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机械效率和功率基本定义
12.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基础)知识讲解

总复习:功功率机械效率(基础)【考纲要求】1、理解功、功率的概念,能够解决简单问题,比较功和功率的大小;2、会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知道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要点诠释:(1)理解判断的依据:依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重点:抓住力作用在物体上是否有“成效”。
(2)明白不做功的三种情况:A. 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B. 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C. 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3)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 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
B. 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
C. 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在竖直向上,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 =fs 。
考点二、对公式W =FS 的理解 1.公式: 一般式 W =Fs常用式 W =Gh (克服重力做功),或W =f 阻s (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单位: 焦耳(J) 要点诠释:(1)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根本不做功。
(2)F 与s 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 ,从山脚顺着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
) (3)做功的多少,由W =Fs 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功率和机械效率

第一次课功率和机械效率环节一:区分功率和机械效率基本概念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意义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小明同学作业写得很快,C罗一场比赛射门频率很高)机械效率: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小王同学作业正确率很高,梅西一场比赛进球数很多)类似单位功率:速度,频率机械效率:效率,正确率与功的关系功率:功率=功/时间,但与功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无关,功率大只代表做功快,学生作业多是不是就代表他写字速度做的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与有用功和总功的多少无关,机械效率高只代表有用功所占的比例高相互关系功率和机械效率彼此没有直接的关系,功率大不代表机械效率高,机械效率低也不代表功率就一定低,写字速度快与作业正确率没有直接关系。
单位和公式记忆功率:(1)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其中表示功率,表示功,表示时间。
(2)功率的单位是,又叫简称。
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2)因为有用功总功,所以机械效率100%。
(填:< 、>、=)课堂反馈:一、判断题(1)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2)额外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3)做功时间越短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4)机械效率大的机械一定既省力又省功。
()(5)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功一定很慢。
()(6)机械效率越高,则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7)机械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也越低。
()(8)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很高。
()(9)在总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就越多。
()二、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1.拖拉机发动机功率是80kw,合____W=____J/S.其意义表示____ 。
2.举重运动员把2000N的杠铃在2s内举高1.8m后又在空中保持4S,则该运动员前2s 的功率是____W,后4S的功率是____W.3.使用滑轮组提起20N的重物,使它上升0.4m,拉力为8N,拉力的作用点上升了1.2m,拉力对滑轮所做的功为____J,这个功叫____功。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

专题十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一、内容解读:(一)功1、做功的两个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 Fs =,其中F 代表作用在物体的力,s 代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功的单位是J 。
(二)功率1、单位时间是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它是反映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即tWP=将它变形得到两个变形公式。
W W Pt t P==和,可分别求功和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 ,常用单位还有kW ,叫千瓦,它与W 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W=103W3、对公式W P t =的分析 根据W P t=可知,当P 一定时,W 与t 成正比。
换句话说,使用功率相同的机械,做功时间长的做的功就多。
当W 一定时,P 与t 成反比。
换句话说,做相同的功时,时间用得少的机械的功率大。
当t 一定时,W 与P 成正比。
换句话说,做功时间相同时,功率大的那台机械做的功就多。
(三)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被定义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希腊字母“η”表示。
100W η=⨯有用总W﹪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100%%nη⨯⨯总有用Gh GW=Gh,W =Fs,==Fs F,其中G 为提升的物重,h 为物体升高的高度,F 为施加在绳子自由端拉力,s 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 为吊起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滑轮组机械效率可变为:100G η=⨯+物动物%GG3、斜面的机械效率100%η⨯Gh =FJ,其中G 为沿斜面向上推的物体受到的重力,h 为斜面的高,1为斜面的长,F 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4、其他机械的机械效率100W η=输出输入=%W二、专题训练1、工人用类似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2000N 的物体。
(1)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工人提起这个重物至少需用多大的力?(2)若工人匀速提起这个物体时所用的拉力是8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若工人用800N 的拉力在1分钟内将这个物体提高3m ,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在某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起吊重为600N 的重物,他用200N 的力拉绳,使物体上升3m ,滑轮组工作时的效率为75%,求(1)有用功、总功;(2)使滑轮组至少由几定几动组成。
功率和效率的概念

功率和效率的概念功率和效率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功率用于描述物体以及物理过程中的能量转换速率,而效率则表示能量转换的效果。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系统地介绍功率和效率的概念,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一、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功率是衡量物体能量转换速率的物理量。
物体的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能量的变化率。
功率的计量单位为瓦特(W),即1焦耳/秒。
根据定义,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功率=能量转换量/时间P = ΔE/Δt其中,P表示功率,ΔE表示能量转换量,Δ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明,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能量的变化量。
例如,当一个物体在1秒内转化了10焦耳的能量,它的功率就是10瓦特。
二、功率的实际应用功率的概念在现实生活和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 电力领域:电器的功率是电力公司计费的依据。
在家庭中,我们常常会关心电视机、冰箱等电器的功率。
功率高的电器会消耗更多的电能。
2. 机械领域:汽车的引擎功率可以影响其加速性能。
功率越大,汽车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增加得越快。
3. 工业领域:工厂的生产效率通常与设备的功率有关。
高功率机器可以更快地完成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三、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效率是描述能量转换效果的物理量。
一个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表示实际转换出的有用能量与输入能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定义,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效率=实际输出能量/输入能量 × 100%η = (W_out / W_in) × 100%其中,η表示效率,W_out表示实际输出能量,W_in表示输入能量。
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四、功率和效率的关系功率和效率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功率高并不意味着效率也高,因为功率只是描述了能量转换的速率,而效率则衡量能量转换的效果。
以发动机为例,一台汽车引擎的功率越高,它在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化速度就越快。
但如果同样的能量输入,这台发动机转化出来的有用功不变,而热量损失却增加,那么效率就相应降低。
专题21:功 功率 机械效率2 基本概念 讲义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课教案一、复习课教学目标:1、 通过知识要点复习和习题练习,理解功(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2、 理解公式W =FS 、P=W /t=F v 和η=总有用W W =nF G FS Gh ,并会运用它们;学会用其它知识(如P=UI 、W=mgh=ρgvh 、力的分析等)与本部分知识结合的综合解题能力。
3、 熟悉这些年这部分知识的升学试题的特点,了解出题方向,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4、 锻炼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意志,磨练出解题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复习知识要点:1、 功:(1)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2) 做功的实质:使物体的动能、势能或内能发生了变化。
(3) 功的公式:W =FS 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此略(4) 对功的适应性练习(以下内容在复习时插入讲课中,不需要停下课操作):A 、 判断是否做功问题:a 、用50N 的拉力拉物体,物体不动。
答: 。
b 、正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自个做匀速滑行的冰块。
答: 。
c 、小明满头大汗地举着杠铃,一动也不动。
答: 。
d 、搬起一块石头。
答: 。
e 、用水平方向的力把桌子推动了。
答: 。
B 、 判断做功的力问题:a 、 重为50N 的物体在15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水平运动。
b 、 足球在球场上快速运动,最后停了下来。
c 、 重为20N 的物体在15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下降了2米,落回地面。
C 、 简单计算题:a 、物体甲重为20N ,在15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米。
推力做的功为 J ;重力做的功为 J 。
b 、物体甲、乙的质量之比为2:3,在分别受到30N 和50N 的拉力作用下,均沿着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所前进的距离之比是5:3,则拉力对它们做的功的是 。
(5)功的原理:适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可以省力)。
2、 机械效率(1) 有用功:对我们是有用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功。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第十一章《机械能与机械功》复习提纲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公式:W=FS 延伸公式W=Gh4、功的单位:焦耳,1J=1N ·m 。
温馨提示: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5功。
123423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延伸公式:使用滑轮组时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四、机械能1、能量: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机械能分类机 械 能 重力 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A、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功 功率

功 功率知识要点:一、功:1.做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公式:W=FS3.单位:J (两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1J )4.不做功的几种情况:①有力无距离不做功 例如:小明举着杠铃原地不动②有距离但没有受力不做功 例如: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一段距离③物体移动距离与所受力的方向垂直 例如:一人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前进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6.理想机械——不计自重和摩擦的机械,使用理想机械做功 = 用手直接对物体做功二、功率:1.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时间完成的功3.公式: P=W/t4.单位:W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 W 总= W 有+W 额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 有/ W 总5.如何提高机械效率①减小机械自重; ②减小机械摩擦; ③W额外一定增大W有用知识点填空:1、利用机械工作时,机械克服有用阻力所做的功叫做有用功。
有用功是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竖直方向上提高物体, W 有=_________,如在水平方向移动物体时W 有=_________(即克服被移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机械克服额外阻力所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额外功一般是指克服机械之间的_______所做的功和克服机械本身_______所做的功,额外功是不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是指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W 总=___________。
η= W有用 W总 W有用 W有用+W额外 = Fv t FS t W P ===2、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___的比值,用字母_______________表示。
机械效率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
由于W有总小于W总。
中考物理复习宝典(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2010中考物理复习宝典(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精讲一、理解与领悟1. 功——用来表示力使物体的能量变化了多少的物理量我们知道力有两种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其实,从能量的角度说,力还有改变物体能量的效果. 例如:使物体速度变化——动能变化;使物体高度变化——重力势能变化;使物体形状变化——弹性势能变化等等. 物体能量发生变化的多少,在物理学中用“功”来表示这种“变化量”. 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或势能发生了变化,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使物体的动能或势能改变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也就越多. 概括地说,功是用来表示力使物体的能量变化了多少的物理量. 要知道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看它使物体的能量改变了多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力的大小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大小有关. 使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所用的力越大,力做的功越多;或者,对物体施加相同的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做的功越多. 于是,物理学中把功的涵义具体为: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称为功. 这样也就很自然地有了计算做功多少的方法,写成公式就是:W=Fs.根据上述,可以获得一种具体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的方法:一是看有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看物体有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 两者缺一不可.2. 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使物体的能量改变(使物体的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其过程是有快有慢的. 做同样多的功,花的时间越少说明做功越快;或者,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说明做功越快.如何表示做功的快慢呢?不妨想一想运动的快慢是怎样表示的. 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越大说明运动越快;类似地,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功率越大说明做功越快. 功率的公式在形式上也与速度公式类似,功率的计算公式是:W总=W有用+W额外3. 理解机械效率,关键是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直接对物体做功,有时为了省力,有时为了方便,甚至是为了安全,往往是利用机械来做功. 当利用机械做功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研究:例如,用水桶从井中向上提水,水桶是提水的机械. 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一定量的水从井里取上来,必须克服水的重力做功,这是为了把水取上来必须做的功. 物理学中,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必须做的功叫做有用功. 但是,因为使用了水桶,于是你在提水过程中不但要对水做功,也要对水桶做功,这是不可避免的. 从提水这个“目的”看,提水桶就成了“不可避免的额外负担”. 物理学中,把不希望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称为额外功. 在提水的例子中,把水桶提上来做的功就是额外功.在提水的例子中,人的提力既要对水做功,同时也要对水桶做功,即包括了“有用功”和“额外功”,所以把人的提力做的功称为总功. 三者的关系为:W总=W有用+W额外.使用机械做功时,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人们总有这样的愿望:努力使机械多做有用功,尽可能少做额外功,即希望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越好. 于是,物理学中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即4. 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从一些简单的例子看:例如,用水桶提水,水桶越重需要做的额外功就越多;又如,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动滑轮越重,需要做的额外功也越多. 这说明,机械的自重是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之一. 有些机械在工作时,由于做相对运动或者绕轴转动,会受到摩擦阻力,而摩擦阻力越大需要做的额外功也越多,所以摩擦阻力也是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从减少机械自重和机械工作时的有害摩擦阻力这两个方面来提高机械的效率. 当然,在实际问题中,机械自重和有害摩擦总不可能减小到没有的程度,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机械效率大小还与机械的工作情况有关. 举个例子说:一个大型起重机,它上面的滑轮组很笨重. 不论提升的物体轻重,总是要把笨重的动滑轮提起来. 你说,用它把几吨的物体或几千克的物体提起相同的高度,机械效率会一样吗?当然是提起几吨物体时的机械效率大. 因为,两种情况所做的额外功一样,而提起几千克的物体时做的有用功却很少,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就比较小.对于一个机械来说,越是充分利用它的能力,它的机械效率就越大. 比如滑轮组,在它能承受的范围内,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就越大.5. 一个不可违背的自然法则——功的原理很多事实说明,要想得到某种“利益”,必须付出比“利益”还要大的“代价”,至少是与“利益”等同的“代价”. 要想“少付出”而“多获得”是不可能的.例如,使用机械时,要想省力(这是希望得到的“利益”),那就要多移动距离(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反过来,如果不惜付出费力的“代价”,那么相应的也会得到省距离的“实惠”. 但是,既想省力又要省距离是不可能的. 力和距离是与做功相关的,省力就要费距离,费力就会省距离,其实质就是不可能少做功. 这反映了自然界的一个基本法则——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物理学把这个法则称为功的原理.“不省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使用机械做功与直接做功相等,这是理想情况,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二是,在实际情况中,因为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使用机械做功比直接做功还要多. 这与上面说到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是一致的.二、应用与实践例1 如图1表示一个楼梯,楼梯上面是一个平台. 楼梯的斜坡长L=5m,平台高h=4m,平台长s=3m. 某人手提质量为25kg的水桶沿楼梯匀速上楼,并走到平台右端. 整个过程中人做了多少功?(g=10N/kg)解析人提水桶的力是:F=G=mg=25kg×10N/kg=250N.人沿楼梯上楼走的是斜坡,但是提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所以水桶沿提力方向移动的距离是楼梯的高度. 于是,人沿楼梯上楼做的功为:W=Fs=Fh=250N×4m=1000J.当人提水桶沿平台行走时,由于提力方向竖直向上,而水桶在水平方向移动,所以提力对水桶不做功.于是,整个过程中人所做的功就是1000J.例2 某人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是70kg,地面对自行车的阻力是人和自行车总重的1/10,人骑自行车做功的功率是70W. (g=10N/kg)求:(1)人蹬自行车,使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是多大?(2)10min内,自行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大?解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动力的大小等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例3 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9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上升3m,所用拉力为400N,摩擦不计.求(1)动滑轮有多重?(2)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大?(3)若用它匀速提升重1800N 的物体,绳端的拉力是多大?这种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解析(1)由图看出,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由三股绳子承担,在”摩擦力不计”的条件下:由瞧!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小明对足球做功2100J D.小明和重力对足球做功差不多上0J
2、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
A. 跳水运动员下落 B.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
C.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水平的冰面上滑动 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后停在空中静止不动
3、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讲法正确的是 ( )
① 原 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阻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要紧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3、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
4、机械效率的计算
5、组装滑轮组和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1、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有用功、总功的正确推断,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3、功率的计算
四、差不多知识
一、功:
1、力学里所讲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理解,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 )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做功快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D.做有用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6、关于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讲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多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刻少
C.单位时刻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D.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2、下列几种情况下,没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着的小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讲明: (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能够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关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劲,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尽管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能够省力、或者能够省距离、也能够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专门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假如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如此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缘故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 J。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不: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刻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例题(A组)
1、小明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
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 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功、机械效率和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
3、明白功的单位
4、理解功的原理
5、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6、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
7、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8、明白功率的单位
二、教学重点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如何推断是否做功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确实是那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可不能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阻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刻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mW 马力
换算:1kW=103W 1mW=106W 1马力=735W
7、售货员用120N的水平力,推着500N的售货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了30m,用了40s的时刻,则它所做的功和功率分不为:
A、3600J,375W ; B、3600J,90W ;
C、1800J,465W ; D、1500J,375W.
六、练习(A组)
1、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4、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 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 N的重物提升了1 m。在此过程中:
A.做的有用功是500 J ; B.做的总功是800 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