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简介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赖恩(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通过自由联想、关键词标注、层次分明等方式将知识进行整理和呈现。
它以中心思想为核心,将相关联的分支思路进行延伸,构建出一张有机的思维网络图,能够直观地展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层次结构。
思维导图的核心原则是“一图胜千言”,它能够帮助人们快速理清思路、增强记忆力、激发创造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学习、工作和生活等领域。
1. 帮助理清数学知识结构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数学知识点繁杂、难以理清。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他们将散乱的数学知识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清晰的知识图谱。
学习三角函数时,可以以“三角函数”为中心,分别列出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基本函数,然后再在每个基本函数下列出相关的性质、公式和应用等内容,从而形成一张完整而清晰的三角函数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减少死记硬背,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激发数学思维与创造力思维导图的非线性、多中心的特点恰恰符合数学思维的发展规律。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个节点,节点之间相互联结,构成一个个完整的思维链条,从而培养学生的非线性思维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不断扩展相关联的分支思路,拓展解题思路,激发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 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笔记和教科书为主要学习工具,学生们往往在枯燥乏味的讲解和演练中产生疲惫感。
而思维导图的图像化呈现和自由联想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将数学知识点的要点概括,并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思维导图的图像化和颜色标注的特点,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1. 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简介

无论电脑,还是汽车,都会有一本厚厚的说明书,教你如何使用;而人的大脑,这台全世界最精密的机器,却从未有过“使用说明书”。
应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著名的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日前专程来沪,为我们的大脑开具“使用说明书”。
只要懂得挖掘,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诗人,每个人都有音乐家的心灵和耳朵。
不能≠不可能“一枚回形针能用来干什么,不能用来干什么,一分钟内你能想出多少答案?”精力充沛的“大脑先生”一张口就开始了“头脑风暴”。
回形针可以钓鱼,可以做牙签,可以用来开锁……;回形针不能吃,不能开花结果,不能当作保险丝……五花八门的答案随即从听众席中跳到博赞先生的耳朵里,“不能”远远多于“可能”。
然而,“头脑风暴”并未就此打住。
博赞有些诡秘地再Array次发问:“仔细想想,‘不能’是否真的没有半点可能呢?”半秒钟的沉默过后,止不住的奇思妙想接连而出:如果用一根小苗扮成回形针,把它埋到土壤中,就能开花结果;把巧克力做成回形针的样子,吃起来一样美味;用钨丝弯成的回形针,插上电表,照样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一时间,回形针成了无所不能的东西。
满意的笑容绽放在博赞先生的脸上。
他告诉大家,从前认为的“不能”,全都是思维方法在“捣鬼”。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无穷的创造力和无边的想像力,只要正确使用大脑,就没什么“不可能”。
记忆≠机械灌输挖掘大脑潜能,博赞自有一套。
读大学时,每门功课都要阅读大量资料,考试前,还得突击背诵一厚叠笔记,为此,博赞想出了一套独特的记忆方法,这就是思维导图(MindMap)的雏形。
在许多人看来,记忆是机械的大脑灌输,没有任何乐趣,博赞的看法却完全不同。
他说,死记硬背只会让人在记忆时倍受压力,信心受挫,郁闷至极。
记忆应该建立在联想之上,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因为“当你知道怎样使用某样东西,就更容易记住它。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博赞当众动笔演示。
《思维导图软件教学》课件

一、思维导图简介1.1 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创造性思维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关键词、颜色、图像和连接线的形式,帮助人们组织和表达思想。
1.2 思维导图的起源介绍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以及他的创新思维方法。
简述思维导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和普及。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2.1 学术领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论文写作、规划和组织思路。
2.2 工作领域在会议、报告和项目管理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规划和组织。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日常生活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时间管理和目标设定。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家庭、旅行和娱乐活动的规划和组织。
三、思维导图的制作工具3.1 传统手绘思维导图介绍手绘思维导图的工具和技巧,如彩色笔、便签纸等。
强调手绘思维导图对创造力和记忆的促进作用。
3.2 电脑思维导图软件介绍市面上流行的电脑思维导图软件,如MindManager、XMind 等。
演示如何使用电脑软件制作思维导图,包括插入节点、连接线、图片等。
四、思维导图的制作步骤4.1 确定中心主题选择一个中心主题,并用图像表示。
确保中心主题能够代表整个思维导图的主题和内容。
4.2 添加主要分支从中心主题向外延伸出主要分支。
每个主要分支代表一个主要的概念或思想。
4.3 添加次级分支在每个主要分支下添加次级分支。
次级分支应该包含更详细的信息和子主题。
4.4 添加关键词和图像在每个分支上使用关键词和图像来表达思想。
确保关键词简明扼要,图像能够帮助记忆和理解。
五、思维导图的实践与应用5.1 个人应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日记、规划和组织个人事务。
5.2 团队合作在团队会议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讨论和决策。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项目管理和任务分配。
5.3 教学应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组织。
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
完整版思维导图简介

终极思维工具一一思维导图简介人的大脑常被称为“沉睡的巨人”因为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仅仅使用了4%至6%的大脑潜能。
很多教育家致力于开发人的潜能,其中有一种记忆方法可以让人在两分钟内记忆一副打乱的扑克牌顺序、或者复述旁人随口说出的几十个数字,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也曾借助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有一天查尔斯王子看到他的朋友泰德•休斯----- 一位英国桂冠诗人,在用“思维导图”教一些孩子如何画图,孩子们仿佛是在胡乱涂鸦似的不断去创造。
查尔斯王子被“思维导图”迷住了,泰德•休斯告诉他,这是一个叫博赞的人发明的思维方法。
于是博赞就介绍了他的“思维导图”给查尔斯王子。
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种终极的思维工具,由“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先生所发明,并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已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到目前已被世界上数亿人所使用。
思维导图由颜色、图象、关键词、曲线等要素构成,充分发挥了大脑思维的“想象” 与“联想”的特点,能够充分挖掘大脑的创造力与记忆力潜能。
通俗地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
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办事效率。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联想和想象,人们在联想和想象的环境下对事物的记忆会非常深刻。
”托尼•博赞介绍说。
找到一张足够大的纸和颜色尽量多的笔,在纸的中央画出(或写出)你所要记忆的内容的核心部分,从中心画出很多曲线,然后尽情去联想和想象,并将其内容添在曲线的分支处。
思维导图(概念图)简介

概念图
概念图(concept map)美国康奈尔(Cornell)大学教育系 的诺瓦克(JosephD.Novak)教授于1984年首次提出概念图 以来,概念图在西方国家被广泛用作教学的有效工具,并取 得了卓越成绩。 概念图是一种表征、检查、修正、完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 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以类似于人脑对知识 储存的层级结构形式排列,清晰地揭示了意义建构的实质。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奥苏伯尔(Ausubel)的学习理论。知识 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 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 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 来。 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 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概念图的教学应用
作为教师“教”的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概念图作为先行
组织者、概念图辅助课程设计和概念图支持导航设计。 概念图能帮助学生有意义地组织与使用教材;将概念图 用于合作学习时,能帮助学生评价与交流他们对学习内 容的理解。 画概念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澄清对一个复杂主题的理 解。 概念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评估学生知识的工具,而且可 以诊断出学生对知识特别是对于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错 误的理解。
从概念图的特点及作用来看,它可以用于工作、学习 和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里。 1、作为个人:计划,项目管理,沟通,组织,分析 解决问题等; 2、作为学习者:记忆,笔记,写报告,写论文,做 演讲,考试,思考,集中注意力等; 3、作为职业人士:计划,沟通,项目管理,组织, 会议,培训,谈判,面试,评估,掀起头脑风暴等。 所有这些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增强思考的有效 性和准确性以及提升注意力和工作乐趣。
思维导图简介

简介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是一种思维导图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思维导图图片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
同时,思维导图是最能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思维导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
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挑战:教师技能要求高,学生适应能力有限
教师技能要求高
运用思维导图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对教师的技能要求较高。
学生适应能力有限
一些学生可能不习惯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05 思维导图在高中 思想政治课中的 未来展望
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03 思维导图在高中 思想政治课中的 实际运用
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01
自我构建知识框架
02
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可以利用思维 导图软件,根据教材内容和自己的理 解,构建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框架,有 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明确自 己的学习目标,了解课程内容的重难 点,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 。
它以一个中心主题为核心,采用树状结构或网状结构,将各级主题、概念、逻辑 关系等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张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的起源与发展
思维导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 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思维与记忆的过程中创立了思维导图 的概念和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思维导图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 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思维趋势和时尚。
03
强化自我认知
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也是学生对自我 认知的深化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自 己的学习风格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
课中教学:辅助教师讲解重难点
呈现知识点关联
教师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思想政治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记忆效果。
突出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样式,突出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思维导图简介

手绘思维导图——工具
纸:空白,纸张大小随意
笔:1支铅笔、1支黑色中性笔、至少2支以上不同 颜色、色彩明亮的涂色笔
手绘思维导图——步骤
(1)定主题
(2)理层级:从1点钟顺时针画。
(3)添内容:用曲线把中央的主 题和关键词连起来。 (4)上色:所有线条都要上色。
注意事项
1、线条长度刚好包住关键词,各分支颜色各异。 2、关键词简短,能引发下级分支的联想。 3、发挥助记功能,利用制图元素帮助记忆,如:
脑细胞结构图
思维导图
2 四大特点
1、 发散性
每一张思维导图都从一个中心开始,每 个词自身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是一种从 中心向四周发射,无穷无尽的分支形式。
2、 联想性
当一个主题确定后,该点引发的与之有 关的联想由此产生。就像一把钥匙,瞬 间打开大脑里千万个信息存储空间。
3、 条理性
相对于传统笔记,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 进行逻辑梳理与归纳,使条理更清晰。
背景、颜色、字号、空间位置等。
软件Mindmanager
6 总结
7 讨论
思维导图观念讨论
思维导图适合自己看还是给别人看? 思维导图能在各学科中发挥什么作用? 思维导图适合预习还是复习?
SUCCESS
THANK YOU
2019/4/27
4、 整体性
在二维的纸上,思维导图也能展现多维 的现实。它着眼全局,能同时展示空间 和色彩,宏观与微观。
3 教学中的思维导图
英语教研组会议笔记
二 年 级 数 学
SUCCESS
THANK YO 语 文
4 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5 怎么画
思维导图简介
汇报人:
1 创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极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简介人的大脑常被称为“沉睡的巨人”,因为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仅仅使用了4%至6%的大脑潜能。
很多教育家致力于开发人的潜能,其中有一种记忆方法可以让人在两分钟内记忆一副打乱的扑克牌顺序、或者复述旁人随口说出的几十个数字,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也曾借助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有一天查尔斯王子看到他的朋友泰德•休斯———一位英国桂冠诗人,在用“思维导图”教一些孩子如何画图,孩子们仿佛是在胡乱涂鸦似的不断去创造。
查尔斯王子被“思维导图”迷住了,泰德•休斯告诉他,这是一个叫博赞的人发明的思维方法。
于是博赞就介绍了他的“思维导图”给查尔斯王子。
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种终极的思维工具,由“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先生所发明,并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已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到目前已被世界上数亿人所使用。
思维导图由颜色、图象、关键词、曲线等要素构成,充分发挥了大脑思维的“想象”与“联想”的特点,能够充分挖掘大脑的创造力与记忆力潜能。
通俗地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
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办事效率。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联想和想象,人们在联想和想象的环境下对事物的记忆会非常深刻。
”托尼•博赞介绍说。
找到一张足够大的纸和颜色尽量多的笔,在纸的中央画出(或写出)你所要记忆的内容的核心部分,从中心画出很多曲线,然后尽情去联想和想象,并将其内容添在曲线的分支处。
不要太介意顺序与组织,更不要在意是否整洁,关键是不要让思维停顿下来。
大多数情况下,当你完成这张图时,它会自成体系。
就以笔记为例吧,传统意义上的笔记,是指那些按顺序且呈线性的组织方式。
而博赞做笔记时喜欢用“思维导图”画满箭头,句子也不成行。
他说:“从表面上看起来整洁的笔记,从信息角度讲,其实是杂乱的。
因为在那些整洁的笔记中,关键信息是隐蔽的,并且混杂于一些不相干的词语中。
而那些看起来凌乱的笔记从信息角度讲却是整洁的,它们能及时地表明重要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
你可以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在一张白纸上整理完成‘思维导图’。
而它所记录的信息量是你用传统的笔记方式一小时内无法完成的。
”研究表明人的头脑都是左右发展不平衡的。
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让人的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
“思维导图”把所有的信息都组织在一个树状的结构图上,每一个分支上写着不同的关键词或短语,而图上又充满着色彩和图像,能够同时刺激人的两个半脑,让人爱思考、记忆、分析、触发灵感的同时发挥潜能。
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被全球超过2.5亿人应用,查尔斯王子只是无数思维导图运用者弧6兰途攀甏泻娇展纠谩八嘉纪肌鄙杓菩碌幕停诰鸥鲈碌氖奔淅铮谑×?200万美元;另外有一家年销售额在几百万美元的新加坡公司,遭受了火灾,所有的东西都付之一炬,很多人认为这家公司肯定完了,可是他们的总经理不认为这样,他说,我们要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重建公司,最后他们成功了,在10天内恢复了正常工作。
“思维和画图才是人类最基础的语言。
”东尼•博赞强调,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它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不仅可以增强大脑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联想力和创造力。
中国第一位女世界记忆大师王茂华介绍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大脑进行全方位思考的图形技术,被称为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
同时,它也是综合了快速记忆两大要素(联想、重点)配合大脑自然思维特性的学习和笔记的方法。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帮助你理清思维的图形工具,帮助你养成像天才一样思考习惯的图形工具!如果说记忆术相当于战场上的先进武器,那么思维导图中相当于战争中的杰出战略思想!”这一伟大发明的创造者――博赞先生被《泰晤士报》评价为:“博赞对大脑的贡献可以和斯蒂芬•霍金对于宇宙的贡献相媲美”。
思维导图的价值开发大脑潜能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才用了4-6%的大脑潜能,大脑的潜能绝大部分还在休眠,思维导图能够激活沉睡的大脑,激发更大的智力潜能。
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它能让你实现轻松记忆海量材料的梦想,可以让你轻松记忆1-5万个项目,同时掌握快速阅读和理解海量材料的方法。
激发创造力帮助人们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借助思维导图的图形语言,建立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各种难题。
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以运动的形式让大众参与到脑力开发中来,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
思维导图在国外的应用思维导图可用于不同领域,如文化、教育、科技、商业、金融、工业、行政等;可以在决策分析、沟通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应用,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文化:家喻户晓的小说《哈里•波特》,其作者罗琳便是用思维导图演绎出小说中丰富多彩的情节和人物。
教育:思维导图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实现因材施教,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系统、科学有效,促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团结合作的教学机制,建立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组织。
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普及应用思维导图并作为他们教育改革策略之一,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
其中新加坡已经将思维导图作为从幼儿园至大学的必修课程之一;美国学校使用的教案,也大部分应用了思维导图的方法;在英美国家来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思维导图的应用。
惠普医疗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培训,该公司高级经理Jean Luc Kastner先生认为:我们的课程建立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
它帮助我们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毕业分数。
“思维导图”教学必然是未来的教学工具。
工业:美国波音公司的一份飞行工程手册被压缩成了25英尺长的思维导图,可让100多名高级航空工程师在几个星期内学会以前需要几年才能学会的东西,估计仅此一项即可节约成本1100万美元。
商务应用:全球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日常工作中采用思维导图,如Fluor Daniel公司在内部流程设计、日程安排、会议管理等方面采用思维导图,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该公司副总裁William L.Maxilae先生认为:博赞大师的“思维导图”在我们办公室内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它在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上的作用是惊人的。
我们使用“思维导图”来安排会议日程,做“头脑风暴”,设计组织结构图,记笔记和写总结报告。
“思维导图”是一个通向未来的必备工具。
思维导图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尽管思维导图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中国思维导图机构以中国脑力锦标赛为平台,以思维导图系列丛书为传播工具,以网络教学、现场培训为手段,联合所有学习思维导图的有识之士,全方位立体层次地大力推广思维导图的应用,并且为此不遗余力、锲而不舍,让思维导图在各个领域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青少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在大城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思维导图早已由实验逐渐进入常规教学阶段,北京、广州、上海和南京等大城市首当其冲。
并且经过实验,应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创新力方面提高20%,老师也真正体验到这种特殊思维方式与教学相结合带来的甜头。
北京蓝靛厂中学副校长杨艳君女士,把思维导图学习法引进学校的整体教学中。
蓝靛厂中学每位学生的作业本上都是一幅幅“枝繁叶茂”的思维导图,他们已经习惯用大脑的语言来思考。
这种新学习方法的引入,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造力同比提高很大,更重要的是自信心的建立让整个校园生机盎然。
上海浦东高行中学的唐宛涟把思维导图和物理教学结合在一起,经过高三学年一年的互动教与学,学生高考分数上升很快。
最后这个非重点中学的物理班高考分数比重点中学的平均分111.43分高出5分。
上海向明中学把思维导图运用在了科技创新训练上。
学校屡屡在上海电子制作大赛等创新型比赛中获奖,成了学校独特的风景线。
思维导图给青少年学生在减轻学习负担,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创造力和树立信心方面成果显著。
中国思维导图机构要把这个学习的方法和工具普及到每个学生,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健康成长。
教师思维导图培训工程:学生的思维导图学习,老师的工作任重道远。
老师把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思维导图相结合,采取老师、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的教学形式,突破传统,有地借鉴,形成独特创新的教学方法。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在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班中大力推广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加培训和讨论的教师有苏州中学、昆山中学、上海向明中学、上海丽英小学这样顶呱呱学校的,也有苏州十二中学这样边缘学校的二十多位老师。
她们培训返回工作岗位后开始做教学反思,学习使用思维导图,科目涉及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受益匪浅。
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问题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努力实践思维导图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轻松幽默的学习氛围;巧妙合理的细节处理;热烈有序的师生互动。
虽然思维导图的应用还不是尽善尽美,但也足以让人耳目一新。
中国思维导图机构积极启动推广教师思维导图培训工程,并把它打造成一个教育未来的公益工程。
2005年1月首批参加思维导图专业培训二十位老师,分别来自上海各重点中学,都是教学的骨干力量。
培训结束后,他们很激动,他们在分享思维导图学习革命的带来的震撼。
浦东外国语学校的韩海虹老师,教育研究院的王伟杰老师,等等,都表示要把这么好的学习工具告诉学生,并和学生们一起提高一起完成思维导图制作。
中国思维导图机构还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紧密合作,发动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思维导图的教学研究中,并将发行系列图书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工商人士的个人提升:思维导图之所以如此备受青睐,原因在进入大脑的文字、数字、符号、颜色、味道、意想、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无限发散,发展成为彼此联系的网络化的大脑数据库,思维导图正是符合了大脑这种放射性思考的本源,充分调动了左右脑的功能,使用全脑思维,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借助图形语言,实现了轻松记忆和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