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竹思》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部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原文】《背影》朱自清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包裹,上了那边的月台,去了。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过了十多天,父亲信上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在这时候,真是凄凉极了,知道他 away 后不能再见。

想到父亲的年纪,八十二岁了,这去恐怕是最后一次了。

奉旨意,我入京述职,奉旨意,我入京述职,后来我写信告诉了他,并且说请他不必驶车远送,他只回我说:“我们好好准备,明天就上船。

”第二天,我便接到他来信,信中说道:“abel 已买船票了,他明天就要来。

”到时我看见他,他已经病得全不像样了。

他见我,只是说:“我身体平安,不要为我担心。

”但他在说话的时候,气喘的声音,却使人害怕。

他半坐半躺的,我陪他坐在床前,他和我谈了一些家务事。

他又说:“我身体平安,不要为我担心。

”这一天,我睡在他床前,他时时问我:“你睡了吗?”他的喘气渐渐微弱,像是在和谁细语。

我害怕他再这样下去,会出危险,我就劝他睡。

他说:“不要紧,再谈谈吧。

你说的那件事,我已决定了。

”到了下半夜,他的声音渐渐低微,像是在和谁说梦话,又像是在和谁细语。

我告诉他,说:“你安心睡吧,不要乱说。

”后来他昏昏沉沉的睡去了。

我坐在床前,看着他那睡着的样子,心里很难过。

到了半夜,我醒来,只见他已不在床上,他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语文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卡夫卡的文学可以称为“弱”的文学。

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几乎无一例外是弱者,逆来顺受,对于异化的现实毫无反抗能力。

而另外的一些作品可以称为“强”的文学,描写强者,他们反抗着,尽管他们的反抗包含着绝望。

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

他是现代荒原上的一名绝望而坚强的角斗士。

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作家用角斗、拳击、打球的习惯用语来谈论写作:“我开始写作时并没有大叫大嚷,可是我超过了屠格涅夫先生。

接着我严格训练自己,又超过了莫泊桑先生。

我和司汤达先生打了两回平局,我自己觉得在第二回里还是我占了上风。

可是谁也没法拖我到拳击场上去和托尔斯泰先生比个高低,除非是我疯了,或是我的水平还在不断提高。

”海明威喜爱看拳击、看角斗、打猎、钓鱼、喝酒,而他主要的拳击对象是语言。

然而海明威不仅是写字台旁的角斗士,他也是20世纪欧洲舞台上的一个出色的人生角斗士。

面对世界的荒诞与邪恶,他不像卡夫卡那样一味做出顺应性反应,也不似萨特早期作品那样厌恶生活。

他发现世界是由暴力与邪恶统治着,但却勇敢地生活。

绅士淑女们很难喜爱海明威的作品,这不仅因为他的文体——几乎斩伐了所有美丽动人的形容词,使语言简明得像不长树叶的枯枝,而且因为他描绘的世界过于冷酷,使神经不够坚强的人难以卒读。

好莱坞在制作根据海明威作品改编的影片时,总要加入大量的柔情蜜意,就像中国观众看到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哈里的爱情几乎成了主题,而小说中却只有十几个字;小说中象征死亡的豹尸、秃鹫、鬣狗都没有去着意表现;在小说结尾处已经停止呼吸的哈里,在电影里却睁着一双炯炯放光的眼睛坐了起来。

电影界公认,海明威的小说形式最接近电影,然而根据海明威作品改编的电影却离海明威甚远。

从电影上了解海明威是容易受骗的。

【最新2019】竹思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4页)

【最新2019】竹思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竹思阅读答案竹思刘征泰1月色皎洁的秋夜,我在灯下披读一封家书。

阵阵凉风袭来,耳边窜蛮有声。

那是楼下小园里的一丛新竹。

竹技摇曳,姿影婆娑,顿使我想起遥远的故乡。

2家乡的竹呵,你在游子的心潭里,投下一片永远的绿。

3我忘不了故乡望江楼畔那一片竹的海洋。

4每年寒暑假回到成都,平居无事,总爱去望江公园散步,公园坐落在古城东郊的濯锦江边,崇楼丽阁,云影波光,奇花异卉,遍地修篁,确是一个极幽雅的去处。

5这时号称“竹的公园”。

果然,楼前是竹,路旁是竹,盆景里栽的是竹,荷池边种的竹,碗壶丁当、笑声语语的茶寮外也围满了密密匝匝的绿竹。

当夏日炎炎的午后,你走进那深荫如盖的竹间小径,立时会感到一股沁人的快意,红尘荡尽,疲劳无踪,心中是一个清凉世界。

6西南多竹。

据一位行家介绍,望江公园有竹凡百又三十余种?基本上罗致了川中的各类名竹。

有圆竹、空心竹、实心竹,有茎干笔直的道筒竹,憨态可掬的佛肚竹。

花楠竹傲岸不阿,俺然是顶天立地的伟男子,凰尾竹娉婷含羞,又如一位天真美丽的少女:龙鳞竹的根部叠生着古怪的节理,远看是一片片威严的龙鳞,近看,却又鼻眼分明,犹如一张大花脸,因而又称“人面竹”。

我也找到了久闻其名的绵竹,它的叶儿绵绵厚厚,而且不用插扦即能衍殖,只要粒状的籽宜堕落地上,俟一场春雨过后,那嫩生生的竹苗便破土而出。

若问它的故乡,原来就是沱江上游以特产大曲酒、松花皮蛋和木板年画著称的绵竹县……7在锦官古城,除却望江竹海,植竹最多的游览胜地恐怕应推杜南草堂。

8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所谓“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且行且近,但见长墙一带,佳木葱龙,墨绿色的浣花溪从它门前静静流过。

草堂竹子的品种不算太多,却生长得异常茁壮。

一丛连着一丛,丛丛碧色参天,荫覆着宽敞的前亭后院,不少竹干有怀口粗细。

展眼眺望,青溜溜,齐展展,节节上拔,直与高大的桶木一争短长。

文化散文阅读训练题

文化散文阅读训练题

文化散文阅读训练(一)水性江南王本道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

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

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

那锐利的兵——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

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

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

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呜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

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

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

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

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

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

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

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

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

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

所谓“兴”,原是赋比兴的“兴”。

“兴”的写法就是“托事于物”,或“托物兴词”。

寄托于某种事物以表达感情的“兴”,也就是“兴寄”。

“兴”字的含意是“起”,诗人所兴起的是情,所以,《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

起情,故兴体以立。

”只是这种情是诗人触发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的所谓“兴寄”,主要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兴寄”逐渐形成和“彩丽竞繁”“其体华艳”相对的概念,用以指诗歌应具有充实而有意义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论:“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从白居易在同文中称自己有关“美刺兴比”的诗为“新乐府”,元稹在《进诗状》中称自己的乐府诗“稍存寄兴”,可知“比兴”和“兴寄”的要求是相近的。

这种“比兴”或“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了。

用这样的要求来衡量齐梁时期的诗作,自然是“兴寄都绝”。

唐宋以后,诗词的“兴寄”受到诗人们更大的重视。

明人胡应麟、许学夷等多次用“兴寄”的深浅来评论诗歌优劣,到了清代,甚至认为“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冯班《钝吟杂录》);“伊古词章,不外比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

没有比兴就不成其为诗,以至一切文学作品,无不是用比兴写成的,这就把比兴的地位提得更高了。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月考试卷(I)(解析卷)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月考试卷(I)(解析卷)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解析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文学:人生的镜子与灯塔文学,宛如一面神奇的镜子,又似一座明亮的灯塔,它与人生紧密相连,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照亮并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那些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诗歌中,我们便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学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映照与抒发。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句犹如洪钟大吕,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抱负。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他的豪情壮志透过这寥寥数字喷薄而出,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一群热血青年为理想而奋斗的壮丽画卷,激励着我们在当下的时代浪潮中,亦要胸怀家国,勇立潮头,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又如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中那对力量的热烈赞颂,对大自然的崇高敬畏,如汹涌的波涛般尽情宣泄着诗人内心炽热的激情。

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进而引发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深邃思考,明白我们虽如沧海一粟,但亦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出无限的光芒。

文学同时也是人生百态的忠实记录者。

第二单元的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轨迹。

鲁迅的《祝福》,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祥林嫂的悲惨一生,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无情压迫和肆意摧残。

透过祥林嫂的遭遇,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旧时代妇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无奈与挣扎,深切体会到社会变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大海、与鲨鱼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搏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他那掷地有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已然成为激励无数人勇往直前的不朽座右铭,让我们深刻懂得在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境时,必须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永不言败。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面对花卉的生长与凋零,宝玉总有对女性命运的颇多思考和感叹。

第二十七回,黛玉在山坡葬花的行为及其哀叹,触动了宝玉对女性命运的整体思考。

第五十八回,写病后初愈的宝玉,在园中看到杏树花落叶稠,不由得感叹“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

不觉已到‘绿叶成阴子满枝’了”。

由此,他想到邢岫烟已经定婚,从此“又少了一个好女儿”,想到杏树子落枝空,进而想到邢岫烟会红颜枯槁,不免陷入无限感伤。

在这里,自然花卉的生长规律,与女性命运构成一种平行对照关系,让宝玉看到了女性命运的浓缩,这是人和花卉受制于同样自然规律的必然认识。

尽管认识这种规律是一件极为稀松平常的事,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常常会在意识中屏蔽类似的感受,而宝玉却常常让自己的感觉世界充分打开,并自觉展开联想,显示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小说也借花卉传递和取舍,写出了宝玉与女性的情感维系,折射了宝玉与女性的品性特质。

第五十回,写诗社在雪天联句,宝玉不善于此。

李纨就责罚他去栊翠庵向妙玉讨要红梅。

众人都赞这样的责罚高雅有趣,而宝玉也是欣然前往。

但耐人寻味的是,雪里红梅带来的彻骨寒与扑鼻香的感受张力,其实也贯通了李纨和妙玉的为人习性。

妙玉出家为尼和李纨居家守寡,应该都是清心寡欲的。

李纨抽取的花签是一枝老梅,也对此有所暗示。

但李纨直言讨厌妙玉之为人,却又喜欢她庵里的红梅,这正是分层描写人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处。

第五十二回,薛宝钗送一盆水仙花到潇湘馆,林黛玉转赠给宝玉,说不是不喜欢,而是屋子终日煎药,怕花香和药香串味。

宝玉却求之不得,说屋子里花香药香各种香都要有。

前者求纯粹,后者求齐全,由此看出两人的不同趣味和处世风格。

比较特殊的是,小说写花卉,写出了① 。

第六十二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写香菱和荁官玩斗草游戏,香菱拿出的是夫妻蕙,荳官拿不出对应的草,于是就笑话她思念出门很久的丈夫薛蟠,所以才编造夫妻蕙这样的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学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主题。

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是当代作家的使命所在。

以脱贫攻坚为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摆脱贫困的广袤乡土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

相应地,在文学界涌现出赵德发《经山海》、陈毅达《海边春秋》、王松《暖夏》、季栋梁《西海固笔记》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风格不同,但从中我们都能看到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看到扶贫干部、乡村群众、创业青年、支教老师等人物故事,感受到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与此相似,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命题,也拓宽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给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作家们瞄准这些命题,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步伐,描绘发展画卷。

新时代文学的时代主题更加鲜明,当代作家应有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文学创作上锤炼打磨。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

”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只有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学的方式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不断锤炼文学深入时代、表现时代的能力水平,新时代文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

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作家贯穿创作始终的功课。

这不仅意味着作家需要以穿透现实的历史视野认识时代主题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书写时代主题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变革以及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还意味着要对文学手法进行探索打磨,更独到地切入主题,更艺术性地呈现主题,将主题高度真正转化成艺术高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传统、现代因素相互交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彼此并存,这既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也不同于经典作家已有的文学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思
高洪波
①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假如我们判断不错的话,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

在竹子身上,儒生们或看到气质、风骨,或看到虚心、谦虚,《岁寒三友图》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松竹梅从此成为屡屡出现在各种器皿上的图案。

②中国文人中与竹予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道破了苏东坡酷好竹子的心态,而他策竹杖的风姿,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徐行的造型,如果没有竹林衬映在苏东坡的身边,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

③蜀南竹海,地处宜宾,有翠竹数百亩,依山而产,起伏若海,规模亦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尤其是在高处鸟瞰,当云雾袭来之际,那种海的气势更扑面而来,耳畔似有涛声响起,如果此时有舟楫随绿浪起伏,注定是件毫不奇怪的事。

④潜入竹海,同时也沉入绿海,呼吸着有淡淡清香的空气,感觉到绿色的氧气正源源地输入到自己的肺叶里,像清洁剂般清洗着因都市废气而吃力开合的肺,你几乎能够瞬间感到这种大自然珍贵的赐予。

甜丝丝的滋味通过喉头气管,流向四肢百骸,流向大脑及每一根血管和神经,而满眼充盈饱满的绿色,让你快意沉浮,直若化身为一尾鱼儿,沿着印满青苔的小径,管自游向竹林深处。

⑤竹海中的竹子,以粗大的楠竹为主,也有苦竹、慈竹、龟甲竹及人面竹。

与一位竹海作家闲聊,才知道竹子也分公母,母竹产笋,公竹则无。

再细问,才知道每根竹子的每一层竹节都由最初的一根竹枝生出,这竹枝若分出岔的,便是母竹,不分岔的,则为公竹。

就是这么一点区分,简单,却又有大学问。

记得若干年前去安徽,在出产砀山梨的一处集市上,我无意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知识:梨如人类,亦分公母。

母梨形大,且多汁甜美,公梨则逊色得多。

⑥竹子与梨子岂止分雌雄,甚至还可能有自己的声音。

近读《参考消息》,英国《泰晤士报》一篇题为《细听植物心声》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该文的副题更妙:《采花花朵哭泣摘瓜黄瓜尖叫》,而且这项由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证明,如果配备合适的窃听装置,他们就能够区分健康与染病的蔬菜。

同时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植物不仅仅互相交流痛苦与疼痛,就像人们在医院候诊室等候看病一样,它们还互相提醒面临的危险。

杜甫曾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诗无意引证了千年之后波恩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诗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特殊器官,越伟大越杰出的诗人越是如此,他们在倾听自己内心世界时也能倾听天籁,否则何来这千年之后的巧合?
⑦蜀南竹海里的竹子,蓬勃旺盛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坦荡地在竹子部落里快乐成长,较之城市庭院里那些盆景般缩在墙角里的同类,委实幸运和幸福得多。

⑧当然,它们承受的关注甚至诗意的爱抚也少得多,这就是自由的代价。

⑨竹海里的竹子们,肯定是有着自己的声音的,公竹和母竹会互相倾吐爱情;嫩绿的竹笋则会呼唤雨水和阳光;竹叶会在竹枝上迎风摇曳,把大粒的露珠调皮地抖落;土层下的竹根们会串门问好,甚至会互相提醒:跟头打声招呼,别忙着开花。

⑩竹子一开花,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⑾竹海里听竹.一种人生的雅趣,也是机缘。

是绿染灵魂绿透身心的一种洗濯,此刻,当炎夏渐渐袭来时节,写下竹思两字,权当做一剂清凉解暑散吧&&
14.文章开首说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请结合文意回答:竹文化与儒文化是怎样的相得益彰?
答:
15.文章第③段哪些词语直观表现了蜀南竹海若海的特点?第④段中直若化身为一尾鱼儿如果改为直若化身为一只鸟儿,效果会怎么样呢,请结合文意简析你的看法。

答:
16.结合上文回答第⑧段它们承受的关注甚至诗意的爱抚比谁少得多?结合下文回答第⑨段土层下的竹根们为什么会互相提醒:跟头打声招呼,别忙着开花?
答:
17.本文题为竹思,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就竹子作了哪些思考?
答:
参考答案:
14.竹文化是以竹子作为气节、风骨和虚心、谦恭的象征或代表,而这些品质正是儒家所宣扬的,是儒文化的精髓。

或:在竹子身上,儒生们或看到气质,或看到虚心、谦虚;儒生们对竹子风骨的喜爱、推崇更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

(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但必须两方面兼顾。

)15.波涛汹涌涛声舟楫绿浪等词语直观表现了蜀南竹海若海的特点。

直若化身为一尾鱼儿如果改为直若化身为一只鸟儿,表达效果不如原文,在语意上不合逻辑。

(意思吻合即可)16.(1)城市庭院里那些盆景般缩在墙角里的竹子。

(2)竹根们跟头打声招呼,告诉它别忙着开花,是想尽情地享受生命的乐趣,因为竹子一开花,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17.文章就竹子所作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竹文化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中国特有文化;竹分公母,甚至还可能有自己的声音,具有强烈的生命意志;宁可少受关注和爱抚,也要自由坦荡地成长;竹海里听竹,一种人生的雅趣,也是机缘&&(回答本题,不要把文章开头的内容排除在竹思的范围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