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内容摘要:宗教、艺术、哲学溯其起源都是相同门类,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
三者都属于思想领域,即黑格尔所说“心灵”。
黑格尔认为,在绝对心灵的一切范围内,心灵都解脱了他们自身的客观局限性,而实现它自在自为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理念的感性显现”。
关键字:宗教艺术哲学统一正文: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艺术,宗教,哲学都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
“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他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
”①一、艺术与宗教宗教和艺术携手数千年,早在原始社会,艺术就成为了为宗教服务的附属品,为宗教服务,而宗教也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利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
艺术手段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
宗教的宣传对象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然而宗教的教义往往晦涩难懂,这使得宗教的传播受到阻碍。
艺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
绘画可以将宗教故事直观的展现给人们;建筑使人们间接地感受着宗教的各种教义;雕塑使得神灵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音乐将宗教的神秘氛围宣扬的淋漓尽致。
这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
伟大的敦煌石窟艺术技艺精湛,美轮美奂,它就是典型的为佛教而产生的伟大艺术品。
敦煌壁画的内容多取材自佛教故事,大都描写神的形象,神的生活,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寄托人们的良好愿望,安抚人们心灵。
然而现如今,敦煌石窟艺术已不仅仅是宣传佛教的石窟,它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谱写了光辉乐章。
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后来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室内高旷统一,让人有飞升的感觉,这正是应了天主教对于“天堂”的教义的最好诠释。
而现如今的“哥特”已经成为一个形容词,它已经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了,它广泛的被应用于建筑以外的绘画、音乐、文学、服饰、电影上,已经向成了一种独特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风格。
艺术概论问答与论述题

艺术概论问答与论述题1.简述审美情感的含义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它在创作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质的中间环节,是推动艺术创作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2.简述艺术接受中的共鸣现象(1)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接受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2)艺术鉴赏活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共鸣效应,一方面说明了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艺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内蕴触及或潜入了欣赏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的深处。
3.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
艺术活动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
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4.(论)论述艺术活动的构成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系统分解为四个构成要素或四个环节,即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
(1)客体世界是指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
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是艺术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3)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多种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与宗教哲学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哲学的关系作者:杨霞来源:《艺海》2011年第09期马克思曾提出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论”的(哲学的、科学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四种方式分别用四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认知世界,互相补益,缺一不可。
艺术、宗教和哲学同属社会意识形态的顶层,尽管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人类的心灵活动,但都是人类心灵活动的体现。
宗教、艺术和哲学,是人心灵的文化形式。
人通过与宗教、艺术和哲学中的感觉、情感和意义进行"对话",使人与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关系成为一种灵魂问答、思想共鸣和心灵对话的关系。
黑格尔指出:“艺术从事于真实的事物,即意识的绝对对象,所以它也属于心灵的绝对领域,因此它在内容上和专门意义的宗教以及和哲学都处在同一基础上”。
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1840—1917)说,艺术就是宗教。
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
尽管他们的说法有些偏颇,也不应该是谁就是谁和谁代替谁的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艺术与宗教的紧密联系。
张育英先生在《论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中提出:“如果把宗教和艺术,放到人类发展历史中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与艺术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
首先,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最早期的艺术活动,如歌舞、绘画、岩画、雕塑,都是来反映某种宗教和祭祀活动,反映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因此这些作品都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表现出某种神秘的神性控制。
中外艺术史上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都以宗教艺术为主导,宗教艺术可谓于艺术史上最浓重与华丽的一笔,也成为艺术发展最直接的、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
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神庙、梵蒂冈的教堂以及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等,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宗教艺术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精品,因此,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宗教。
其次,宗教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对中国文人和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浅析哲学和艺术的关系问题

浅析哲学和艺术的关系问题作者:廖炬灿李国光胡仁豪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1期摘要:艺术中有哲学,哲学只有借助艺术才得以表现。
本文阐述了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如出现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对艺术家的影响,能促进艺术思潮的形成等方面;同时也提出了艺术对哲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艺术作品也可以传播哲学思想,艺术可以启迪哲学家的思维等。
关键词:艺术;哲学;影响一、引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尤其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艺术和哲学是两回事,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
艺术表现方式比较具体,哲学则很抽象。
艺术用形象来说话,而哲学是用命题来说话。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在西方,人们却并不这样认为。
二、哲学对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影响1.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例如高更一生都是向着生命的缠绵,和他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渴望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
他用绘画提出了著名的哲学命题:《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此画作于1897年。
在同梵高度过了一个不太愉快的冬天过后,高更回到巴黎参观了国际博览会,异域的艺术品让他大为感动,随即启程去了法属塔希提群岛。
生活在原始粗粝的土人当中,高更完成了对文明世界的彻底反叛。
高更认为,这幅画是他一生造诣的巅峰,是他对人生和世界的全部体悟的总结。
这幅画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是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寓人类生存发展,尔后是老人,整个形象竟示人类从生到死的命运,画出人生三部曲。
在创作这幅画前几年,他已经贫病交加,随后又得知了自己小女儿的死讯。
他决定穷尽热情完成一幅巅峰之作,然后自杀,将身体饲喂山林野兽。
作毕此画,高更服砷自杀,但因剂量不够被人救活。
2.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
浅谈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

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艺术的真谛。
艺术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等都是艺术。
通俗地说,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因为人类的某些经历和情感是难以用一般庸常的口头言词来表述的,所以,为了表述这些深存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人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来表达。
这种语言可以是一种文字,可以是一种音乐,可以是一种画面,可以是一种肢体动作,可以是一种经过人们加工赋予了丰富内涵的物体,还可能有很多种形式。
凡是将人的情感和想像表述到了极致的富有诗意的创造,都具有艺术的禀赋。
艺术本身就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不断地变化进展。
艺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提升了人们的情趣,扩展了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与性情。
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从中国艺术发展的实际历程来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以诗书礼乐作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孔孟哲学深深影响了艺术。
孔孟哲学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理性早熟的农业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其基本精神。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温柔敦厚、和谐圆满为审美理想的古典主义艺术文化模式。
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感叹和认识,最初是通过原始的歌舞、祭祀等艺术活动来表达的。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带有浓厚的诗人、艺术家素质,而中国诗人的灵性从来就内涵着一种悠悠的“形而上”哲学情怀。
这种艺术追求,也成了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坚实的基石和理想的境界。
但是,艺术的辉煌灿烂植根于人们思维发展进化的基础之上,它随着人们认识能力、认识范围及深度的发展而发展。
谢林 艺术哲学

谢林艺术哲学
谢林艺术哲学是指以中国当代艺术家谢林的创作和思考为基础,探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创作中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观念。
谢林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哲学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和情感。
谢林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注重对人类自身的认知和体验的表达,从而创造出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
他的艺术作品既表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也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同时,谢林对于艺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和文化的产物。
在谢林的艺术哲学中,还包含了对于艺术创作的探讨。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内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追求市场的成功。
同时,艺术创作也需要注重对于艺术形式和技术的探索和创新,以及对于自身的不断反思和提升。
总之,谢林艺术哲学是一种以艺术和哲学为基础,探讨人类自身存在和文明的关系的思想体系。
它不仅仅是对于艺术创作的探讨,更是对于人类精神和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 1 -。
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纲要 ]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本文以安格尔的《泉》、米勒的《拾穗者》为例,论述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 重点词 ]艺术;哲学;交融体1.前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艺术和哲学是两回事,甚至是完整不一样的两回事。
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
但是,在西方,人们却其实不这样以为。
哲学家不只以为艺术中有哲学,并且今世西方哲学家还以为恰好是艺术能填充哲学的不足,哲学只有借助艺术才能把有些复杂的问题求情楚:而艺术家也其实不排挤哲学,相反,很多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有哲学内涵而骄傲,甚至以为哲学家渎职的地方此刻该由艺术家来填充。
因而可知,哲学和艺术是在必定意义上能够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艺术中含有思想、观点,哲学中带有感情、想像,所以艺术与哲学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体。
艺术是哲学思想的直观表达,艺术离不开哲学的支撑,哲学需要艺术来阐释。
2.欧洲的五大艺术派别19世纪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飞快发展的重点期间,贫富的悬殊、思想的碰撞都在这一期间产生,由此很多有代表性风格的艺术作品也在这一期间产生,冲击着人们的视线、激荡着人们的思想、心灵。
这一期间的主要派别有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派别。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
采纳古典形式,表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项选择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豪气派:画风古朴、威严、典雅,着重素描,重申线条的清楚和正确,追求形式上的完满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此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期间,人们对启发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愈来愈感觉绝望,一些知识分子感觉愁闷,他们反对威望、传统和古典模式。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的法国。
财产阶级争夺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愁闷的情绪 .所以他们要求真切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裸露和批评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色是:重申艺术的时代特色,直接描绘目前的时代风采和斗争。
安徽省滁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

安徽省滁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______。
( )A.《家》、《春》、《秋》B.《雾》、《雨》、《电》C.《幻灭》、《动摇》、《追求》D.《春蚕》、《秋收》、《残冬》2. 徐悲鸿的《奔马》是一幅______作品。
()A.油画B.中国画C.版画D.水彩画3. 杨丽萍演出的《孔雀舞》是我国______族的民间舞蹈。
A.满B.蒙C.门D.傣4.组雕《晨》《暮》《昼》《夜》的作者是()A.达·芬奇B.米开朗琪罗C.拉斐尔D.乔托5. 绘的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属于()A.印象主义B.达达主义C.抽象主义D.野兽派6. 下列画家中,属于“扬州八怪”的是()A.郑板桥B.唐寅C.石涛D.朱耷7.小说《罪与罚》是著名作家______的重要作品。
( )A.A.契诃夫B.高尔基C.托尔斯泰D.陀斯妥耶夫斯基8. 我目明代艺术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是()A.宗白华B.王世贞C.徐渭D.黄庭坚9. 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的是__________。
()A.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B.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C.德国哲学家谢林D.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10. 电影艺术诞生于()A.1892年B.1895年C.1905年D.1910年11.艺术创造的源泉是___________。
()A.生活B.艺术家的构想C.艺术家的情感D.艺术家的联想12. 我国______朝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
()A.汉B.东晋C.唐D.五代后梁13. 《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其作者是清初的()A.王希尚B.朱耷C.郑板桥D.齐白石14.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A.笛卡儿B.萨特C.罗兰·巴特尔D.黑格尔15. “三一律”是欧洲______戏剧的创作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摘要]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本文以安格尔的《泉》、米勒的《拾穗者》为例,阐述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哲学;融合体
1.引言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艺术和哲学是两回事,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
然而,在西方,人们却并不这样认为。
哲学家不但认为艺术中有哲学,而且当代西方哲学家还认为恰恰是艺术能弥补哲学的不足,哲学只有借助艺术才能把有些复杂的问题说清楚:而艺术家也并不排斥哲学,相反,许多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有哲学内涵而骄傲,甚至认为哲学家失职的地方现在该由艺术家来填补。
由此可见,哲学和艺术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艺术中含有思维、概念,哲学中带有情感、想像,所以艺术与哲学也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体。
艺术是哲学思想的直观表达,艺术离不开哲学的支撑,哲学需要艺术来阐释。
2.欧洲的五大艺术流派
19世纪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贫富的悬殊、思想的碰撞都在这一时期产生,由此许多有代表性风格的艺术作品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激荡着人们的思想、心灵。
这一时期的主要流派有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
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印象画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
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现代主义美术产生于20世纪。
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3.《泉》与哲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启蒙运动兴起,法国大革命随之而来。
对封建专制、教会压迫的质疑与反抗在此时爆发。
人民对于追求思想解放、人民解放的热情日益膨胀,对于理性社会的探索有初步发展。
这一时期,旧制度下陈腐的旧艺术风格遭到资产阶级反对,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鼓吹自由、平等和平,树立英雄主义气概。
安格尔的《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安格尔的美学主张强调永恒美和自然美,他心目中的美是理性的,又是理想的、非现实的纯形式美。
《泉》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的一面,以古希腊罗马中主张爱与美的维纳斯女神为原型进
行自然理想美的勾勒。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体自身的美也是来自于自然。
图中右边的躯干扭转及从水罐中流出清水的动态与左边的宁静形成对比,也体现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艺术绘画中也需有流动的物质,如清水。
显现活力,体现生机、自由。
也有解读此亦体现出女性的解放,挣脱了束缚,在《泉》中,当时时代自由、解放、理性的思想体现着。
然而无论是何时的艺术作品都会或隐或现表达出一定程度的哲学思想,正如任何事物所在表现形式和内涵的有机一体。
4.《拾穗者》与哲学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压迫使得人民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不满、苦闷情绪,他们迫切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
米勒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米勒出身于农民,擅长用农民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确立了以描写生活真实为原则的最高创作准则。
《拾穗者》正体现出米勒对农民朴实、善良的赞扬,也体现出农民逆来顺受的弱点。
《拾穗者》也体现出当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受?R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肯定普通人在艺术中的意义,以人为本,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面目。
5.结论
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联系又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哲学离不开社会,
艺术离不开哲学。
哲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哲学。
欧洲的社会文化影响着欧洲的思想文化发展,影响着艺术文化的发展。
绘画作品或是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都会很多都有着社会的影子、哲学的影子。
既感性又理性地对待艺术,欣赏艺术的美、感受艺术传递的真理是对艺术作品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