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文化概况介绍
合肥概况介绍-2022年学习资料

庐剧-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以大别山和准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因其 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建国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 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 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即可表演古装戏,也适合表演现代戏,不少剧目经过整理-有的成为保留剧目,有的拍 电影和电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庐剧的剧目有200余个,分本戏、折子戏和花腔小戏。本戏,包括连台剧,以公案 爱情及家庭悲欢离合为主要内容,如-《秦雪梅》、《休丁香》、《孟姜女》等。折子戏多为从本戏中抽出具有独立性的 彩部分,如《花园扎根》、《打芦花》等。-花腔小戏则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以及部分闹剧和 刺喜剧,如《讨学钱》、《借罗衣》等。《借罗-衣》还搬上了银幕,涌现出王本银、丁玉兰、武克英、孙邦栋、鲍志远 李道周等知名演员。
面塑-“面人武”大名武建付,设计专业出身,平时最爱的就是跟彩色面团打-交道,捏出的作品花鸟鱼虫、蔬菜瓜果、 物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令人-2-爱不释手。目前,武建付的面塑已被列入合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 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其手法之细致、工艺之精湛让人-惊叹不已。-13
蛋雕-CNSphoto-民间蛋雕艺人王剑,他以刀片-为笔,在轻薄的蛋壳上展现了高超-的艺术功底。内容从人物 山水、-花鸟、卡通、徽章不一而足,既有-古典仕女、梁山好汉和山水画,又-有花鸟猫狗等小动物,还有福娃、-里 -海宝、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动画人物-迎国因-形象,精雕细刻,栩栩如生。-14
羽毛扇-羽毛扇是合肥所辖肥西县水乡古镇三河的传统手工艺品。三河周边地区有许多“换毛”的人,挑着货郎担,摇着 -浪鼓,走村串户,用糖果百货、针头线脑换购鹅毛,为三河的羽毛工艺品业提供源源不竭的原料。鹅毛分白鹅毛、雁鹅 -两种,因雁鹅毛稀少,尤其珍贵。-youaomer-于往程年7一-10
地域文化资源调查 合肥

“盘亭”是刘铭传专为陈列国宝“虢季子白盘”特地建造的。位于“钢叉楼”的后面,它四面环水,只有一座石桥可以相通。1950年元月,刘铭传的曾孙刘肃曾先生亲自护盘进京,将“虢季子白盘”献给国家。从此,这件“虢季子白盘”一直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盘亭”北面的九间厅,是刘铭传居家时宴客会友的场所。故居的西北有座霸王墩,为古人类的遗址;故居的东南有个大堰,是当年为建造故居取土烧砖瓦形成的一于九间厅后,曾经是刘铭传居家时的弹药库。大岛上面是一座读书亭,仅架一座栈桥与外相通。
·三国遗址公园
合肥素有“三国故地”之称。三国时期,合肥属魏国扬州淮南郡,孙权占据江东以后,势力迅速扩大,不断攻打合肥,图谋争夺江淮进而统一全国。据[晋]陈寿撰《三国志》记载:魏青龙元年(233),征东将军满宠两次上疏魏明帝曹睿,在合肥旧城西三十里建立新城以抗孙吴。新城建立后,合肥旧城(位于今市区四里河一带)作为居民区和商业中心,仅派少量部队防守。
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该展览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故居自开放以来,以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
合肥家乡介绍

74%
30000
此外,合肥的特产也十分丰富, 如四大名点之一的麻饼、古井贡 酒等,都是值得带回家的伴手礼
5
交通与旅游
➢ 合肥交通便捷,公路、铁 路、航空和水路等多种交 通方式一应俱全。合宁、 合武等高速公路穿城而过 ,连接着南京、武汉等周 边城市。铁路方面,合肥 是京沪高铁和沪汉蓉快速 通道的交汇点,前往全国 各地十分方便。此外,合 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建成投 用,进一步提升了合肥的 航空枢纽地位
瑰宝
2
地理与环境
地理与环境
合肥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阳光 充足
作为全国著名的生态园林城市,合肥拥有众多公 园和绿地,如环城公园、大蜀山公园等,为市民 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外,合肥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巢湖、紫蓬山 等自然景观都令人流连忘返
3
经济与社会发断增强,
01
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
地、家电制造业基地之一
02
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旅 游业等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此外,合肥的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显
03
著进步,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4
美食与特产
美食与特产
3,658
合肥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
巢湖银鱼、肥西老母鸡、吴山贡 鹅等都是合肥的特色美食,深受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
3
无论你是来探访历史遗迹、品尝美食,还是来感受现代都市的繁华 与便捷,合肥都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
感谢大家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汇报人:XXXXX
日期:XXXX
介绍合肥ppt课件

03
合肥教育资源
高等教育
安徽大学
安徽省唯一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拥有多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 ,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 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 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庐江奇石
庐江县境内有众多形态各异的奇石,其中以“三叠石”、“鹰嘴石 ”、“金鸡石”等最为著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人文景观
1 2 3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是中国古代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一,保存 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和独特的徽州文化,让游客 领略到古徽州的韵味。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家宅,建筑风格 独特,内部陈列丰富,是了解晚清历史和合肥文 化的必游之地。
农业产业化
合肥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和 规模化程度。
旅游业发展
旅游资源
合肥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 巢湖、大蜀山、三河古镇等,这 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
旅游设施
合肥市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 系,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
旅游品牌
$number {01}
介绍合肥
目录
• 合肥概述 • 合肥经济发展 • 合肥教育资源 • 合肥城市规划与建设 • 合肥美食与位置
01
合肥市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下 游,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间,东 邻巢湖,北依淮河,南望长江。
02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 一。
关于合肥的介绍

关于合肥的介绍一、地理位置合肥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
它的经度为117°08′-118°50′,纬度为31°14′-33°46′。
合肥地处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汇处,东邻江苏、浙江,南接江西,西连湖北,北靠河南。
全市总面积11943.29平方公里。
二、历史文化合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早在三国时期,合肥就是当时著名的战略要塞之一。
唐代时期,合肥成为了当时的商贸中心和重要军事据点。
明清两代,合肥成为了安徽省的行政、文化、经济中心,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三、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合肥市逐渐成为全国知名城市之一。
目前,合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并且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合肥还是安徽省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拥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交通网络。
四、旅游资源合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包括:1.庐州博物馆:庐州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以古代青铜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
2.明故宫遗址公园:明故宫遗址公园是中国唯一一座明代皇帝宫殿遗址公园,是国家AAAAA级景区。
3.三河古镇: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西南部,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这里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遗迹。
4.巢湖风景区:巢湖风景区位于合肥市东北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这里有美丽的湖光山色、丰富多彩的水上活动和独特的渔家文化。
五、美食文化合肥的美食文化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包括:1.蒸馍:蒸馍是合肥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它以糯米和豆粉为主要原料,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2.芙蓉酥:芙蓉酥是合肥地区非常受欢迎的传统糕点之一,以芝麻、糖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制成。
3.板栗烧鸡:板栗烧鸡是安徽省传统名菜之一,在合肥地区也非常受欢迎。
合肥 综合知识

合肥是中国安徽省的省会,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1°50′~32°45′,东经117°14′~118°45′。
以下是关于合肥的一些综合知识:历史:合肥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在清朝时期,合肥成为安徽的重要商业和文化中心。
20世纪以来,合肥发展成为中国的科技和教育重镇。
经济:合肥是中国重要的科技、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它是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自主创新示范区。
合肥的经济以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要支柱产业。
高校:合肥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和安徽大学(AHU)。
USTC是中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以其在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而闻名。
科技产业园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合肥市的两个主要科技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文化和旅游:合肥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
其中著名的景点包括合肥大剧院、庐州大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等。
此外,合肥周边的黄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也吸引着众多游客。
交通:合肥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提供国内和国际航班,合肥火车站连接着全国各地的铁路网络。
此外,合肥也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等。
城市发展:近年来,合肥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改善。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进,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些是关于合肥的一些综合知识,合肥作为中国的科技和经济中心,吸引着众多的人才和投资,持续发展壮大。
合肥文化概况介绍

合肥文化概况介绍合肥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创新中心。
合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安徽省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合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在此筑城,建立了合肥县,合肥渊源流长。
合肥曾是南宋时期的滁州路辖地,元朝时期的宣府、宣城、宣州巡检使司所在地。
明清时期,合肥成为安徽省的行政中心,并且发展成为江淮地区的商贾集散地。
合肥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传统艺术、名人故居等。
其中最著名的历史建筑是庐剧大戏楼,位于繁华的庐阳区,是一座以庐剧为主要演出形式的传统大戏楼,是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肥还是许多著名文化名人的故乡,如现代作家老舍、曹禺、汪曾祺,以及科学家曹先炎等。
这些先贤为合肥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合肥也是一座科技城市,拥有多个重要的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
这些高等学府为合肥的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
合肥的传统艺术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庐剧是合肥最具特色的传统戏剧形式,以其细腻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
合肥还有花鼓戏、皮影戏、评弹等丰富多样的戏剧形式,每年吸引着大量观众的参与和欣赏。
合肥的美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
合肥菜以清淡爽口而著名,如翡翠豆腐、梅花糕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合肥还有多个重要的文化节日,如合肥洪湖花会、长江·城市影展以及合肥荷花节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总的来说,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元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形式以及独特的美食文化。
合肥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光、交流和投资。
合肥城市介绍PPT

二 特色景点
中庙姥山岛
中庙姥山岛位于巢湖湖心,是巢湖上最大的岛屿。 岛上有一座高达300多米的山峰,名为姥山。姥山上有一座道教寺庙,名为中庙。因此,这 个岛屿被称为中庙姥山岛。岛上除了中庙外,还有其他的古迹和风景,如石刻、石窟、石桥、 石井等。
二 特色景点
大蜀山
大蜀山是合肥市的一座城市山,位于合肥市蜀山 区,海拔高度约140米。 大蜀山上有多个景点,如蜀山寺、石佛寺、石鼓 寺、石鼓湖等。大蜀山上还有一座现代化的天文 馆,是合肥市的科普教育基地。 大蜀山是合肥市的一处绿色生态空间,也是合肥 市的一处休闲健身场所。
一 历史故事
包拯与包公祠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政治家、文学家、清官 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包青天”。他在合肥地 区任过职,并且在他的治理下,合肥地区政治清 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了纪念包拯的功绩 和贡献,人们在合肥建立了一座包公祠,供奉包 拯的神位。这座包公祠成为了合肥地区的历史文 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之一。
合古“合 淝称庐肥 。庐”市
州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 庐合称 阳” 、,
旅游 胜地
旅游 胜地
阳“合 、合肥 合”市 淝,, 。古简
称称 庐“ 州庐 、” 庐或
一二三四
历特当民 史色地俗 故景美文 事点食化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西翼,环抱巢 湖,介于北纬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 间,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
三 当地美食
鸭油烧饼
合肥美食中的鸭油烧饼是一道风味独特、闻名遐 迩的美食。它以鸭油为主要配料,制作的小笼汤 包和多种卤炒制品为亮点。鸭油烧饼的特色在于 选料、制作和火功都非常讲究,烧饼的层次分明, 入口又香又酥,余味久存。除了鸭油烧饼,合肥 还有其他美食如小笼汤包、烧卖等也很有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 香 楼
在合肥老城西南角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略有起伏的山丘绿树中掩映着一幢幢不同风格的别墅琼楼。那里有一个很好听 的名字:稻香楼。不过现在这里没有稻香,当初的稻香楼如今也难觅踪影。 清初,合肥人龚鼎?从浙江仙居知县退归后,在合肥建稻香、水明二楼。其中稻香楼很快成为合肥名胜,文武百官和名人 迁客都喜欢来此,登楼凭栏,赏四时景致,览八方风情,而吟咏而写意。据考证,其兄龚鼎孳就曾携如夫人顾眉数回合肥,住 稻香楼,与地方文儒互有唱和。龚鼎孳曾有诗云: 雨过城荫碧淑长,画龙彩?斗芳塘。使君心似冰壶月,不闻荷香闻稻香。 千 村花柳映凫鸥,府主清廉岁有秋。租吏缓来兵甲远,野夫真卧稻香楼。 龚鼎孳稍后,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合肥人李天馥及其子、名诗人李孚青也曾入住稻香楼。李天馥和庐州知府张见易 留住新安画派大师石涛和尚于稻香楼月余,石涛后来在其名作《巢湖图》的跋文中还叙及过他在稻香楼内与尚书太守们诗酒唱 和之乐事。 稻香楼历风雨百年,后逐渐荒圮坍塌。清人邵陵在目睹稻香楼遗存后有诗云:“惨淡郊原落日黄,一声秋笛下牛羊。高楼 不见人危倚,依旧西风送稻香”。如今,稻香虽没有了,但“稻香楼”这个地名却延续下来。甚至讲到“楼河”,“老合肥” 们都知道指的是靠近稻香楼的那一段护城河。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将稻香楼一带重新规划并加以绿化美化,建起稻香楼饭店(今称稻香楼宾馆),80年代又新 建庐阳饭店,稻香楼的南面还陆续添建了安徽饭店、梅山迎宾馆等,这一带现已成为安徽省和合肥市对外接待的中心,其源盖 出于稻香楼“风景这边独好”。近年来不断有民间人士呼吁,走市场化运作之路,进一步开掘稻香楼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打 名人牌,打旅游牌,复建稻香楼,进而把稻香楼建成合肥的大观园。
吴山铁字
吴山铁字创始于20世纪 80年代初。当时以邓智源、 陶仁志等为首的一批艺人, 勇于创新,以锤代笔,以铁
作墨,。邓智源的铁字融铁
的刚劲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魅力于一体显示出一种潇洒、 遒劲、饱满生动的艺术感染 力,具有典雅别致、古色古 香的艺术韵味,被誉为“中 华一绝”。他的创意铁字 《福》、《佛》被“中华绿 色奥运情活动组委会”授予 奥运纪念品设计创意金奖。
二、人文艺术
文
化
合肥深入挖掘、保护 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着力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 较好成效,形成了合肥地域 文化特色:包公祠—包公 文化;逍遥津—三国文化; 六谷祠—药王文化; 赤阑 桥—宋词文化; 白水坝— 丽友文化; 城隍庙—道教 文化; 李鸿章—洋务文化; 道士岗—刑天文化; 八大 特色文化品牌,构建了民族 民间文化发展的新平台。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 年历史的古城,秦置合肥县,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于鸡鸣山 东麓汇合而得名。隋至明清 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 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 阳”。合肥自然环境优美, 名胜古迹甚多。市区公园环
城走,碧水绕城流。
人
口
合肥市2008年经济社会统计
•户籍人口为486.74万(含四区三县) •全市常住人口501万 •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03.49万;市区常住人口 260万; •非农业人口210万.
剪
纸
唐定兰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她的剪纸在合肥、肥东、肥 西、长丰一带很有名气,大家亲切的称她为“剪花大姐”。她剪下 的人物、物品、花、鸟、鱼、蝶无不神形兼备,引人入胜。
葛崇云剪纸内容“与时俱进”, 民间传统审美的味道, 又增添了现代的气息栩栩如生。
火 笔 画
“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起 源于西汉。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 及其弟子为代表。安徽“火笔画”的特 征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在 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度地带,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冬寒夏热, 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 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 2100多个小时。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
雨显着、夏雨集中。
历
史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 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 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 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 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 称为“庐州”。1949年,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1952年,安 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于合肥市。
羽 毛 扇
羽毛扇是合肥所辖肥西县水乡古镇三河的传统手工艺品。三河周边地区有许多“换毛”的人,挑着货郎担,摇着拨 浪鼓,走村串户,用糖果百货、针头线脑换购鹅毛,为三河的羽毛工艺品业提供源源不竭的原料。鹅毛分白鹅毛、雁鹅毛 两种,因雁鹅毛稀少,尤其珍贵。
小良烙画
郑小良,安徽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以铁为笔以火为墨在木板、宣纸、葫 芦等材料上烙画,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烙画艺术,探索独特的艺术风格。 1992年,微型木板烙画《八十七神仙图》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 (民间美术大展)”中荣获一等奖;1995年,鉴于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 作方面成绩卓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 美术家称号”;2006年九月被授予安徽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葫 芦烙画”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他精心打造的工艺美术品“小良烙画”,其产品有木板、宣纸、葫芦等系列; 涉及名山大川、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典雅细腻,形象生动。做为合肥地区著 名的高档商务文化礼品、民间收藏珍品、旅游纪念品,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合肥十景》烙画系列,作为文化品牌,得到社会 的认可,被政府部门大量采购。
佛教文化-明教寺
坐落于中国安徽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旁,原名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至隋末,寺院荒 废。唐大历年间(766—779)在废墟中掘得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上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为“明教院”。明代改称“明 教寺”。后迭经兴废。至清咸丰三年(1853),复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重建。1937年冬,寺院部分建筑被日军飞机炸毁。新中 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拨款修缮。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明教寺历史悠久,建筑雄伟。在清代,居合肥城众寺之冠。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客堂、寮房 等。
作画。作品曾12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
术大展;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 切接见;其作为省、市对外馈赠礼品为 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一定贡献。
洋 蛇 灯
洋蛇灯传统舞蹈设计有:1.长蛇出海: 分头出,尾出,头尾并出;2.走经折, 分上经折,下经折;3.摇大车:原地翻 滚,正面看环节动,倒看翻滚;4.四蟒 翻身:头翻,尾翻,头尾双翻;5. 盘 宝塔:头盘(顺盘),尾盘(倒盘)。 洋蛇灯的仪仗及音乐有:前面是4对 牌灯,一对写风调雨顺,一对写技艺简 介。牌灯后有两根“三眼铳”,以炮助 威。后面是20管笛子,两个大抬鼓, 大鼓为腰鼓形,一丈长,从两头打,打 出节奏。大锣、钹配3至4套。锣鼓打 十番。 洋蛇灯从1984年庐州第一届灯会开 始到合肥、店埠表演,以后又三进省城, 二进肥东。它从偏僻的山村走向繁华的 大都市,从乡间的打谷场登上省、市体 育馆的大舞台, 每次外出回村后,全 村鸣炮接灯,给蛇神接风洗尘,并在邵 姓“老大门”供奉,昼夜香火不断,紫 烟缭绕,三日后,才可撤坛熄灯。洋蛇 灯频繁进省入县,无疑给这一传统民间 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如今去烛用电代替 后,既安全又增加蛇灯本身的艺术效果, 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中央电视台 《神州风采》栏目曾对洋蛇灯作了专题 介绍,称其为中华一绝。
合肥文化概况介绍
一、城市概况
二.人文艺术 三.风景地标建筑
目录
四.经济发展 五.交通状况
六.基本发展
七.远景规划
一、城市概况
地理位置
安徽省省会,综合性工业城市,中国建设中的科教基地。辖庐阳、瑶海、蜀山、包河四区及
长丰、肥东、肥西三县,总面积7029.48平方公里,位于省境中部,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 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 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面
塑
“面人武”大名武建付,设计专业出身,平时最爱的就是跟彩色面团打 交道,捏出的作品花鸟鱼虫、蔬菜瓜果、动物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令人 爱不释手。目前,武建付的面塑已被列入合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他也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其手法之细致、工艺之精湛让人 惊叹不已。
蛋
雕
民间蛋雕艺人王剑,他以刀片 为笔,在轻薄的蛋壳上展现了高超 的艺术功底。内容从人物、山水、 花鸟、卡通、徽章不一而足,既有 古典仕女、梁山好汉和山水画,又 有花鸟猫狗等小动物,还有福娃、 海宝、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动画人物 形象,精雕细刻,栩栩如生。
三、风景地标建筑
八大风景 •李府春秋
•墨荷琼林
•包园清风
•翡翠环城
•三河古镇
八大风景
•逍遥古津
•天鹅湖畔
•科学绿岛
•蜀山览胜
•瑶岗风云
地标建筑
三孝口
《合肥县志》有段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 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 好。初,母病疮甚重,梅吮之得愈。” 相传昔日在合肥城西门附近曾住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一老母,已年逾 古稀。其膝下有三子,乃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照顾好老母,三子 轮流精心守护左右,不轻离片刻。这年,老母不幸患痈疽,脓血不止。 为了减轻老母痛苦,三子竟轮番用嘴吮吸脓血。为了使老母疾病得以 早日治愈,三子日日四下寻访名医、偏方。然此疾病在当时乃属不治 之症,要想治愈,谈何容易。在无可奈何之际,三子只得转而进寺庙 烧香求佛。一日,三子在寺庙门前,偶遇一算命先生,三子试以实情 相告,希得指点。算命先生闻听三子诉说后,托词告曰:“若想治愈 老母疾病,非补以活人肉汤汁不可”。此本是算命先生故意虚造之言, 暗示其老母疾病已无法救治。然三子不悟话中之意,未加思索即信以 为真,竟在祈拜泥佛之时,从腿上剜下一块肉来,回家后迅即熬成汤 汁,喂其老母。办法用尽,终未能挽救老母的生命。老母咽气后,三 子又变卖掉家产,买来棺材,为老母料理后事。 再说,相传在西门街心路下埋有一块红糙石,下面压着大蜀山的钥匙, 若取出这把钥匙,就能打开大蜀山的山门,取得大蜀山的金银财宝。 但又传,若此红糙石一动,合肥城内就要遭火灾,故从未有人敢轻举 妄动。孰料这一传说被合肥城内一贪财的无赖获悉,其乘夜深人静之 时,悄悄将红糙石掀开,将大蜀山钥匙盗走。大蜀山的钥匙被盗走了, 火灾也就招来了。一时间,西门一条街浓烟四起,火势越烧越旺,眼 看大火已烧到那三子之家。为了护卫棺柩,三子竟以身伏于棺上,誓 与棺柩同存亡。似乎是神灵被三子的虔诚举动所感动,大火竟跳过其 家。 这场大火过后,整个城西门一条街房屋都被大火烧为灰烬,唯独那三 子之家房子完好无损。由此,这个地方后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孝口” 了。三孝口地址在今市区长江路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