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单元练习题--有答案
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带答案解析

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2019年11月考生适用)+答案所属培训机构学员姓名:一、单选题(第1-100小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W·冯特)。
A.W·詹姆斯B.H·艾宾浩斯C.W·冯特D.S·弗洛伊德2.“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行为主义心理学)A.机能主义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3.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A.机能主义心理学B.格式塔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说4.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A.知觉B.思维萌芽C.思维D.意识5.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神经系统)A.感受器B.神经系统C.反射弧D.神经细胞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脑干网状结构)A.小脑B.脑干网状结构C.丘脑D.下丘脑7.调节内脏系统活动的皮层下中枢位于(下丘脑)A.下丘脑B.脑干C.上丘脑D.小脑备注: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顶叶)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9.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颞叶)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10.脑的最古老部分是(脑干)A.小脑B.间脑C.大脑D.脑干11.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嗅觉)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12.支配内脏器官的是(植物神经)系统A.植物神经B.运动神经C.中间神经D.感觉神经13.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p37 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A.降低B.提高C.不变D.发生变化14.音色主要由声音[声波]的(波形)决定的A.频率B.波形C.强度D.音调15.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恒常性)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16.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联觉)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17.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 16—20000 )赫兹的声波A.200—2000B.1000—4000C.16—20000D.1000—50001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A.恒常性B.整体性C.选择性D.理解性19.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色的灯影,这是(C.负后像)A.正后像B.互补现象C.负后像D.彩色对比p32红和绿互补,黄和蓝互补,p37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如红色的负后像绿色,黄色的负后像是蓝色。
心理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 1:1. 什么是心理学?2. 简要解释以下概念:感知、注意、记忆、学习、思考、情绪、人格。
3. 请说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
4. 什么是经典条件作用?请举例说明。
5. 解释以下概念:社会认知、集体无意识、自我实现、心理健康。
测试题 2:1. 请解释以下概念:焦虑、抑郁、强迫症、人格障碍、偏执狂。
2.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它对心理疾病的理解有什么贡献?3. 简要解释以下概念: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大脑可塑性。
4. 列举三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并描述其症状和治疗方法。
测试题 3:1. 请解释以下概念: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
2. 什么是情绪智力?它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何影响?3. 简要解释以下概念:情绪调节、应激、情绪表达、情绪劳动。
4. 解释以下概念:心理弹性、自卑感、自尊、自尊保护。
测试题 4:1. 请解释以下概念: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人格类型、人格障碍。
2. 什么是结构派人格理论?请列举并简要解释其中的两种理论。
3. 请简要解释以下概念:情感智力、领导风格、情绪劳工、情绪管理。
4. 解释以下概念:乐观主义、悲观主义、自恋、自我欺骗。
答案:测试题 1: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集体心理过程以及行为的学科。
2.- 感知:通过感官器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 注意:选择性地关注特定的感知信息。
- 记忆:获取、储存和检索信息的过程。
- 学习:通过经验和环境的作用,改变行为和认知的过程。
- 思考: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情绪: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相结合的心理状态。
- 人格: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3.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是:基因的遗传是以一定的概率遵循特定规律,如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
4. 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形式,其中一个无条件刺激(UCS)通过与有条件刺激(CS)关联,最终导致条件刺激(CS)单独引发条件反应(CR)。
JC02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有答案

JC02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单元作业习题(2019年11月考生适用)+答案一、单选题(第1-100小题,每题分,共计50分。
)1. 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C.经验描述阶段A.社会哲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 C.经验描述阶段 D.实证分析阶段2.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咨询师应该* DA.不予干预 B.完全保持价值中立C.表示同情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3. 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A.行为 B.个体所处的情境 C.个体 D.函数关系4. 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A.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 B.实验 C.思辩 D.归纳5. 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 D.所处的情境A.情绪状态 B.过去的经验 C.个性特征 D.所处的情境6. 社会行为是由 A.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 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 D.即时情境7. 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D.个体所处的情境A.行为 B.函数关系 C.个体 D.个体所处的情境8. 麦孤独用 D.本能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 B.学习 C.社会影响 D.本能9. 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B.行为主义A.心理分析B.行为主义 C.认知理论 D.人本主义10.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D.观察学习A.存在主义 B.自我实现 C.人的尊严 D.观察学习11. 性别表示男女在*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12.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D.镜我A.反思自我 B.客我 C.社会自我D.镜我13. 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A.C?罗杰斯的观点。
JC02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有答案(2019年11月考生适用)

JC02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单元作业习题(2019年11月考生适用)+答案一、单选题(第1-100小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 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C.经验描述阶段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2.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咨询师应该* DA.不予干预B.完全保持价值中立C.表示同情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3. 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P指*A.行为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D.函数关系4. 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A.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B.实验C.思辩D.归纳5. 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D.所处的情境A.情绪状态B.过去的经验C.个性特征D.所处的情境6. 社会行为是由A.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7. 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D.个体所处的情境A.行为B.函数关系C.个体D.个体所处的情境8. 麦孤独W.McDougall用D.本能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B.学习C.社会影响D.本能9. 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B.行为主义A.心理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10. 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D.观察学习A.存在主义B.自我实现C.人的尊严D.观察学习11. 性别表示男女在*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12.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D.镜我A.反思自我B.客我C.社会自我D.镜我13. 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A.C•罗杰斯的观点。
*A.C•罗杰斯 B . M•米德 C . W•詹姆士D.K•勒温14. D.意识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思维D. 人类情绪答案:B2. 心理学之父是谁?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卡尔·罗杰斯D. 让·皮亚杰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遗传学答案:D4. 哪个理论是弗洛伊德提出的?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答案:C5.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6. 下列哪项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A. 假设、实验、结论B. 观察、实验、验证C. 理论、实验、应用D. 观察、假设、实验答案:D7. 哪个术语用于描述个体对刺激的反应?A. 刺激B. 反应C. 适应D. 学习答案:B8. 心理学研究中,自我报告法属于哪种数据收集方法?A. 定量B. 定性C. 观察D. 实验答案:B9. 哪种记忆类型涉及长期记忆?A. 感觉记忆B. 短期记忆C. 长期记忆D. 工作记忆答案:C10.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C.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D.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认知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环境科学D. 临床心理学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D. 历史分析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人本主义D. 认知主义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A. 观察B. 假设C. 实验D. 统计分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B. 调查C. 实验D. 访谈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01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及答案

01⼼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及答案JC01⼼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2020年8⽉考⽣适⽤)⼀、单选题(第1-100⼩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科学⼼理学的创始⼈是次CA. W詹姆斯B. H艾宾浩斯C. W冯特D. S弗洛伊德2.“⼼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DA. 机能主义⼼理学B. 构造主义⼼理学C. ⼈本主义⼼理学D. ⾏为主义⼼理学3.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CA. 机能主义⼼理学B. 格式塔⼼理学C. ⾏为主义⼼理学D. 精神分析学说4.猴⼦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理发展到的阶段是*BA. 知觉B. 思维萌芽C. 思维D. 意识5.⼼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BA. 感受器B. 神经系统C. 反射弧D. 神经细胞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BA.⼩脑B.脑⼲⽹状结构C.丘脑D.下丘脑D.⼩脑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脑⽪层的*DA. 额叶B. 颞叶C. 枕叶D. 顶叶9.听觉中枢位于⼤脑⽪层的*BA. 额叶B. 颞叶C. 枕叶D. 顶叶10.脑的最古⽼部位是*DA. ⼩脑B. 间脑C. ⼤脑D. 脑⼲11.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脑⽪质进⾏信息处理的是*C ? A. 视觉B. 听觉C. 嗅觉D. 味觉12.⽀配内脏器官的是*AA. 植物神经系统B. 运动神经系统C. 中间神经系统D. 感觉神经系统13.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下感受性*DA. 降低B. 提⾼C. 不变D. 发⽣变化15.⽩纸在橙⾊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B ? A. 选择性B. 恒常性C. 理解性D. 整体性16.红⾊让⼈感到温暖,这是⼀种*D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C. 感觉后像D. 联觉17.⼈类听觉的适宜刺激的声波是频率*CA. 200~20000赫兹B. 1000~4000赫兹C. 16~20000赫兹D. 1000~5000赫兹1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B ?A.恒常性B.整体性C.选择性D.理解性19.红灯灭后眼睛⾥出现了蓝绿⾊的灯影,这是*CA.正后像B.互补现象C.负后像D.彩⾊对⽐20.⼈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BA.运动知觉B.时间知觉C.似动知觉D.⽅位知觉21.位于中央窝上的视神经细胞主要是*DA. 双极细胞D. 锥体细胞22.⼈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部分物体当做对象,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B ?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23.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CA. 锥体细胞B. 双极细胞C. 杆体细胞D. ⽔平细胞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 ⾊觉有缺陷的⼈⼀般不能说出物体的颜⾊B. ⾊觉有缺陷的⼈是靠饱和度的差别来辨认颜⾊的C. ⾊觉异常绝⼤多数是遗传原因造成的D. 红绿⾊盲的⼈看不见光谱上的黄和蓝25.语⾔⽂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DA. 形象的编码B. 抽象的编码C. 视觉的编码D. 听觉的编码26. 表象可以为想象提供素材,是由于表象具有*CA. 概括性B. ⽚断不稳定性C. 可操作性D. 直观形象性27.遗忘的进程通常是*BA. 先慢后快B. 先快后慢C. 倒U型曲线D. U型曲线28.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然衰退和*CA. 固化B. 迁移29.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
心理学概论考试及答案

心理学概论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社会行为D. 物理现象答案:D2.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A. 潜意识B. 自我意识C. 社会规范D. 理性思考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临床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植物学答案:D4. 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5. 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班杜拉C. 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B6.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戈尔曼C. 艾瑞克森D. 斯金纳答案:B7. 哪个心理学理论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8. 哪个量表是用来评估个体的焦虑水平的?A.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B.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C. 贝克焦虑量表D. 艾森克个性问卷答案:C9. 哪个心理学流派强调了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个人成长?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D. 精神分析答案:C10. 哪个心理学概念描述了人们如何解释和理解他人的行为?A. 归因理论B. 社会认知C. 认知失调D. 社会交换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效果?A. 动机B. 记忆C. 情绪状态D. 社会环境答案:A, B, C, D12.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建立亲密关系B. 获得自主性C. 形成角色认同D. 获得信任感答案:C13.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社会支持答案:A, B, C, D1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些需求属于基本需求?A. 安全需求B. 尊重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A, D15. 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药物治疗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201911月考生适用)带答案解析

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201911月考生适用)带答案解析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2019年11月考生适用)+答案一、单选题(第1-100小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XXX。
A。
W·詹姆斯 B。
H·艾宾浩斯 C。
W·冯特 D。
S·弗洛伊德2.“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构造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3.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格式塔心理学 C。
行为主义心理学 D。
精神分析学说4.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A。
知觉 B。
思维萌芽 C。
思维 D。
意识5.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神经系统。
A。
感受器 B。
神经系统 C。
反射弧 D。
神经细胞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脑干网状结构。
A。
小脑 B。
脑干网状结构 C。
丘脑 D。
下丘脑7.调节内脏系统活动的皮层下中枢位于下丘脑。
A。
下丘脑 B。
脑干 C。
上丘脑 D。
小脑备注: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顶叶。
A。
额叶 B。
颞叶 C。
枕叶 D。
顶叶9.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颞叶。
A。
额叶 B。
颞叶 C。
枕叶 D。
顶叶10.脑的最古老部分是脑干。
A。
小脑 B。
间脑 C。
大脑 D。
脑干11.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嗅觉。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味觉12.支配内脏器官的是植物神经系统。
A。
植物神经 B。
运动神经 C。
中间神经 D。
感觉神经13.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p37 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A。
降低 B。
提高 C。
不变 D。
发生变化14.音色主要由声音(声波)的波形决定的。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概论》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识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C 4.〔〕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B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 〕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 〕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C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表达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儿B.洛克C.冯特D.缪勒10.〔〕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11.〔〕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
A.笛卡儿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
A.感觉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BCE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
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以下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以下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
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ABCF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科性质、活动范畴、任务、心理学方法论、心理研究的方法、身心问题、心脑问题、意识问题、能动性问题、因果、起源、知行问题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
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ABC9.〔〕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的属性。
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可从研究对象、历史渊源、研究方法得到说明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
A.辨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ABCD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客观性、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结合、伦理性、发展性、教育性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E.协同性原则ABCE12.观察法可以分为〔〕。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BCDE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
A.每次时间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
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
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ABCD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
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
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调查法BCD18.调查法的缺点是〔〕。
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答复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辞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
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AC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
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ABD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A.心理学确实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
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
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析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三、判断题:F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F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F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在心理过程中,认识过程是基础,情感和意志将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F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F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心理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反过来又影响着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F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的任务是揭示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应用于各个领域。
F 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
F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F 9.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心理学研究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T 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心理研究的意义F 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生物学和生理学本身的发展。
〔〕F 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时机,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但时间应该要短。
〔〕T 1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F 14.在实验法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
自变量〔〕F 1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
也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F 16.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除了个体以外也可以以社会群体为单位。
〔〕F 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并不是直接对全体进行调查〔〕F 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调查法的对象不可以是志愿者,一定是要按照科学抽样方法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T 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被抽到的时机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F 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是依靠对自己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方法,是最早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T 2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F 2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冯特具有重要作用,以冯特建立实验室为标志〔〕F2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F 24.洛克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冯特认为心理研究应以意识为对象,研究意识的结构和内容,因此冯特的心理学又被成为内容心理学。
F 2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F 26.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F 27.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行为主义的兴起被成为第一次革命。
F 28.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F 29.实验法是在消除保持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
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B 〕。
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异阈限D.相对阈限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
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