峰, 南连莲花峰,海拔 1370米。峰顶东侧是 一巨大岸石脊岗,狭 长险陡,俗称青龙背, 亦称鲫鱼背。峰顶西 巅,危石高耸,似石 龙昂首。
安徽之源——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 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前 106年汉武帝南巡时封其为“南岳”,后为隋文帝诏废, 故被人们尊为“古南岳”。 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 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 天柱 山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分八个景区。景区内 “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1982年又被国务院公布 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胜区,92年又被批为国家 级森林公园。这里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 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 摩崖石刻;还有人称“江淮第一漂”的潜河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