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器的设计.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第一部分设计题目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如下:一、设计题目红外线遥控接收器二、设计步骤1、EDA实验板组装调试参照提供的EDA实验板电路原理图、PCB图以及元器件清单进行电路板的组装。
电路板组装完成后,编写三个小程序进行电路板测试。
2、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1)发射编码部分使用指定的元器件在万用板上完成红外遥控器的制作。
(2)接收解码部分接收解码用VHDL语言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解码。
二、功能要求1、将一体化红外接收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解码(12个单击键、6个连续键,单击键编号为7-18,连续键编码为1-6),在EDA实验板上用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2、当按下遥控器1—6号连续键时,在EDA实验板上用发光二极管点亮作为连续键按下的指示,要求遥控器上连续键接下时指示灯点亮,直到松开按键时才熄灭,用于区别单击键。
3、EDA实验板上设置四个按键,其功能等同于遥控器上的1—4号按键,当按下此四个按键时七段数码管分别对应显示“1”、“2”、“3”、“4”。
4、每当接收到有效按键时,蜂鸣器会发出提示音。
第二部分设计分析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路设计及电路焊接,二是程序的设计及编写。
电路部分,根据题目要求,要做到红外发送,显然整个电路系统要分为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两个电路,分别做到红外的编码发射和译码接受,再在接收板上显示接受到的红外信号。
另外还包括一个从电脑下载程序到芯片上的下载线电路。
一、红外发射电路本次课程设计的红外遥控器由红外遥控专用芯片PT2248作为编码及发送部分,PT2248最大可用作18路红外遥控系统的编码,其内部己集成了38kHz的红外载波振荡及相应的数字脉码调制电路,只需外接3×6的矩阵式按键、红外发光二极管及其驱动电路等少量元器件便可完成编码发送的功能。
由PT2248和少量外围元件组成的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下图所示芯片的发送指令由12位码组成,其中C1~C3是用户码,可用来确定不同的模式。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一、引言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遥控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二、红外遥控原理红外遥控原理基于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
遥控器发射器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会产生红外光信号,信号经过编码后发送给接收器。
接收器中的红外接收二极管会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并进行解码。
解码后的信号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转化为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设备的操作。
三、红外遥控制作方法1. 硬件设计制作红外遥控器的第一步是设计硬件。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编码解码芯片、微处理器等。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遥控器功能,选择合适的编码解码芯片和微处理器,并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连接。
2. 程序编写制作红外遥控器的第二步是编写程序。
根据遥控器功能需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可以使用C、C++、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编写,通过对按键的扫描和编码解码的处理,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红外光信号。
3. 硬件连接将硬件电路和程序进行连接。
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程器下载到微处理器中,将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连接到电路中的相应位置。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4. 测试与调试完成硬件连接后,进行测试与调试。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红外发射和接收二极管工作正常。
通过按下遥控器按键,检查接收器是否可以正确解码,并将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控制信号。
四、红外遥控的应用红外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和电子设备中,例如电视、空调、DVD播放器等。
通过红外遥控器,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设备的开关、音量、频道等功能。
五、红外遥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遥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一些新型的红外遥控技术已经出现,例如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遥控技术,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此外,一些智能家居系统也开始使用红外遥控技术,实现对家中各种设备的集中管理。
六、结论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远程控制。
红外遥控发射毕业设计

红外遥控发射毕业设计红外遥控发射毕业设计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无线遥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红外遥控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而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选择了红外遥控发射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红外遥控发射是指通过红外线来控制设备的操作。
它的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将指令通过红外线信号的形式传递给被控制的设备,从而实现对设备的遥控操作。
这种遥控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主要关注的是红外遥控发射的硬件设计和信号传输的优化。
首先,我需要设计一个红外发射器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电源电路、信号调制电路等。
通过对这些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我可以实现对红外信号的稳定发射和调制。
其次,我需要研究和优化红外信号的传输方式。
红外信号的传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遮挡、干扰等。
因此,我需要通过合理的信号调制方式和传输协议,提高红外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我还需要考虑红外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角度范围,以确保遥控操作的有效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将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思路,将整个红外遥控发射系统划分为几个模块,包括红外发射电路模块、信号调制模块、传输协议模块等。
通过模块化设计,我可以更好地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独立性和可替换性,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遥控发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比如,家用电器中的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音响遥控器等都是采用红外遥控发射技术。
此外,红外遥控发射技术还被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无人机等领域。
红外遥控发射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遥控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被其他无线遥控技术所替代。
其次,红外信号的传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遮挡、干扰等,这对红外遥控发射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要求。
总的来说,红外遥控发射作为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多功能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方案

多功能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方案摘要:红外线遥控器是一种基于红外线技术的无线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电器、办公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多功能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方案,该遥控器具有多个按键,并能实现对多种电器设备的控制。
1. 引言红外线遥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电器设备都可通过红外线遥控器进行控制。
传统的遥控器往往只能控制单一设备,用户需要同时携带多个遥控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设计方案,使得一款多功能的红外线遥控器能够同时控制多种电器设备。
2. 硬件设计2.1 红外发射器遥控器的核心部件是红外发射器,它能够发射特定频率的红外线信号。
为了实现多功能,我们可以使用一种具有多个发射器的设计。
每个发射器对应一种电器设备,通过按键选择发射器,就可以控制相应的设备。
2.2 按键设计设计一个多功能遥控器需要多个按键,每个按键对应一种功能。
可以使用机械按键或触摸按键,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产品定位来选择合适的按键类型。
为了方便区分,按键上可以通过标签或图标来标识对应的设备。
2.3 电源设计遥控器通常使用电池供电,可以选择使用干电池或充电电池。
为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可以在遥控器上加入电池节能模式,设定一段时间没有操作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3. 软件设计3.1 遥控码库多功能遥控器需要具备控制多种电器设备的能力,因此需要维护一个遥控码库,包括各种电器设备的码值。
可以通过学习功能,用户自己学习电器设备的遥控码,并保存到遥控器中。
3.2 按键映射每个按键对应一个功能,需要将按键和对应的遥控码进行映射。
可以通过设置遥控器的程序,让用户自行设置按键映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3 用户界面设计一个简洁清晰的用户界面,让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遥控器。
界面可以分为按键区、模式选择区、设备状态区等,通过显示屏或者指示灯来显示当前状态。
4.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多功能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通过采用多个发射器和多个按键,使得该遥控器能够同时控制多种电器设备。
多路红外遥控器课程设计

多路红外遥控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掌握红外遥控信号的发送与接收过程。
2. 学生能掌握多路红外遥控器的电路组成,了解各部分功能及相互关系。
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红外编码和解码技术,实现不同设备的遥控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多路红外遥控器电路。
2. 学生能通过编程实现对红外遥控信号的编码与解码,实现设备的遥控功能。
3. 学生能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红外遥控技术产生兴趣,提高对电子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认识到红外遥控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讲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生,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检测。
二、教学内容1. 红外遥控器原理及电路组成- 红外遥控基本原理- 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的组成- 红外编码和解码技术2. 多路红外遥控器设计与搭建- 多路红外遥控器的电路设计- 选择适当的元器件和工具- 搭建与调试多路红外遥控器电路3. 红外遥控信号编程与解码- 学习红外遥控信号的编程方法- 了解红外解码芯片的工作原理- 编程实现对红外信号的编码与解码4. 实践应用与拓展-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器控制系统- 了解红外遥控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探讨红外遥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红外遥控器原理及电路组成第二课时:多路红外遥控器设计与搭建第三课时:红外遥控信号编程与解码第四课时:实践应用与拓展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相关章节,系统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红外遥控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红外遥控灯设计范文

红外遥控灯设计范文红外遥控灯是一种可以通过红外线信号来控制灯光的装置。
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照明体验,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控制灯光的开关、亮度和颜色等功能。
本文将从设计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性能优化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红外遥控灯的设计。
一、设计原理1.红外线传输:遥控器通过按键产生不同的红外信号,然后利用红外发射器将信号转化为红外线信号并发射出去。
红外发射器通常使用红外LED作为发射源,通过控制红外LED的开关来控制红外线信号的发送。
2.灯光控制:红外遥控灯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后,需要通过解码器对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相应的指令。
然后将指令转化为灯光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灯光的开关、亮度和颜色等功能。
二、硬件设计1.红外发射器:选择适当的红外LED作为发射源,并将其连接到发射电路中。
发射电路可以通过控制发射器的开关来控制红外线信号的发送。
2.红外接收器:选择适当的红外接收器,将其连接到接收电路中。
接收电路可以通过接收器接收红外线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
3.解码器:选择适当的解码器,将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进行解码,并得到相应的指令。
然后将指令转化为灯光控制信号。
4.控制电路: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电路,将解码器输出的信号转化为灯光控制信号。
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灯光的开关、亮度和颜色等功能。
5.灯光电路:选择适当的灯光电路,将控制电路输出的信号转化为适合该灯光的电信号。
灯光电路可以根据控制信号来控制灯光的亮度、颜色和效果等。
三、软件设计1.遥控器端程序:设计遥控器的程序,可以通过按键来产生不同的红外信号。
按键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查表或者编程实现。
2.接收器端程序:设计接收器的程序,可以通过解码器对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进行解码,得到相应的指令。
然后根据不同的指令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控制灯光的开关、亮度和颜色等。
四、性能优化红外遥控灯的性能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使用高质量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提高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合理的解码器和控制电路,提高信号的解码准确性和响应速度;优化软件程序,减少程序复杂度和运行时间,提高系统的性能。
红外遥控器设计(方案)

由于各生产厂家生产了大量红外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需要时按图索骥即可。因此,现在红外遥控在加用电器、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集成电路。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 kHz、40 kHz、56 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M50462AP的23脚外接元件组成了红外线驱动放大发射电路,它主要是由驱动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组成的,当23脚有指令码信输出时,该信号经驱动管VT放大后,加至红外发射二极管VD1上,遥控指令则以红外线的形式发射出去。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的遥控器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这种方法虽然制作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实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便设定等优点。
本设计主要应用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
遥控操作的不同,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
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遥控,中断,定时,计数,频率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arious kinds of help remote control systems have began to enter people’s life. The traditional remote controllers adopt special remote control code and decode integrated circuits, though this kind of method is simply and easily, it is onl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some certain special electric equipments because of the counted functional keys is counted and the restricted function, so the range of application is limited. But the remote controllers which adopt the microprocessors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lexible operating and unceremonious manipulative keys.The design has used AT89C2051 microprocessor as core, integratively apply the interruptive system, timer , counter ,etc. mainly to design originally and also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infrared light. The remote control launcher distinguishes different operation through the control on frequency of infrared emission of light. The remote control receiver judges control operation by adopting the discerned frequency of the received infrared light to finish the whole launching and receiving course.Its advantage is that the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the software is with perfect function, have certain use and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Microprocesso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Interrupt,Timing,Counting,Frequency目录绪论 (7)第一章红外发射部分 (8)1、引言 (8)2、设计要求与指标 (9)3 红外遥感发射系统的设计 (9)4、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 (10)5 调试结果及其分析 (15)6、结论 (16)第二章红外接受部分 (16)1、引言 (16)2、设计要求及指标 (17)3、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 (17)4、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 (21)5、红外接受电路图 (23)6、软件设计: (24)7、调试结果及分析: (26)8、结论: (26)参考文献 (27)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电视机遥控器是红外遥控系统中的典型代表。
由于各厂家经常使用专用的遥控芯片,不同的遥控器之间互不兼容,因此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我的设计是使用常用的芯片AT89C52代替专用的遥控芯片制作一个遥控器,实现遥控器之间的通用化.该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意设定等优点,并且可以达到“一器多用”。
关键词:遥控器,单片机,键盘矩阵,编码1. 引言在现在社会及家庭的各种家用电器产品和娱乐设施中,一般都采用红外线遥控技术。
红外遥控器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而且红外遥控编解码容易,还可以进行多路遥控。
目前红外线遥控技术已经在电视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视机遥控器使用的是专用集成发射芯片来实现遥控器的发射,如东芝TC9012,飞利浦SAA3010T等。
这些芯片价格贵,且互相之间采用的遥控格式互不兼容,所以各机型遥控器通常只能针对各自的遥控对象而无法通用。
本设计利用低成本的MCS-51系列来实现遥控器的模拟发射,并实现遥控器的通用化。
2. 功能要求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电路和解码电路。
遥控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将某个按键所对应的控制指令调制在38KHz范围内的载波上,然后经放大、驱动红外发射管将信号发射出去。
遥控接收头通过对遥控信号的放大、检波、整形、解调出遥控编码脉冲。
图1红外遥控系统总体框图本设计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A T89C52代替专用遥控发射芯片,通过软件模拟实现了电视机遥控编码的发射,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意设定等优点,并且可以达到“一器多用”。
3. 遥控器发射设计原理目前市场上一般设备系统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芯片,制作比较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适合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意设定等优点。
图2 遥控发射器总体结构图4. 遥控发射器硬件电路及其组成4.1遥控发射器硬件电路图遥控发射器电路主要由下面几部分组成:A T89C52单片机,低功率损耗电路,红外线发射电路以及由P0口和P2口搭成8×8按键矩阵。
当无键按下时,单片机处于低功耗空闲状态。
当有键按下时,产生的外中断请求信号(低电平有效)经八输入与非门和非门后送至P3.2端,使CPU进入中断处理,同时点亮按键指示灯。
系统产生的遥控编码信号通过P3.5端发出,经放大后驱动发射管发射出去。
硬件电路总图如下图所示:2图3 遥控器硬件电路总图4.2 AT89C52单片机AT89C52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存储器和256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与标准MCS-51指令系统及8052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
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适合于各种各样的控制应用场合。
·与MCS-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8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256*8位内部RAM·32个可编程I/O口线·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8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4.3 键盘电路4.3.1键输入原理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除了复位按键有专门的复位电路及专一的复位功能外,其它按键都是以开关状态来设置控制功能或输入数据的。
当所设置的功能键或数字键按下时,应用系统应完成该按键所设定的功能,键信息输入是与软件结构密切相关的过程。
对于一组键或一个键盘,总有一个接口电路与CPU相连。
CPU可以采用查询或中断方式了解有无按键输入,并检查是哪一个键按下,将该键号送入累加器ACC,然后通过跳转指令转入执行该键的功能程序,执行完后再返回主程序。
4.3.2按键结构与特点遥控器键盘通常使用机械触点式按键开关,其主要功能是把机械上的通断转换成为电气上的逻辑关系。
也就是说,它能提供标准的TTL逻辑电平,以便与通用数字系统的逻辑电平相容。
机械式按键再按下或释放时,由于机械弹性作用的影响,通常伴随有——定时间的触点机械抖动,然后其触点才稳定下来。
抖动时间的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性有关,一般为5—10ms。
在触点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通与断状态,可能导致判断出错,即按键一次按下或释放被错误地认为是多次操作,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
为了克服按键触点机械抖动所致的检测误判,必须采取去抖动措施。
这一点可从硬件、软件西方面予以考虑。
在键数较少时,可采用硬件去抖,而当模数较多时,采用软件去抖。
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中,我们主要采用软件控制来消除键盘的抖动。
具体所采取的措施是:在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执行一个10ms左右的延时程序后,再确认该键电平是否仍保持闭合状态电乎,若仍保持闭合状态电乎,则确认该键处于闭合状态。
同样,在检测到该键释放后,也应采用相同的步骤进行确认,从4而可消除抖动的影响。
4.3.3按键编码一组按键或键盘都要通过I/O口线查询技键的开关状态。
根据键盘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编码。
无论有无编码,以及采用什么编码、最后都要转换成为与累加器中数值相对应的键值,以实现按键功能程序的跳转。
4. 4低功率损耗电路AT89C52的CPU有两种节电工作方式即空闲节电模式和掉电模式。
4.4.1空闲节电模式在空闲工作模式状态,CPU自身处于睡眠状态而所有的外设仍保持激活状态,这种方式由软件产生。
此时将片内RAM和所有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冻结。
空闲模式可有任何允许的中断请求和硬件复位终止。
由硬件复位终止空闲状态只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有效复位信号,在此状态下,片内硬件禁止访问内部RAM,但可以访问端口引脚,当复位终止空闲方式时,为避免可能对端口和外部存储器产生意外写入,激活空闲模式的那条指令后一条指令不应是一条对端口或外部存储器的写入指令。
4.4.2掉电模式在掉电模式下,震荡器停止工作。
进入掉电模式的指令是最后一条被执行的指令,片内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在终止掉电模式前被冻结,去除掉电模式的唯一办法是硬件复位。
复位后将重新定义全部特殊功能寄存器,但不改变RAM中的内容。
在VCC恢复到正常工作电平前,复位无效,且保持一定的时间以使振荡器重启动并稳定工作。
在这里遥控器采用空闲节电方式。
当系统进入空闲工作方式,内部时钟电路不向CPU提供,而只供给中断`串行口和定时器部分。
遥控器退出低功耗空闲方式电路由T060与非门来实现。
当有键按下时,单片机退出空闲状态,进入键盘和红外发射程序,结束后又进入低功耗空闲方式待机。
使用过程中单片机基本上都处于空闲工作方式,功耗相当低,从而为电池电源提供保障。
4.5红外线发射管和指示灯红外发光二极管能发出波长为940nm的红外光,其结构、工艺、原理与一般的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所采用的半导体材料不同,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耐振动、响应速度快、耗电小等优点。
在这里遥控编码信息由A T89C52单片机的定时器1调制成38kHz红外载波信号,由P3.5输出,经过三极管9013放大,由红外发射管发射。
按键的操作指示灯使用一个LED发光二级管即可。
5. 系统软件的设计软件的设计,需要准确无误的实现遥控器的控制功能,希望能够使系统具有高的可靠性能、快的反应速度、以及较低的系统功率损耗。
控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的初始化程序、键盘扫描程序、红外线的编码程序以及发射程序等。
5.1系统软件的总体流程图图4 系统的总程序流程图首先初始化程序,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当有键按下时,产生的外中断请求信号(低电平有效)经八输入与非门和非门后送至P3.2端,使CPU进入中断处理,同时点亮按键指示灯。
系统产生的遥控编码信号通过P3.5端发出,经放大后驱动发射管发射出去判断了是哪一只键按下以及处于机芯的哪种状态以后,程序就严格按照相应的遥控编码方式来进行遥控码的发射,直到结束。
5.2初始化程序和主程序流程图初始化程序部分主要使系统进入复位初始化的状态值,选择工作寄存区,设置堆栈SP,设置中断优先级IP,开外部中断0。
6图5 初始化程序流程图图6 主程序流程图5.3 键盘扫描程序5.3.1键盘的工作方式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键盘扫描是系统工作内容之一。
CPU对键盘的响应取决于键盘的工作方式,键盘的工作方式应根据实际应用系统中CPU的工作状况而定,其选取的原则是既要保证CPU能及时响应按键操作,又不要过多占用CPU的工作时间。
通常,键盘的工作方式有三种,即编程扫描、定时扫描和中断扫描。
采用前两种键盘扫描方式时,无论是否按键,CPU都要定时扫描键盘.而遥控器在工作时,并非经常需要键盘输入,因此,CPU经常处于空扫描状态。
而且对于电视机的遥控器,当有按键按下时,需要做出立即的反应。
同时为了提高CPU工作效率,可采用中断扫描工作方式。
其工作过程如下;当无键按下时,CPU处理自己的工作,当有键按下时,产生中断请求,CPU转去执行键盘扫描子程序,并识别键号。
图7 4*4 键盘矩阵电路其工作原理用上面的4*4 键盘矩阵来进行说明。
图7是一种简易键盘接口电路,该键盘是由89C52门口的高、低字节构成的4×4键盘。
键盘的列线与门口的高4位相连,键盘的行线与门口的低4位相连,因此,P1.4—P1.7是键输出线,P1.0~P1.3是扫描输入线。
图中的4输入与门用于产生按键中断,其输入端与各列线相连,再通过上拉电阻接至+5v电源,输出端接至8051的外部中断输入端口。
具体工作如下:当键盘无键按下时,与门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保持输出端为高电平;当有键按下时,其端口端为低电平,向CPU申请中断,若CPU开放外部中断,则会响应中断请求,转去执行键盘扫描子程序。
5.3.2矩阵键盘具体按键的确定要确定具体是键盘的哪一个按键按下,使用线性反转法。
第一步:将行线编程为输入线,列线编程为输出线,并使输出线为全0电平,则行线中电平由高到低变化所在的行为按键所在的行。
第二步:同第一步完全相反,将行线编程为输出线,列线编程为输入线,并使输出线为全0电平,则8列线中电平由高到低变化所在的列为按键所在的列矩阵形式由扫描线和数据线构成。
两组线分别接AT89C52的两个输端口。
控制器通过软件把扫描线写成0,接受线写成1。
按下一键即将响应的扫描线和接收线接通,于是接受线被拉成低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