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小常识
什么是麻醉

什么是麻醉麻醉是一种利用药物或者一些其他手段抑制病人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让病人的身体的局部位置或者整个身体失去治具,在病人无痛的状态实施手术治疗,经过漫长的发展,现如今麻醉技术手段已经比较成熟。
那么到底什么是麻醉呢?其有什么风险,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一、什么是麻醉?麻醉是作用在人体的神经干或者神经末梢,暂时性阻断病人的传入神经冲动的传导,是病人局部位置或者整个身体失去痛觉。
麻醉的原理主要包括:第一,静脉麻醉的基本原理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病人的静脉内,对病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作用,从而达到镇静镇痛的作用,让病人进入到睡眠的状态在实施手术治疗等。
第二,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按最的基本原理就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相应的位置,阻断病人的神经传导,从而达到麻醉的作用。
第三,全身麻醉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麻醉药物的注射,作用在病人的大脑皮层,让病人的大脑进入抑制状态,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第四,表面麻醉的基本原理,将麻醉药膏或者喷雾,涂抹在人体粘膜表面,使人粘膜下的感觉神经处于麻醉的状态。
第五,浸润麻醉的基本原理是将麻醉药液注射到病人的皮下组织或者粘膜下组织,通过麻醉药液的扩散,浸润人体的局部神经末梢,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二、什么是麻醉风险?麻醉风险就是在病人处于麻醉状态时,对病人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干扰,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如果發现麻醉中的病人出现任何的异常状况,需要及时进行得当的处理,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麻醉医师的专业水平随之不断提高,麻醉监测手段也随之完善,与此同时,因为麻醉风险的发生造成病人死亡的几率也明显降低。
但是,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依然万分之一的死亡率。
而麻醉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为0.7%到22%,像心衰、心梗、昏迷、肺水肿、肺炎、瘫痪等。
三、引发麻醉风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虽然麻醉风险属于偶然事件,并且一般都是突然发生。
但是,麻醉风险的发生依然有相应的原因。
全身麻醉科普小知识,建议收藏

全身麻醉科普小知识,建议收藏全身麻醉是一种用药物使患者无知觉、无意识、无痛并阻断感觉神经传导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手术、无痛诊疗等医疗场合。
虽然全身麻醉已经成为现代麻醉学的一项基本麻醉技术,但它也会存在一些风险和副作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充满了神秘和陌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关于全身麻醉的一些小知识及相关问题。
一、全身麻醉的作用机制全身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通过作用于大脑的神经元,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使患者表演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的一种状态,以便于医生为患者开展无痛诊疗、手术和治疗工作。
二、全身麻醉的分类1.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是通过将一种或多种全麻药物注入静脉实现的。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迅速传递到大脑,作用于中枢神经而达到全身麻醉的状态。
静脉麻醉可以快速安全地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剂量。
其优点为诱导快,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环境污染,但静脉麻醉最大的缺点是可控性差,麻醉效应的消除依赖于患者的肝肾功能及体内环境状态,如果药物相对或绝对过量,则术后苏醒延迟等麻醉并发症难以避免。
目前常用静脉麻醉药物包括咪达唑仑、依托咪酯、丙泊酚、芬太尼等。
2. 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通过吸入具有挥发性的麻醉气体实现的。
这些药物被吸入到肺部,然后通过肺泡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交换作用于到大脑中枢神经,使患者进入全身麻醉的状态。
吸入麻醉可以通过麻醉呼吸机实现,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剂量,精确控制麻醉的深度,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和血氧水平得到充分维护。
缺点是存在废气排放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术后可能使患者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增加。
目前常用吸入麻醉药物包括七氟烷、笑气、地氟烷等。
3. 静吸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是对患者同时或先后实施静脉全麻技术和吸入全麻技术的麻醉方法,称之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技术,简称静吸复合麻醉。
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很多,如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或吸入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维持;或者静吸复合诱导,静吸复合维持。
麻醉知识重点

麻醉知识重点麻醉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用于疼痛管理和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无痛化。
了解与麻醉相关的知识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麻醉的基本概念、麻醉操作步骤、麻醉剂和麻醉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一、麻醉的基本概念麻醉是通过应用不同的药物和技术手段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和无意识状态的过程。
麻醉能够消除疼痛感觉,镇静患者,保持生理平衡,以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二、麻醉的操作步骤1. 麻醉评估:在手术前,麻醉医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个人健康状况、药物过敏史、手术部位等,以确定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
2. 麻醉诱导: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或气管插管等方式,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
3. 麻醉维持:根据手术操作的需要,调整和管理麻醉药物的用量,维持患者处于稳定的麻醉状态。
4. 麻醉解除:手术结束后,逐渐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使患者恢复清醒和自主呼吸。
三、麻醉剂的分类和作用1. 局部麻醉剂:用于局部麻醉,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来消除局部疼痛感觉。
常见的局部麻醉剂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2. 静脉麻醉剂:主要用于诱导和维持麻醉状态。
常见的静脉麻醉剂包括丙泊酚、芬太尼等。
3. 插管麻醉剂:用于气管插管后的全身麻醉维持,以保持患者的无意识状态。
常用的麻醉剂有异氟醚、巴比妥类药物等。
四、麻醉监测麻醉监测是对患者生理状况在手术过程中的实时监测。
常见的麻醉监测指标包括:1. 心电图监测:监测患者心脏的电活动,了解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2. 血压监测:持续监测患者血压变化,确保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3. 血氧饱和度监测: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4. 呼吸监测: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和呼气二氧化碳浓度,了解呼吸功能情况。
除了上述指标,还可以根据手术的需要和患者的情况,进行其他监测如体温、尿量等。
综上所述,麻醉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麻醉医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舒适。
麻醉后小知识

麻醉后小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麻醉后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小知识。
你有没有想过,麻醉就像是给身体按下了一个暂停键?就好比你在玩游戏的时候,突然暂停去做别的事情了。
手术前打了麻醉药,等你醒来,那段时间就好像“消失”了一样。
麻醉后啊,可不能立马就活蹦乱跳的哦!比如说,刚醒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晕乎乎的,就像喝醉了酒似的。
我有个朋友做完手术后醒来,嘴里还嘟囔着奇怪的话呢,哎呀,那场景可好笑了。
这时候,别着急起身,得先缓一缓。
还有啊,嗓子可能会有点干干的。
想象一下,就像在沙漠里走了好久没喝水一样。
这时候就需要多喝水来滋润一下啦。
术后的饮食也得注意呢!可不是什么都能吃的。
刚麻醉完,肠胃还在“苏醒”中,就像一个刚睡醒的人还有点迷迷糊糊的。
这时候要是吃了大鱼大肉,那肠胃可不得闹腾啊!所以得先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啊之类的。
另外,麻醉后可能会觉得有点冷。
这就好像冬天没穿够衣服在外面溜达了一圈似的。
这时候,可得盖好被子保暖哦。
麻醉后这段时间虽然有点特别,但只要咱注意这些小细节,就能顺顺利利地恢复啦。
别小看这些知识,它们真的很重要呢!不信你试试,按照我说的去做,肯定能让你恢复得更好更快!我的观点就是,这些麻醉后的小知识一定要牢记,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身边的人呀!。
人工流产的麻醉常识

人工流产的麻醉常识妇科门诊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就是人工流产。
传统的人工流产术会因为手术短小而不使用麻醉,患者不但要忍受剧烈的疼痛,还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
手术后还可能出现心跳减慢、心跳节律不正常、血压过高或过低,脸色苍白等表现,严重时还会出现昏厥、抽搐等不良反应。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手术开始使用静脉麻醉无痛人流。
人工流产时使用麻醉剂,可以让患者在相对无痛的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手术,患者不但可以避免身体上呈受的巨大痛苦,还可以无意识的完成手术,减轻医生的手术难度,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一、丙泊酚的应用1.人工流产的过程中,患者感到剧烈的疼痛的原因是:人工流产的过程包括牵拉扩张子宫经口,对子宫进行负压吸引,最后使用刮匙吸刮子宫墙壁。
这些行为都会刺激到人体的神经末梢,产生巨大的疼痛感。
手术结束后,子宫还会产生剧烈的宫缩。
患者会感觉下腹剧痛。
而丙泊酚的特征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它见效速度快、过度平稳、代谢时间短,手术后患者可以很快恢复清醒,被广泛使用于日间门诊和各类短小手术中。
另一方面,丙泊酚在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方面的针对性,有效降低了人工流产中发生综合征的风险。
2.丙泊酚有着很好的镇静作用,但在镇痛方面的作用不是很强烈。
当手术中出现比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时,麻醉师如果只加大丙泊酚的单一使用量,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例如出现呼吸困难、身体循环不稳定、甚至呼吸暂停等,严重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使用时,一般会使用复合镇痛药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丙泊酚在进行快速静脉注射时,有30%-90%的可能发生注射痛。
可以在输液前先由静脉缓慢注射适量的镇痛药或利多卡因,帮助患者不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
二、依托咪酯的应用1.依托咪酯属于短效非巴比妥类的静脉麻醉药,和丙泊酚的属于同一类。
依托咪酯有着很好的安全性,因为镇静效果好、见效快,并且作用时间短,可以使患者平稳入睡。
由于属于脂溶性镇静剂,可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减低患者出现心肌抑制的问题。
麻醉方法的五种分类

麻醉方法的五种分类麻醉是临床上的常用手段,主要适用于手术、疼痛、急救复苏等患者,止痛效果明显。
当前,麻醉方法有很多,且每种方法有自己的优缺点,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高镇痛成效。
下面,本文就麻醉方法的五种分类阐述如下。
1.何为麻醉?所谓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使患者局部或整体暂时失去感觉,达到无痛治疗目的的方法。
分析麻醉原理发现,之所以麻醉能够消除疼痛,是因为麻醉药物阻断了疼痛的传输信号,大脑无法接收到痛感信号,或暂时处于麻痹状态,从而使我们感觉不到疼痛。
2.现代麻醉的范围有哪些?(1)临床麻醉。
涉及麻醉前后的相关处理。
首先,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病情,根据手术选择麻醉方式和药物。
其次,为减少术前的紧张感,保证麻醉顺利进行,可使用镇痛药、镇静药等。
第三,麻醉前禁食,防止误吸、呕吐等现象的出现。
最后,进入手术室后,按要求麻醉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麻醉成功后,将患者送至病房观察,直到生理功能彻底恢复。
应注意,麻醉时、麻醉后,要进行相关记录。
(2)重症监护。
危重患者,或麻醉过程中出现合并症的患者,比如代谢、循环、神经、肝肾等功能紊乱患者,可以到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监护和治疗。
此过程中,麻醉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休克救治,呼吸疗法。
(3)急救复苏。
麻醉时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在病室、急诊室等地方出现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要心肺复苏治疗时,麻醉工作者是参与其中的。
(4)疼痛治疗。
比如:中枢性疼痛、创伤性疼痛、肿瘤疼痛等。
3.麻醉方法的五种分类(1)神经阻滞麻醉。
将麻醉药物注入神经丛、神经干旁,通过传导作用,麻醉某神经所支配的区域。
当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越发成熟,麻醉风险也随之降低。
只要手术部位局限于某个神经支配的范围,且阻滞时间满足手术需求,都可以使用此方法。
既能够单独使用,又能和其他方法联用,适应症取决于手术时间、范围、患者状态等。
麻醉常识—小儿麻醉

麻醉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不?很多家长担心麻醉或麻醉药物会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根据目前国内、外资料显示:没有证据证明,当前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及方法对儿童的健康、智力有害。
笨与聪明均与脑有关,脑细胞的活动必须有充足的氧气与糖原,如果有呼吸、循环障碍就会造成脑细胞缺氧,倘若脑细胞停止供氧5-8分钟,就会严重影响脑细胞的代谢,影响脑功能,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因此,要回答麻醉会不会影响小儿智力,首先要分析麻醉后会不会有脑缺氧?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有4种:(1)基础麻醉,指术前先用镇静药,然后用局麻或神经丛阻滞麻醉。
(2)部位麻醉,包括局训麻醉、腰麻、神经丛阻滞麻醉。
这两种麻醉只阻碍神经纤维或神经干的传导,起到局部麻醉作用,麻醉过程中神志就是清楚的。
因此智力不受影响。
(3)全身麻醉,所谓全麻就是吸入了麻醉药或静脉内注入麻醉药后,抑制大脑皮质,使小儿暂时失去知觉,在无痛觉安睡的情况下保证各种手术的完成。
全身麻醉过程中,病儿的呼吸由机器控制,供氧得到保证,一切生命指标如血压、心跳均在正常范围,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不会引起脑缺氧。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虽然小儿失去意识,但麻醉过后,小儿逐渐清醒,一切恢复正常,如同睡了一觉醒来,对小儿智力也没有影响。
(4)低温麻醉,一般用于小儿心血管手术。
此麻醉需阻断循环,并使体温下降,小儿的呼吸、循环,并使体温下降,小儿的呼吸、循环用人工心肺机代替, 使代谢保持最低水平。
曾对这些小儿手术前、后做智能测试对比,发现动手术前、后的智商并无明显区别。
接受麻醉后手术的小儿,记忆力正常,学习成绩并不下降,所以家长对麻醉的顾虑就是不必要的。
在此提醒家长切不可将术后恢复期患儿反应迟钝,误认为就是麻醉药物对智力的影响。
因为,小儿代谢率低,排泄功能差,加之术中贮存于脂肪、肌肉等组织的麻醉药物在术后向血液中“二次分布”,患儿血液中仍残留一定麻醉剂,表现出术后恢复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麻醉小知识之CVP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导管尖端的位置
指南推荐:
置管后应确保导管的尖端位
A
于心包反折以上的上腔静脉。避
免导管过深造成腔静脉或心脏穿
孔进而发生心包填塞。
There is a consensus that the catheter tip must be located outside the right atrium to avoid damaging the heart (1, 3). If access via the superior vena cava is chosen, the catheter tip should come to rest about 2 cm before the confluence of the vena cava superior with the right atrium (see figure 1, position A and 1,2).
• 尖端位于心包反折之上的上腔静脉,平行于上腔静脉壁 • X线定位标志
– 锁骨下缘以下 – 在以下解剖标志以上
• 第三肋骨 • T4, T5 椎间隙 • 奇静脉 • 气管隆突 • 右总支气管开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如何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 — 方法
• 测量法:穿刺点至第三肋软骨的距离 • X线透视法 • 中心静脉压力波形法 • 心房内心电图 • 心脏超声检查 • X线摄片法(金标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麻醉小知识
之CVP导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为什么要放置 CV 导管?
• 适应证
1. 测定中心静脉压 2.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能够快速输注液体 3. 输注刺激性药物或急救药物 4. 全胃肠外营养 5. 建立有效的治疗通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小常识
什么是术前麻醉评估?
术前麻醉评估,就是在您接受手术之前,由麻醉科医生根据
您的过去病史、检查结果以及所接受的药治疗物,配合所需要接受的手术方式,决定您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现有治疗是否需要调整、是否有必要请其他专科的医生会诊,以及对您最适合的麻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您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的风险程度。
麻醉前您要注意什么?
1.禁食时间: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需要禁食的原因是麻醉开始时和结束时,若有呕吐会呛到气管(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
2.什么药物要吃?什么药物不能吃?降压药、治疗心绞痛的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及抗癫痫药均照常服用至手术当日晨(一般是早晨6点左右,小口水送服)。
其他药物治疗是否继续要听从主治医生的意见。
3.什么事情您要事先告诉麻醉医生?例如对药物或食物的过敏史、曾经接受过任何麻醉及麻醉期间有何特殊情况、有任何慢性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癫痫病、哮喘等)、吸烟史、以及长期和近期所服用的药物。
4.对于吸烟的病人,建议术前2-4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高反应性和围术期肺部并发症。
5.如果您戴隐形眼镜及活动假牙请于手术前取下。
勿施任何彩妆如口红及指甲油,以便观察肤色。
麻醉的流程
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会帮您量血压、放置心电图贴片以及脉搏血氧监测,开放静脉后再开始麻醉,这都是为了保证您麻醉安全。
麻醉有危险性吗?
回答是肯定的。
但经过全面的术前准备,加上麻醉科医认真负责的工作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麻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