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题“育儿观与文化”

合集下载

(答案评分细则)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答案评分细则)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答案及评分细则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阅读1.B【解析】A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

2.B【解析】文章没有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

3.D【解析】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二)文学类阅读4.C【解析】认为母亲的心情“痛苦与无奈”分析不恰当。

应该是对儿子在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还用这种方法表达孝心感到十分欣慰。

5.答案要点:(1)在结构上: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2)在人物塑造上: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深情,侧面表现了军人在家也是一个好儿子;(3)从主题表达上:通过母亲在风雪中的焦灼与失望,表现军人付出的巨大牺牲,赞美了军人的无私奉献。

(答一点给2分,答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

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答案要点:①从内容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故事的主体,主体部分写母亲盼儿回家过年,结尾部分写儿子的照片“回家过年”。

②从结构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情节贯穿全文,使叙事结构严谨。

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讲是合理的:母亲盼儿回家过年,表现的是浓浓的母爱;儿子只有照片回家过年,表现的是军人为国奉献的精神。

④从主题上讲是合理的:“回家过年”的愿望与最终未能回家的结局,形成矛盾,突出了军人为了国家舍小家的精神之伟大。

(每点2分,共6分。

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阅读7.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C项中“还不能够为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理解错误。

深圳二轮作文2018

深圳二轮作文2018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

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一、题型解析这是一道任务指令性作文题,具体讲来就是:情景+叙事(矛盾冲突)+任务指令。

(一)题目明确给出了任务指令:1、“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

——内容方面的任务指令。

这是作文的方向,必须围绕文化因素去谈,换言之从育儿理念冲突看文化差异。

2、“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思维方面任务指令。

要求考生有独到的见解,可以由此深入思考,也可以由此横向联想。

3、“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体与立意等方面的任务指令。

要求考生整体解读材料,整体立意,文体明确。

(二)情景旅游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中国夫妇在长椅上休息,两家的孩子都刚刚学会走路,同时摔倒。

(三)社会热点现象如何教育孩子,是扶持和帮助?还是旁观以期独立?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教育问题,切合了时代热点:家风、家教。

(四)主要对象外国夫妇、中国夫妇,年幼的孩子。

2018深圳一模作文评讲ppt课件

2018深圳一模作文评讲ppt课件
• 包容审慎,携手共赢。不在夏天忧虑冬天将至, 亦不在冬天忧虑夏天姗姗来迟。
• 永远选择包容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建立 人类共赢的时代,也实现中国教育的弯道超车。 (抒情升华)
20
• 点评:本文是逻辑性极强的一篇文章,作者在 紧紧围绕材料中事件的同时,展开对教育理念 的差异挖掘,论证了“小事件”背后的“大原 因”,以小见大。又分别论证了不同的教育方 式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进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应当“中西合璧”——包容审慎,携手共赢。 作者的论述语言简洁,文章条理清晰,视野开 阔。
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 ——差异。中外夫妇不同的做法:外国夫妇置若罔闻,中国夫妇扶持安慰。 截然不同的结果。是(1)的进一步。 • 3、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
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这对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 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 ——冲突。中外夫妇语言冲突:展现不同的育儿观。——交流与碰撞。 • 4、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 ——影响。众人围观与议论。扩大事件的价值,成为作文的情景。 • 这四方面之间,(1)(2)紧密相连,(2)是(3)产生的条件,深入思考 其实(3)是(2)的原因。
• (这三段分别从文化、社会、家庭三方面分析 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由大到小,层次分明, 逻辑清晰。)
18
•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西方的抑郁症患者和 心理变态者也远高于中国。对竞争一味渴求和 小时候遭遇的冷漠极易导致心绪一点点地低沉, 自我一点点地封闭,痛苦一点点地加深。目标 设在高高塔尖上,千军万马逐宝塔固然好,但 精神肌体免疫力的欠缺却使其不敢接受社会援 助,遇到困难是失望,是无望,是绝望,唯独 没有希望。(阐释西方教育结果的不良后遗症)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待修订】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待修订】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待修订】2018年3月1日初稿龙猫说明:一家之言,请批判使用。

序图:约瑟夫·奈、高适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概念阐释(名词解释)部分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这就割裂了前文,“一般来说”是作者重新的整合和归纳,不能算到“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头上去,此外“文化是核心”≈“最核心的要素”,即便“文化”和“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是并列结构,但“文化”毕竟处于支配地位。

】,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这肯定不是约瑟夫〃奈提出的,诸如学说或名词探源类阐释题目中,考生要提防错位类设误。

一个名词的首倡(创设)者,未必是这个名词或学说的主要构建和集大成者。

这里是作者整合后的“软实力”和约瑟夫〃奈的“源自”相混淆。

】,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概念作用(影响)部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苍松不在盆,雄鹰不在笼

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苍松不在盆,雄鹰不在笼

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苍松不在盆,雄鹰不在笼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苍松不在盆,雄鹰不在笼,更多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苍松不在盆,雄鹰不在笼(可评为二类卷49分,对育儿理念冲突背后的文化因子开掘得不够深入)在某景点,两个孩子的摔倒,两家父母处理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应当仔细呵护,外国父母则认为孩子应学会自立。

依笔者之见,外国父母的做法更为合适,因为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两对父母育儿理念的冲突,背后隐藏的是文化的差异。

多数中国父母认为孩子理当被仔细呵护着,古时孟母三迁便可窥见一斑了。

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更畅导“放养,”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学会立足于社会中。

两种育儿理念并无对错好坏之分,但我认同外国父母的理念。

中国父母的理念固然没错,但他们总喜欢以为孩子着想为理由,全面干涉孩子的生活。

诚然,为孩子着想并无过错,但中国父母有时却难把握住着想的程度,变成了溺爱,相较之下,外国父母则更为理性。

他们在知道孩子并没受伤的情况下,选择让小孩自己爬起来,以此断绝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中国父母的做法像一种保护,但其实也是一种约束,他们想在盆里种松,笼里养鹰,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外国父母抛弃了花盆与笼子,给了孩子一块绝壁,一个断崖,让生命中的困难锻炼自己的本领。

时间的流逝会让父母的保护渐少,但自己的本事只会逐渐加强。

脸书的创始人如今拥有上亿的财富,但他却公开发言表示,自己死后财产将会悉数捐出去,而他的女儿将不会得到他的财产,她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谋生,此外,很多明星家中的孩子也必须自己打工挣零花钱。

而中国人则更希望子承父业,让孩子享受现成的财富,恨不得一辈子能将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下。

中国“熊孩子”后来被广大网友吐槽,父母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的任性,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常道德绑架别人。

长大之后,更有所谓的高分低能儿,这些都是过度保护所造成的。

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题“育儿观与文化”

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题“育儿观与文化”

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中外夫妇面对年幼的孩子跌倒,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处理并对对方的做法进行批评。 材料展示的是中外家长不同的育儿理念。 (二)审题,即挖掘材料的含意,探究立意点

• • • •
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
1.整体解读材料(略) 详见“(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部分。 2.各部分之间关系 (1)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 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2018深圳一模作文题,完全契合任务驱动型作文和任务指令性作文的
以下几个特点:
• 1.材料是来自生活的叙述类材料,有真实的情景,要求考生在真实情 境中的思考,并且给出了思考的角度或者方向——“育儿理念冲突的 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 • 2.材料提供的内容有争议,命题者不持立场,需要写作者对材料中的
• (7)就拿育儿理念举例,如果双方父母都等孩子自己爬起来
之后再轻言安慰,那么孩子从小就会养成独立的意识,并且善
良。因为他明白被安慰时父母给予的爱。
• (8)文化间的舒适区也常常运用在国家间的来往上。
• (9)每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都不同,各国的文化也各 促使了多次国际会议的圆满成功。 • (10)巧妙地避开了各国文化相冲的观念,而将关注点放在共 同之处上,这是文化间相处最舒适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国家 意识形态对立时,寻找文化间的舒适区往往能缓和矛盾,达成
不相同。但像周恩来总理,却能提出“求同存异”的伟大理念,
目标。
• (11)往浅处举例,我们发现许多国外品牌进驻中国时,都不约而同
地选择了中国化。麦当劳选择金拱门,香港分店推出叉烧味汉堡……是

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文化冲突是进步之梯

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文化冲突是进步之梯

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文化冲突是进步之梯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文化冲突是进步之梯,更多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深圳一模作文范文:文化冲突是进步之梯(可评为三类卷38分,谈文化冲突,但没有进扣“育儿理念”“孩子教育”,偏离了作文任务)在某景点,中外夫妇间因育儿理念发生了激烈的文化争执。

外国夫妇认为孩子摔倒应不予理睬以培养独立性格;中国夫妇则认为应扶起并安慰,让孩子感受爱和温暖。

众人议论纷纷。

笔者认为,这次冲突是值得赞扬的,文化冲突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进步之匙。

马克思曾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大到万物发展规律,小到育儿观念冲突。

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冲突。

冲突是两种观念的碰撞,两种精神的火花,更是两种个体的融合。

对于冲突,不能消极地“敬而远之”,“以和为贵”。

而应正视冲突的原因及其有利的价值。

冲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今有养育观念冲突,古有“日地争辩”。

神学黑暗的统治下,一位青年哥白尼在罗马教廷的威严下开展了一场神圣的争论,新兴的“日心说”思想与传统的“地心说”展开了辩论。

虽然青年最后没有赢得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而且牺牲,但思想的光芒在这次争辩中开启了科学之路。

无数的能人志士延续着这场争论,最终,真实的世界苏醒于我们眼前。

反观当下,这起育儿冲突,双方父母在对自己思想争论时,更新了教育理念,不仅开阔见识,还对自身观念的进步提供了养分。

这场争论孰是孰非已不重要,我们应从争论中汲取积极的有利因素,滋养自身,迈向更高的阶梯。

正视文化冲突,就是选择了积极主动、包容开放的交往理念。

在这动荡与和平、交流与封闭错综复杂的世界交往中,我们更加应该坚定文化冲突有利的根本观点。

景点内中外夫妇值得肯定,但在争论中影响公共场所的秩序,则是对育儿观念的最大违背。

“做文明人,做文明事”。

是文化冲突正确而解决的基础,才能促进进步大门的开启。

正视文化冲突,挖掘有利因素。

茹清平: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题“育儿观与文化”

茹清平: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题“育儿观与文化”

2018年深圳一模作文题“育儿观与文化”例文一、包容审慎携手共赢(可评为一类卷 56分)深圳市一考生孩子摔倒哭泣,外国父母弃之不顾,期待孩子独立爬起;中国父母悉心安慰,希冀给予慰籍温暖,育儿理念的冲突联系着文化观念的矛盾。

事情的理性解决方式深入地进入公众舆论空间。

(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这一事件引起人们的理性思考,入题简洁。

)此时不妨浅析产生差别的背后原因,(衔接自然,析原因)一是历史传统所带来的不同观念的根植蒂固。

西方自达尔文提出进化学说,即信奉丛林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逐利观的影响下,弱肉强食成了提升社会竞争力的不二法则。

而中国的儒学思想影响深久,“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使得中国父母处理问题更显中庸,仁爱而平和。

(深刻剖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思想的不同。

)二是现实社会的影响。

西方受启蒙思想影响,认为孩子作为独立个体需要有承担责任和后果的义务。

而在高压和竞争下,父母自然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独当一面的理性个体。

而中国自古为人情社会,比之是否独立,父母更加关心孩子以和谐、快乐的态度融入社会,心向光明。

而受家庭结构的影响,上一辈人对于子孙的溺爱也影响了父母的教育理念。

(交代了根本的思想差异导致的不同个体期望值)教育理念的不同,潜移默化、持久深远地塑造着价值观。

不难发现,西方的孩子在家庭社会的义务承担上有更好的表现,从小承担部分家务,在学业和社会实践中平衡发展,多元发展,走出象牙塔也能迅速适应社会竞争。

而中国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则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现象,进入社会的心理断奶期被延长,神童被退学的新闻层出不穷。

(本段对家庭层面的原因进行了精彩分析——个体期望值不同、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同,并举例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三段分别从文化、社会、家庭三方面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由大到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西方的抑郁症患者和心理变态者也远高于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象做文化因素的思考和挖掘,然后在评析中比较,从而做出自己的
判断或者思考。本题中,中外夫妇对孩子摔倒的事情做出了截然不同 的反应,而且双方还直接语言对峙,但命题者本身没有表达谁对谁错。 对材料涉及的问题,需要考生自己深入思考文化因素的差异,从而来 比较、思考,判断,作出回答。 •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话可说,说真话,深入思考,解 决问题。从而防止套作和宿构。
• 【试题解析】
• 一、题型解析
• 这是一道任务指令性作文题,具体讲来就是:情景+叙事(矛盾冲突)+任务 指令。 • (一)题目明确给出了任务指令: • 1.“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内容方面的任 务指令。这是作文的方向,必须围绕文化因素去谈,换言之从育儿理念冲突 看文化差异。 • 2.“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
作文讲练
2018.3.8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
•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 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 “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 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 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 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 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
不相同。但像周恩来总理,• (11)往浅处举例,我们发现许多国外品牌进驻中国时,都不约而同
地选择了中国化。麦当劳选择金拱门,香港分店推出叉烧味汉堡……是
迫不得已吗?我想不是的。但是为了扩大在中国的市场,洋品牌摇身 一变成为了接地气的餐厅门店,中西口味差异之间的舒适区里,出现
• 中外父母对年幼的孩子摔倒都不同反应和做法,是缘于中国和外国父母在孩
子教育上的理念的差异,这种理念的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 材料既体现了中西文化差异,也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冲突。
• (三)立意,据材料内容、含义与任务指令确立文章的主题。
•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对其含义的挖掘,结合任务指令,确立文章的观点
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 ——交流与碰撞。
• (4)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 影响,扩大事件的价值,成为作文的情景。 • 这四方面之间,(1)(2)紧密相连,(2)是(3)产生的条件,深入思考 其实(3)是(2)的原因。 • 3.原因挖掘
明白将心比心,明白和睦相处。 • (4)当这两种文化相遇时,文化的差异性就表现出来了:外国父母意在培养 孩子的独立性,中国父母希望孩子以爱的眼光看世界。 • (5)然而这两种文化并非不可调和,文化间的舒适区,或者说文化间的缓冲 区,一直存在。 • (6)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文化间的舒适区来避开文化冲突。
• 3.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
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这对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 “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 ——冲突。中外夫妇语言冲突:展现不同的育儿观。
• • • • •
4.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影响。众人围观与议论。
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中外夫妇面对年幼的孩子跌倒,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处理并对对方的做法进行批评。 材料展示的是中外家长不同的育儿理念。 (二)审题,即挖掘材料的含意,探究立意点

• • • •
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
1.整体解读材料(略) 详见“(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部分。 2.各部分之间关系 (1)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 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 (三)社会热点现象
• 如何教育孩子,是扶持和帮助?还是旁观以期独立?不同的教育方式, 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是每个家庭都面临
的教育问题,切合了时代热点:家风、家教。
• (四)主要对象 • 外国夫妇、中国夫妇,年幼的孩子。
• 二、审题立意简析
• (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
• ①在中外父母的育儿理念中否定一方肯定一方 • ②拒绝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独立的品格。 • ③家庭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 • ……
从标题管窥立意角度
• • • • • • • • • • • • 其一,肯定中国夫妇育儿理念的 春风到处,便是繁华 用温情呵护孩子成长 慢慢成长路 悠悠父母心 自立诚可贵 呵护价更高 独立意识诚可贵 温情脉脉价更高 让教育如沐春风岂不更好? 为中国式育儿观点赞 温暖一扶 坚强一路 “扶”的背后是“仁者爱人” 唯有春风来 方得花盛开 中国式育儿更显人文关怀
考?”——思维方面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有独到的见解,可以由此深入思考,
也可以由此横向联想。 • 3.“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与立意等方面的任务指令。
要求考生整体解读材料,整体立意,文体明确。
• (二)情景 • 旅游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中国夫妇在长椅上休息,两家的孩子都刚 刚学会走路,同时摔倒。
• ②在中西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看家庭教育。
• (2)大切口:关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 ③从育儿理念的冲突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 • ④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 2.基本层次 • ①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 • ②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3.跑偏层次
• (7)就拿育儿理念举例,如果双方父母都等孩子自己爬起来
之后再轻言安慰,那么孩子从小就会养成独立的意识,并且善
良。因为他明白被安慰时父母给予的爱。
• (8)文化间的舒适区也常常运用在国家间的来往上。
• (9)每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都不同,各国的文化也各 促使了多次国际会议的圆满成功。 • (10)巧妙地避开了各国文化相冲的观念,而将关注点放在共 同之处上,这是文化间相处最舒适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国家 意识形态对立时,寻找文化间的舒适区往往能缓和矛盾,达成
• 扶与不扶:育儿的两难选择
• 伸手要斟酌 放手要有度
• 育儿之争 文化之辩
• 其五,辩证思考的 • 取人之长 克己之短 • 刚柔并济 育儿之道 • 与其冲突 不如取长补短 • 要独立 也要温度(关怀)
• 从扶与不扶看文化差异 • 筷箸刀叉 求同存异 • 在放手与呵护中寻找平衡 • 扶与不扶 爱意皆浓 • 适当呵护 适时放手
• 中西互补 方为上策
寻找文化间的舒适区
深圳一考生
• (1)材料中,中外夫妇对待摔倒孩子的不同态度的背后,是两种文化带来的
影响。
• (2)西方崇尚独立与自由,因此国外的孩子从小就被教导成一个具有独立人 格、能独当一面、且有明确目标的人。
• (3)中国讲究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懂理守法。因此国内的孩子都孝顺懂事,
•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 其三,肯定外国夫妇育儿理念的 • 放手也是爱 • 拒绝依赖 独立成长 • “冷漠”背后有温情 • 放手:立足长远的爱 • 学会独立 方成大器
• 不独立展翅,何以成为雄鹰?
• 其四,否定外国夫妇育儿理
• 放养、圈养:各美其美
念的
• 冷漠,别当成育儿良方 • 谁为冷酷买单?
• 育儿不妨“中西合璧”
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2018深圳一模作文题,完全契合任务驱动型作文和任务指令性作文的
以下几个特点:
• 1.材料是来自生活的叙述类材料,有真实的情景,要求考生在真实情 境中的思考,并且给出了思考的角度或者方向——“育儿理念冲突的 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 • 2.材料提供的内容有争议,命题者不持立场,需要写作者对材料中的
了更多中西合璧的影子。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双方都乐于看到的。
• (12)因此在文化之间,并非全是冲突与碰撞。我们要做的,就是寻 找文化间的舒适区。就像在集合A与集合B之间,寻找他们之间的交集 那样。不是一方的强硬相逼,也不是另一方的退让妥协,而是在两种 文化的共同努力下,搭起的一座跨越了硝烟的桥梁。 • (13)正如,娇柔的小孩最美的成长,是在温柔的呵护下学会坚强。
• 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 • 1.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 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 • ——情景。中外夫妇面对同样的问题:孩子摔倒哭起来了。 • 2.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 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 ——差异。中外夫妇不同的做法:外国夫妇置若罔闻,中国夫妇扶持安慰。

——核心事件,是起点。


(2)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
——事件结果,截然不同的结果。是(1)的进一步。
• (3)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
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这对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
或者思考的重要话题,这些观点或者思考在解决材料中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 要力争指向对现实中一类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 在教学上主张教学生立意追求精准的,在阅卷场主张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多
角度多层次的立意。 • 1.最佳层次(综合的大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