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习题上
电工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流的单位是()。
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欧姆答案:B2. 电阻的单位是()。
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欧姆答案:D3. 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是()。
A. 从负极到正极B. 从正极到负极C. 任意方向D. 不流动答案:B4.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RI5.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
A. 等于最大电阻值B. 等于最小电阻值C. 小于任一电阻值D. 等于任一电阻值答案:C6.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 等于任一电阻的电流B. 大于任一电阻的电流C. 小于任一电阻的电流D. 不确定答案:A7. 电容器的单位是()。
A. 法拉B. 欧姆C. 安培D. 伏特答案:A8. 电感器的单位是()。
A. 法拉B. 亨利C. 安培D. 伏特答案:B9. 电能的单位是()。
B. 瓦特C. 伏特D. 安培答案:A10. 电功率的单位是()。
A. 焦耳B. 瓦特C. 伏特D. 安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电压为220V时,通过电阻R=100Ω的电流为______安培。
答案:22. 电路中电阻R=10Ω,电流I=5A,根据欧姆定律,电压V=______伏特。
答案:503. 电容器的电容为C=2μF,电压V=300V,则电容器存储的电荷Q=______库仑。
答案:0.64. 电感器的电感L=0.5H,电流变化率dI/dt=2A/s,则电感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______伏特。
答案:15.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R1=4Ω和R2=8Ω组成,总电阻Rt=______Ω。
答案:2.676. 一个串联电路由两个电阻R1=6Ω和R2=12Ω组成,总电阻Rt=______Ω。
答案:187. 电能W=Pt,其中P是功率,t是时间,若P=100W,t=2h,则W=______焦耳。
《电工学》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U5 = 30VI3 = 10AU3 = 60V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P4 = U4I1 = (−80) ×(−4)W = 320WP5 = U5I2 = 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 2: 习题1.5.2图−I 1 + I 2 − I 3 = 0 −3 + 1 − I 3 = 0可求得I 3 = −2mA, I 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 3 = (30 + 10 × 103 × 3 × 10−3 )V =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 元件 30V 元件电流I 3 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电流I 2 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电流I 1 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上册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1 电流的方向是指电荷的流动方向。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B. 电流的方向是由负电荷流向正电荷C. 电流的方向是由高电压区域流向低电压区域D. 电流的方向无固定规律可言答案:C1.2 以下哪个元器件可以实现电流方向的逆转?A. 二极管B. 三极管C. 电阻D. 电容答案:A1.3 负载电阻由20 Ω 变为10 Ω,电压不变,求负载电流变化的倍数?A. 2B. 0.5C. 4D. 0.25答案:A2. 填空题2.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
答案:电阻 = 电压 / 电流2.2 一个电路的总电阻由三个电阻串联得到,电阻值分别为4 Ω,6 Ω 和8 Ω,求总电阻为 ________。
答案:18 Ω2.3 一个电路的总电阻由两个电阻并联得到,电阻值分别为10 Ω 和15 Ω,求总电阻为 ________。
答案:6 Ω3. 计算题3.1 一个直流电源提供 9 V 的电压,接入一个电阻为3 Ω 的负载。
求负载的电流大小。
答案:电流 = 电压 / 电阻= 9 V / 3 Ω = 3 A3.2 一个电路由两个电阻串联得到,电阻值分别为2 Ω 和4 Ω,电源提供 12 V 的电压。
求该电路的总电阻和总电流大小。
答案:总电阻= 2 Ω + 4 Ω = 6 Ω总电流 = 电压 / 总电阻= 12 V / 6 Ω = 2 A3.3 一个电路由两个电阻并联得到,电阻值分别为6 Ω 和12 Ω,电源提供 24 V 的电压。
求该电路的总电阻和总电流大小。
答案:总电阻= 1 / (1/6 + 1/12) = 4 Ω总电流 = 电压 / 总电阻= 24 V / 4 Ω = 6 A总结:本文提供了电工学上册的试题,并附带了试题的答案。
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涉及了电流方向、欧姆定律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
通过解答这些试题,读者可以巩固对电工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电工学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流的单位是()。
A. 牛顿B. 伏特C. 安培D. 瓦特答案:C2. 电阻的单位是()。
A. 欧姆B. 伏特C. 库仑D. 瓦特答案:A3. 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遵循()定律。
A. 欧姆定律B. 牛顿定律C. 库仑定律D. 法拉第定律答案:A4.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
A. 相等B. 不相等C. 相加D. 相减答案:A5.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流()。
A. 相等B. 不相等C. 相加D. 相减答案:A6. 电容器的单位是()。
A. 欧姆B. 法拉C. 库仑D. 安培答案:B7. 电感器的单位是()。
A. 欧姆B. 亨利C. 法拉D. 安培答案:B8. 交流电的频率单位是()。
A. 赫兹B. 伏特C. 安培D. 欧姆答案:A9.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
A. 电磁感应B. 欧姆定律C. 库仑定律D. 法拉第定律答案:A10. 电能的单位是()。
A. 焦耳B. 瓦特C. 安培D. 伏特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称为_______。
答案:电阻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
答案:P=UI3. 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起到_______作用。
答案:滤波4.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起到_______作用。
答案:滤波5.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_______。
答案:V=IR6. 电容器的电容值与其两端电压和电荷量的关系为_______。
答案:C=Q/V7. 电感器的电感值与其自感电动势和电流变化率的关系为_______。
答案:L=E/ΔI/Δt8. 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为_______。
答案:i=I_max*sin(ωt+φ)9. 三相交流电的三个相位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_______。
答案:120°10. 变压器的变压比等于其原副线圈的_______之比。
答案:匝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
(完整版)电工学试题及答案3套(电工部分)

电工学练习题(A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10分)1、图示电路中, 若电压源U S =10 V , 电流源I S =1 A, 则( ) A. 电压源与电流源都产生功率 B. 电压源与电流源都吸收功率 C. 电压源产生功率, 电流源不一定D. 电流源产生功率, 电压源不一定2、电路如图所示, U S 为独立电压源, 若外电路不变, 仅电阻R 变化时, 将会引起 ( ) A. 端电压U 的变化 B. 输出电流I 的变化C. 电阻R 支路电流的变化D. 上述三者同时变化 3、电路如图所示, 支路电流I AB 与支路电压U AB 分别应为( )A. 05. A 与15. VB. 0 A 与1 VC. 0 A 与-1 VD. 1 A 与0 V4、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R L C==ωω1, i t 13245=+︒cos()ωA ,i t 24245=-︒cos()ωA ,则i 3为 ( )A.5281cos(.)ωt -︒ A B. 5281cos(.)ωt +︒ AC. 52cos ωt AD. 7245cos()ωt +︒ A5、可以通过改变电容来调节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若要使谐振频率增大一倍, 则电容应( )A.大4倍B.大2倍C. 减至21 D. 减至41 二、填空题:(共20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电路如图所示,欲使电压源输出功率为零,则电阻R 为____Ω, 所吸收功率为______W 。
A2、若图(a)的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则其中I S 为__________A, R S 为__________Ω。
3、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I R =∠-23π A ,则&I L =____________A三、非客观题 ( 本 大 题10分 )电路如图所示,应用KCL 与KVL 求电流I 、电压U 及元件X 吸收的功率。
电工学习题_上

(请注意:为节省版面,排版比较紧凑,问答、计算题部分可在背面作答也可另加附页)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设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已知0,0><I U ,则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为( )。
A.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B.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C.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D.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图1 图2 2、电路如图2所示,ab 端电压=U ( )。
A. 15V B. 4V C. 5V D. 10V3、电路如图3所示,若0,0,>>>R Is IsR Us ,则( )。
A. 电阻吸收功率,电压源与电流源发出功率B.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电流源发出功率C.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D. 此电路不满足功率平衡图3 图44、电路如图4所示,2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
A. 8W ; B.-8W ; C. 2W ; D. -4W 。
5、电路如图5所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为( )。
A.IR E U -=B. IR E U +=C. IR E U +-=D. IR E U --=图5 图66、电路如图6所示,则b 、c 两点间的电压bc U 为( )。
A . 0V B. 2V C. 8V D. -2V图7 图87、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图中4=Us V ,Ω=101R ,Ω=302R ,Ω=603R ,Ω=204R ,则端电压=U ( )。
A .-10V B. -20V C.10V D. -2V8、电路如图8所示,3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
A. -21W B. 21W C. -18W D. 18W9、图9所示电路端口电压电流关系为( )。
A. I U +=25B. I U -=25C. I U --=25D. I U +-=25图9 图1010、电路如图10所示,若将AB 两点短路,则( )。
史上最全电工习题总结上册

+
C
1
U
S
+ uC1 - S + uC2 -
R1 4 i 1
iS R2 6 i2
C
2
-
例3. 2 图示电路,已知 S 合上前电路为稳 态,当 t = 0 时将 S 合上。求 iL 和 uL 的初始值 R1 和稳态值。 解:(1) 求初始值 iL 10 k + IS 对于稳态直流电路 R2 L uL S 5 k 30 mA uL (0-) = 0 - R2 IS iL (0-) = = 10 mA R1+R2 (2) 求稳态值 iL (0+) = iL (0-) = 10 mA iL (∞) = 0 uL (0+) =-R1 iL (0+) uL (∞) = 0 = -100 V
1
S
6 k + C1 + US uC 1F - -
i
R2 6 k
R3 6 k
例3.5 已知 U0 = 18 V, S 合上前电路为稳 态,当 t = 0 时将 S 合上。利用三要素法求 uC (t) 和 i ( t) 。 R1 S
i
解: ( 1)求初始值
uC (0 ) uC (0 ) 0V U O 18 i (0 ) 3m A R1 6 K
例3.3 已知 US =-10V,U0 = 10 V,R = 10 kΩ, C = 25 F,电路在 t = 0 时刻换路,S由 a点换到b点,换路前电路为稳态。求 uC 。 R S a 解:(1) 求初始值 iC b uC (0+) = U0 = 10 V + + (2) 求稳态值 U0 US C - - uC (∞) = US =-10 V (3) 求时间常数 = RC = (10×103 ×25×10-6) s = 0.25 s
电工学上册习题册习题参考解答

第一部分 电路基本概念、定理与分析方法(教材第1、2章)1、在如图1.11所示电路中,试分别计算在开关S 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A 点的电位。
AΩ图1。
11解: 设由20K Ω电阻流向3。
9 K Ω电阻的电流为I,则当S 断开时:3312201012(12)12(3 3.920)105.84V =-⋅⨯--=-++⨯=-A V I当S 闭合时:3333.910123.910(3.920)101.96V =⋅⨯=⨯⨯+⨯=A V I 2、对如图1。
12所示电路,求各点电位a V ,b V ,c V ,d V 。
E 290VE 1图1。
12解: 设b 为参考点,则0V =b V10660V ==⨯=a ab V U 1140V ===c cb V U E 290V ===d db V U E ab bU3、在如图1。
13所示电路中,求电压ab U 。
+__U图1.13解: 设通过10Ω电阻由上向下的电流为1I ,通过5Ω电阻由上向下的电流为2I ,则由KCL 知1123A =--=-I ,214341A =+=-+=I I ,25514A =-=-=I I 所以1231053310(3)513440V=-++-=-+⨯-+⨯-⨯=-ab U I I I4、在如图1.14所示电路中,已知10.01μA I =,20.3μA I =,59.61μA I =。
求其余电流3I ,4I 和6I 。
图1.14解: 由KCL 可得3120.010.30.31μA =+=+=I I I 4539.610.319.3μA =-=-=I I I 6240.39.39.6μA =+=+=I I I5、在图1。
15所示电路中,若欲使指示灯上的电压3U 和电流3I 分别为12V 和0。
3A,试求电源电压U 。
图1。
15解: 综合运用KVL 与KCL ,可得334412200.6V 2020=⇒===U U I I2340.30.60.9A =+=+=I I I2424551020100.9200.6102015 1.4A 1515+⨯+⨯+=⇒===I I I I I I1250.9 1.4 2.3A =+=+=I I I123101010 2.3100.91244V =++=⨯+⨯+=U I I U6、如图1.16所示电路中,已知110V U =,2A S I =,11R =Ω,22R =Ω,35R =Ω,1R =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注意:为节省版面,排版比较紧凑,问答、计算题部分可在背面作答也可另加附页)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设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已知0,0><I U ,则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为( )。
A.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B.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C.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D.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图1 图22、电路如图2所示,ab 端电压=U ( )。
A. 15VB. 4VC. 5VD. 10V3、电路如图3所示,若0,0,>>>R Is IsR Us ,则( )。
A. 电阻吸收功率,电压源与电流源发出功率B.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电流源发出功率C.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D. 此电路不满足功率平衡图3 图44、电路如图4所示,2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
A. 8W ;B.-8W ;C. 2W ;D. -4W 。
5、电路如图5所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为( )。
A.IR E U -=B. IR E U +=C. IR E U +-=D. IR E U --=图5 图66、电路如图6所示,则b 、c 两点间的电压bc U为( )。
A . 0V B. 2V C. 8V D. -2V图7 图8 7、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图中4=Us V ,Ω=101R ,Ω=302R ,Ω=603R ,Ω=204R ,则端电压=U ( )。
A .-10V B. -20V C.10V D. -2V8、电路如图8所示,3A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
A. -21WB. 21WC. -18WD. 18W9、图9所示电路端口电压电流关系为( )。
A. I U +=25B. I U -=25C. I U --=25D. I U +-=25图9 图1010、电路如图10所示,若将AB 两点短路,则( )。
A .0=AB I ,对电路无影响 B. 0≠AB I ,对电路无影响C. 0=AB I ,对电路有影响 D .0≠AB I ,对电路有影响11、 一只40=P W ,220=U V 的白炽灯,工作时接在220V 的电源上,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A 。
若该白炽灯每天使用4h ,则30天消耗电能 KW ·h 。
12、如将两只额定值为220V/100W 的白炽灯串联接在220V 的电源上,每只灯消耗的功率为 W 。
(设灯电阻未变)13、若三点A 、B 、C 的电位分别为3V ,2V ,—2V ,则电压=AB U V ,=CA U V ,若改以点C 为参考点,则A 点和B 点的电位分别为=A V V ,=B V V ,此时电压=AB U V ,=CA U V 。
14、如图11所示,若元件A 电压5-=A U V ,吸收功率为30-=A P W ;元件B 的电流2=B I A ,吸收功率8.0=B P W ;元件C 电压为3=C U V ,电流2-=C I A ;则电路中=A I A ;=B U V ;元件C 吸收的功率为 W 。
图11 图1215、电路如图12所示,电路的=I A 和=U V 。
16、在图13所示电路中,电源开路电压0U 为230V ,电源短路电流S I 为1150A 。
当负载电流I 为50A 时,负载电阻R 为 Ω。
图13 图1417、电路如图14所示,图中的电流=1i A ,电流=2i A 。
18、电路如图15所示,若设A 、D 间开路,电压=AB U V ,=BC U V ,=AD U V 。
图15 图1619、 电路如图16所示,A 点电位V A = V 。
20、电路如图17所示,B 点电位V B = V 。
图17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1、 计算下图2.1示电路的等效电阻ab R 。
(a ) (b )(a ) (b )2、求图2.2示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 及总电压ab U 。
3、如图2.3所示电路,求流过1Ω电阻的电流。
图2.2 图2.34、试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2.4电路中的电流I 。
5、试用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2.5电路中的电流I 。
图2.4 图2.56、如图2.6所示电路,设1E =140V ,2E =90V ,1R =20Ω,2R =5Ω,3R=6Ω,试求各支路电流。
图2.6 图2.79、试用结点电压法求图2.7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并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
10、试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u 。
图2.8 图2.9 11、电路如图2.9 (a )所示,12=E V ,4321R R R R ===,10=ab U V 。
若将理想电压源除去后(图(b ))ab U等于多少?12、求图2.10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13、试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11中2Ω电阻中的电流I 。
14、试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12中1Ω电阻中的电流I 。
图2.10 图2.1115、试用诺顿定理求图2.13电路中的电流I ;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并说明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图2.12 图2.13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1、全响应是指电源激励和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均不为零时电路的响应,也就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叠加,这是( )在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中的应用。
A .戴维宁定理 B. 诺顿定理 C.叠加定理 D. 结点电压法2、换路定则适用于换路瞬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0()0(+-=L L i iB. )0()0(+-=L L u uC. )0()0(+-=c c i iD. )0()0(+-=R R u u3、RC 电路的初始储能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所引起的响应称为( ) 响应。
A.暂态B. 零输入C. 零状态D. 全响应4、 RC 电路的响应指数曲线如图1所示,该电路的响应形式为( )。
A.暂态B. 零输入响应C. 零状态响应D. 全响应5、 图2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态,则换路后电流i 的初始值)0(+i 和稳态值)(∞i 分别为( )。
A. 0A ,6AB. 6A ,2AC. 1.5A ,3AD. 6A ,0A6、 电路如图3所示,开关断开后,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A. C R R R R 2121+ B. C R 2 C. C R R )(21+ D. C R R R R R R 321321)(+++7、电路如图4所示,20=s U V ,Ω==1021R R ,1=L H 。
其零状态响应电流=)(t i ( )A 。
A. )1(25t e --B. )1(22.0t e --C. )1(21.0t e --D.)1(10t e -- 8、图5所示电路中,10=I mA ,Ω=k R 31,Ω=k R 32,Ω=k R 33,μ2=C F 。
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
0≥t 时该电路的响应c u 为( )。
A. t e 10060-VB. t e 10012-VC. t e 1060-VD. t e 2050-V9、图6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开关闭合的瞬间,)0(+L u 为( )。
A. 0VB. 6VC. 100VD. 63.2V10、在图7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均未储能,开关闭合瞬间发生跃变的是( )。
A. i 和1iB. 2i 和1iC. i 和3iD. C u 和2i图711、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感可视作 ,电容可视作 ;在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中,若换路前储能元件没有初始储能,则在换路后瞬间+=0t 时刻电感可视作 ,电容可视作 。
12、 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中,时间常数τ等于电压c u 呈 规律衰减到初始值0U 的36.8%所需的时间,其值愈大,c u 衰减速度愈 。
13、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断开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则电路中电容电压c u 的初始值=+)0(c u V ,电流i 的初始值为)0(+i = A 。
图8 图914、某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的形式为t e i 5.053--=A ,则该电流的初始值=+)0(i A ,稳态解=∞)(i A 。
15、图9所示的暂态电路中,电感电流的初始值)0(+L i = ;电路的时间常数τ= ;电感电流=)(t i L )0(≥t 。
16、图10a 所示电路中,u 为一阶跃电压如图10b 所示。
设1)0(=-c u V ,则电路中电容电压新稳态值)(∞c u 为 ,时间常数τ为 ,则电路的响应=)(t u c ,该响应类型为 。
(提示:填写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或全响应)图10a 图10b17、电路如图11所示,NR 内部仅含线性电阻,电压源u 为1V 的阶跃电压,其零状态响应为t e t u 25.008121)(-+=,则该电路的初始值=+)0(0u V ,时间常数=τ s 。
图11 图1218、图12所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0=t 时开关闭合,试求)(t u c 和)(t i c ,0≥t 。
19、 电路如图13所示,试用三要素法求0≥t 时1i ,2i 及L i 。
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图13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1、在某电路中,1i =100sin (6280t -4π)mA ,试指出其频率、周期、角频率、幅值、有效值及初相位各为多少?若有2i =150sin (6280t -3π)mA ,则1i 、2i 的相位差为多少?2、写出下列各正弦电压的相量式。
(1)u =10sin t ωV ; (2)u =20sin (t ω+2π)V ;(3)u =10sin (t ω-2π)V ; (4)u =102sin (t ω-43π)V3、如图4.1(a )、(b )所示电路,则电压u 的有效值为多少?电压表V 0的读数为多少?(a ) (b)图4.1 图4.24、如图4.2所示电路,s I •=2ο0∠A ,求电压•U 。
5、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已知R =3Ω,L X =8Ω,C X =4Ω,则电路的功率因数为多少?若已知R =L X =C X =5Ω,•I =1ο0∠A ,则电路的端电压等于多少?6、在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中,已知R =30Ω,L =127mH ,C =40μF ,电源电压u =2202sin (t 314+20ο)V ;(1)求电路中的电流及各元件上的电压;(2)求功率P 和Q 。
7、如图4.3(a )、(b )所示电路,电流表A 0的读数为多少?8、如图4.4所示为线圈R L 与电容C 的并联电路,R =25Ω,L =0.25mH ,C =85pF ,试求谐振角频率0ω、品质因数Q 和谐振时电路的阻抗模。
(a ) (b )图4.3 图4.49、将一线圈(R =50Ω,L =4mH )与电容器(C =160pF )串联,接在U =25V 的电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