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本单元要求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
(3)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友情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1) 《山行》(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3) 《古诗三首》(4) 《秋天的雨》2. 生字词:(1) 《山行》:行、寒、霜、红、径、坐、意识(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印、泥、膝、级、院、段(3) 《古诗三首》:绝、胜、妆、翠、稻、粱、菊、儿童、追、黄、出、林、鸣、飞、绝、云、千、万、寒、雀、小、沙、点、金、秋、冬3. 写作方法:(1) 描述自然景物的方法(2)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事物特点(3) 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3) 写作方法的掌握与运用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3) 写作技巧的运用四、教学措施1.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2. 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
习作等项教学内容,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言素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本组教学,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
3、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4、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5、掌握本单元所有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三、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四、学情分析:运用角色转换媒体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阅读情趣。
让学生从作品中吸收有益的启示,体会我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借助资料独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自读自悟法、讲解法。
六、教学时间:13、将相和 2课时14、草船借箭 2课时15、景阳冈 1课时16、猴王出世 1课时回顾拓展一2课时七、基本功训练重点:《将相和》一、选字组词。
(记计纪)录攻无不(克刻课)(作做坐)准备边(境镜竟)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答(dā dá)应回答(dā dá)便(pián biàn)宜方便(pián bi àn)便(pián biàn)利大腹便便(pián biàn)正(zhēnh zhâng)在为(wãi wâi)难(nán nàn)的时候,有认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及其毁灭的原因;•能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掌握关键词汇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本、讨论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及其毁灭的原因;•理解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明园的文化意义;•启发学生思考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带领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2.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圆明园的重要性和毁灭原因,展示自己的观点。
3.学习中心(25分钟)•合作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解释生词。
4.拓展延伸(15分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性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5.归纳总结(5分钟)•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圆明园的文化价值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单词填空•园林、历史、保护、珍贵、文明2.选择题•圆明园的毁灭主要是因为()。
A. 外敌入侵 B. 内忧外患 C. 火灾烧毁五、课后作业1.阅读课外资料,了解其他中国古代文化遗址的保护情况;2.思考:如何从个人做起,保护和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以上是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教
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听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情感。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并正确使用。
4.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3.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
2.复印好的课文。
3.课后练习册。
4.小黑板及粉笔。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10分钟)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故事情节。
第二步:导入新课(5分钟)
•引导学生猜想本节课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学习新课(25分钟)
1.听课文录音,帮助学生熟悉课文。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第四步:课文理解(15分钟)
1.提问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行为动机进行分析。
2.学生小组之间讨论,总结课文中的重要内容。
第五步:练习与拓展(20分钟)
1.学生进行课文排读练习。
2.小组间进行情景再现,加深对课文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题目。
2.仿写一段话,运用本节课学过的词语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实践。
祝教学顺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湖心亭看雪》、《故郡行》、《寻春》、《点绛唇·人面桃花》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涵盖了诗歌、散文和曲赋等不同文体,旨在启发学生对文学的情感体验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不同文体的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人生感悟,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文课文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对比不同文体在表达方式和情感传达上的差异。
3.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结构。
2.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把握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对比不同文体之间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策略1.打造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2.提问引导,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
3.启发式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五、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音画启发或问题引导,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分组讨论法: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共同探讨课文背后的意义。
3.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4.学生表演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环节•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本节课的内容主题。
2.正式学习•教师介绍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和句式结构。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解读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理解。
3.课堂练习•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朗读;
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5.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词语的掌握;
2.教学难点:教学生如何进行准确的朗读和理解课文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课文分发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通过一段简短的导入,引出本课的话题,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让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整个故事大意;
2.请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4.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以加深理解。
3.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自由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引导他们展开思考;
2.推荐类似主题的其他文学作品,鼓励学生阅读。
4. 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写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和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下节课的教学重点。
至此,《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完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有民间故事,又有神话传说,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高,阅读习惯尚未养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读写和理解。
2.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本节课的主题《语文园地四》。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写。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读写生字词,并帮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教师选取部分句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句子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巩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集体备课课件

问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沃克医生 的表现
惊疑 冷冷地 目光柔和
眉毛扬了起来 生气地说 再一次愣住
竟有点儿口吃
双手颤抖 汗珠滚滚 忍不住开口
擦着汗 吓了一跳 惊呆慈祥 大声嚷道
沃克医生 的内心
冷漠→赞许 生气→惊讶 震撼→心疼
钦佩 肃然起敬
活动三 走进沃克医生的内心 评价自主学习成果
评价内容 1.观点全面明确
大单元设计构思
1.本单元的大概念:人的内在意识往往表现在其外在的 言行举止等细节中。
2.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怎样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活动?
3.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创作《带你走近“他”的内心》文 集。
03 根据评价,确定单元大任务
文
课
集
程
成
开 启
果 展
示
2课时
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04 评价设计,确保教学评一致
责任
苟趋勇利之担国。责家任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向 分
五上第四单元
国家之殤
致为为敬什我先么对烈我这的土眼地里爱常得含深泪沉水……?因
析
四上第七单元
家国情怀 缅怀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诵古人之责任
感伟人之责任
品将军之责任
悟革命者之责任
写人物之内心
《古诗三首》
《青山处处埋忠骨》
《军神》
《清贫》
学习任务群
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感古人之责任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明确观点(文章观点)
表达观点(习作练习)
评价要点
1.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 容。 2.能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 语 言 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 内心世界。 3.能结合资料,交流对“青 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 尸还”的理解。 1.能运用具体的动作 语言 神 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2.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劝诫的哲理)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 (6)学生练习背诵。
2.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 (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 (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
(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 (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 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点
教具、学 多媒体课件 具准备
初步教学设想(作业预设)
二度备课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
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 (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 (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
板书设计: 练习 4
金碧辉煌 卧薪尝胆 首屈一指 川流不息
主讲人: 徐娟
参与研讨人: 江维宫、潘国山、顾月、陆玉芬
射阳县盘湾小学教学设计与研究
科目: 语 文 册数 : 九课题Βιβλιοθήκη 练习4第 1 课时
教
学 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目 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
标
重 教学重点: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难 教学难点: 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