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2024年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范文

《2024年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范文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中水回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中水回用技术概述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用于非饮用的各种用途,如农业灌溉、景观环境用水、工业冷却水等。

中水回用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回用标准。

三、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1. 国内外应用情况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应用。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中水回用技术已经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中水回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如华北、西北等地。

2. 典型案例分析以某大型住宅区为例,该住宅区采用了中水回用技术,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和冲厕用水。

经过几年的运行,该住宅区的中水回用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中水回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1. 工作原理中水回用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投加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或气体;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 关键技术中水回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消毒技术等。

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深度处理技术则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消毒技术则是为了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回用水的水质安全。

五、中水回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存在的问题目前,中水回用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成本较高、公众接受度不高、政策支持不足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建筑中水回用论文

建筑中水回用论文

建筑中水回用的探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和排水量日益增大,造成水资源不足,水质日益恶化。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而且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中水;回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市用水量的大幅度上升,大量污、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和水源,从而进一步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等资源开发的首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中水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现有可利用的水资源不被污染破坏,实现污水资源化,而且还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中水简介1.1 概念所谓“中水”,是相对于“上水”(给水)和“下水”(排水)而言的,其水质介于建筑给水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与生活排放污废水水质之间。

中水的水源又称中水原水,来自建筑物或建筑小区排放的污废水或排放的设备冷却水。

这类污废水经过适当水质处理后,应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内杂用如冲厕、绿化等。

在淡水资源缺乏地区,中水具有开源节流的效果。

1.2 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建筑中水系统由中水水源系统、中水处理设施和中水管道系统组成。

1.2.1 中水水源系统中水水源系统是指确定为中水水源的建筑物原排水的收集系统。

它分为污、废水合流系统和污、废水分流系统。

一般情况下,为简化处理,推荐采用污、废水分流系统。

1.2.2 中水处理设施中水处理设施包括预处理设施和主要处理设施。

预处理设施有化粪池、格栅和调节池。

主要处理设施有沉淀池、气浮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转盘等。

当中水水质要求高于杂用水时,应根据需要增加深度处理,即中水再经过后处理设施处理,如过滤、消毒等。

1.2.3 中水管道系统中水管道系统包括中水水源集水系统与中水供水系统。

中水水源集水系统是指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排放的污、废水进入中水处理站,同时设有超越管线,以便出现事故时,可直接排放。

中水回用处理论文

中水回用处理论文

浅谈中水回用的处理摘要:我国污染严重,又是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依据当地水资源及经济情况合理进行污废水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建设中水系统,不但可以节约用水,并且可以一定程度防止水体污染。

经有关专家对成都市中水设施调查,发现大多数设施的处理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运行成本偏高。

要解决以上问题,需对中水回用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

本人总结了多个工程的设计经验,供设计同仁参考、研讨。

关键词:中水;处理;回用;中图分类号: tu99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人类用水的不科学和水体的严重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日趋锐减。

目前,水资源危机已成为所有国家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

为了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应在加大节水力度、治理城市水污染的同时,积极开展污水资源化的研究,提高污水回用率,从而有效的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水回用即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作为城市给水,回用于农业、工业、市政工程以及生活杂用等方面。

是污水资源化、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的直接措施。

一、系统选择中水处理及回用需按市政条件分三种情况考虑:1、有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雨水系统单独考虑),排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中水系统水源为市政中水。

2、无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污水经化粪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经小区废水管网收集至小区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回收的杂排水。

3、无市政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

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小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二、中水回用范围合理设计中水回用系统,需要根据小区内用水情况,结合中水供应量,合理确定中水的回用范围。

PLC控制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设计

PLC控制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设计

绪论 (1)第1章基于PLC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方案论证 (4)1.1基于PLC的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4)1.2基于PLC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方案论证 (5)第2章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电路设计 (8)2.1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择 (8)2.2PLC的选择 (8)2.3传感器的选择 (9)2.3.1 液位传感器的选择 (9)2.3.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11)2.3.3 流量传感器的选择 (13)2.3.4 酸碱度传感器的选择 (14)2.3.5 溶解氧测定仪的选择 (16)2.3.6 变频器的选择 (17)2.4电机控制电路 (19)第3章基于PLC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2)3.1部分系统流程图 (22)3.2上位机监控系统 (24)3.3基于PLC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流程图 (26)第4章PLC控制的程序设计 (27)4.1程序设计的原则 (27)4.2控制系统的I/O点及地址分配 (27)4.3PLC I/O接线图 (30)4.4PLC控制程序 (31)4.4.1 程序说明 (31)第5章监控程序的软件设计 (35)5.1组态软件简介 (35)5.1.1 组态软件的选择 (35)5.1.2 世纪星组态软件简介 (35)5.1.3 世纪星软件组成 (35)5.2组态画面的具体设计 (36)5.2.1 组态图形界面的设计 (36)5.2.2 组态的变量设计 (37)5.2.3 应用程序命令语言编辑 (38)结论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摘要水污染是我国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它不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生态平衡,并容易导致水荒的发生。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

因此,中水回用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针对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计算机管理和自动控制系统水平较低, 污水厂的正常运行率和出水合格率不高,利用PLC与流量计、PH计、温度计和液位计组成污水处理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实现上位机监控,对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中和以及生化氧化等处理, 使其最终达到“中水”的排放标准。

中水回用问题分析论文

中水回用问题分析论文

中水回用问题分析论文1中水简介1.1中水定义所谓中水是指将城市生活废水经过集流再生处理后,使其水质指标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表和地下水的排放标准,但低于城市给水中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1.2中水水源中水水源包括:冷却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城市污水厂二沉池出水等。

1.3中水水质中水作为生活杂用水,其水质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1)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2)外观上无不快的感觉;(3)不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以及不造成维护管理的困难。

1.4中水用途在城市生活中有多达5O%~6O%的水是用在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环卫用水、冲洗地面和绿化用水等方面,其中部分对水质要求不高。

若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中水不仅在水质上可以达到用水标准,而且将节约大量的新鲜水源,大大减小排污量,进一步削减排放到自然水域的污染物负荷,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2北京市使用中水的必要性2.1水资源短缺的需要北京市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日趋严峻。

北京市域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大部分已开发利用,新增水源巳相当困难。

加之北京市每年排放污水量约12亿立方米,其中约有8O%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因此,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北京市缺水问题的必要措施。

如果中水普及进入家庭,预计北京市全年节水将达到1O亿立方米左右。

而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05年,在大力节水的前提下,北京遇枯水年仍将缺水8亿立方米。

中水回用节约的水资源是2005年预测缺水量的100%还要多[2].2.2经济发展的需要化工厂、热电厂、蒸汽厂等企业也可通过使用中水,大大减轻水价高给企业带来的成本负担。

如北京华能热电厂利用中水进行热能发电,一年通过此项工程就实现利润一千多万元。

2.3改善环境的需要为了改善北京市的环境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北京市正在实施大规模绿化和环境整治。

某高校教学生产型中水回用处理系统设计

某高校教学生产型中水回用处理系统设计

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

目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全国许多城市共同面对的问题并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实现污水再生利用是必要的。

各种污水处理回用技术不仅可以缓解水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还能节约水资源。

北京市部分高校的用水情况调查研究表明,高等院校的总用水量与学校的在校学生规模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在高校中,大学生的节水意识还相当薄弱,大学中的中水系统建设和利用也比较有限。

因此,在高校中还存在尚大的节水空间[1]。

高校人口集中,且用水量大。

在高校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可以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对于开设有环境保护类专业的工科院校来说,建设污水处理工程不仅可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还能满足本校环保类专业相关实践教学的需要[2]本文以南京某高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为例,提出了具有生产与教学双重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出水可达到回用的目的,并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

二、高校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高校校区生活污水的水质相对较好、污染物简单、污水量较大且水量变化较小,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好。

而且高校用水集中,从排水收集,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各个流程考虑,在人口相对较多的高校建立中水回用系统,是可行的,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学生宿舍是主要的用水建筑物,在选择污水水源时,应首选学生宿舍卫生间的洗涤污水作为收取对象,洗涤污水用水量大,且较容易处理;浴室污水属于优质杂排水,是较优的污水处理水源,收集量也较大,可作为污水处理的水源。

实验产生的污水组成情况较复杂,处理成本高,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的水质较差,且难处理,因此不考虑回收利用[3]。

污水经再生处理后在校园内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校园绿化(2)冲厕(3)浇洒道路(4)补充池塘用水(5)景观用水,从而节省大量清洁水源。

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内,生活污水中水处理站的建立不仅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起到推广价值。

某沿海生态城校园中水回用系统设计

某沿海生态城校园中水回用系统设计

某沿海生态城校园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摘要:为解决某沿海生态城淡水资源紧缺问题,拟在生态城科教园区某学院内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工程,介绍了该中水工程的设计要点及设计参数等。

该工程处理规模1550 m3/d,采用毛发过滤、管式混合、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连续反冲洗砂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其出水可以用来冲厕、绿化浇灌以及构建绿地淡水层。

关键词:中水回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系统设计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fresh water in one coastal Eco-city, a reclaimed water reuse system is planned to build up in a college located in the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Park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design points and values of design parameters. The treatment ability of this project is 1500 m3/d. Hair filter, tube mixer, 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continuous reverse wash sand filter, and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ion are adopted for treatment. The outflow can be used to flush toilets, irrigate landscaping, and build greenbelt fresh water layer.Key words:Reclaimed water reuse;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System design1 工程概述学院位于唐山市某沿海生态城内的滨海新城高校示范园区内,校区总用地面积约109.6公顷,规划师生人数约为16320人。

浅析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以天津某高校新校区中水工程设计方案为例

浅析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以天津某高校新校区中水工程设计方案为例

值 (mg/l) ≤ 150 ≤ 100 ≤ 100 ≤ 4 ≤ 30
≤ 40 系统和中水系统、杂
2.2 出水水质
排水收集系统和废水收集系统。
本 工 程 处 理 后 出 水 用 作 宿 舍 冲 厕、
管线设置比较复杂,给设计施工增加
绿化灌溉出水要求达到国家标准《城市 了难度,管线投资亦有所增加。
污 水 再 生 利 用 城 市 杂 用 水 水 质》(GB/
2 进出水水质及水量平衡
套统一完整的中水收集、供给管网系统。
2.1 进水水质
小集中式系统方案具有一次性投资
本工程回收处理污水拟避开污染较 低、运行费用低以及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
严重的食堂废水、实验室废水、粪便污水 比较适合高校中水系统的设置。故本设计
等,采用宿舍区洗涤及盥洗废水、淋浴废 采用小集中式,在校园的宿舍区建设三个
环节较多:中水水质达标,可用作冲厕、 绿化用水,每天节约用水量为 1420 m3,
扫除、绿地、洗车、景观用水、换热站补 每省相当数量自来水。
用水量 42.6 万吨:
3 回用方案比较及确定
3.1 中水站设置模式
根据校园规模大小的具体情况,中水
站可以制定以下三套设置模式:
4 处理工艺比较与确定
但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节约了较大的土地成
表 3.2 土建费用估算表
项目
费用 / 万元
备注
原水收集管网
80
PVC 塑料管
调节池
30.6
钢筋混凝土
MBR 池
水利资源与建设
区域治理
浅析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 ——以天津某高校新校区中水工程设计方案为例
韩晓芳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 前言 (1)1.1 中水回用概述 (1)1.2 本设计概述 (1)1.3 设计研究背景及意义 (2)1.3.1 研究背景 (2)1.3.2研究意义 (2)2 设计依据 (3)2.1 设计规及标准 (3)2.2 设计原则 (3)3设计水量及水质 (4)3.1 设计原水水量情况 (4)3.2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4)3.3 设计进出水水质 (5)4 工艺方案设计 (6)4.1 工艺流程的选择 (6)4.2 工艺流程图 (7)4.3 流程简述及工艺说明 (7)5 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9)5.1 设计流量 (9)5.2 中格栅 (9)5.2.1设计原则 (9)5.2.2 中格栅的设计与计算 (9)5.2.3 格栅除污机的选择 (12)5.3 污水泵房的设计 (12)5.3.1 污水泵站的设计原则 (13)5.3.2 水泵的设计计算 (13)5.3.3 集水池 (14)5.4 毛发聚集器 (14)5.5 平流式沉砂池 (15)5.3.1 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参数与设计原则 (15)5.3.2 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 (15)5.5.3 平流式沉砂池的尺寸确定 (17)5.6 调节池(含搅拌设备) (18)5.6.1 调节池的设计原则 (18)5.6.2 调节池的设计与计算 (18)5.6.3搅拌设备的选择 (19)5.7 CASS反应池 (19)5.7.1 CASS反应池的设计计算 (20)5.7.2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24)5.7.3 滗水器的设计计算 (26)5.7.4 剩余污泥的计算 (26)5.7.5 最终出水水质的估算 (27)5.8 液氯消毒 (27)5.9 中水回用池 (29)5.9.1 中水回用池的的设计计算 (29)5.10 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30)5.10.1 高分子自动泡药机的选择 (30)5.10.2 污泥浓缩一体机的选择 (30)6 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32)6.1主要构筑物 (32)6.2 主要设备与材料 (32)7 中水回用构筑物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34)7.1 平面布置 (34)7.1.1 平面布置原则 (34)7.1.2 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图 (34)7.2 高程布置 (34)7.2.1 高程布置原则 (34)7.2.2 构筑物高程布置 (35)8 投资估算 (37)8.1 土建投资 (37)8.2 设备与材料估算 (37)9 运行成本估算与经济分析 (39)10 结论 (41)参考文献 (42)附录 (44)1 前言1.1 中水回用概述我国大部分河段的有机物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此外多数城市的地下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1]。

因此实施中水的回用迫在眉睫,它是解决城市缺水、水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水也称为再生水,是指各种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的排水,可以在生活环境等围杂用[2]。

中水的水质标准在饮用水水质标准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之间[2]。

世界各国对中水的回用十分重视,如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已将中水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养殖业、市政绿化、景观用水、生活洗涤等方面,美国城市中水回用量达9亿m3等[3]。

据报道,目前仅东京一地的大型建筑物已建成的中水道系统就达60余处,总供水能力达10万 m3/d[3]。

以色列目前已有70 %的废水经过处理并用来灌溉农田,全国由废水回用来解决的需水量达16 %[3]。

近十几年来,我国中水回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目前,城市中水回用的重点,仍集中在比重较大的工业废水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中水回用会逐渐扩展到缺水城市的其他行业[4]。

目前中水回用以建筑中水为主,近年向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4]。

中水回用已是势在必行。

1.2 本设计概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中提到的,现有2481所高等院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3347.236万人(截止至2013年底)。

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已成为城市的用水大户。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有责任率先建立科学的节水系统。

由于高校生活污水的水质比较稳定,而且容易处理,水量大且集中,所以将高校的生活污水(盥洗、洗衣和洗浴废水等)经收集后,再生利用于冲厕、绿化、道路清洗、人工湖等,既可以节约用水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水回用系统现已应用到许多大学中。

例如:聊城大学建设了规模为2000m3/d的中水处理站,用途为校湖补水、养鱼、校园绿化灌溉和聊城市体育公园[5]。

此外,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学新校区也建立了中水系统工程。

中水回用是解决当前用水紧,水资源贫富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

1.3 设计研究背景及意义1.3.1 研究背景*************现有统招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900人(截止到2014年04月22日),2011年水费2089701.28元,2012年水费2094990.35元,2013年水费2386653.99元,2014年水费2377309元。

可见水费在不断上升,尤其是2013年,水费上涨了接近30万元。

众多的学生人数和不断上涨的水费,不仅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还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对于校园的污水回用已经迫在眉睫。

1.3.2研究意义水资源紧缺的需要:将污水回用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减少了污水的排放,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实施中水回用是提高中国水资源利用率的必要措施之一。

经济发展的需要:中水回用的价格相对于自来水的价格要低,因此中水回用可以为学校节省水费、排污费。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为给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一个美丽、美好的环境,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都在实施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需大量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浇洒用水等。

将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中水回用技术处理后进行回用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2 设计依据2.1 设计规及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GB 50014—2006)(2014年版)(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 50015—2003)(2009年版)(3)《建筑中水设计规》(GB 50336—200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6)《宿舍建筑设计规》(JGJ 36-2005)2.2 设计原则在中水处理站的总体工艺方案确定中,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工艺控制调节灵活;2、工程实施切实可行,运行维护管理方便;3、投资运行费用节省,占地面积小;3设计水量及水质3.1 设计原水水量情况本设计中,中水原水取自宿舍用水和饭堂用水(属杂排水),用于宿舍和教学区冲厕用水、绿化用水以及楼道卫生用水(属城市杂用水)。

学校人数按25000人计算——在校学生为23900人,其余职工等人人数为1100人。

根据杜宏的毕业设计《************888中水回用可行性分析》可知,中水原水水量为:Q=2251.20m3/d=93.80m3/h=0.0260m3/s;故:为预留空间满足未来学校发展需要本设计的中水回用系统的最终处理规模为:2300m3/d。

3.2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回用水标准应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水质要求。

如下表所示:表3.1 城市杂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项目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PH 6.0~9.0色(度)≤30嗅无不快感浊度(NTU)≤ 5 10 10 5 20 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 1500 1000 100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10 15 20 10 15 氨氮(mg/L)≤10 10 20 10 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1.0 1.0 1.0 0.5 1.0 铁(mg/L)≤0.3 ——0.3 —锰(mg/L)≤0.1 ——0.1 —溶解氧(mg/L)≥ 1.0(接上表)总余氯(mg/L)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总大肠菌群(个/L)≤ 3表3.2 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指标(GB/T 18921—2002)(单位:mg/L)项目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河道类湖泊类水景类河道类湖泊类水景类基本要求无漂浮物,无令人不愉快的嗅和味PH值(无量纲)6~9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0 6 6 悬浮物(SS)≤20 10 —a浊度(NTU)≤a 5.0 溶解氧≥ 1.5 2.0 总磷(以P计)≤ 1.0 0.5 1.0 0.5 总氮≤15.0氨氮(以N计)≤ 5.0色度(度)≤30石油类≤ 1.0余氯b≥0.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粪大肠菌群(个/L)≤10000 2000 500 不得检出a:“—”表示对此项无要求。

b:氯接触时间不应低于30min的余氯。

对于非加氯消毒方式无此要求。

3.3 设计进出水水质参照《建筑中水设计规》(GB50336-2002)及国相似工程确定中水原水;参照《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水质要求,确定出水水质。

表3.3 进出水水质指标项目pHCOD Cr(mg/L)BOD5(mg/L)SS(mg/L)NH3-N(mg/L)LAS(mg/L)TN(mg/L)TP(mg/L)原水水质7.5 450 220 220 45 8 55 5出水水质6.0~9.0≤50 ≤10 ≤10 ≤10 ≤0.5 ——4 工艺方案设计4.1 工艺流程的选择中水回用处理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中心处理还有后处理三个阶段。

其中,预处理包括格栅、初沉池、调节池等工艺,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量、水质;中心处理主要靠生物、化学处理,可选用气浮、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处理、二次沉淀、膜处理及土壤处理等处理工艺,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后处理为过滤、活性炭以及消毒等处理方式[6][7]。

中心处理可分为以物化处理方法为主的处理工艺,以生物处理为主的工艺以及以膜处理为主的工艺三种:(1)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当以优质的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中水的主要处理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可以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中心的处理工艺。

(2)生物处理法:污水中常规的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质[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