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力与运动课件

第六章
力与运动
一、交流讨论
1、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告诉我们: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 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动或 停止运动。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请举例说明。 2、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通过实验说明。 3、你能用现实实验并通过合理假设,来验证牛顿第一定 律吗?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什么? 4、请描述一下当你坐在行驶汽车里,当汽车速度增加、 速度减小(或突然刹车)、 左转弯、右转弯等时刻的感 觉。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5、惯性有什么特点?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6、举例说明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例子。
5)(08江苏南京)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7 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6)(08江苏泰州)对于下列几种现象,不能用物体具有惯 性来解释的是 A.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B.子弹离开枪口后,能继续向前飞行很远 C.同一跳远运动员,“助跑式跳远”比“立定式跳远” 的距离大 D.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有前倾或后仰的感受
当堂检测: 1.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 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2.自行车骑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 由于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 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7)(08江苏无锡)如图,一位老人正在打门球,被打 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对“门球会慢慢停下来” 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门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门球受到地面摩擦阻 力的作用 C.门球的惯性逐渐消失 D.门球所受到的摩擦阻 力大于它的惯性
运动和力(PPT课件(初中科学)34张)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定律的发现过程
伽利略
笛卡尔
(运动速度) (运动方向)
牛顿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研究方法: 实验+推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
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B )
在水平木板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的材料,从而改变 小车在水平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B表面
C表面
(3)实验记录表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运动的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距离(厘米)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研究方法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探究不同阻力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估计物体不受力 作用时物体的运动
科学家们的探究 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二、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如果所受摩擦力不同,物体在 水平面上速度变小快慢一样吗?
B表面
C表面
4、实验步骤:
1)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让小车从斜面 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视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 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2)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棉布
丝绸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定律的发现过程
伽利略
笛卡尔
(运动速度) (运动方向)
牛顿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研究方法: 实验+推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
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B )
在水平木板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的材料,从而改变 小车在水平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B表面
C表面
(3)实验记录表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运动的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距离(厘米)
A表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研究方法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探究不同阻力 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估计物体不受力 作用时物体的运动
科学家们的探究 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二、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如果所受摩擦力不同,物体在 水平面上速度变小快慢一样吗?
B表面
C表面
4、实验步骤:
1)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让小车从斜面 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视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 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2)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重复上述实验。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表面的材料 (填“大、较小、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棉布
丝绸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 PPT课件 图文

4.在A“.研在究压滑力动不摩变擦时力,的滑大动小摩与擦哪力些的因大素小有与关”的实 验中:接(触1面)的用粗弹糙簧程测度力有计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 运动, 这时木B板.对在木接块触的面摩的擦粗力糙才程等度于相弹同簧时测,力滑计动的摩示擦数。 (2)力下的表大是小某与同压学力实的验大时小,有记关录。的数据:
D.一个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其中 一个力消失,则另一个力也随之消失
7.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 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 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3.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 减小压力;
②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 变滑动为滚动;
④ 分离摩擦面。
列举相关的事例: ① 手握单杠不能太紧; ② 滑雪板底面做的很光滑; ③ 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④ 加润滑油; ⑤ 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问题时,小红设
计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
炸,那么重物将( A )
A.先竖直上升,后竖直下落 B.匀速竖直下落
C.加速竖直下落
D.匀速竖直上升
6.下列关于二力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处于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是受到平衡力 作用的缘故
C.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那么 这个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这两个力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C.这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运动和力单元》课件

抛体运动是指物体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包括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等多种类型。
详细描述
抛体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投篮、投掷标枪等。在物理学中,抛体运动可以 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
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则是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动能与势能
05
动能的定义与计算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计算公式
E_k = 1/2 mv^2,其中m是质量,v是速度。
动能单位
焦耳(J)。
势能的定义与计算
01
02
03
04
势能
物体由于位置或高度而具有的 能量。
势能分类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重力势能计算公式
E_p = mgh,其中m是质量 ,g是重力加速度,h是高度
力的作用点,使两个力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表示合力方向
和大小。
力的分解Biblioteka 力的分解概念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 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
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将力分解为 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便 于计算和分析。
任意分解法
任意分解法是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将力任意分解 为若干个分力,以便于求 解问题。
。
弹性势能计算公式
E_p = 1/2 kx^2,其中k是弹 性系数,x是形变量。
动能与势能的关系
动能和势能是相互关联的能量形式,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 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弹簧振荡中,动 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运动和力的应用实
06
例
详细描述
抛体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投篮、投掷标枪等。在物理学中,抛体运动可以 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
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则是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动能与势能
05
动能的定义与计算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计算公式
E_k = 1/2 mv^2,其中m是质量,v是速度。
动能单位
焦耳(J)。
势能的定义与计算
01
02
03
04
势能
物体由于位置或高度而具有的 能量。
势能分类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重力势能计算公式
E_p = mgh,其中m是质量 ,g是重力加速度,h是高度
力的作用点,使两个力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表示合力方向
和大小。
力的分解Biblioteka 力的分解概念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 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
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将力分解为 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便 于计算和分析。
任意分解法
任意分解法是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将力任意分解 为若干个分力,以便于求 解问题。
。
弹性势能计算公式
E_p = 1/2 kx^2,其中k是弹 性系数,x是形变量。
动能与势能的关系
动能和势能是相互关联的能量形式,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 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弹簧振荡中,动 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运动和力的应用实
06
例
苏教版 科学 四年级上册 力与运动 课件

风力
摩擦力
弹力
磁力
浮力
力的作用
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力与运动方向
实验一:探究磁力能否改变钢珠的运动方向
1.让钢珠从斜面顶端滚下,记录钢珠的运动轨迹
2比.在目钢鱼近,会直接吸住 钢珠两侧围起来,防止掉落
力与运动方向
《钢珠的运动轨迹与磁力的关系》
比目鱼
力与运动方向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力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
力与运动速度
怎样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比目鱼
拉动小车,给小车施加拉力。
力与运动速度
实验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 ·比问目题鱼: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有关系吗?
改变钩码数量
力与运动速度
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确保小车能够前进 2.确定小车行驶的起点、终点 3.记录1个钩码时小车行驶的时间,再重复实验两次, 计算平均时间 4.分别挂2个、3个钩码,实验3次记录平均时间
力与运动速度
注意事项
分工明确:计时、挂钩码、记录... 多次试验取平均值 及时记录数据
·假设: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力与运动速度
怎样小车提供拉力?
材料:小车 绳子 钩码(重物) 滑轮 秒表
比目鱼
怎么设计实验呢?
力与运动速度
·我们应该测量什么? 测量小车前进的速度
固定起点和终点,测量时间
·还有什么会影响小车的快慢? ·我们应该改变什么?
小车重量
给小车的拉力
固定小车的重量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木板表面
在同一斜面的同 一高度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讲授新课
实验记录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棉布 木板 某表面
大 小 更小
小车运动的 距离s /m
小车速度减小 的情况
快 慢
更慢
结论
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____小____,小车运动的 距离越___长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慢____ 。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二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平衡力
运动状态不改变
F 静止: F=G
向上匀速: F=G
向下匀速: F=G G
物体只受拉力和 重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F 非平衡力 向上加速:
运动状态改变 F>G
向下加速: G
F<G
有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 且是非平衡力。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三
相等
成一定 角度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四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讲授新课
小结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 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讲授新课
一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只受两个力
二力平衡
2.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讲授新课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计摩擦和空气阻力,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关于玻璃珠的这段运动,下
列等式正确的是( D )
A.末速度vB=2 m/s
3
B.平均速度v= 2 m/s
C.速度变化量Δv=1 m/s
1
D.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x= 6 m
解析 由题知,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故末速度vB=-2 m/s,A错误;设斜面
(2)求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设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滑下50 m后进入水平草坪,滑草装置与水平草坪间
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求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水平草坪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析 (1)设在山坡上游客连同滑草装置的加速度为a1,则x=
1 2
a
t
1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Ff=ma1
对点演练
2.(2023山东潍坊期末)质量为0.6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有水平
拉力F作用于物体上,2 s后撤去拉力F,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
示。由以上信息可求得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 C )
A.1.5 N
B.2.1 N
C.2.5 N
D.3.0 N
解析 v-t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1=
5
2,则阻力
m/s
3
5
Ff=ma1,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 2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f=ma2,联
立以上各式得F=2.5 N,故选C。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从受力确定运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5 kg,在50 N的水平
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2 s内匀加速前进了4 m,在这个过程中
Δ
=-3 m/s,故C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则加速度为 a= Δ =-3
列等式正确的是( D )
A.末速度vB=2 m/s
3
B.平均速度v= 2 m/s
C.速度变化量Δv=1 m/s
1
D.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x= 6 m
解析 由题知,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故末速度vB=-2 m/s,A错误;设斜面
(2)求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设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滑下50 m后进入水平草坪,滑草装置与水平草坪间
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求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水平草坪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析 (1)设在山坡上游客连同滑草装置的加速度为a1,则x=
1 2
a
t
1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Ff=ma1
对点演练
2.(2023山东潍坊期末)质量为0.6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有水平
拉力F作用于物体上,2 s后撤去拉力F,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
示。由以上信息可求得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 C )
A.1.5 N
B.2.1 N
C.2.5 N
D.3.0 N
解析 v-t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1=
5
2,则阻力
m/s
3
5
Ff=ma1,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 2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f=ma2,联
立以上各式得F=2.5 N,故选C。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从受力确定运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5 kg,在50 N的水平
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2 s内匀加速前进了4 m,在这个过程中
Δ
=-3 m/s,故C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则加速度为 a= Δ =-3
《力与运动的关系》课件

力与运动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作用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力与运动的关系至关重要。飞机和航天器的起飞、巡航、着陆等过程 都需要对力和运动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管理。例如,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需要控制好空气动 力,航天器在发射和轨道转移时需要精确计算推进力和引力等力的作用。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实践案例
波音787梦幻客机的成功设计、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等都是航空航天工程中力与运动关 系应用的典型案例。
车辆动力学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除了汽车,车辆动力学在轨道交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高速列 车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都需要通过车辆动力学进行研究和优化。
航空航天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概述
航空航天工程是研究航空器和航天器设计、制造、试验和应用的工程领域。它涉及到空气 动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
F=ma。
03
运动对力的影响
动量定理
总结词
动量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动量变化的量 度,即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作用力与 时间的乘积。
VS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是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定理之一 ,它表明力在一段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公式表示为: FΔt=mΔv,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 体的质量,Δt表示作用时间,Δv表示物 体动量的变化量。
人工智能还可以模拟复杂的物 理环境,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 系提供更全面的实验条件。
量子力学对力与运动的影响
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对理解宏观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 义。
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等现象,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 角和理论框架。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力与运动的关系至关重要。飞机和航天器的起飞、巡航、着陆等过程 都需要对力和运动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管理。例如,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需要控制好空气动 力,航天器在发射和轨道转移时需要精确计算推进力和引力等力的作用。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实践案例
波音787梦幻客机的成功设计、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等都是航空航天工程中力与运动关 系应用的典型案例。
车辆动力学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除了汽车,车辆动力学在轨道交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高速列 车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都需要通过车辆动力学进行研究和优化。
航空航天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概述
航空航天工程是研究航空器和航天器设计、制造、试验和应用的工程领域。它涉及到空气 动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
F=ma。
03
运动对力的影响
动量定理
总结词
动量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动量变化的量 度,即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作用力与 时间的乘积。
VS
详细描述
动量定理是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定理之一 ,它表明力在一段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公式表示为: FΔt=mΔv,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 体的质量,Δt表示作用时间,Δv表示物 体动量的变化量。
人工智能还可以模拟复杂的物 理环境,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 系提供更全面的实验条件。
量子力学对力与运动的影响
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对理解宏观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 义。
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等现象,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 角和理论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 在测量范围之内;观察指针是否在⑤__零__刻__线__,若不在,应
方法 校正“0”点;测量时要避免弹簧及指针与外壳摩擦,以免影 响测量的准确程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⑥__垂__直____.
力与运动
3
考点三 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 ①__地__球____,受力物体:②_地__球__上__的__物__体____.
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地球仪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
地球仪的重心。
力与运动
8
力与运动
9
例3
1.下图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__B_D__E__. 2.下图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__A__C_F__.
RWV
3.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X ) 4.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X )
力与运动
10
【例4】.(2017上杭中考模拟)关于弹力,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 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力与运动
11
考点五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①__一__切__物__体__在__没__有__受__到__力__的__作__用__时__,_ __总__保__持__静__止__状__态__或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状__态___.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②_原__来__运__动__状__态__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2)特征: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惯性与物体所处的③_运__动__状__态___无关.c.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④___质__量___有关. (3)惯性的利用和防范 利用:跳远时运动员助跑,以提高成绩;汽车快到达终点时,提前 熄火等. 防止: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汽车的限速规定等.
力与运动
12
[帮你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有两层含义:一是原来静止的 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永远静止;二是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 不受力的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不需要力来 维持.2.(1)惯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惯性只有大小,所以 我们对惯性进行描述时,只能说某物体“具有”或“由于” 惯性,而不能说某物体“受到”或“产生了”惯性.(2)惯 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物体的惯性就大, 运动状态就不容易改变;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 快慢、是否失重均无关.
第一讲 力 运动和力
考试要求: 1 .通过常见实例或实验,了解重 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 二力平衡条件. 3.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 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力与运动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考点过关
考点一 力
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单位:力的国际单位:①_牛__顿__;简称:②_牛__;符号:③_N__. 2.产生条件 (1)至少④__2__个物体; (2)物体间必须有⑤_力__的__作__用___. 3.三要素:⑥__大__小____、⑦__方__向____、⑧_作__用__点___. 4.特点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⑨_相__互__的__,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⑩_相__等_, 方向⑪__相__反__,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⑫__受__力__物__体__,反之,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⑬_受__力__物__体__.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表示出来.
力与运动
4
考点四 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 ①_相__对__运__动__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条件:a.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b.接触面②_粗__糙__; c.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方向:通常情况下,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③__相__反____. 4.效果:④___阻__碍___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5.分类:摩擦力可分为⑤__静__摩__擦__力__和⑥_动__摩__擦__力___.
力与运动
5
6.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 的方法
方法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粗糙 变滚动为滑动摩擦
减小摩擦 的方法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光滑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举例
刹车时用力踩刹车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刹车时车轮的运动 推动重物前先将里
面的东西搬出 给轴承加润滑油 使用滚动轴承 磁悬浮列车、气垫船
力与运动
2
考点二 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由于要①___恢__复___其原来的形 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
2.弹簧测力计
作用 测量②_力___的大小
构造 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
原理
在一定限度内,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弹簧的伸 长量就越长
使用前应观察③__量__程____和④_分__度__值___,所测力的大小应该
7.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具体见强化实验过关)
力与运动
6
【例1】(2017红花岗中考模拟)如图所示
的几种现象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
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A.手拉开弓 ,B.运动员罚点球
,C.小明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力与运动
7
【例2】(2017遵义中考)将一个地球仪放在水平桌
2.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3.方向:③____竖__直__向__上_____. 应用:铅垂线、水平仪. 4.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④___重__心___.(形状规则、质地均匀 的物体的作用点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 法求出) 5.计算公式:G=mg,其中g取9.8 N/kg.
[易错警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 有属性,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而惯性定律是物体在不 受外力作用条件下所遵循的一个运动规律.
力与运动
13
抢分必做
1.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X ) 2.高速公路上限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X ) 3.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4.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 X ) 5.解释惯性现象:斧子的斧头松了,使斧柄的下端用力撞 击树墩,斧头就会牢牢套在斧柄RW上V .试解释原因. __斧__头__和__斧__柄__一__起__快__速__向__下__运__动__,__当__斧__柄__撞__到__树__墩__后__,__由___ 于__受__到__树__墩__的__阻__力__而__突__然__停__止__运__动__,__但__斧__头__由__于__惯__性__仍__会___ 保__持__原__来__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_继__续__向__下__运__动__,__所__以__会__牢__牢__地__套__在___ 斧__柄__上__.____
方法 校正“0”点;测量时要避免弹簧及指针与外壳摩擦,以免影 响测量的准确程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⑥__垂__直____.
力与运动
3
考点三 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 ①__地__球____,受力物体:②_地__球__上__的__物__体____.
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地球仪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
地球仪的重心。
力与运动
8
力与运动
9
例3
1.下图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__B_D__E__. 2.下图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__A__C_F__.
RWV
3.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X ) 4.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X )
力与运动
10
【例4】.(2017上杭中考模拟)关于弹力,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 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力与运动
11
考点五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①__一__切__物__体__在__没__有__受__到__力__的__作__用__时__,_ __总__保__持__静__止__状__态__或_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状__态___.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②_原__来__运__动__状__态__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2)特征: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惯性与物体所处的③_运__动__状__态___无关.c.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④___质__量___有关. (3)惯性的利用和防范 利用:跳远时运动员助跑,以提高成绩;汽车快到达终点时,提前 熄火等. 防止: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汽车的限速规定等.
力与运动
12
[帮你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有两层含义:一是原来静止的 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永远静止;二是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 不受力的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不需要力来 维持.2.(1)惯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惯性只有大小,所以 我们对惯性进行描述时,只能说某物体“具有”或“由于” 惯性,而不能说某物体“受到”或“产生了”惯性.(2)惯 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物体的惯性就大, 运动状态就不容易改变;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 快慢、是否失重均无关.
第一讲 力 运动和力
考试要求: 1 .通过常见实例或实验,了解重 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 二力平衡条件. 3.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 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力与运动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考点过关
考点一 力
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单位:力的国际单位:①_牛__顿__;简称:②_牛__;符号:③_N__. 2.产生条件 (1)至少④__2__个物体; (2)物体间必须有⑤_力__的__作__用___. 3.三要素:⑥__大__小____、⑦__方__向____、⑧_作__用__点___. 4.特点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⑨_相__互__的__,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⑩_相__等_, 方向⑪__相__反__,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⑫__受__力__物__体__,反之,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⑬_受__力__物__体__.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表示出来.
力与运动
4
考点四 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 ①_相__对__运__动__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条件:a.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b.接触面②_粗__糙__; c.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方向:通常情况下,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③__相__反____. 4.效果:④___阻__碍___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5.分类:摩擦力可分为⑤__静__摩__擦__力__和⑥_动__摩__擦__力___.
力与运动
5
6.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 的方法
方法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粗糙 变滚动为滑动摩擦
减小摩擦 的方法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光滑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举例
刹车时用力踩刹车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刹车时车轮的运动 推动重物前先将里
面的东西搬出 给轴承加润滑油 使用滚动轴承 磁悬浮列车、气垫船
力与运动
2
考点二 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由于要①___恢__复___其原来的形 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
2.弹簧测力计
作用 测量②_力___的大小
构造 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
原理
在一定限度内,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弹簧的伸 长量就越长
使用前应观察③__量__程____和④_分__度__值___,所测力的大小应该
7.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具体见强化实验过关)
力与运动
6
【例1】(2017红花岗中考模拟)如图所示
的几种现象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
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A.手拉开弓 ,B.运动员罚点球
,C.小明压弯跳板 ,D.熊猫拉弯竹子
力与运动
7
【例2】(2017遵义中考)将一个地球仪放在水平桌
2.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3.方向:③____竖__直__向__上_____. 应用:铅垂线、水平仪. 4.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④___重__心___.(形状规则、质地均匀 的物体的作用点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 法求出) 5.计算公式:G=mg,其中g取9.8 N/kg.
[易错警示]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 有属性,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而惯性定律是物体在不 受外力作用条件下所遵循的一个运动规律.
力与运动
13
抢分必做
1.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X ) 2.高速公路上限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X ) 3.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4.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 X ) 5.解释惯性现象:斧子的斧头松了,使斧柄的下端用力撞 击树墩,斧头就会牢牢套在斧柄RW上V .试解释原因. __斧__头__和__斧__柄__一__起__快__速__向__下__运__动__,__当__斧__柄__撞__到__树__墩__后__,__由___ 于__受__到__树__墩__的__阻__力__而__突__然__停__止__运__动__,__但__斧__头__由__于__惯__性__仍__会___ 保__持__原__来__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_继__续__向__下__运__动__,__所__以__会__牢__牢__地__套__在___ 斧__柄__上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