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之歌(详案)内附全解

合集下载

小草之歌的教案

小草之歌的教案

小草之歌的教案教案标题:小草之歌的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小草之歌这首儿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一段小草之歌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小草的印象,引导他们思考小草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一:歌曲欣赏与分析1. 教师播放小草之歌的完整版本,让学生仔细聆听。

2. 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用手势或身体语言表达歌曲中的内容。

3. 分组讨论歌曲中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并分享他们的理解。

活动二:歌曲演唱与表演1. 将歌曲的歌词分发给学生,带领他们一起学唱歌曲。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段简短的舞蹈或动作表演,配合歌曲的节奏和意境。

3. 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对小草之歌的理解和表达。

活动三:小草创作1. 引导学生思考小草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草的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作、手工等形式,创作表达小草的作品。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活动四:小草保护1. 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小草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小草保护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呼吁大家关注小草的保护。

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3.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提供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歌曲欣赏和分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评估学生在歌曲演唱与表演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草创作和小草保护活动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小草的生长情况。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小草保护的实际行动,如参与植树活动或参观植物园等。

《小草之歌》教案

《小草之歌》教案

《小草之歌》教案教案:《小草之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小草之歌》的歌曲及歌词,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和草的重要作用,并能正确朗读歌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大自然、感恩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唱《小草之歌》歌曲,引导学生体验小草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2.教学难点:使学生从歌曲表演中领悟到小草的生长变化,并能通过歌词正确朗读和演唱。

三、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小草的图片、幻灯片或者视频。

2.课件、黑板、口琴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老师放一段关于小草的视频或者播放小草的歌曲,培养学生对小草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想、讨论,小草是怎样生长的,有哪些阶段?Step 2:学唱《小草之歌》(10分钟)1.老师播放《小草之歌》,让学生边听边跟唱。

2.引导学生观察歌曲中的动作,例如头仰起来、摇摇摆摆等。

Step 3:歌曲学习与合作表演(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歌词,并由小组成员协作合唱。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黑板前表演,并可以伴奏和动作。

Step 4:讨论与体验小草的生长(15分钟)1.老师问学生:“你们觉得歌曲中小草是怎样生长的?”2.学生讨论并思考,可以先分组讨论,然后再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

3.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然后介绍小草的生长过程,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幻灯片展示。

Step 5:朗读歌词(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歌词,培养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并从中感受小草的生命力。

2.学生分组逐句朗读歌词,加强对歌词的记忆和理解。

Step 6:歌曲分享与评价(10分钟)1.每个小组再次表演自己合唱的片段,并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

2.老师总结表演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学生的合作表演给予肯定和指导。

小草之歌完整版教学设计

小草之歌完整版教学设计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锁住、天涯海角”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诵读诗歌,体会小草的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

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重、难点】:品读诗歌,感悟小草品质,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体会诗歌美好的意境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播放歌曲《小草》。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理解“渺小、惭愧、微不足道”等词语。

3自主识记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初读感知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交流汇报:诗歌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小草的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回顾感知,导入课题1 板书课题(指导“之”、“歌”的结构),齐读课题。

2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对小草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情预设:从小草的特点、作用、品质等三个方面回顾。

如:小草外形很渺小,微不足道……小草能抗击洪水,固定沙丘,打扮山河……小草顽强、自信、奉献……)小结:上节课的学习竟有这么多的收获,相信大家再一次走进《小草之歌》,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自主研读,读有发现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新的发现在文中做出批注。

2组织交流读书的新发现,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如句式训练:“通过再读这首诗,我的新发现是——”)(学情预设: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发现。

)3小结:通过刚才的读书和交流,同学们又有很多的发现,这些发现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让我们带着所有的发现重新走进《小草之歌》,试试看,还能够收获到些什么。

三、熟读感悟,读有感受1创设情境,师配乐范读诗歌,引导学生想象体会。

2 启发学生自读体会,交流读书的心得。

3小结:通过刚才的读书交流,同学们读出了那么多真实的感受,看来会读书不光关注内容,还要有各自不同的体会。

《小草之歌》教案

《小草之歌》教案

《小草之歌》教案这次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小草之歌》教案(共含19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小草之歌教案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3 帮助学生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沙丘、缺少、锁住、打扮、计较、辽阔、更俏更娇、天涯海角”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探究交流教学准备:1、演示文稿(字词卡等)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阅读本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学习任务。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4 解题、读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等)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 导语:今天,我们又将开始一个新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还要注意锻炼我们哪些能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本,读一读“单元导读”吧!2 学生自由读“单元导读”。

3 交流体会。

帮助学生明确:导语由两部分组成——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或称为学习方法)小结:这个单元又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等我们去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但是同学们还要象以往一样,边学习边思考,不断提出问题(提示“导语”下面的“泡泡”),并通过自己深入读书去解决。

二、解课题,引入新课学习:1 板书课题,指名解题: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题目串起来怎么讲?(小草的歌)2 启发阅读:谁为小草歌唱?歌唱些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17-小草之歌(详案)内附全解

17-小草之歌(详案)内附全解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草的伟大。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章节。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小草虽然弱小,但它的精神却令人敬佩。

教学课时两课时1小草之歌我是一株小草,大千世界,我很渺(miǎo)小;可我并不惭愧(cán kuì),并不气馁(něi),献一点儿绿色在天地间闪耀。

[句导读:开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自述的形式表达了小草的志向,两个“并不”强调了小草的自信。

]2[①小草的自我评价是怎样的?]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虽然很渺小,却不惭愧,不气馁。

我是一株小草,3我的地位微不足道;可我并不灰心,并不计较❶,做一丝奉献只为大自然需要。

4[②小草认为自己的地位怎样?它又是怎样表现的?]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虽然地位微不足道,却不灰心,不计较。

我是一株小草,我向大自然的索取很少很少;只要给我一点点阳光雨露,我就生活得幸福美好。

[句导读:这句话赞美了小草默默无闻、只奉献不索取的高尚品质。

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点点阳光雨露”就能满足生长的需求。

]5[③“只要……就……”说明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3小节):概括描写了一株很渺小的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1知识点详解☜2①小草很渺小,但不惭愧,不气馁,因为它能为天地间献上一点儿绿色。

3❶较,统读jiào,不读jiǎo。

4②微不足道。

小草不灰心,不计较,要为大自然的需要奉献自己的一切。

5③说明小草不求索取,不图富贵,不讲享受。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在风雨面前会随着飘摇;我那密集的根会紧紧地抓住泥土,6大伙儿拉起手会击退洪水的咆哮(páo xiào)。

[④小草有什么作用?]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能在防洪中做出贡献。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说我缺少远大的目标;7有了我,沙尘不再到处乱跑,沙丘(qiū)被我锁住了手脚。

[⑤怎样理解这句话?]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能在固沙方面做出成绩。

17.小草之歌教案

17.小草之歌教案

17.小草之歌教案《17.小草之歌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17.小草之歌【设计理念】: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教学时注重诗歌教学的特点,以读为本,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进入角色。

按照读有发现,读有感受,读有情感的层次,深入感悟诗的内涵。

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感受朗读的快乐,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小草虽然弱小,但它的精神却令人敬佩,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感悟小草无私奉献品质,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美好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草》。

(出示①歌词)2.同学们,这首优美的音乐里唱的是谁?(小草)3.小草对于我们来说,它并不陌生,及其普通,随处可见。

它没有花儿那么艳丽,没有树儿那么高大,没有稻子那样硕果累累。

可是作家王宜振却对它赞不绝口,这又是为什么呢?那本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7课《小草之歌》,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板书课题。

(出示②并板书:17.小草之歌)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5.那课题中的“之”字可以当什么讲?(的)6.也就是说,课题还可以解释为“小草的歌”。

7.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老师请一个孩子来领读,其他孩子跟读一遍,看谁读得好。

(出示③词语)8.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看来大家都掌握了本课的字词。

那接下来,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草的,谁来说一说?(你的记忆力可真好)(出示④整体感悟)9.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些什么,一起来读学习目标。

(出示⑤学习目标)10.了解了学习目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歌,看看作者是怎样来赞美小草的。

二.学习1~3小节1.同学们,打开语文书79页,首先请大家听我来读1至3小节,边听边思考:通过老师的读,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出示⑥诗歌,播放背景音乐,师范读)2.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你都知道了一些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3.那我们知道了,这是一株“渺小”的小草。

17《小草之歌》教案设计

17《小草之歌》教案设计

17《小草之歌》教案设计D3.演示文稿(小草图片、洪水及沙尘暴视频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出谜语:“像竹竿,许多节,长到老,不生叶。

”(节节草),学生竞猜。

2.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七课《小草之歌》。

3.抽学生试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下面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首诗歌。

二、品读、探究:(一)小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歌颂、赞美的呢?请听老师的范读。

(二)学生边听老师的范读,边在诗歌中寻找相关的词句画出。

(三)生再自由读诗歌思考:诗歌是从那几方面赞美小草的?结合诗句的内容说一说,再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跟同学讨论。

(四)小组交流:诗歌是从那几方面赞美小草的?检查各组交流情况。

第一部分: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第二部分: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顽强。

(五)研读探讨第一部分: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1.出示小草图片,体会小草的“渺小”。

(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见闻谈谈)2.出示绿草地、草原图片,体会“奉献多、索取少”。

(师随机板书)3.练习有感情朗读:找出关联词组“只要……就……”体会小草不图所求,只讲奉献的高贵品质。

(引导学生用“只要……就……”造句,指导学生读文,读出自豪的语气)4.引导学生小结本节。

(师随机板书:无私)(六)同法探究第二部分: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1.课件播放洪水、沙尘暴视频,感受自然灾害的凶猛,从中体会小草的作用。

随机板书(防洪、固沙、美化环境)2.练习有感情朗读,找出本节的写作特点(重点引导学生从句式排列特点上,体会诗歌的韵律美)3.出示排比句学习,由学生谈体会,了解小草的奉献精神。

4.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

(师随机板书:奉献)(七)探讨第三部分(拓展升华主题):小草生命力顽强。

1.当你读完最后一节,这是你会想到哪些诗句?(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师引唱《小草》歌曲,生跟唱《小草》歌曲。

3.你还知道小草对我们有哪些贡献呢?4.练习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用自豪的语气朗读),从中体会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小草之歌》教案

《小草之歌》教案

《小草之歌》教案【内容简析】这是一首现代诗。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

以小草自我表白的口吻,唱出自己的心声,唱出自己的自豪感。

【设计理念】以感情朗读为主线,通过朗读,理解诗歌的含义,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从而产生对小草的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渺、惭、愧”等生字,会写“计、奉、福”等字,理解“渺小、气馁、微不足道、索取”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是本课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挂图(或有关小草的课件)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古诗引入1.有谁读过白居易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可以背出来吗?2.小草的生命力真强啊!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小草的现代诗《小草之歌》。

3.齐读课题,理解课题:“之”是“的.”的意思。

“小草之歌”即“小草的歌”。

小草唱什么歌?为什么要唱这首歌?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诗歌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确,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同学请教。

2.认读生字词。

①自由读;②指名读;③同桌互读;④“开火车”读(或齐读);⑤与同学交流:哪些字难记?你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住的?3.再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4.指名读诗(每人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给他们正音。

5.听课文录音带的范读,注意听诗的停顿、节奏。

6.自由读课文,读出停顿、节奏,并思考诗歌主要写什么。

7.默读诗歌,思考并回答:第一至第三节写什么?第四至第六节写什么?最后一节写什么?三、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注意什么?2.依照课后田字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小草之歌》教案》,来自*!格里的范字,把生字写好。

3.同桌互评。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草的伟大。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章节。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小草虽然弱小,但它的精神却令人敬佩。

教学课时两课时1小草之歌我是一株小草,大千世界,我很渺(miǎo)小;可我并不惭愧(cán kuì),并不气馁(něi),献一点儿绿色在天地间闪耀。

[句导读:开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自述的形式表达了小草的志向,两个“并不”强调了小草的自信。

]2[①小草的自我评价是怎样的?]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虽然很渺小,却不惭愧,不气馁。

我是一株小草,3我的地位微不足道;可我并不灰心,并不计较❶,做一丝奉献只为大自然需要。

4[②小草认为自己的地位怎样?它又是怎样表现的?]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虽然地位微不足道,却不灰心,不计较。

我是一株小草,我向大自然的索取很少很少;只要给我一点点阳光雨露,我就生活得幸福美好。

[句导读:这句话赞美了小草默默无闻、只奉献不索取的高尚品质。

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点点阳光雨露”就能满足生长的需求。

]5[③“只要……就……”说明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3小节):概括描写了一株很渺小的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1知识点详解☜2①小草很渺小,但不惭愧,不气馁,因为它能为天地间献上一点儿绿色。

3❶较,统读jiào,不读jiǎo。

4②微不足道。

小草不灰心,不计较,要为大自然的需要奉献自己的一切。

5③说明小草不求索取,不图富贵,不讲享受。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在风雨面前会随着飘摇;我那密集的根会紧紧地抓住泥土,6大伙儿拉起手会击退洪水的咆哮(páo xiào)。

[④小草有什么作用?]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能在防洪中做出贡献。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说我缺少远大的目标;7有了我,沙尘不再到处乱跑,沙丘(qiū)被我锁住了手脚。

[⑤怎样理解这句话?]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能在固沙方面做出成绩。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大自然有我的许多同胞;大伙儿挨挨挤挤相互拥抱,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俏(qiào)更娇(jiāo)。

8[⑥这一小节讲小草还有什么作用?]节导读:这一小节写小草还能美化环境。

第二部分(第4~6小节):具体描绘了小草具有防洪、固沙及美化环境的作用,说明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我是一株小草,不要担心冬天我会面容枯槁(ɡǎo);当春风吹遍辽(liáo)阔的大地,9第三部分(第7小节):描绘了小草生命力很顽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城市风景图片,体现冬天和春夏两季中小草对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一导入1.(出示冬天风景图片:光秃秃的树枝,光秃秃的土地。

)你有什么感受?(出示春夏两季风景图片:红花、绿树、绿油油的草地。

)你又有什么感受?6④小草虽然又弱又小,但能击退洪水,具有防洪的作用。

7⑤这是说小草能固沙,防止沙尘暴,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有了小草,沙尘不再到处乱跑,那是因为沙丘被草“锁住了手脚”,所以小草由衷地说“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说我缺少远大的目标”。

8⑥众多的小草,能“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俏更娇”,小草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9⑦说明小草的生命力很强,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点。

2.看似弱小的小草,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草之歌》。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计较——计“计较”是什么意思?用在什么场合中?奉献——奉你认为谁最具有“奉献”的精神?幸福——福你认为你的生活幸福吗?对此你想说些什么?缺少——缺沙丘——丘锁住——锁同胞——胞打扮——扮更俏更娇——娇辽阔——辽“辽阔”可以用来形容什么?(2)书写指导。

①福:偏旁是“礻”不是“衤”。

②扮:右半部分的“分”,“撇”低“捺”高,书写要规范。

(3)和小组同学一起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的课文在结构上不一样,你发现了吗?(它是一首诗歌,共有7个小节。

)2.指名读课文,思考:《小草之歌》的“歌”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3.自己读一读,把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再试着背一背。

1.本文是一首生动优美的诗歌,适合有感情地朗读。

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小草的无限深情,读出对小草的赞美之情。

还可以结合相关画面,配以深情悠扬的音乐,请朗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范读,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歌的韵味,体悟诗中蕴含的深情。

2.教学前三小节时,应抓住“可”“并不……”“只要……就……”几组关联词语,体会小草自白时的口气和感情,让学生交流理解与感受,并用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他人应给出评价。

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小草虽然弱小,但它的精神却令人敬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朗读的配乐。

一导入看似渺小的小草,到底有哪些地方值得歌颂?让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吧!二品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小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歌颂赞美?边读边作简单的批注。

2.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3.集体交流。

(1)学生甲:我觉得小草向大自然的索取很少,却为大自然做着贡献。

这一点值得赞美。

①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学生所找到的内容涉及第1、2、3小节。

)②指导理解下列问题。

问题一:小草为什么不感到惭愧和气馁?(因为它为大自然作出了贡献。

)问题二:小草向大自然索取了什么?(一点点阳光和雨露。

)③在我们眼中小草确实微不足道,我们可以任意拔掉它们,再读一读第1、2、3小节,你有什么感受?④有感情地朗读第1、2、3小节,读出你的感受。

(2)学生乙:我觉得小草能击退洪水,锁住沙丘,值得赞美。

①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学生所找到的内容涉及第4、5小节。

)②老师讲述草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击退洪水”和“锁住沙丘”的意思。

③对比读。

“在风雨面前会随着飘摇。

”“大伙儿拉起手会击退洪水的咆哮。

”“有了我,沙丘不再到处乱跑。

”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5小节。

(3)学生丙:小草“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俏更娇”,值得赞美。

①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学生所找到的内容涉及第6小节。

)②出示风景图片,感受祖国的美丽。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6小节。

(4)学生丁:我觉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值得赞美。

①读一读找到的句子。

(学生所找到的内容涉及第7小节。

)②你知道描写小草生命力顽强的一首古诗吗?学生齐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配乐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1.此刻,你最想对小草说的是什么?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启发?1.全文共七小节,前三小节用转折、条件关系的句子表明小草虽渺小却能为天地间献一点儿绿色,做一丝奉献,而且向大自然的索取很少。

朗读这三小节时,前半句的声调要抑,读出小草自责的心情;后半句的声调要扬,表达出小草的奉献精神。

第4~6小节描绘了小草在防洪、固沙及美化环境方面的贡献。

第7小节描绘了小草蓬勃的生命力,要用坚定的语气来读,表现出小草的自豪和生机勃勃。

2.在讲授第4、5小节时,学生对小草“防风、固沙”的贡献认识不足,感受不深。

教师应结合实例,对小草的这些作用适当介绍一番。

1.根据句子的意思,用“缺”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过节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什么也不(缺少)。

(2)这本书(残缺)不全,你应该去图书馆查资料。

(3)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

(4)因为他没有重视这次活动,(缺乏)必要的准备,所以出了很多问题。

2.选词填空。

宽阔辽阔广阔(1)春风吹遍了(辽阔)的大地。

(2)几年前窄窄的小路如今已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

(3)人应该有(广阔)的胸襟。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小草的?4.“沙丘被我锁住了手脚”是指什么?作者简介王宜振,山东东平人。

1966年中学毕业,1968年回乡劳动,1970年在陕西黄龙县当教师,后又任公社党委文书、县委宣传部干事,1978年调《陕西少年》杂志社当编辑,现任该刊(已改名为《少年月刊》)主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

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