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ARM-综合实验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合集下载

STM32实验报告

STM32实验报告

STM32实验报告实验一:一个灯的闪烁一、实验要求1.熟悉使用STM32F103ZET6开发板2.利用C语言程序实现一个灯闪烁二、电路原理图图1-1 LED灯硬件连接图三、软件分析1.本实验用到以下3个库函数(省略了参数):RCC_DeInit();RCC_APB2PeriphClockCmd();GPIO_Init();2.配置输入的时钟:SystemInit()主要对RCC寄存器进行配置,GPIOA连接在APB2上,因此RCC_APB2PeriphClockCmd()函数需要使能APB2Periph_GPIOA3.声明GPIO结构: PF6~PF10口配置为输出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GPIO_Pin_6|GPIO_Pin_7|GPIO_Pin_8|GPIO_Pin_9|GPIO_Pin_1 0;4.应用GPIO口:点亮LED1有五种方法①ODR寄存器法:GPIOA->ODR=0xffbf;②位设置/清除寄存器法:GPIOA->BRR|=0X001;③方法③只适用于GPIOx_BSRR寄存器④GPIO_WriteBit()函数法:GPIO_Write(0xffbf);⑤置位复位库函数法:GPIO_ResetBits(GPIOF,GPIO_Pin_8);5.主函数程序:int main(void){RCC_Configuration(); /* 配置系统时钟 */GPIO_Configuration(); /* 配置GPIO IO口初始化 */for(;;){GPIOF->ODR = 0xfeff; /* PF8=0 --> 点亮D3 */Delay(600000);GPIOF->ODR = 0xffff; /* PF8=1 --> 熄灭D3 */Delay(600000);}}四、实验现象下载程序后开发板上的LED1灯闪烁五、总结通过对本实验可以发现,和51等8位单片机相比,STM32对I/O 端口的操作变得复杂了许多。

单片机STM32实验报告

单片机STM3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微机原理与车载系统学生姓名蒋昭立班级电科1601学号***********指导教师易吉良成绩2018年12 月17 日实验1 GPIO实验1.1 实验目的1)熟悉MDK开发环境;2)掌握STM32单片机的GPIO使用方法。

1.2 实验设备1)一台装有Keil和串口调试软件的计算机;2)一套STM32F103开发板;3)STlink硬件仿真器。

1.3 基本实验内容1)熟悉MDK开发环境,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3章,安装MDK 并新建test工程,运行例程,在串口窗宽观察结果,并记录如下:从图片可以看出,例程运行成功,没有错误。

2)按键输入实验,《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8章。

实现功能:3 个按钮(KEY_UP、KEY0和KEY1),来控制板上的2 个LED(DS0 和DS1)和蜂鸣器,其中KEY_UP 控制蜂鸣器,按一次叫,再按一次停;KEY1 控制DS1,按一次亮,再按一次灭;KEY0 则同时控制DS0 和DS1,按一次,他们的状态就翻转一次。

理解连续按概念及其实现代码。

参数mode 为0 的时候,KEY_Scan 函数将不支持连续按,扫描某个按键,该按键按下之后必须要松开,才能第二次触发,否则不会再响应这个按键,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按一次多次触发,而坏处就是在需要长按的时候比较不合适。

当mode 为1 的时候,KEY_Scan 函数将支持连续按,如果某个按键一直按下,则会一直返回这个按键的键值,这样可以方便的实现长按检测。

寄存器方法实现不支持连续按的关键代码,以及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由程序可知,给KEY_Scan函数输入的值为0,为不支持连按模式。

寄存器方法实现支持连续按的关键代码,以及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由程序可知,给KEY_Scan函数输入的值为1,为支持连按模式。

3)采用库函数方法实现按键输入实验,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库函数版本_V1.0》第8章。

实 训 报 告---STM32制作MP3播放器

实 训 报 告---STM32制作MP3播放器
{ f_kbps=temp;//更新 KBPS time=((float)lenth/f_kbps)/125;//更新时间
} //显示播放时间 LCD_Show2Num(60,110,time/60,2,16,0); //分钟 LCD_ShowChar(60+16,110,':',16,0); LCD_Show2Num(60+24,110,time%60,2,16,0);//秒钟 LCD_ShowChar(60+40,110,'/',16,0); //显示总时间 if(f_kbps)time=(lenth/f_kbps)/125;// 得 到 秒 钟 数
指导老师:*** 实训内容:制作 MP3 播放器 完成时间:2011-11-20
目录
一、实训目的·······································1
二、实训内容·······································1 1、MP3 简介····································1 2、硬件设计····································3 3、软件设计····································4 4、功能扩展····································10
训用 DS1 来象征性地指示程序的运行(实际是指示一个簇的结束)。
本次实训用到的资源如下:
STM32F103RBT6、DS1、TFT-LCD 液晶显示模块、SD 卡、KEY0、KEY1、
KEY-UP、ALIENTEK MP3 解码模块。
下面是 ALIENTEK MP3 解码模块和 ALIENTEK MiniSTM32 开发板的

STM32专题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STM32专题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实验报告项目名称:STM32专题报告专题内容:STM32芯片的优势及其改进建议分班代码:2班11组姓名:XXX 学号:SXXXXXXX 导师:XXX 学科: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电话: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STM32芯片的优势及其改进建议1引言ARM在1990年成立,当初的名字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 Ltd.,”,当时它是三家公司的合资——它们分别是苹果电脑,Acorn电脑公司,以及VLSI技术(公司)。

在1991年,ARM推出了ARM6处理器系列。

后来,逐渐的有一些大公司,包括TI、NEC、Sharp、ST等,都获取了ARM授权,这些公司运用ARM处理器加入一些其他相应的模块设计出符合自己需求功能的控制器,因而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ST公司就是运用Cortex-M3内核设计出了STM32系列芯片。

Cortex-M3 内核内核是专门设计于满足集高性能、低功耗、实时应用于一体的嵌入式领域的要求。

Cortex-M3 在系统结构上的增强,让STM32 性能得到了提高;Thumb-2 指令集带来了更高的指令效率和更强的性能;通过紧耦合的嵌套矢量中断控制器,对中断事件的响应比以往更迅速。

STM32系列芯片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STM32系列芯片外形结构2 STM32芯片的优势分析对于STM32芯片的优势可以从其使用的内核进行分析,STM32处理器的内核是ARM 公司最新的、先进架构的Cortex TM-M3内核(1.25 Dhrystone MIPS/MHz),它的具体优势如下:1)功能强大。

Cortex-M3采用了哈佛结构,拥有独立的指令总线和数据总线,可以同时进行取指与数据访问。

并且Thumb-2 指令集以16 位的代码密度带来了32 位的性能。

它能在相同主频条件下处理更多的任务,支持更为复杂的程序设计。

STM32实验报告

STM32实验报告

实验一:一个灯的闪烁一、实验要求1.熟悉使用STM32F103ZET6开发板2.利用C语言程序实现一个灯闪烁二、电路原理图图1-1 LED灯硬件连接图三、软件分析1.本实验用到以下3个库函数(省略了参数):RCC_DeInit();RCC_APB2PeriphClockCmd();GPIO_Init();2.配置输入的时钟:SystemInit()主要对RCC寄存器进行配置,GPIOA连接在APB2上,因此RCC_APB2PeriphClockCmd()函数需要使能APB2Periph_GPIOA3.声明GPIO结构: PF6~PF10口配置为输出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GPIO_Pin_6|GPIO_Pin_7|GPIO_Pin_8|GPIO_Pin_9|GPIO_Pin_10;4.应用GPIO口:点亮LED1有五种方法①ODR寄存器法:GPIOA->ODR=0xffbf;②位设置/清除寄存器法:GPIOA->BRR|=0X001;③方法③只适用于GPIOx_BSRR寄存器④GPIO_WriteBit()函数法:GPIO_Write(0xffbf);⑤置位复位库函数法:GPIO_ResetBits(GPIOF,GPIO_Pin_8);5.主函数程序:int main(void){RCC_Configuration(); /* 配置系统时钟 */GPIO_Configuration(); /* 配置GPIO IO口初始化 */ for(;;){GPIOF->ODR = 0xfeff; /* PF8=0 --> 点亮D3 */Delay(600000);GPIOF->ODR = 0xffff; /* PF8=1 --> 熄灭D3 */Delay(600000);}}四、实验现象下载程序后开发板上的LED1灯闪烁五、总结通过对本实验可以发现,和51等8位单片机相比,STM32对I/O端口的操作变得复杂了许多。

STM32综合实践

STM32综合实践

河南科技大学综合实践报告综合实践任务书(指导教师填写)课程名称自动化综合实践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基于STM32的信息显示设计一、综合实践目的1.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如何利用Internet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4.提高毕业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提高学生设计报告撰写水平。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1设计内容以STM32为主机,设计一个信息显示系统,需要显示功能如下:(1)显示人员姓名,三个字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显示;(2)使用大字体显示;(3)显示该人员的照片;(4)通过按键进行人员信息切换。

2 设计要求•设计STM32的最小系统;•启动系统的按键电路设计。

•绘制实现本设计内容的硬件电路(原理图),系统的组成框图。

•编写本综合实践内容的软件设计(包含程序流程图和对程序注释)。

•硬件实验部分可选用实验箱测试或仿真软件实现。

三时间进度安排按教学计划规定,综合实践课程的总学时为2周,其进度安排和时间大致分配如下:1.十七周周一至周三查阅资料、进行软、硬件初步设计;2.十七周周四至周五具体实现软硬件的设计功能;3.十八周周一至周三完善系统设计,调试、测试,形成完整的系统。

4.十八周周四至周五总结设计过程,编写综合实践报告书,并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1]梁新元. 嵌入式系统开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陈振林. 嵌入式硬件设计.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STM32嵌入式微控制器快速上手.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4]陈启军.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基于Cortex-M3内核和STM32F103系列微控制器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五、设计分组及选题安排自动化122班全体学生,自动化123班部分生。

指导教师签字:2015年12月20日自动化综合实践报告目录1 设计项目简介1.1 系统功能描述1.2 目前该项目的类似产品的情况简介1.3 项目本身的特色2 总体设计2.1 总体方案设计框图3 硬件设计3.1 主控芯片选型3.1.1 STM32F103X系列处理器简介3.1.2 功能介绍3.1.3 STM32电路图3.1.4 JTAG/SWD3.2 LCD显示屏3.2.1 LCD显示屏电路3.2.2 数据与显存对应关系图3.3 按键电路图4 软件设计4.1 LCD显示系统程序框图4.2 按键程序框图5 程序清单5.1 STM32启动程序5.2 LCD程序5.3 按键相关程序6 收获及体会参考文献1 设计项目简介1.1 系统功能描述以STM32为主机,设计一个信息显示系统,系统可以显示人员姓名,三个字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并且可以使用大字体显示;此外,还应该具有显示该人员的照片,并通过按键进行人员信息切换的功能。

STM32实验系统专题报告

STM32实验系统专题报告
标准NVIC包括一个NMI,和32个通用物理中断,可 配置中断240个,优先级位3~8位 通过与处理器的紧密结合,加快中断服务程序 (ISR)的执行 通过寄存器硬件堆栈,加上退出和重启多寄存器 Load-Store操作,可以不用任何汇编代码完成寄存 器数据传送 采用尾链(Tail-Chaining) 技术,简化了激活和挂 起的中断之间的数据传送 进入中断和退出中断时,处理器状态硬件自动保存 和恢复,无须而外指令消耗

2.3.2内嵌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
Cortex-M3异常类型及优先级表
2.3.2 Cortex-M3和ARM7的比较
2.3.2 Cortex-M3和ARM7相比异常处理的优化

单个异常处理过程
处理时间比较
TARM7= TARM7_PUSH +TARM7_POP =26+16 =42 TCortex-M3= TM3_PUSH +TM3_POP =12+12 =24
对于Back-to-Back异常的处理,Cortex-M3少用了28个时钟周期
3、STM32简介
STM32系列产品命名规则

示例: STM32 F 103 R E T 6 A XXX 产品系列 STM32 = 基于ARM®的32位微控器 产品类型 F = 通用类型 产品子系列 101 = 基本型 102 = USB基本型,USB 2.0全速设备 103 = 增强型 105或107 = 互联型
2.1 ARM Cortex-M3处理器结构框图
2.2 ARM Cortex-M3处理器内存映射
2.3 Cortex-M3内核特点
Cortex-M3内核采用ARMv7-M架构,

stm32实训总结

stm32实训总结

实践形式: √校内实践基地实践□校外实践基地□导师联系校外实践□自行联系校外实践□ 其他______________起止日期:2015.12.14-2015.12.25实践总结(要求写明实践地点、实践时间、指导教师、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和完成情况,字数及其它具体要求由各学院根据学科情况自行制定。

)实践地点实践目的1. 利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通过本次电子实习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巩固本课程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3. 了解循迹小车构成的设计方法。

4. 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子电路的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5. 培养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实践内容:一、智能小车配置本次实训中所用到的智能小车如图1所示,其主要配置包括:图1 智能小车1、小车底盘小车底盘是机器人最重要的载体,相当于人体的驱干,ZK-4WD小车平台采用差速转弯非常灵活可以实现原地打转。

小车平台大小刚好可以承载一些如驱动器控制器、控制器、电池、传感器等。

图2 小车底盘2、驱动器小车直流电机工作电流一般是200-400MA,有些更大,如果一个小车是二个轮子,那么总的电流在400-800MA左右,这些电机轮子都是要接受单片机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而市面有的单片机IO 口一般只能提供5MA到10MA的电流,直接驱动不了电机,所以需要一个驱动模块,放大电流。

驱动采用专业的L298N驱动芯片。

图3 L298N驱动芯片3、控制器图4为控制器STM32核心板,STM32平台采用核心板+外围板方式。

核心板主要包括STM32F103VET6最小系统、按键、LED灯、TF卡、串口和JTAG电路。

可以完成STM32内部资源的大部分开发应用。

外围板包括数码管电路、存储器电路、红外、光敏电阻、温度传感器、ULN2003电路、步进电机、蜂鸣器、DS1302时钟电路和CAN总线等电路设计,基本包括了STM32的所有资源、同时又对IIC、单总线、SPI 总线、CAN总线等协议进行了硬件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实验报告项目名称: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设计专题:综合实验二类: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班级:小组成员(1)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2)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3)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20XX年XX月XX日一、本实验主要内容及要求本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利用ARM内部的A/D转换器进行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设计。

实验要求如下:1、采用STM32开发板上的12位A/D转换器(参考电压3.3V)采集电位器测试点的电压值。

电位器与A/D的输入通道14相连接。

2、当按下Key键之后任意旋转电位器,利用A/D转化器采样20组电压值(每1ms采样一次,使用定时器TIM2计时),并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当前电压值,当再次按下Key键之后将20组电压值存入到FLASH中。

3、复位后按下Temper键将保存的20组电压值在液晶屏幕中央绘制出波形(要求各点连接,每个点为5个像素,要有坐标系)。

1)横坐标为“1~20”,每个横坐标之间的间隔为8个像素点;2)纵坐标为电压值“0V,1V,2V,3V,4V”,相邻坐标之间的为10个像素点。

4、在液晶屏合适的位置显示组名、姓名、学号、开发日期等信息。

可利用STM32开发板的资源扩展其他自定义功能(如增加温度采集通道、当前采样频率显示和设置、采样率调节等)。

二、硬件框图本次实验的硬件部分主要是计算机和STM32两个部分,对于计算机部分不做过多的介绍,下面着重介绍STM32中的与本实验相关模块。

1.1 ADC模块12位ADC是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拟数字转换器。

它有多达18个通道,可测量16个外部和2个内部信号源。

各通道的A/D转换可以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模式执行。

ADC的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方式存储在16位数据寄存器中。

模拟看门狗特性允许应用程序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超出用户定义的高/低阀值。

ADC的输入时钟不得超过14MHz,它是由PCLK2经分频产生。

STM32教学平台的电位器是信号是连接到STM32的PC4口的,PC4正好是A/D转换的通道14,STM32实验教学平台上也标注了ADC12_14(14通道),电位器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ADC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ADC硬件框图1.2 Flash存储模块STM32F103ZET6有3个SPI,分别为SPI1、SPI2和SPI3。

其中SP2和I2S2,SPI3和I2S3共用管脚,采用SPI功能还是I2S功能是由SPI_I2S_CFGR寄存器的第11位I2SMOD来决定的。

SPI_I2S配置寄存器(SPI_I2S_CFGR),如下图3所示。

其中I2SMODE位为1时表示选择I2S模式,为0时表示选择SPI模式。

在STM32开发板上,是采用STM32的SPI1连接SPI FLASH 的,如图2所示,STM32与M25P80的IO 接口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图2 STM32的SPI1硬件框图表1 STM32与M25P80的IO 接口对应关系1.3 Key 按键介绍 通常的按键所用开关为机械弹性开关,当机械触点断开、闭合时,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地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子断开。

因而在闭合及断开的瞬间均伴随有一连串的抖动,为了不产生这种现象而作的措施就是按键消抖。

消抖是为了避免在按键按下或是抬起时电平剧烈抖动带来的影响。

按键的消抖,可用硬件或软件两种方法。

Key 硬件框图如图3所示,按键输入与PG8口连接。

当按键不按下时,PG8口输入高电平;当按键按下时,PG8口输入低电平。

图3 Key 硬件框图1.4 定时器STM32有4个定时器单元,一共有8个定时器。

定时器1和定时器8构成功能强大的高级定时器,这两个定时器在电机控制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其他剩下的定时器是通用定时器。

STM32的定时器除了可以计时外,还可以捕获比较。

这些定时器具有捕获比较功能,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工作模式。

如在捕获模式下,定时器将启用一个输入过滤器和一个特殊的PWM测量模块,同时还支持编码器输入,这些编码输入可以测出电机的旋转方向甚至可以测出速度。

而在比较模式下,定时器可以实现标准的比较功能、输可以调节占空比的PWM波。

STM32定时器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STM32定时器内部结构三、程序流程图1、主程序流程图图5 主程序的流程框图如图5所示,对于该流程框图的分析如下:1)对STM32的初始化,其中包括ADC初始化、SPI串口初始化、LCD初始化等,初始化过程在其相应的子程序中执行。

2)显示组员的信息和时间,正如实验七所学的,运用函数LCD_ShowString(),即可在LCD上显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显示的位置可以根据设定的坐标来设置。

3)设置Key键,当Key键被按下时,开始采集数据并将其显示,而数据采集和显示的编程及其分析过程在前面的实验七中已经有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同时,采集到的数据及时的将其存储在Flash中,Flash的设置在其初始化中已经完成。

4)设置Temper键,当Temper键被按下的时候,开始对之前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绘图,而绘图的过程在之后的子程序中有比较详尽地介绍,这里也不在作详细的说明。

2、子程序流程图对于采集20组数据并显示、20组数据绘图两个子程序进行详细地说明如下:1)采集20组数据并显示子程序。

ADC数据采集的编程在之前的实验中已经介绍过,STM32芯片的ADC转换模块是12位的逐次逼近,所以在采集到14通道的数据除以4096(212),同时应当熟悉ADC转换的初始化过程,在采集一个数据之后,将其保存在flash中,同时经过一定的延时之后进行下一个数据采集,直到采集满20个数据为止,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 采集数据并显示子程序流程图2)将20组数据绘图。

在采集完20组数据后,进入绘图子程序,绘图最初是进行坐标的建立,坐标轴绘制好之后,依次读取存入Flash中的数据,并通过计算将其转换成坐标系中相应的坐标值,并通过函数LCD_DrawLine(X1,Y1,X2,Y2)将其显示出来,直到绘制完20个数据为止,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7 数据绘制子程序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软件的调试结果将程序烧录到STM32中进行调试,调试结果如图8~9所示,从图中可知,程序满足实验要求。

图8 显示日期及组员信息图9 显示电压值及数据绘图2、结果分析如调试结果可知,程序基本上满足了本实验的要求,其中,20个数据的值是通过拧动电位器上的旋转键而得到的,在采样周期和操作人员拧动速度合适的情况下,数据所绘的图有一定的连续性。

如果设置的采样周期太短的话,绘制的图就可能是一条直线,采集的数据是相同的值,所以在编程的时候,尽量把采样时间设置的合理一点。

在编写显示组员信息的程序时,重要的是把坐标点设置合理,不然的话会出现显示的字母重叠现象,或是离的比较远,上面的调试结果图是经过组员对程序的坐标的调整,而得到的比较合适的位置。

五、源程序清单#include "include.h"#define KEY_ON 0#define KEY_OFF 1float set_value[1];float Get_adcvalue[1];float ADC_Flash[20];void Draw_BigPoint(u16 x,u16 y){LCD_DrawPoint(x,y);LCD_DrawPoint(x-1,y);LCD_DrawPoint(x+1,y);LCD_DrawPoint(x,y-1);LCD_DrawPoint(x,y+1);}int main(void){int i;int sectorCnt;u32 Flash_ID;char j=0;char flag=0;u16 X1,Y1,X2,Y2;float Adc_Value,lastvalue,adctemp;float adcgroup[20];u32 ADC_ConvertedValue;char filename[260];delay_init();uart_init(9600);NVIC_Configuration();Key_GPIO_Config();Adc_Init();LCD_Init();SPI_FLASH_Init();//TIM2_Int_Init(9999,71999);LED_GPIO_Config();Flash_ID = SPI_FLASH_ReadID();POINT_COLOR=BLACK;LCD_ShowString(40, 5, "The 11th Group, 2014.5.28");LCD_ShowString(30, 30, "Chen Maowu SX1403012");LCD_ShowString(30, 50, "Zeng Ruipeng SX1403006");LCD_ShowString(30, 70, "Ge Zhishang SX1405117");while(1){if(Key_Scan(GPIOG, GPIO_Pin_8) == KEY_ON){LCD_Clear(WHITE);POINT_COLOR=GREEN;LCD_DrawLine(60, 200, 240, 200);LCD_ShowString(40, 195, "0V");LCD_DrawLine(60, 200, 60, 110);LCD_DrawLine(58, 180, 62, 180);LCD_ShowString(40, 175, "1V");LCD_DrawLine(58, 160, 62, 160);LCD_ShowString(40, 155, "2V");LCD_DrawLine(58, 140, 62,140);LCD_ShowString(40, 135, "3V");LCD_DrawLine(58, 120, 62, 120);LCD_ShowString(40, 115, "4V");LCD_ShowString(36, 100, "V oltage");LCD_DrawLine(100,198, 100, 202);LCD_ShowString(96, 205, "5");LCD_DrawLine(140,198, 140, 202);LCD_ShowString(136, 205, "10");LCD_DrawLine(180,198, 180, 202);LCD_ShowString(176, 205, "15");LCD_DrawLine(220,198, 220, 202);LCD_ShowString(216, 205, "20");if(flag==0){for(j=0;j<20;j++){ADC_ConvertedValue = Get_Adc(ADC_Channel_14);Adc_Value= (float)ADC_ConvertedValue / 4096 * 3.3;adcgroup[j]=Adc_Value;sprintf(filename,"CurrentValue:%.3f",adcgroup[j]);LCD_ShowString(30,60,filename);POINT_COLOR=BLUE;X1=68+8*j;Y1=200-20*Adc_Value;Draw_BigPoint(X1,Y1);delay_ms(1000);}}if(flag==1){sectorCnt = sizeof(adcgroup)/SPI_FLASH_SectorSize;if(sizeof(adcgroup)%SPI_FLASH_SectorSize ! = 0)sectorCnt++;for(i = 0; i < sectorCnt; i++ ){SPI_FLASH_SectorErase(i*SPI_FLASH_Secto rSize);}for(j=0;j<20;j++){set_value[0]=adcgroup[j];SPI_FLASH_BufferWrite((u8*)set_value, 4*j, sizeof(float));}LCD_Clear(WHITE);POINT_COLOR=RED;LCD_ShowString(60, 120, "Have Stored In Flash!");}flag=!flag;}if(Key_Scan(GPIOC, GPIO_Pin_13) == KEY_ON){for(j=0;j<20;j++){SPI_FLASH_BufferRead((u8*)Get_adcvalue, 4*j, 4);ADC_Flash[j]=Get_adcvalue[0];}POINT_COLOR=GREEN;LCD_DrawLine(60, 200, 240, 200);LCD_ShowString(40, 195, "0V");LCD_DrawLine(60, 200, 60, 110);LCD_DrawLine(58, 180, 62, 180);LCD_ShowString(40, 175, "1V");LCD_DrawLine(58, 160, 62, 160);LCD_ShowString(40, 155, "2V");LCD_DrawLine(58, 140, 62,140);LCD_ShowString(40, 135, "3V");LCD_DrawLine(58, 120, 62, 120);LCD_ShowString(40, 115, "4V");LCD_ShowString(36, 100, "V oltage"); LCD_DrawLine(100,198, 100, 202);LCD_ShowString(96, 205, "5");LCD_DrawLine(140,198, 140, 202); LCD_ShowString(136, 205, "10");LCD_DrawLine(180,198, 180, 202); LCD_ShowString(176, 205, "15");LCD_DrawLine(220,198, 220, 202); LCD_ShowString(216, 205, "20");for(i=0;i<20;i++){POINT_COLOR=BLUE;X1=68+8*i;Y1=200-20*ADC_Flash[i];Draw_BigPoint(X1,Y1);if(i<19){X2=X1+8;Y2=200-20*ADC_Flash[i+1];POINT_COLOR=RED;LCD_DrawLine(X1,Y1,X2,Y2);}}}}}六、实验分工实验中,三人为一组,组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