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宣传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六(3)班】
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定义和危害;2.培养学生的防毒意识和拒毒能力;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毒品的定义和分类;2.毒品的危害和社会问题;3.拒绝毒品的方法和策略;4.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次禁毒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温习已学知识。
2.毒品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a.呈现毒品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毒品。
b.介绍不同种类的毒品,如大麻、海洛因、冰毒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危害。
3.毒品的危害和社会问题(20分钟)a.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毒品对人体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b.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c.讨论并总结毒品的危害和社会问题。
4.拒绝毒品的方法和策略(20分钟)a.展示不同情境下拒绝毒品的方法和策略,如说“不”、寻求帮助等。
b.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拒绝毒品的场景。
c.讨论并总结拒绝毒品的方法和策略。
5.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15分钟)a.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b.通过案例分析或故事分享,让学生认识到拒绝毒品与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a.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毒品的危害和拒绝毒品的重要性。
b.教师给予正向评价,鼓励学生坚持拒绝毒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毒品的危害和社会问题;2.拒绝毒品的情境卡片;3.案例分析或故事分享的材料。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观察学生参与班会讨论和角色扮演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毒品危害和拒绝毒品方法的理解程度。
并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必要的进一步辅导和引导。
六、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邀请警察或禁毒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互动,加深学生对禁毒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备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流程和时间分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全国通用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了解毒品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拒绝毒品、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毒品的概念与种类:介绍毒品的定义、常见种类及其危害。
2. 毒品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分析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破坏。
3. 毒品的预防方法: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毒品、拒绝毒品的诱惑。
4. 法律与道德教育:强调吸毒、贩毒的法律后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毒品的知识、危害及预防方法。
-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健康的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毒品危害的短片、图片等资料。
- 宣传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的相关书籍、手册。
- 互动工具:用于小组讨论的便签纸、白板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短片或故事引入毒品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实际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拒绝毒品,分享个人的看法和经验。
5. 互动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场景,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总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提纲:毒品的定义与种类、毒品的危害、预防方法、法律与道德教育- 关键词:毒品、危害、预防、法律、道德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毒品危害的短文。
2. 小组作业:制作一份关于毒品预防的宣传海报。
课后反思- 教师反思:评估教学效果,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 学生反思:让学生写下他们对毒品的新认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毒品的知识,而且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生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XXX五年级毒品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教育主题: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教育形式:主题班会
教育目的:
1、了解毒品知识。
2、认识毒品等社会问题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危害。
3、研究预防和抵制毒品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健康成长。
教育过程:
一、引入
班主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步走向世界,科技不断发展,人民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向往和梦想。
然而,一些娱乐场所如酒吧、舞厅、XXX成为了精神栖息的家园,却隐藏着毒品等精神垃圾,这些“糖衣炮弹”摧毁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
今天我们将认识毒品,研究如何预防毒品。
二、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毒品是一种令人生畏的“炮弹”,它可以支配一个人,驱使其左右,乃至俯首称臣。
接下来,我们将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种类呢?
1、毒品的种类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危害介绍。
结合图片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毒品有哪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摧毁人的消化、神经、呼吸及循环系统,还会传染性病和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丧失工作能力,倾家荡产,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以上是毒品的危害,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幸福。
小学生六年级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六年级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毒品的正确认知和防范意识。
- 增强学生拒绝诱惑及远离毒品的能力。
-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毒品预防工作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毒品是什么?- 介绍毒品的定义和种类。
- 强调毒品的危害性和非法性。
2. 毒品对个人的危害- 分析毒品对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的危害。
- 强调长期使用毒品对个人发展的负面影响。
3.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探讨毒品对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危害。
- 强调毒品滋生犯罪的关联。
4. 如何预防毒品- 强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 提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活动。
- 强调拒绝诱惑和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引起学生对毒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危害,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 实例分享: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实际影响。
4. 讨论活动: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吸毒的态度及其原因。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诱惑面前如何拒绝毒品。
6. 总结:强调预防毒品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参与毒品预防工作。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通过引发学生对毒品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互动交流法: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拒绝诱惑的过程,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评估方式- 教师观察记录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 学生书面表达对毒品的态度和预防措施。
扩展活动- 邀请毒品预防专家进行讲座。
- 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海报或手抄报的制作。
参考资料以上是小学生六年级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毒品并增加防范意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远离毒品从小做起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远离毒品从小做起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禁毒宣传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毒品的危害2. 拒绝毒品的技巧3. 禁毒法律法规4. 禁毒宣传教育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利用多媒体展示毒品危害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
2. 讲解毒品的危害详细讲解毒品对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3. 讲解拒绝毒品的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识别毒品,提高防范意识,拒绝毒品的诱惑。
4. 讲解禁毒法律法规介绍我国禁毒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国家对于毒品问题的态度和措施。
5. 禁毒宣传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禁毒宣誓,签订禁毒承诺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分享拒绝毒品的经验,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3. 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4. 学生参与禁毒宣传教育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毒品危害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禁毒宣传资料:禁毒法律法规、毒品危害知识等。
3. 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禁毒宣誓、签订禁毒承诺书等。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拒绝毒品。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3. 家长要与学校共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远离毒品。
4. 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同时,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禁毒宣传的品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小学班会教案六年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远离毒品从小做起全国通用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毒品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群体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强、防范意识弱,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六年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六年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六年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设计背景:吸毒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它使人体神经系统产生高度的毒性和生理破坏。
吸毒上瘾后,不仅心理变态,人格解体,不知廉耻,而且传染和导致各种疾病,正因为青少年年轻,无知、好奇、冲动,明辨事非的能力非常薄弱,极易受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从而染上毒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本节班会课力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以学生扮演的毒品的方式,让学生来深入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特性,接着通过吸毒者的表白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吸毒的危害,并且学会拒毒的方法,最后通过全体队员宣言,让学生懂得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低御毒品的能力,知道拒绝毒品的方法,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毒品知识及其危害,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教学难点: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小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低御毒品的能力,知道拒绝毒品的方法,懂得在危急时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和毒品的危害1、导入: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国际禁毒日)师:今天有一个家族的成员特别想来拜访一下我们班的同学,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好吗?2、毒品的自诉(由学生扮演的毒品介绍,同时投影展示)海洛因:我是毒品家族的掌门人,听说过我吗?对了我就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毒品大王——海洛因,我们家族的成员众多,其中骁勇善战,威猛无比,能使人类患病的大将多达20多位。
看,我带来了我最宠爱的几位大将。
有了这些心爱的大将的辅佐,我对于登上“世界顶级杀手”的宝座,充满了信心。
亲爱的朋友,快点和我们家族交朋友吧!只要你吸了毒,保管你的身体慢慢会有意想不到的疾病发生。
罂粟:嘻嘻!我就是美丽的罂粟小姐,我的绝技是使用“迷魂大法”只需2秒,我就能到达吸毒者们的大脑,使烟民们感到一种轻柔愉快的感觉,是让人们上瘾的秘密,我的杀伤力也了不得,只要沾上了我,你就会欲罢不能,六亲不认,终将死于我的红裙之下。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精选5篇)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精选5篇)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精选5篇)1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2、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
3、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
活动难点: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1.全校学生已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2.学生已观看学习过法制教育演出“昨天、今天、明天”以及关于《远离毒品》的禁毒教育的VCD,并收集了有关禁毒的资料,对毒品有了一定的认识。
3.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
4.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
(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xx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毒品不是儿戏”。
20xx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法制演出及禁毒录像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1、引导学生针对“昨天、今天、明天”一节目中的雷雪这个女孩进行讨论。
小学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形成远离毒品的正确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
2.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毒品,防止接触毒品。
3.能够说出远离毒品的理由和方法,增强个人防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板书:禁毒宣传标语、禁毒口号、远离毒品的理由和方法等。
2.常见毒品的图片或实物(可根据需要自行准备)。
3.小组活动的已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
4.音乐(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一、导入(10分钟)在班会开始前播放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同学们放松心情,准备好接收下面的内容。
在班会正式开始前,教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分享自己对于禁毒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同学们进入班会主题。
二、讲解(25分钟)第一部分:了解毒品及其危害通过展示一些常见毒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外观和危害,并通过讲解配合板书,引导同学们深度了解毒品的危害。
板书:禁毒宣传标语、禁毒口号、远离毒品的理由和方法等。
第二部分:讲解如何防止接触毒品引导同学们了解如何防止接触毒品,重点阐述以下内容:1.避免交往有毒品史的人。
2.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食物。
3.不轻信赞美或恐吓计的言语。
4.不随意尝试药物,避免好奇心和模仿。
第三部分:讲解远离毒品的理由和方法通过演示法,让同学们学习远离毒品的优点和方法:1.远离毒品可以让我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2.相互之间可以建立真正的友谊,避免因为吸毒产生误会和矛盾。
3.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部分:面对毒品,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通过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或者亲身经历,邀请同学们讨论在自己身边发现毒品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
三、小组活动(25分钟)同学们分成小组并就“你我共抵毒品”这个主题讨论,小组内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情景演练同学们组成小组,对如何面对毒品的情景进行模拟演练,例如:如何拒绝接受毒品、如何向有毒品史的人说不等等。
第二环节:禁毒义诊设置一些关于禁毒的问题,让小组内相互问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禁毒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主持人:黄勇活动目的
1.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
,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而珍惜宝贵的生命。
活动准备
学生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鸦片战争等)、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师导读: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三、毒品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
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
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
则可导致死亡。
四、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呼吸道疾病。
3.各种传染性肝炎。
4.艾滋病与性病。
5.感染性疾病。
6、血管损害。
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
8.精神病症状。
9.肾脏疾患、皮肤损害。
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五、染上毒品的主要原因
(1)对毒品的无知、好奇
一些青少年染上吸毒恶习,多是因为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奇,而走吃吸毒深渊。
据云南开远市对451名海洛因吸毒者的调查,因好奇而吸毒的有154人,占34.1%。
吸毒人董昆先是对吸“白粉”(海洛因)好奇,想尝试
一下,结果成瘾后不能自拔。
为弄钱吸毒,盗窃五四式手枪。
于1997年12月8日,在贵州省贵阳机场持枪抢劫出租车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2)他人的不良影响
青少年极易受群体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技巧运动员,9岁入选省少年体校,17岁入体育学院学习。
曾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得过第一名。
后来在男友的影响下吸毒成瘾。
男友已因吸毒死亡,为吸毒她不得已将奖牌换了海洛因,为吸毒她到歌舞厅坐台。
公安机关曾2次送她强制戒毒,她自己也3次自愿戒毒,均告失败。
(3)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年家更容易沾染毒品。
母亲在其3岁时吸毒成瘾,致使该女12岁时跟着母亲学会了吸毒,14岁时她就不得不靠出卖色相维持母女吸毒所需费用。
母女二人多次被强制戒毒。
出所时母亲竟然将女儿仅有的1000元戒毒费骗走吸毒,而且三年来知下落。
1997年4月12日,毒瘾缠身的少女撞向一辆行驶的出租车,脸上留下了一道永远的疤痕。
六、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1.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
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2.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七、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
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
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八、交流、讨论。
九、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
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2020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