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3-人教版

了解后印象派绘画
特点:表现画家的
主观感受和艺术形
式的探索为目标……
欣赏了解丰富题材
的印象派绘画......
思考探究
印象派绘画的主要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归纳小结
追求光影、色彩,客观再现自然瞬间的印象派: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
毕莎罗、西斯莱、卡萨特
新印象派(分支点彩派)修拉
强调感受和艺术形式的后印象派:塞尚、梵高、高更
美术、古埃及(涂鸦)》》古
典发源(形象生动的希腊、
罗马壁画)》》伟大的文艺复
兴(庄严细腻生动、立体
古典绘画)》》传统与革新
(巴洛克、浪漫主义)》》追
求生活的真实(现实主义)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
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进一步扩大了绘画表
现的题材,改变了传统的的
创作思维和方法,开创新了
的色彩画法。
后印象派:在印象派的基础
情感态度
价值目标
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理解印象派的艺术主张和
审美追求。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且能够理解西方传
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
印象派的绘画特点及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额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西方绘画史(脉络):史前
上完成了西方绘画从传统向
现代绘画的转变。
二者在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
后的重要作用。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观看古典与
印象作品对比图片
初步让学生明白
西方绘画的发展
历史
让学生基本了解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修拉
修拉为了制作 《大碗岛上的 星期日》这一 幅巨作,修拉 整整花费了两 年的时间。这 幅画描写的是 巴黎附近奥尼 埃的大碗岛上 一个晴朗的日 子,游人们在 阳光下聚集在 河滨的树林间
休息
修拉
修拉
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塞尚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 派之间的重要画。塞尚由毕沙 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 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 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
于后印象派。
“色彩丰富到一定程度,形也 就成了。”塞尚在他讲到他的 画时,经常重复这句话。在印 象主义革新家的团体里,他进
行的是个人艺术革命。
塞尚
收藏于 伦敦的考陶尔德学院 的《玩牌 者》塞尚
收藏于 费城的巴恩斯美术馆 的《玩牌 者》塞尚
塞尚
收藏于 巴黎的奥赛博物馆 的《玩牌 者》塞尚卡塔尔王室 2011年2.5亿 美金买下收 藏 画于1895 塞尚《玩牌 者》系列最 后一幅, 是 色调最阴暗
的一幅。
塞尚
塞尚
梵高
这么 多自 画像?
梵高一辈子画了四十多幅自画像,不是因为他自恋,而是因为穷, 他请不起模特,所以画来画去只能画自己,在他的那个年代,他绝
对是屌丝中的屌丝,loser中的loser。
画派的开山之作。
莫奈
《鲁 昂大 教堂》
莫奈
莫奈
这组名为《鲁昂大教堂》的油画作品是莫奈在1892年2月至4月中旬及1893 年,这两次大行动中为此教堂绘制了30余幅油画(这里只展示了其中二十 四幅油画作品)。他是从三个不同的位置画的。第一个位置差不多选在教 堂的正对面,即一家衬衫店。商店内的工人来来往往,使得他无法工作; 他于是又在一家时装店二楼的试衣间安顿下来;由于顾客的埋怨不绝于耳, 画家只得用一扇屏风把自己同外界隔开。到了1893年,他又选了第三个地 方;这一次,他经常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同时作画,最多时候同时画14幅画, 随着光线和时间的转换而不停地奔波于各帧画幅之间,努力捕捉色调和明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授课教师:王璇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科目:美术年级:高中授课教师:王璇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之外国美术鉴赏中的第七课。
本课教材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印象派是欧洲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重要过渡;而后继的后印象派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西方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
二、教法学法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
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
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四、教学环境与资源1、教学环境①多媒体网络教室②大屏幕投影2、教学及学习资源①教材、教学设计②关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的相关网站。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基于学情,将理论上升到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的同时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的学问点,可能在学问传授过程中的过于生硬化。
因此,在授课技巧方面除了常规的授课方式外,我还采纳了情境法、嬉戏法等,易于激发学生的踊跃性,同时将学生的留意力始终保持在课程内容上。
三、说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及学情设置了一下教学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从而体会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通过探讨、观赏、情感体验等方式,驾驭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
提高观赏美、鉴赏美的实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酷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了解印象主义的、产生、开展,以及艺术特色。
理解印象主义在绘画史的历史地位。
五、说教学方法(一)教法提问法、讲解并描述法一一通过讲解、陈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问。
(二)学法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感知觉是思维的势必前提”,因此我主要采纳了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思索分析总结进展构思设计,即“直观感受法”、“效仿迁移法”。
六、说教学打算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七、说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授课之初,我以情景再现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情景。
引起学生爱好,有身临其境之感。
导入新课。
播放莫奈作品《印象•日出》视频短片,画面中旭日东升,渔船缓缓驶出,天水交融,大家看了作品后有什么感受?(烟雾迷漫,瞬息即逝)顺势导入课题——《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二)新课教学1.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导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有了必须的思索。
由此切入主题。
师:画面中的作品就是闻名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提问:说说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出示作品《玩纸牌的人》画面中的主体是两个下棋的人,初看之给你什么感受?你认为后印象主义有什么特点呢?又是谁的作品呢?学生答复,老师总结:凄凉与苦痛。
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高中人教版美术 鉴赏 (二)外国美术鉴赏 7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课件 (

《玩纸牌的人》塞尚(法国)
《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塞尚(法国)
割掉耳朵的自画像
凡·高生平
凡·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 之家,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 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但最后 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在1886年以前, 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 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凡·高随他的弟弟来 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 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 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 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保罗·塞尚简介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 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 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 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 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 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 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 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 家。
震撼。
(台币6亿4768万)。
高更
塔 希 提 岛 的 妇 女
我们从那里来? 往那里去? 我们是什么?
高更 ( 法国 )
学生实践:
1.分析讨论印象派大师作品,写出你 对印象派大师及作品的认识。
2.每组任选自己喜欢的印象派大师的 作品,临摹并体会印象派的画法。
课堂小结:
学生展示每组所画的印象派 绘画作品,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向 日 葵 凡 高 ( 荷 兰 )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 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 的花朵,而是太阳之光, 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 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 爱的最强光,《向日葵》 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 热爱。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一、说教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高中美术鉴赏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是了解19世纪绘画起承前启后作用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学习。
能深刻把握印象派在绘画历史长中的深远意义。
培养一双发现美、鉴别美的眼睛,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内涵。
学会美术鉴赏的方法,具备对美的洞察能力,养成热爱美、欣赏美、热爱美的美好情感。
二、说学情分析高中学生主导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时喜欢学习一些富有内涵地理论性知识。
本课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加之印象主义孕育了深厚地文化成分。
恰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基于学情,将理论上升到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的同时考虑到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可能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过于生硬化。
因此,在授课技巧方面除了常规的授课方式外,我还采用了情境法、游戏法等,易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程内容上。
三、说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及学情设置了一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从而体味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印象主义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对美术浓郁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重点】了解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印象主义在绘画史的历史地位。
五、说教学方法(一)教法提问法、讲述法——通过讲解、陈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学法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因此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思考分析总结进行构思设计,即“直观感受法”、“模仿迁移法”。
六、说教学准备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七、说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授课之初,我以情景再现的导入方式,将学生带入情景。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七课。
教材的内容分三个专题介绍,以代表画家及作品为贯穿线,穿插对印象派的分析。
针对学生大多不了解“印象派”美术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定在对代表画家的经典作品欣赏上。
教学设计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为根据。
力争“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法”教师少讲些,“探索创新性教育方式方法”学生多尝试。
试图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发动学生利用书籍和网络搜集一些欧洲传统及现代的绘画作品,以下发学案为引导尝试完成基本教学目标。
以本科贯穿线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研究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一方面在课堂上根据教师安排的情境积极发言,另一方面认真听取教师的补充及升华讲解,来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对美术知识了解较少,而且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也很少。
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显得尤为珍贵,能方便学生查找图片和信息。
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有以下特点:厌倦说教喜欢直观感受、喜欢表达、希望有展示舞台、渴望被长辈认可和成功等。
这些特点如果可以合理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也可以使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表现;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并加以分辨。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PPT课件

莫奈 (1840~1926) 《印象·日出》
6
作品分析: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港口日出时的一幅风景
画。初升的太阳改变了一切景物的颜色,将它们都 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是一种只能持续几分钟的 独特景象,而莫奈却敏锐地捕捉到并准确的描绘了 出来。西方人长期看惯了传统油画的精细画法,对 于这种近乎速写式的油画,自然要感到吃惊和难以 理解。这正标志着一种新的画风的诞生。
25
夜 晚 的 咖 啡 馆 26
夜晚的咖啡馆內
27
《麦田上群飞的乌鸦》
28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29
《玩纸牌的人》塞尚(法国)
30
《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塞尚(法国) 31
高更
32
我们从哪那里来? 往哪里去? 我们是什么?
3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9
猜一猜 这是什么时间的鲁昂教堂?
清晨
正午
傍晚
10
莫奈(法国) 《 干草垛》
11
莫奈习惯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笔 法和敷色也十分自由,且富有写意性。作品忽视 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线和色彩表现瞬间的 莫奈 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的美。他的作品除 了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外,还有某些与自然相 关联的神秘色彩。画面的朦胧性和宏大的装饰效 果,也是他创作的显著特色。他的探索,无疑也 给予以后的抽象主义画家以启发。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外国美术鉴赏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1
2
《泉》 安格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欣赏印象派绘画的同时,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魅力,了解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2. 欣赏体会印象派中的三种不同倾向的风格,得出各自的艺术追求。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1. 区分印象派绘画与传统绘画,区分三种倾向印象派绘画。
2. 感受了解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且能够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3教学过程
1【导入】1
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随着大机器生产的继续深入而忙碌不安,工业革命的继续深入使社会上的各种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世人眼前。
作为西方艺术中心的法国,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也跟随着这种节奏在不断增加和延续,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其中就包括了被后世称作“拉开西方现代美术序幕画派”的法国印象主义画派。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一起去感受这两个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画派。
2【讲授】1
1.印象主义的产生,与几个客观条件有关:
①首先,不论从技术还是效果上,安格尔等写实主义大师在传统绘画上已达到顶峰,倘若再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除了重复,画家们不可能走得更远。
②其次,照相技术的发明,使绘画存在的必要性发生了问题。
写实的任务注定要让位于机器了,绘画不得不从其他可能性中寻求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