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复习:高频点5 (专题提升)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含答案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拓展(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

阶段二工业文明的兴起和拓展(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政治方面(1)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了挽救沙皇俄国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选修1)(3)日本的明治维新:面对内外危机,明治天皇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使日本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但改革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后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选修1)(4)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5)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后,稳定统治秩序,反对外来干涉,颁布法典,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但其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对欧洲的侵略战争,不值得肯定。
(选修4)经济方面(1)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生产结构和组织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2)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欧美国家再次出现了技术革新的浪潮,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成了工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想方面(1)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成为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自由主义思潮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点5 (专题提升)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

高频点5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末,消费品价格指数在迅速增加,此期间并无事件导致生产萎缩,故A项错误;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的财富用来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的殖民掠夺使大量的财富流入殖民国家,殖民国家出现价格革命,价格上涨,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会导致经济发展,价格上涨,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5·广东茂名二模)“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该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解析根据材料“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说明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黄金。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改变欧洲贸易中心也是其历史影响,故C项错误;对财富的追求符合新航路开辟寻找黄金的目的,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5·安徽合肥一模)托马斯·孟(1571~1641)是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模块三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曙光(14世纪—18世纪中期)3.3 Word版含答案

专题训练三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1.下图反映的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关系出现在()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B.英国光荣革命以前C.《权利法案》颁布以后D.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2.(2017·浙江嘉兴高一上学期期末)有学者认为,“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
这次“革命”的直接结果是()A.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B.建立起典型的君主立宪制C.“君权神授”变为“君权议会授”D.形成了完善的责任内阁制3.(2016·8月浙江金丽衢高三联考)有人认为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女王()A.独断专行B.统而不治C.掌控议会D.领导内阁4.(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程汉大在其《英国政治制度史》中称:“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下列各项,属于17世纪末这一“全新的政体”的基本特点的是()A.国王“统而不治”B.内阁掌控行政权C.议会主权地位强化D.内阁和议会相互制衡5.(2017·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期末)下图的▲处可以填入()①立法权②行政监督权③财政权④内阁成员任命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新泽西方案)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7.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 8.17 精品

【探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的 开辟如何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的形 成? 提示:证实了地圆学说,为世界贸易打下了空间基础;推 动了殖民扩张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打破了各个文明区 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况,为世界性贸易的形成提
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世界贸易
【要点突破】 用多种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
主要史观 文明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 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 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新航路开辟
人类文明链接,交流 碰撞发展
主要史观
新航路开辟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人类历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分 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 散走向整体 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远洋事业蒸蒸日上。
【理解应用】 考向突破 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 与世界市场的影响 【史料突破】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使人类对地球有了
真实的了解,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刺激了人类向海 外开拓的愿望,打破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
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使工 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当时市场 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 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此, 从“新大陆”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 贸易”。
5.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以_____ 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_______ 整体世 ___。 界
【纵横联想】我国明清时期远航事业与西方相比由先 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1)中国方式的航海规模庞大,以宣扬国威为目的,造成 了重大损耗,再加上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事业 每况愈下。 (2)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含解析

1.人类史上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
( ×) 点拨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并非麦哲伦本人。
因麦哲伦在菲律宾已丧生。
2.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掠夺的大量财富在其国内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 ×) 点拨西、葡是封建国家,它们掠夺的大量财富主要用于享受,并没有在国内转化为资本,这些钱很快流入到荷兰、英国、法国手中,它们很快衰落下去。
3.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 ×) 点拨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的是海上霸主的地位,其世界霸主的地位是在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确立的。
4.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凯伊的飞梭,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 ×) 点拨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5.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经历了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三个阶段。
( √) 6.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 ×) 点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 点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8.鸦片战争后,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农经济逐渐消失。
( ×) 点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完成,小农经济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9.洋务企业是官办的企业,没有私人资本。
( ×) 点拨洋务企业出资情况多样,民用企业大都采用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形式,私人资本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企业的控制权都掌握在政府手里。
2018届高考历史复习:模块整合训练(二)工业文明 (专题提升)含答案

模块整合训练(二) 工业文明(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5·河南开封一模)仔细观察下图,你认为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是(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三角贸易D.工业革命解析图中欧洲与美洲、非洲、亚洲进行贸易往来体现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品种类的增多,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指黄金白银大量输入欧洲,以致物价上涨,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三角贸易主要指奴隶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不包括亚洲,与图片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是指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5·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一模)1500~1800年的近代早期时代,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
(《新全球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确立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解析根据材料“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后,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故A项正确;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拉大,不是缩小,故B项错误;世界经济体系确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不是趋同,而是多元化,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5·山东菏泽一模)对下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解析依据材料中“瓜分领土”的信息可知,列强侵略手段并非完全日趋隐蔽,故A项错误;材料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表明并非只是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仍然是趋势,尚未“到来”,而图示的内容时间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迅速扩大,故D项正确。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 课时提升作业 十七 8.17 含答案 精品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45分钟85分)选择题12小题,共48分;非选择题2小题,共37分。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5年0考)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东方商品的输入,使欧洲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而东西方商路的阻断,使开辟新航路成为必要,故A正确。
2.(2017·郴州模拟)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
这一历史分期法体现了( )A.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C.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D.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解析】选A。
西方史学家提出“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基本上是以欧洲为中心代替整个人类历史,故A正确;“大西洋时代”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全世界,故B错误。
材料主旨没有强调“海外贸易”等信息,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故D错误。
3.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来解释( )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解析】选C。
商业革命与价格、货币量等无直接联系,故A错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于新航路的开辟,与材料中诸要素无必然联系,故B 错误;公式中价格与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呈正比,价格革命中欧洲货币总量增加、流通速度加快,价格增长,故C正确;西、葡的衰落是公式带来的结果,故D错误。
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专题《西方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学案含答案

专题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前奏——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考纲解读】1.政治:(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①《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②克伦威尔*。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①《独立宣言》*;②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③华盛顿*。
2.经济:(1)开辟新航路。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思想与科技文化:(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
(2)牛顿*与经典力学体系◆【核心概念】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牛顿的经典力学、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包括重商主义思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真题自查】1. (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2. (2017·海南高考·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
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
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3.(2016·海南高考·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4.(2014·海南高考·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点5 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5·江苏南京、盐城二模)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末,消费品价格指数在迅速增加,此期间并无事件导致生产萎缩,故A项错误;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的财富用来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的殖民掠夺使大量的财富流入殖民国家,殖民国家出现价格革命,价格上涨,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会导致经济发展,价格上涨,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广东茂名二模)“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该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解析根据材料“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说明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黄金。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A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改变欧洲贸易中心也是其历史影响,故C项错误;对财富的追求符合新航路开辟寻找黄金的目的,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5·安徽合肥一模)托马斯·孟(1571~1641)是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其观点反映了欧洲( )
A.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B.商业革命的需要
C.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D.自由贸易的需要
解析结合托马斯·孟所处的年代,“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正是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体现,重商主义流行于工业革命之前,故A项错误,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之后引起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货币促进贸易发展”信息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自由贸易盛行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5·福建龙岩二模)某学者指出:“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
”该学者强调的是工业革命( )
A.与技术进步无关
B.孕育于特定的历史条件
C.只能发生于优秀文化传统的欧洲
D.是偶然发生的文化现象
解析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技术的进步,故A项错误;“持续的工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