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手册

合集下载

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

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完成一项毕业设计,这是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内容的选择以及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一、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加深对自动化技术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此外,毕业设计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所学成果的机会,能够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设计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毕业设计内容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内容:1.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

2. 机器人设计:设计一个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系统,如智能家居机器人、工业生产线机器人等。

3.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设计一个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自动化生产线,如汽车生产线、电子产品生产线等。

4.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设计一个能够采集和处理特定数据的系统,如环境监测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

5.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设计一个能够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的智能交通系统,如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系统等。

三、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法:1. 技术难题:毕业设计往往需要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2. 时间管理:毕业设计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设计、实施和测试。

学生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3. 资源限制: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学生可能会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如设备、材料等。

学生可以寻求学校或实验室的支持,或者通过合作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享资源。

四、总结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完整版)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格式

(完整版)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格式

2. 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2.1 题目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并能恰当、准确的反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题目不超过25个字,除非确有必要,一般不设副标题。

2.2摘要与关键词2.2.1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摘要应包括论文的创新见解、主要论点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词条。

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2.3 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等部分。

2.3.1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

绪论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目的与实际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本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文献综述;有时也简单介绍研究方法、材料的依据等。

2.3.2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本研究内容的设计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的各部分的(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计算;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3.3 结论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的成果的总结。

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成果,或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工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管理资料]

[工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模糊PID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系别自动化工程系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学号5080926学生姓名杨微指导教师吕江涛2012年6月15日基于PLC的模糊PID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常规PID控制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被广泛应用于过程控制中,但常规的PID在系统参数、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不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采用基于PLC 知识和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来解决这类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机理法建立液位控制系统水箱的数学模型,为了改善调节过程的动态特性,采用串级控制,主调节器用模糊控制,副调节器采用PID控制。

根据液位系统的特征,选取合适的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控制规则查询表,设计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将设计好的串级系统在Simulink软件上进行仿真,比较常规PID 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通过西门子SIMATIC S7-300 PLC 。

,将设计好的液位控制系统进行仿真。

实验表明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控制效果。

关键词:过程控制,PID控制,模糊控制,PLC,力控组态软件Based on PLC fuzzy PID water level control system designAuthor:Yang WeiTutor:Lv JiangtaoAbstract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ler simple structure, good stability, reliable working, are widely used in process control, but the conventional PID parameters in the system, working environment change often cannot obtain the good control effect. Based on PLC knowledge and not rely on the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uzzy control to solve the problem.This paper first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water level control system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ulatory process, the cascade control, regulation is the fuzzy control, vice regulator PID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level system, to select the suitable fuzzy control rules and membership functions, establish the fuzzy control rules lookup, PID controller and fuzzy controller design, the design good ship machine system in Simulink software, and simulation is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ler and fuzzy PID controller control performance.Through the Siemens SIMATIC S7-300 PLC programming system and the force control configuration software design of the Siemens PLC conventional PID systems and fuzzy PID control algorithm. Through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force charged with real-time monitoring level changes, Will design good level control system was simulate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fuzzy controller has good dynamic and static control effect.Key Words: Process control, PID control, Fuzzy control, PLC, Force contro目录1 绪论 0过程控制概述 0模糊控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状况 (1)PLC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2)PLC的特点 (2)PLC技术发展动向 (4)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5)课题研究内容 (5)论文结构 (6)2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及模型分析 (6)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6)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8)双容水箱数学模型建立与分析 (9)3 PID控制和模糊控制 (13)PID控制 (13)PID简述 (13)数字式PID控制算法 (15)模糊控制 (17)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17)模糊集合 (19)隶属度函数及其确定 (21)模糊推理 (23)液位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24)4 系统硬件设计 (30)西门子S7-300PLC (30)液位控制系统组成 (31)5 PLC编程实现 (34)西门子S7-300编程基础 (34)STEP7编程 (35)控制算法的实现 (37)程序流程图 (37)梯形图程序 (39) (42)常规PID与模糊PID控制器性能比较 (43)用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模糊控制器 (43)SIMULINK仿真 (45)结论 (47)致谢 (48)参考文献 (49)附录 (51)1绪论过程控制技术是利用测量仪表、控制仪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工具,自动获得各种变量的信息,并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进行自动调节和操作,以达到控制要求等目的的技术。

自动化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

自动化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

自动化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为了保证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学校相应规范的基础上,特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一般规范如下:一、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文字量要求整篇论文(设计说明书)字数一般不少于10000字,要求计算机打印。

二、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规格要求1.文字、符号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文字要规范,汉字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中文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文稿内容要完整准确,有关实验数据表格、图示和照片的表达一定要规范化。

实验结果已用图表示了的一般不再列表。

图表中所述内容不必在正文中再做说明,应尽量避免重复。

每个图表必须要有图表序号和图表名称。

2.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使用外文缩写词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

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

比较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3.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采用,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4.数字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3力作用于1点”。

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5.标题层次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第1章”、“第2章”、“第3章”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700字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是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次设计旨在设计一套能够实现对某个厂房内的生产流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

首先,需要对厂房内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了解。

通过与厂方进行沟通和实地考察,了解原有的生产流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基础之上,结合PLC的功能和特点,设计一个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方案。

其次,需要对所需的PLC进行选型。

根据生产流程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考虑PLC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以及价格等因素,选择合适的PLC品牌和型号。

然后,进行PLC程序的设计。

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分析不同设备之间的关系和信号传递的逻辑,编写PLC程序。

程序中要包含各种输入输出的配置、开关逻辑的实现以及报警和故障处理等功能。

接着,进行PLC的硬件布线和搭建。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PLC的输入输出模块的布线,并进行连接。

确保PLC与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和控制。

最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通过模拟真实工况,进行系统的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

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异常进行跟踪和处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需要结合现有的技术和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总之,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将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努力,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并取得满意的成果。

自动化YL335-B毕业设计

自动化YL335-B毕业设计

摘要本设计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后,根据现实的工程需求,加上对可编程控制器的理解和分析,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LC)来实现YL-335B的设计步骤,着重对软件开发与调试,完成了装配做了介绍,完成了YL-335B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

本设计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对YL-335B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实际地考察经验,对本次设计做了简要的分析设想。

第二部分根据毕业设计要求,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YL-335B合理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步骤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另外对资源的配置做了介绍。

第三部分对YL-335B软件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整个设计,对具体的模拟过程做了详细的叙述,并配有画面,使整个设计形象,完美,使用。

本设计通过软硬件之间的配合与调试,从而达到工业设计的要求,实现设备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关键词:YL-335B;PLC;变频器;触摸屏ABSTRACTIn the design of a series of field visit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demand, in addi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referred to as PLC ) to realize the design procedure of YL-335B, focusing o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debugging, the completion of the assembly is introduced, completed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YL-335B.The desig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YL-335B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research experience, analyzes briefly the idea of the design. The second part according to the graduation design, combining with my own experience, put forward reasonable design scheme of YL-335B, and made a further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steps. In addition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introduced. The third part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YL-335B software. The whole design, detailed describes the simulation process in detail, and with a screen, the image of the entire design, perfect, use.With the desig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bugging through,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design, automation control equipment.Keywords: YL-335B; PLC; inverter; touch screen目录绪论 (3)1课题研究前的了解 (3)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第1章YL-335B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概述 (4)1综述 (4)2YL-335B基本组成 (4)3YL-335B的基本功能 (4)3.1 供料单元的基本功能: (4)3.2 加工单元的基本功能: (4)3.3 装配单元的基本功能: (5)3.4 分拣单元的基本功能: (5)3.5 输送单元的基本功能: (5)4YL-335B的特点和实训项目 (5)5YL-335B的电气系统 (5)6人机界面 (6)7供电电源 (6)8气源处理装置 (7)第2章设备核心技术 (8)1西门子PPI通信 (8)2传感器检测技术 (10)3MM420变频器 (12)3.1 参数号和参数名称 (12)3.2 参数设置方法 (12)4组态触摸屏技术 (13)第3章YL-335B设计原理 (15)1气动控制设计原理图 (15)2PLC控制系统设计 (17)3PLC硬件接线图 (21)4 梯形图见附录 (27)5调试与运行 (27)第4章发展与展望 (29)辞谢: (30)参考文献 (30)附录 (30)绪论1课题研究前的了解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自动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在这里,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自动化毕业设计

自动化毕业设计

自动化毕业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劳动、提升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此,我选择了自动化技术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动化技术。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基于PLC的工业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

这个题目是基于对工业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的兴趣和研究,通过研究和设计一个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操作。

首先,我将对工业生产线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然后,我将选择适当的PLC设备和传感器,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在这个控制系统中,PLC将负责控制和调节生产线上的所有设备,如机械臂、传送带、电机等,保证它们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规则工作。

在实际设计中,我将首先编写PLC的控制程序,根据生产线的具体要求和流程编写相应的控制逻辑。

然后,我将配置和连接传感器,用于检测和监测生产线上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接下来,我将编写人机界面(HMI)程序,实现对PLC的监控和操作。

通过人机界面,操作员可以实时了解生产线的运行状态、设备故障等信息,并可以远程操作和控制生产线。

最后,为了验证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我将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

通过模拟和重复真实的工业生产线操作,我将检验PLC的控制程序是否能够准确、可靠地控制设备的工作,并且能够在生产线上灵活地适应各种变化和调整。

通过这个毕业设计,我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工业自动化领域,并掌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技术。

我相信这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并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自动化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设计和努力,为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 副本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 副本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苏海滨设计题目:10KW单相低压孤立逆变器系统设计与仿真一、毕业设计的目的设计一50Hz逆变电路控制系统。

主要设计用于直流电压到220V/50HZ交流能量变换逆变装置。

而逆变装置利用电能变换电路及相关控制技术,将蓄电池组直流电经过频率变换、电压电流控制等环节后,输出标准工频三相交流电能。

二、主要设计内容1.逆变系统结构及系统组成设计;2.逆变装置控制系统主要器件选型、参数计算及理论分析;3.电压控制环节设计与仿真、电流控制环节设计与仿真;4.利用Matlab/Simulink对所设计逆变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三、重点研究问题太阳能光伏逆变系统的结构组成、逆变器电压电流控制方法;确定设计方案,完成各功能单元的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

四、主要技术指标或主要设计参数要求系统额定输出功率10kw,系统注入电网的电流谐波率小于5%,功率因数不低于;网逆变系统的效率不低于97%。

五、设计成果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字数为10000—15000字,论文格式参照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2.系统电气原理图,要求用0#图纸(按国标要求绘制);3.各部分环节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4.毕业设计论文内插图必须用电脑制作;六、参考书1.电力电子技术;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3.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4.自动控制原理;5.电源滤波技术,6.电力系统控制技术七、时间分配:设计总时间为15周,其中毕业实习和资料采集3周,理论设计、分析计算及仿真7周,实际参数调试3周,写说明书1周,毕业答辩1周。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苏海滨设计题目:100KW三相低压孤立逆变器系统设计与仿真一、毕业设计的目的设计一50Hz逆变电路控制系统。

主要设计用于直流电压到380V/50HZ交流能量变换逆变装置。

而逆变装置利用电能变换电路及相关控制技术,将蓄电池组直流电经过频率变换、电压电流控制等环节后,输出标准工频三相交流电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孙岩.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现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2:263-264.
工 作 记 录
设计方案论证(论文开题报告)
说明:开题报告应有明确的要求,应统一格式,内容应包括:主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原理及方法、进度、预期效果、主要参考文献等。
指导教师评语及改进意见:
该生毕业设计以人体下肢外骨骼控制为背景,选题有一定实用价值,难易适当。所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可以继续进行毕业设计。
答 辩 日 期
6月16日—6月22日(第16周)
指导教师审批签字:
年月日 (第周)
工 作 记 录
毕业实习(调研)
3月3日—3月23日 (第1周—第3周)
单位:图书馆
完成任务情况:
1.查阅了肌电信号采集设备和采集方法有关资料
2.查阅了肌电信号滤波算法相关资料
3.查阅了对肌电信号进行具体分析手段的有关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专题部分:
题目:
设计或论文专题的基本内容:
学生接受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日期
第1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工 作 计 划
毕业实习(调 研)
3月3日——3月23日 (第1周——第3周)
单位:图书馆
任务:
1.查阅肌电信号采集设备和采集方法有关资料
2.查阅肌电信号滤波算法相关资料
3.查阅对肌电信号进行具体分析手段的有关资料
4.查阅模式分类神经网络有关资料
5.查阅运用Matlab进行具体数据处理和肌电分类的算法资料
工 作 计 划
所需参考资料目录
1.Deluca C. Physiology and mathematics of myoelectric signals[J]. 1979,26(3):313-325.
2.Kawai N, Tanaka E, Langenbach G E, et a1. Jaw-muscle activity changes after the induction of osteoarthritis in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by mechanical loading [J].J Orofac Pain 2008,55(2):153-162.
8.梁丹青,黄志芳,李立,等.等速肌力康复系统对膝关节损伤后力量训练的作用:2例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372-375.
9.杨大鹏,赵京东,姜力,等.三自由度仿人型假手及其肌电控制策略四.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30(7):804-810.
10.Hauschild M, Davoodi R Loeb G E.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for designing and fitting neural prosthetic limb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2007(1 5): 9-15.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研究所(系)评语及改进意见:
同意开题报告中的论述及指导教师的相关指导意见,可以按此思路继续进行论文的相关工作。
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签字:年月日
工 作 记 录
方法研究与实验设计
完成日期:5月18日(第12周)
(实验研究、论文工作)
设计说明书
完成日期:6月2日(第14周)
(论 文)
专题部分完成日期: 月 日(第 周)
3月21日(第3周)
工 作 记 录
答 疑
内容提要:
1.汇报本周工作:(1)深入了解了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特征及干扰源。
(2)简单了解了肌电信号分析的几种方法。
2.汇报下周工作计划:(1)了解肌电信号分类的方法。
(2)了解实验设备,设计具体实验方案。
内容提要:
1.汇报本周工作:(1)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解读。
(2)明确研究背景与意义。
2.汇报下周工作计划:深入研究题目,了解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文章的技术路线。
3月14日(第2周)
内容提要:
1.汇报本周工作:(1)确定了文章的技术路线。
(2)对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
2.汇报下周工作计划:研究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特征以及在肌电采集过程中的干扰来源,简单了解肌电信号分析方法。
东北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设计(论文)题目:面向人体动力学模型构建的下
肢肌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姓名:李文博
学号:20103074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化1006班
学生信息栏:班级自动化1006学号20103074姓名李文博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面向人体动力学模型构建的下肢肌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2.Kawai N, Tanaka E, Langenbach G E, et a1. Jaw-muscle activity changes after the induction of osteoarthritis in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by mechanical loading [J].J Orofac Pain 2008,55(2):153-162.
3.孙砺.国内应用表面肌电分析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研究综述[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6):68-71.
4.Bilodeau M,Arsenault A B, Gravel D, et a1. EMG powers spectea of elbow extensors during ramp and step isometric contractions. European Joum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91, 63(1): 24-28.
5.刘虔铖,田学隆,李烽,等.基于肌电生物反馈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仪的研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26(2):417-420.
6.Park I, Kwon S C, Lee H D, et a1. Thumb-tip Force Estimation from SEMG and a Musculoskeletal Model for Real-time Finger Prosthesis[C].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habilitation Robotics. Kyoto, Japan: [s.n.],2009,305-310.
11.冯慧阳.基于第六次入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J],商业文化,2011,08:139.
12.汪玲怡.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6):471-472.
13.唐洪.关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02).
8.梁丹青,黄志芳,李立,等.等速肌力康复系统对膝关节损伤后力量训练的作用:2例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372-375.
9.杨大鹏,赵京东,姜力,等.三自由度仿人型假手及其肌电控制策略四.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30(7):804-810.
10.Hauschild M, Davoodi R Loeb G E.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for designing and fitting neural prosthetic limb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2007(1 5): 9-15.
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
(1)研究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特征和干扰来源等;
(2)sEMG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3)设计下肢不同的运动模式实验,记录肌肉在不同状态下的肌电信号;
(4)设计合理的滤波算法对采集的肌电信号进行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特征提取,研究肌电信号的特征指标与神经肌肉状态之间的联系,进而利用不同运动状态下肌电信号的特征值进行下肢运动模式分类。
11.冯慧阳.基于第六次入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J],商业文化,2011,08:139.
12.汪玲怡.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6):471-472.
工 作 计 划
拟定设计(实验)方案、论文选题
3月3日—3月9日(第1周)
设计方案论证(论文开题报告)
5.刘虔铖,田学隆,李烽,等.基于肌电生物反馈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仪的研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26(2):417-420.
6.Park I, Kwon S C, Lee H D, et a1. Thumb-tip Force Estimation from SEMG and a Musculoskeletal Model for Real-time Finger Prosthesis[C].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habilitation Robotics. Kyoto, Japan: [s.n.],2009,305-310.
7.HU Yong, Mal J N F, Luk K D K.Application of Surface EMG Topography in Low Back Pain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C].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IEEE EMBS Conference on Neural Engineering. Kohala Coast. HI, United States: [s.n.], 2007: 557-5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