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开辟新航路(人教必修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 (共41张PPT)

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 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社会根源: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欧 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创设情境2】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 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 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 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麦哲伦船队 1519年9月20日,船长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大帆船和 265名水手组成的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 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沿途风 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在横渡太平洋时, 船队经历了严重的缺少食物和淡水的困难,一些丧失希望的人曾经发动反对麦哲伦 的叛乱,叛乱的首领被麦哲伦抛在途中的荒岛上。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了菲 律宾群岛。船队在这里得到了补充。可惜的是船长麦哲伦在干涉岛上内部战争时, 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 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个人了。
2.向西航行
哥伦布船队 1492年8月8日,船长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从帕洛斯角起航。9月6日,远征队驶入烟 波浩淼的海洋。很幸运,一路顺风,但是,随着一天天、一星期一星期的过去,船上 的人们烦躁不安起来。为了平息他们的忧虑,船长发布了有关已行航程的假消息。10 月7日,发现了飞鸟,但在地平线仍没出现陆地。船长也焦虑起来,这时已西航很远, 按他的计算,应已见到日本。10月9日,船长许诺要是三天内再看不到陆地,就返航。 恰好在三天期满前,人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船长命名它为圣萨尔瓦多。 船队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 民为“印第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5课 开辟新航路

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结论
根本原因
a.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社会根源:黄金——“寻金热”
c.商业危机: 阿拉伯、意大利商人之间垄断贸易 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商路
d.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e.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西 1487-1488年 印度洋
洋
洋 好望角
大洋洲
1519-1522年
麦哲伦
(葡萄牙)
达.伽马
(葡萄牙)
时间
人物 国籍 航海路线 支持者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欧-美洲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 角-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哥伦布日在美国的一些局部左派思想地域,如加州伯克利, 被称为“原住民日”。每年到了这一天,不少印第安人都会 举行活动抗议殖民统治。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 称作“原住民抵抗日”。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哥伦布?
D 1、西欧15世纪出现“寻金热”的主要经济根源是( )
A、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上升 B、封建主奢侈腐化浪费大量财富 C、金银大量外流造成货币枯竭
对亚非拉: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1、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2、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所 谓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3、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结束了世 界彼此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每年的10月12日或者10月的 第二个星期一,是一些欧美国家 的节日,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 布在北美登陆。 2012年10月8日, 纽约市14日举行第69届哥伦布日 游行,以纪念意大利航海家克里 斯托弗·哥伦布1492年探险远征中 首次发现美洲大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 开辟新航路 (共30张PPT)

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 哥伦布在美洲瓜纳阿尼岛登陆 1492年 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造成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思考?
迪 亚 士
麦 哲 伦
达 . 伽 马
哥 伦 布
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开辟新航路 有何不同?
郑和 哥伦布 西洋 美洲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7次 4次 27000人 1500人 大小船计200余艘 17艘 船长44.4丈(151.8米) 船长24.5米 船只大小 宽18丈(61.6米) 宽 6米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 到达范围 到达美洲 和地区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 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 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哥伦布在美洲瓜纳阿尼岛登陆
1492年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学习目标: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 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印度洋
麦哲伦海峡
二. 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1.葡萄牙:(向东航行,使用本国航海家) 迪亚士: (1487年) 达· 伽马: (1497年) 哥伦布(意): (1492年) →好望角 →好望角 →印度 →美洲
2.西班牙: (向西航行,使用外国航海家)
麦哲伦(葡): (1519-1522年) 西欧 →大西洋 →太平洋→印度洋 →西欧
①
欧 洲 1487-1488 年 1492-1493年 亚 洲 1497 年 太 大 非洲 1519-1522年
北美洲
太平洋
大洋洲
平 洋
南美洲
西
洋
印度洋
好望角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4: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 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 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 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材料5:(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
伴随着
亚、非、美洲 的泪水
但
各地区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
被打破
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世界市场雏形初具,全球化开始起步!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 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 D、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2、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掌握迪亚士、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 史实。
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多角度认识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
成的意义。
第二单元
抄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90年代
行的地孤圆立学探说险开,始而流是行一,个
4、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两组支百织—这制—持年的《是成—来任大的1有务主4国地9规和2观崛球年划策条起仪在、略》件德有…解国系说统词
问题三: 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
1487
迪
葡萄牙
亚
士
葡萄牙 里斯本
卡里库特
马林迪 好望角
达·伽马
1497年 葡萄牙— 好望角— 印度
3、对亚非拉:① ②给 冲当 击地了带当来地深落重后的文化灾和难生; 活方式
高一历史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第5课开辟新航路(人教版必修2)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孤立走向了融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欧洲探险家不懈探索的结果,尽管过程艰辛但是其影响深远:世界在世人面前露出了真面目,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本课由三目构成,详细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及其影响。
第一目“东方的诱惑”,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条件、动力等方面,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二目“新航路的开辟”,则以葡萄牙、西班牙两国为线索,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全过程,体现了欧洲航海家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
第三目“走向会合的世界”,重点介绍了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及世界产生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除此之外,教材还配有插图和辅导资料,对三目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它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直观性的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向学生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新航路的开辟,为促进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所以本课应该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进行问题探究。
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
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另外,新航路的开辟属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应引导学生放眼世界,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的变化。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扩张时代的时间及含义。
(2)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
(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课题:《开辟新航路》

课题:《开辟新航路》一、说教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
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 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随后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发展。
二、说目标1、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影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B、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
3、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4、学情分析(1)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2)学生特点:思维活跃,善于思考,乐于表现,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3)存在不足: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深度;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和认知水平尚待提高;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强。
(4)解决方案:通过展示能反映该段历史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答案,加强分析能力;通过动态地图演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认识;并在课程的最后对知识点总结归纳,加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史料分析法、图表归纳法、动态地图演示法依据:由于历史学科的课程内容是过去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所以学生往往对历史知识感到比较抽象而且没有认同感。
第5课 开辟新航路(人教必修2)ppt课件

5.大量白银流入亚洲特别是中国,使白银成为中国当时主要的货币。
香料
黄金
动动手:请依据所学知识,给当时
的欧洲人设计一或两条到中国的路线。
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
“哼!此山
是我开,此树 是我栽,东地 中海,是我奥 斯曼土耳其的 地盘,要想过 此路,留下买 路钱!”
想一想: 上述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引起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归纳整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我来找毛病
高中生马明学习不认真,课堂笔记经常记错,被同学 称为“马大哈”。请你给结合教材指出他的下面笔记的错 误。 马明的笔记: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太平洋沿岸。
3.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原始资本积累以及印第安人民族的发展壮大。
4.大量非洲黑人被卖到美洲,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1.经济根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根本原因):
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社会根源(主要原因):
黄金、香料高额利润的驱使;《马可•波罗游记》的诱导。
3 .商业危机(直接原因):
传统商路受阻导致商业危机。
4.政治原因(主观原因):
欧洲君主为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5.宗教原因(推动力)
基督教会的传教热情和好战精神。
各抒其见
郑和PK哥伦布
“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郑和发 现美洲大陆”
──英国加文· 孟席斯根据自己十几年对 郑和船队的研究考证,得出了上述结论。
假如郑和“发现”了美洲大陆,会比哥伦布发现 美洲大陆的意义大吗?
麦 哲 伦
第5课 开辟新航路(人教版必修2)

2、主观条件: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北美洲 1492-1493年
欧洲 亚洲
太
大
非洲 1498年
太平洋
平
南美洲 西 1487-1488年 印度洋
洋
洋 好望角
大洋洲
1519-1522年
(三)新航路开辟表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支持者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葡萄牙王
第一个
室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欧-美洲
发现新大陆
西班牙王 室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 角-印度
第一个找到东方的航路
葡萄牙王 室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
实现环球航行
室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促进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际关系——打破隔绝 2、经济——世界市场、贸易中心(商业革命)、殖民扩张 3、政治——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兴起(价格革命) 4、科技文化;证明地圆学说正确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寻金热” ③政治需求:葡、西统治者掠夺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④宗教动力:传播天主教 ⑤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的商路。直接原因
(二)条件(可能性) 1、客观条件: 地理优势,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一、东方的诱惑
1. “寻金热”
2. 寻求与东方直接贸易的新航线 3. 远航的必要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1. 葡萄牙航海家首航东方 2. 哥伦布发现美洲 3.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来找毛病
高中生马明学习不认真,课堂笔记经常记错,被同学 称为“马大哈”。请你给结合教材指出他的下面笔记的错 马误明。的笔记: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拉各国的殖 民道路,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了这些地 区的长期贫穷落后。
新航路的开辟
——顺口溜记忆
新路开展,有其根源。商品经济, 货币贪婪。商业危机,道路阻断。 为去东方,起锚开船。西葡两国, 率先扬帆。远达印度,达氏航船。 哥氏船队,大洋彼岸。麦船环航, 证实地圆。新路开辟,意义深远 。
2013年春北京、安徽:开
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
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A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
2011年天津、江西:人类曾生活在 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 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的因素是 A.交通事业的发展 B.地理知识的积累
C C.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
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2006年广东: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
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A
D.文艺复兴
2006年上海: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 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 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 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 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 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德国人绘制的世界 地图,它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C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2009年江苏: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
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
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2009年广东: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 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 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 这意味着
A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 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假如可以让你选择,你愿意自己是中国的 郑和,还是西方远航者呢?为什么?对于你 的选择,你有何打算?预期会给人类世界带 来什么影响或作用?
选择其一,能自圆其说就可。
①选择郑和。郑和下西洋,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把中国的博大、富足、友好和平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等。我要一改郑和不计成本的贸易,进行正当的贸 易,得到应有的实惠。这样,明朝会更加强大,中 国的航海业也不会衰落下去。(只要言之有理)
积极方面:①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促进了西方资本积累的过程;②使世界由封闭孤 立到联为一体,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开始了世
界一体化进程;③使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 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④加速了西欧各国封建 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客观上冲击了 亚非地区落后的制度,加速了其衰亡,传播了新 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假如郑和“发现”了美洲大陆,会比哥伦布发 现美洲大陆的意义大吗?
麦 哲 伦
菲律宾 麦哲伦死亡之地
1519年 西班牙 塞维利亚
麦哲伦海峡
方法总结
巧记新航路开辟过程
新航路开辟过程可巧记为:一个中心( 西欧)、二个方向(东、西) 三条航线(绕道非 洲到亚洲的航线;向西到美洲的航线;经 过大西洋、太平洋到亚洲的航线)、四个人 物(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想一想:假设你生活在15世纪的欧洲,你会发
现欧洲人非常狂热。请你想一下,各阶层都在做着 什么样的梦想?
1.商人需要香料赚取高额利润;资本家需要 黄金等财富以积累资本。
2.社会上层需要黄金等财富以满足享受。 3.欧洲君主为强化王权,积极准备扩张。 4.基督教会为了传教,准备使用武力进行 “圣战 ” 。
文化上,罗马传教士直接到中国来,基督教重新在中 国传播;西方文化开始直接在中国传播; “西学东 渐”,就是新航路开辟在文化上的影响。
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史学界有不同观点:一是“灾难 说”,给亚非拉各国人民带来了巨 大灾难,但也有积极作用,二是 “进步说”,虽有消极作用,但总 体上说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试阐述你的理 由。
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上,明朝中后期从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引种西班牙 人从中南美洲带来的玉米、红苕、马铃薯、花生、烟草、 南瓜、向日葵、辣椒、番茄等作物,推动了农产品的商 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 欧洲商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购买、运输,推动了明清商 品经济的发展。
外交上,明朝有葡萄牙骗居澳门,西班牙和荷兰侵略 台湾,中国开始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清朝统治者 害怕汉人和西方殖民者勾结起来威胁满洲人的统治,实 行严格的闭关政策。
2007年广东: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 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 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D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008年山东: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 重要条件之一。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
引起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去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归纳整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社会根源(主要原因):
黄金、香料高额利润的驱使;《马可•波罗游记》的诱导。
3 .商业危机(直接原因):
传统商路受阻导致商业危机。
4.政治原因(主观原因):
欧洲君主为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5.宗教原因(推动力) :
基督教会的传教热情和好战精神。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 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 够进行远洋航行呢?
多桅多帆海船
仪葡 测萄 地牙 平航 线海
家 用 象 限
15世纪的罗盘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地 球 仪
归纳整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地理知识的进步: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2.科技的发展:
此类岛屿也。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
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 至不可思议。”
香料
黄金
动动手:请依据所学知识,给当时
的欧洲人设计一或两条到中国的路线。
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
“哼!此山 是我开,此树 是我栽,东地 中海,是我奥 斯曼土耳其的 地盘,要想过 此路,留下买 路钱!”
想一想: 上述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D
2007年北京:20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 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 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 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 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B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马可•波罗(1254--1342),17 岁时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回国 后发表《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行游记》中说:东方某国 “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 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 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 用精金……
秦海(南海)中:“《共有7459 座岛…亦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例 如胡椒,色白如雪,产额甚巨,即在
2.世界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太平洋沿岸。
3.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原始资本积累以及印第安人民族的发展壮大。
4.大量非洲黑人被卖到美洲,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5.大量白银流入亚洲特别是中国,使白银成为中国当时主要的货币。
6.使玉米、马铃薯、水稻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7.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主体,加速了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近程。
(1)地图绘制技术. (2)航海造船技术. (3)罗盘针. (4)多桅多帆海船.
我来答: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何能冲在开辟新航
路的最前锋呢?
第一,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第二,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 第三,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宏扬 基督教的信念是推动他们积极寻求东方新航路的一种精 神动力。 第四,两国都完成了中央集权。
谢谢: 请多提宝贵意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日益连成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对欧洲: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引起了商业革命;
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 式发生变化,商业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 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 降,物价上涨,工商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封建 主衰落。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