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对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进行研究和制定,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1.强度指标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压力下的承载能力,抗拉强度是指混凝土在拉伸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强度指标的评定标准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和使用环境而定。
2.耐久性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长期使用后的性能表现。
耐久性指标包括抗渗透性、耐冻融性、耐腐蚀性和耐久性等。
它们的评定标准主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所需的使用寿命而定。
3.变形指标混凝土的变形是指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的形变。
变形指标包括抗裂性、变形能力和变形稳定性。
抗裂性是指混凝土在荷载下不产生裂缝或延迟出现裂缝的能力,变形能力是指混凝土在荷载下的变形能力,变形稳定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后变形的稳定性。
三、混凝土的评定标准1.强度评定标准强度评定标准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而定。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为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而桥梁工程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为抗压强度不低于40MPa。
2.耐久性评定标准(1)抗渗透性评定标准抗渗透性评定主要包括水渗透试验和氯离子渗透试验。
水渗透试验可采用淋水试验或水压试验。
淋水试验主要用于评定混凝土的渗透性,水压试验主要用于评定混凝土的抗水压性能。
氯离子渗透试验用于评定混凝土的耐久性。
(2)耐冻融性评定标准耐冻融性评定主要通过冻融试验来进行。
冻融试验可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如自然冻融试验和加速冻融试验。
冻融试验的评定标准主要是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指标,如冻融循环次数和损失率等。
(3)耐腐蚀性评定标准耐腐蚀性评定主要通过浸泡试验来进行。
浸泡试验可采用不同的试验液体,如酸性水、碱性水和盐酸等。
耐腐蚀性的评定标准主要是混凝土的失重率和抗腐蚀性能指标。
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
其良好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含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这些性能均决定着混凝土经久耐用的程度,故称为耐久性。
(1)抗渗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侵蚀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分P4、P6、P8、P10、P12共五个等级。
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其密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
(2)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分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和F300共九个等级。
抗冻等级F50以上的混凝土简称抗冻混凝土。
(3)抗侵蚀性。
当混凝土所处环境中含有侵蚀性介质时,要求混凝土具有抗侵蚀能力。
侵蚀性介质包括软水、硫酸盐、镁盐、碳酸盐、一般酸、强碱、海水等。
(4)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
混凝土的碳化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
碳化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消弱对混凝土的保护作用,可能导致钢筋锈蚀;碳化显著增加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
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制定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二、耐久性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渗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一定的水压力下不渗水或渗水量很小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抗冻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不破裂或破裂程度很小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在寒冷地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 抗碳化性能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二氧化碳和空气中长期作用下不受破坏或受破坏程度很小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是指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的环境下不受破坏或受破坏程度很小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在含有硫酸盐的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5. 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是指混凝土在氯离子侵蚀的环境下不受破坏或受破坏程度很小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在海洋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耐久性标准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以下是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的具体要求:1. 抗渗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应符合以下标准:(1)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应小于1×10^-10 m/s。
(2)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2. 抗冻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符合以下标准:(1)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应小于5%。
(2)混凝土的表层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
3. 抗碳化性能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应符合以下标准:(1)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应小于2mm。
(2)混凝土的表层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
4.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应符合以下标准:(1)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应小于5%。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道路、桥梁等领域。
然而,由于混凝土受到环境和使用条件的影响,其耐久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耐久性标准,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
二、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指标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特定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下,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使用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强度越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越好。
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通过压缩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指标来评价。
2.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在受到水压力或水渗透时,保持不渗水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通过水泥浆渗透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等指标来评价。
3.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受环境和使用条件的影响,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使用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通过耐久性试验来评价,如冻融试验、碳化试验、氯盐雾试验等。
4.耐久性设计寿命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寿命是指混凝土在设计使用寿命内,不失去其使用功能和安全性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寿命可以通过设计寿命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三、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的制定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的制定应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和使用条件混凝土材料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对其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制定相应的耐久性标准。
2.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其耐久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制定相应的耐久性标准。
3.耐久性试验耐久性试验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手段。
应根据耐久性试验结果,制定相应的耐久性标准。
4.国家或行业标准应参考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
四、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标准应具备以下具体要求:1.耐久性设计寿命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确定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寿命。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压缩强度试验:通过在混凝土试块上施加压力,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标准立方体试块试验和标准圆柱试块试验。
2. 抗拉强度试验:通过引拉混凝土试块,测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直接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
3. 抗冻融试验:通过在混凝土试块上进行冻融循环,观察混凝土的融化后的性能变化,评估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4. 密实度试验:通过测量混凝土的密实度,评估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振动试验、湿密度试验和试块压实试验等。
5. 干缩试验:通过测量混凝土试块的干缩量,评估混凝土干缩性能的试验方法。
6. 硬度试验: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硬度,评估混凝土的耐磨性和耐磨性能。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标准进行选择和执行,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是评价建筑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中,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制定可靠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及评定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物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1. 强度指标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
其中,抗压强度是混凝土强度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其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 密实性指标混凝土的密实性是指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和孔隙分布情况。
若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耐久性下降。
因此,制定合理的密实性指标对于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3. 耐久性指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其耐久性降低。
常见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包括耐水性、耐久性、耐磨性、耐冻融性等。
4. 稳定性指标混凝土的稳定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能力。
若混凝土出现变形、开裂等情况,会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制定合理的稳定性指标对于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混凝土耐久性评定标准1. 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其强度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
根据不同的强度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我国,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程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标准分为以下几类:(1)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混凝土按照其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大小,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不同等级。
(2)特殊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程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评定标准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如C70、C80、C90等。
混凝土耐久性评估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评估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对于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判断混凝土材料的长期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耐久性评估方法。
一、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是混凝土耐久性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对混凝土材料的密度、抗压强度、吸水性等指标进行测试,来判断混凝土的耐久性。
常见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包括:1. 密度测试:使用密度计或气排水法测试混凝土的密度。
密度越大,混凝土越耐久。
2. 抗压强度测试:通过在混凝土试样上施加压力来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越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好。
3. 吸水性测试:将混凝土试样浸泡在水中,观察其吸水量。
吸水量越小,混凝土越耐久。
二、化学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中可能存在的化学侵蚀问题。
常见的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1. pH值测试:测试混凝土水化后的pH值,即混凝土的碱度。
碱度越高,混凝土越耐久。
2. 氯离子含量测试:测试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高氯离子含量会导致混凝土腐蚀,降低耐久性。
3. 硫酸盐含量测试:测试混凝土中硫酸盐的含量,高硫酸盐含量会导致混凝土腐蚀,降低耐久性。
三、热循环实验热循环实验是评估混凝土耐久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件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进行多次循环加热和冷却,观察混凝土的性能变化。
热循环实验可以模拟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和收缩情况,从而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测试是评估混凝土耐久性的一种先进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土试件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来评估混凝土的腐蚀程度和耐久性。
电化学测试可以准确判断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情况,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混凝土耐久性评估方法涵盖了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热循环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准确评估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为建筑物的设计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标准耐久性要求。
二、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长期性能,包括抵抗环境侵蚀、耐久性、耐磨性、耐压性、耐冻融性等指标。
三、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1. 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混凝土试件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单位面积的抗压应力。
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其抗压强度不低于规定的标准值,且在长期使用中不低于其设计强度。
2. 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渗能力,包括水密性、渗透性等指标。
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其抗渗性能符合标准规定,如水泥混凝土防水标准等。
3. 抗冻融性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其抗冻融性能符合标准规定,如水泥混凝土耐冻融标准等。
4. 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氧化、腐蚀等)的影响,保持其原有的性能。
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其耐久性符合标准规定,如水泥混凝土耐久标准等。
5. 耐磨性混凝土的耐磨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磨损。
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其耐磨性符合标准规定,如水泥混凝土耐磨标准等。
6. 抗腐蚀性混凝土的抗腐蚀性是指混凝土在接触腐蚀性介质时不易发生破坏。
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其抗腐蚀性符合标准规定,如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标准等。
四、混凝土标准耐久性要求的实现方法1. 优化配合比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融性、耐久性、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等性能。
2. 选用优质材料选择优质的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掺合料等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加强养护措施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如保持湿润、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等性能。
4. 引入新技术引入新技术,如添加剂、改良剂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其它建筑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在设计施工中往往把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作为主要技术指标而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重视不够。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其自身及环境因素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主要指抗渗性、抗冻性、抗碳性、抗化学侵蚀及碱集料反应等。
以下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混凝土各项耐久性能指标的影响进行评述。
1. 混凝土工程耐久性不足的后果
混凝土因其工程量大,将会因耐久性不足对未来社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
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总价值约为6万美元,每年所需维修费或重建费用约3千亿美元。
美国50万座公路桥梁中20万座已损坏,平均每年有150~200座桥梁部分或完全坍塌,寿命不足20年;美国共建有混凝土水坝3000座,寿命30年,其中32%的水坝年久失修。
美国对二战前后修建的混凝土工程,在使用30~50年后进行加固维修所投入的费用,约占建设总投资的40%~50%以上。
中国50~60年代所建设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40余年,如果我国混凝土工程的平均寿命30~50年计,在今后的10~30年内,为了维修建国以来所建基础设施的费用,将是极其巨大的。
日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宏大,每年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约30~50年后,这些工程也将进入维修期,所需的维修费用或重建费将更巨大。
作为21世纪的高性能混凝土,更要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入手,以降低巨额的维修和重建费用。
2.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
2.1混凝土的抗渗性。
混凝土的抗渗性,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
混凝土阻碍液体向其内部流动的能力越好,混凝土的抗渗性越好。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水和其它有害化学液体流入其内部的数量、范围等有关,因此抗渗性能高的混凝土,其耐久性就高。
2.2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当结构处于冰点以下环境时,部分混凝土内空隙中的水将结冰,产生体积膨胀,过冷的水发生迁移,形成各种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混凝土的破坏。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混凝土内部的气孔结构和气泡含量多少密切相关。
气孔越少越小,破坏作用就越小,封闭气泡越多,抗冻性就越好。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因素,除了气孔结构和含气量外,还与混凝土的饱和度、水灰比、混凝土的龄期、集料的空隙率及其间的含水率有关。
2.3混凝土的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起化学反应,生成中性的碳酸钙CaCO3。
未碳化的混凝土呈碱性,混凝土中钢筋保持钝化最低(临界)碱度是PH值为11.50,碳化后的混凝土PH值为8.50~9.50。
碳化使混凝土的碳度降低,同时,增加混凝土孔隙溶液中氢离子数量,使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减弱。
当碳化超过混凝土的保护层时,在水与空气存在的条件下,就会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钢筋开始生锈。
钢筋锈蚀后,锈蚀产生的体积比原来膨胀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锈蚀越严重,铁锈越多,膨胀力越大,最后导致混凝土开裂形成顺筋裂缝。
裂缝的产生使水和CO2得以顺利的进入混凝土内,从而加速了碳化和钢筋的锈蚀。
2.4混凝土侵蚀性。
当混凝土结构处在有侵蚀性介质作用的环境时,会引起水泥石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变化,而逐步受到侵蚀,严重的使水泥石强度降低,以至破坏。
常见的化学侵蚀可分为淡水腐蚀、一般酸性水腐蚀、碳酸腐蚀、硫酸盐腐蚀、镁盐腐蚀五类。
淡水的冲刷,会溶解水泥石中的组分,使用使水泥石孔隙增加,密实度降低,造成对水泥石的破坏,因此,淡水冲刷会对水工建筑有一定影响;当水中溶有一些酸类时,水泥石就会受到溶淅和化学溶
解双重作用,腐蚀明显加速,这类侵蚀常发生在化工厂;碳酸在溶淅水泥石的同时,,破坏混凝土内的碱性环境,降低水泥水化产物的稳定性,影响水泥石的密度、造成对混凝土的侵蚀;硫酸盐的腐蚀则表现为SO42-离子深入混凝土内与水泥组分反应,生成物体积膨胀开裂造成破坏;镁盐使硬化水泥石的结构组分分解造成混凝土的侵蚀。
2.5混凝土的碱集反应。
很多国家和地区由于天然集料资源贫乏或受到开采条件的限制,只能就地取材,采用活性氧化硅成分较高的石料,如果又使用碱总含量大于0.60%的水泥,则活性集料与水泥中的碱物质反应时将发生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胀裂、甚至破坏。
因反应的因素在混凝土内部,其危害作用往往是不能根治的,是混凝土工程的一大隐患。
3.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知,混凝土的外部环境、内部孔结构、原料、密实度、和抗渗性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工程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1水泥。
水泥类材料的强度和工程性能,是通过水泥砂浆的凝结、硬化形成的,水泥石一旦受损,混凝土耐久性就被破坏,因此水泥的选择须注意水泥品种的具体性能,选择碱含量小、水化热低,干缩性小、抗腐蚀性、抗冻性能好的水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工程中选择水泥强度的同时,需考虑其工程性能,有时其工程性能比强度更重要。
3.2砂、石集料。
选择质量良好、技术条件合格的砂、石集料,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条件。
改善粗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在允许的最大粒径范围内尽量选用较大粒径的粗集料,可减少集料的空隙率和比表面积,也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3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
普通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因素。
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O2及Al2O3,它们能和波兰特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及高硷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应,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硷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的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通路。
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
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都有本质性的贡献。
3.4掺用引气剂或减水剂。
掺用引气剂或减水剂对提高抗渗、抗冻等有良好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节约水泥。
3.5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
水灰比的大小是决定混凝土密实性的主要因素,它不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也严重影响其耐久性,故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
3.6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方法。
在混凝土施工中,应当搅拌均匀,浇灌和振捣密实及加强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 结语
“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混凝土耐久性是影响工程使用寿命的主要问题,应针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抗渗性、冻融破坏、碳化、侵蚀性介质、碱集料反应等,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
同时,应采用新技术、新成果,改进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包括材料的耐久性和结构的耐久性两个方面。
此处说的耐久性说的是材料耐久性问题。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能抵抗环境介质的长期作用,保持正常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常见的耐久性问题包括以下几种:
1、混凝土的抗渗性。
影响因素有:水泥浆中多余水分蒸发留下的毛细管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泌水产生的通道、混凝土拌合物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干缩和热胀产生的裂缝等。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主要措施有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泌水和毛细孔;掺引气型外加剂,将开口孔转变成闭口孔,割断渗水通道;减小骨料最大粒径,骨料干净、级配良好;加强振捣,充分养护等。
2、混凝土的抗冻性。
影响因素有: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充水程度、孔隙特征、孔隙间距、冰冻速度及反复冻融的次数等有关。
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措施有: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掺引气型外加剂,将开口孔转变成闭口孔,使水不易进入孔隙内部,同时细小闭孔可减缓冰胀压力;保持骨料干净和级配良好;充分养护。
3、混凝土的碳化
影响因素有:环境湿度,水灰比,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泥品种,外加剂。
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如降低水灰比,采用减水剂,保证骨料级配良好,加强振捣和养护
等),是提高混凝土碳化能力的根本措施。
4、混凝土的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化学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
5、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1) 尽量采用非活性骨料。
(2) 当确认为碱活性骨料又非用不可时,则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碱含量,如采用碱含量小于0.6%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选用含碱量低的外加剂等。
(3) 在水泥中掺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如粉煤灰、硅灰和矿渣等)。
(4) 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6、混凝土的表面磨损
影响混凝土耐磨性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的强度。
(通过降低水灰比、掺高效减水剂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均对提高混凝土耐磨性有利。
)(2) 粗骨料的品种和性能。
(3) 细骨料与砂率。
(4) 水泥和掺合料。
(5) 养护和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