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要培养哲学的思维
艺术概论主要思考题

艺术概论主要思考题绪言思考题1、19世纪末逐渐形成,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它们应当是两门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艺术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2、德国的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3、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
”4、雨果:“没有艺术,人类的生活将黯然失色。
”5、席勒:“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6、尼采:“真理是丑陋的:我们拥有艺术,好让我们不致于在真理上毁灭。
”7、什么是艺术概论?对艺术的思考。
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艺术,把握艺术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主要思考什么是艺术、美及其起源发展的问题;认识建筑、音乐、雕塑等不同艺术种类,了解其主要审美特征;探讨艺术的欣赏、创造,批评等问题。
第二章思考题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从模仿论的观点把艺术分为三种:史诗、悲剧和喜剧、音乐,“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
”2、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
3、英国斯宾塞认为艺术作为游戏可以发泄人类人比低等动物有更多过剩精力。
4、德国学者谷鲁斯则认为“游戏”并不是完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做练习。
5、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
6、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认为原始部落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
7、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在其专著《没有地址的信》中,系统论述了艺术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8、什么是艺术起源的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多元说?模仿论:古希腊哲学家如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提出,并对西方影响深远的理论。
认为人有模仿的天性,从动物那里学习技能,再现现实事物或表现世界本原,从而产生艺术。
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启示

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启示艺术作为人文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美感、审美、文化等价值的同时,也承载着对于人生、世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思考。
在艺术作品中,哲学思考常常通过作者的创造性表达,传递给观众深刻的启示,这些启示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也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和提高。
首先,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常常涉及到人生意义问题,以及对于人类的思考和探究。
在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作者的人文关怀,对于生命寻求意义的凝聚力,以及对于社会、人类等主题的反思。
比如,荷兰大师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星夜》中的天际星星、月亮、太阳等元素,不仅令人感受到宏大的自然力量,同时也透露着对于生命、时间以及人类自身价值的思索。
其次,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也常常是对于生命的审美阐释和践行。
美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艺术的价值在于将这种美的感知和灵感融入到作品中,并通过作品将其传递给观众。
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常常通过自己的审美特点和个性语言,将世界、人生中的细枝末节精雕细琢,融入到艺术作品中。
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雅典学院之学者》中,画家通过对于人体的精雕细琢和精心构图,令人感受到人类身体之美的神韵。
最后,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也能够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和修养,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自己的生活。
在我们发现身边的美好之时,常常会产生一种情感交融和心灵共鸣,这种情感和共鸣通常来源于艺术作品中灵魂的部分。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性,将人生的细节进行精选和表达,以此引发观众的共鸣,让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工作等方面有了新的看法和体会。
总之,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思考是人文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特点,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审美、文化的本质,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个人修养和生活情趣。
因而,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艺术作品中的哲学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们,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艺术学概论复习重点

一、必考1.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部分或三个环节,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
2.在艺术构思活动中,除了"(想象)"以外,"(情感)"也是--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始终。
如果说(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那么(情感)就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3·艺术家的艺术体验利艺术构思,必须通过各种 (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才能形成艺术作品。
4·(哲学)是(理性)思维,(艺术学)是(感性)思维,连接两者的学科是(美学)二,艺术系统1、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1,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却(分工)。
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艺术家具有 (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第四,艺术家具有 (卓越的创造能力)和 (鲜明的创作个佳),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 (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 (专业技巧)。
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恩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方面或三个阶段。
郑板桥曾靶画竹的过程分为"眼申之竹火"胸申之竹,"手申之竹",对应的就是这三方面。
3、艺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 (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 (艺术形象)。
4、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
艺术学概论

一填空1.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
2.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3.艺术家曾把艺术起源的这种说法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4.如果说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它们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那么,架在这两座高峰之间的桥梁就是美学。
5.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6.实用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7.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8.从体系上来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9.最早的舞蹈常常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既是巫术礼仪,又是歌舞活动。
10.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后于春秋时代汇编而成。
11.从总体上讲,艺术创作过程又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样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
12.艺术家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必须通过各种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才能形成艺术作品。
13.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14.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15.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16.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有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17.“美育”这个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
《美育书简》18.四川的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它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山上,故又名凌云大佛。
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麦积19.西方基督教文学的代表性著作就是《圣经》。
《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
浅谈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

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艺术的真谛。
艺术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等都是艺术。
通俗地说,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因为人类的某些经历和情感是难以用一般庸常的口头言词来表述的,所以,为了表述这些深存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人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来表达。
这种语言可以是一种文字,可以是一种音乐,可以是一种画面,可以是一种肢体动作,可以是一种经过人们加工赋予了丰富内涵的物体,还可能有很多种形式。
凡是将人的情感和想像表述到了极致的富有诗意的创造,都具有艺术的禀赋。
艺术本身就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不断地变化进展。
艺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提升了人们的情趣,扩展了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与性情。
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从中国艺术发展的实际历程来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以诗书礼乐作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孔孟哲学深深影响了艺术。
孔孟哲学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理性早熟的农业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其基本精神。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温柔敦厚、和谐圆满为审美理想的古典主义艺术文化模式。
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感叹和认识,最初是通过原始的歌舞、祭祀等艺术活动来表达的。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带有浓厚的诗人、艺术家素质,而中国诗人的灵性从来就内涵着一种悠悠的“形而上”哲学情怀。
这种艺术追求,也成了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坚实的基石和理想的境界。
但是,艺术的辉煌灿烂植根于人们思维发展进化的基础之上,它随着人们认识能力、认识范围及深度的发展而发展。
艺术的哲学思考

艺术的哲学思考作者:徐晓来源:《大观》2021年第10期摘要:对于外界事物,眼睛所见、耳朵所闻的最直接印象,来自人的本能意识,是一种未经人的思想或生活经验所雕琢的无意识判断。
但当人们去欣赏或赏析一幅画、一首歌、一个建筑物或一部影像作品时,此时的判断就是需要鉴赏者对这幅画的色彩构图、这首歌的调式结构、这个建筑物的空间设计、这部影像作品的画面等进行理性的思考,而这个注入理性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用哲学思维去认识艺术的过程。
关键词:艺术;哲学;《艺术哲學》一、用哲学的理性思维去欣赏艺术的感性部分哲学是什么?有人会觉得哲学是大部分人看不懂的智慧,有人认为哲学是勤学善思者们独有的见解,也有人会认为哲学是生活的升华,人类用智慧将其重建并系统化,成为一门知识或学问。
但其实,哲学不应该仅仅是一门学问乃至知识,更应该是一种行动,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的艺术,更应该是生活本身,是人们对生活无所取舍和执着的豁达自然、明白四达的生活智慧[1]。
哲学问题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晦涩难懂,只是人们无心去感受生活,失去了热爱智慧的欲望,加上诸如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伟大哲人们针对生活进行的一些哲理性概括,就越发导致“哲学”这二字显得高深莫测。
当下谈到艺术,人们可能会觉得那是远离柴米油盐、尘世喧嚣的诗意生活,或许人们想到的还有那些躺在博物馆、展厅、舞台上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但其实,生活何处不艺术呢?民间艺人阿炳(华彦钧)在穷困潦倒生活中的低声呻吟不是艺术吗?严谨而又自由的音符排列不是艺术吗?那看不懂的印象画派不是艺术吗?这样看来,艺术其实是自由的,更重要的是,这一切的自由都源于我们的生活,它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也从来没有孑然一身,就像对于严谨的古典艺术,温克尔曼运用了一种精巧的委婉语:对于他而言,希腊艺术从形式上讲是关于“自由”,而从历史来讲也是依赖“自由”——尽管“自由”恰恰是很模糊的东西或做着很模糊的事情[2]。
艺术是自由的,换句话说,它带有较大的感性成分,对艺术的追求、陶醉,其实就是对沉重又烦琐的现实生活的解放。
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简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纲要 ]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本文以安格尔的《泉》、米勒的《拾穗者》为例,论述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 重点词 ]艺术;哲学;交融体1.前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艺术和哲学是两回事,甚至是完整不一样的两回事。
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
但是,在西方,人们却其实不这样以为。
哲学家不只以为艺术中有哲学,并且今世西方哲学家还以为恰好是艺术能填充哲学的不足,哲学只有借助艺术才能把有些复杂的问题求情楚:而艺术家也其实不排挤哲学,相反,很多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有哲学内涵而骄傲,甚至以为哲学家渎职的地方此刻该由艺术家来填充。
因而可知,哲学和艺术是在必定意义上能够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艺术中含有思想、观点,哲学中带有感情、想像,所以艺术与哲学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体。
艺术是哲学思想的直观表达,艺术离不开哲学的支撑,哲学需要艺术来阐释。
2.欧洲的五大艺术派别19世纪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飞快发展的重点期间,贫富的悬殊、思想的碰撞都在这一期间产生,由此很多有代表性风格的艺术作品也在这一期间产生,冲击着人们的视线、激荡着人们的思想、心灵。
这一期间的主要派别有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派别。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
采纳古典形式,表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项选择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豪气派:画风古朴、威严、典雅,着重素描,重申线条的清楚和正确,追求形式上的完满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此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期间,人们对启发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愈来愈感觉绝望,一些知识分子感觉愁闷,他们反对威望、传统和古典模式。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 19 世纪中期的法国。
财产阶级争夺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愁闷的情绪 .所以他们要求真切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裸露和批评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色是:重申艺术的时代特色,直接描绘目前的时代风采和斗争。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彭吉象】艺术概论彭吉象笔记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彭吉象】艺术概论彭吉象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faccf760242a8956aece414.png)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彭吉象】艺术概论彭吉象笔记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史上的主 __: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德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式最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客观精神说学探讨的学者。
他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仅仅是第三性的。
这样一来,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德国古典学集大成者 __美学的核心是他给美下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代表人德国古典学的开山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主观精神说义的基础之上。
摹仿说或再现说,摹仿说或再现说,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是现实的模仿,艺术应该表现出事物的本质性质来。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人类社会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大类。
为了满足这两种生活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就叫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们的物质文明。
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他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和“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当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艺术生产”理论,对于揭示艺术 __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完全可以这么讲,“艺术生产”理论为艺术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石。
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研究的启示: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研究的启示: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 __性质和特点。
以劳动为前提,巫术为中介,艺术 __离不开人类的文化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家要培养哲学的思维
看似艺术和哲学关系不太紧密,其实不然。
谈到艺术家与哲学思维的关系,我们不妨先从哲学的意义开始谈起。
哲学不是宗教,却能够给你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能够赋予人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亦能启迪人以真理;哲学不是道德,也能劝导人向善。
我很欣赏这一段对哲学内涵富有诗意的诠释。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自身及其所生活的社会,是自然、宇宙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所有事物客观的存在。
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性的结论,哲学的智慧不仅仅是“教人思维”的途经和方法,而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掌握思想运动的逻辑,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真正掌握哲学智慧,不仅需要深思明辨的理性,还需要体会真切的情感,需要丰富深刻的阅历。
要了解一个时代或者民族,必须首先得了解它的哲学。
这话说得很深刻,每一个伟大的文明背后都有伟大的哲学存在。
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生命力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没有哲学的民族是注定不会有远大前途的。
也就是说,生而为人,无论社会的发展或者说社会大分工的进程将你推向什么位置,了解了哲学才能了解你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才能了解如何扮演该角色,才能在不断的探求中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了解了哲学,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剖析一下艺术与艺
术家。
艺术是什么呢?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形式的不可取代性和必然性,艺术是一种情感性、直觉性思维升华形成的思想,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并且以某种具体方式体现,比如音乐家或者作家、诗人、画家,当他们情感性或者直觉性思维得到升华时候,就能以某种自身的艺术技巧,以不成规律或者规律的诸如诗画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升华。
由于人类的某些经历和情感是难以用一般通常的口头言词来表述的,所以,为了表述这些深存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人们就使用一种更直接、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来表达。
这种语言可以是一种文字,可以是一种音乐,可以是一种画面,可以是一种肢体动作,可以是一种经过人们加工赋予了丰富内涵的物体,还可能有很多种形式。
在讲这些感情和形式联系起来的时候,用到的就是一种联系主观与客观的哲学思维。
艺术家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既包括在艺术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
是一个原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
也就是说一个艺术工作者要在思维上有哲学的支撑和指导,要用哲学的思想来洞察到身边事物变化的节奏和规律。
这是艺术发展的重要关键所在。
哲学是人们理性的思考,她思辩着人们心灵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艺术是人们对世界的直观感觉,历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书写着人的
情感。
其实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理喻及思辩又同样反映在艺术创作中。
哲学与艺术的某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才使得艺术和哲学互相交融,从彼此的根植到彼此的细节,都是互相滋润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艺术内涵的先导,而艺术又同样蕴含着理性的思考,二者是有机、动态的辩证统一。
由于哲学包容万物,包含世界所有的事物于在内。
所以艺术只是哲学里面的其中一种,这并不为奇。
如果是从事艺术方面工作,或者是与艺术有关的行业,都应该先在哲学方面进行学习,用世界观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有了哲学的概念,具备用哲学的思维来理解艺术的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艺术、诠释艺术、表达艺术。
因为哲学包含艺术,同时也包含万物!
哲学以主观意识感悟客观世界,艺术用外在表现体现主观感受。
如果空谈哲学就会显得很空洞,如果空谈艺术就会流于形式。
哲学通过艺术的手段展示,就有动人心魄的吸引力;艺术包含强烈的哲学反思,自会增添绚丽悠长的光彩。
哲学是思索的学问,侧重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艺术是创造美的技术活动,侧重于主观感受的客观表达。
哲学与艺术的更好的诠释要我们更加的努力,用艺术来表现丰富的哲学。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要理解并发展艺术,除需要艺术头脑,更需具备哲学的思维能力。
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清事物,理解事物,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事物,这是我们所最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