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2015-02-10

近日,2014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出炉,该排行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整理得来,其就业率包含了就业和升学两个指标。位居榜首是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位居61位,山东大学以93.91%的就业率位居69位,中国海洋大学位居73位。

纵观排行榜,一些顶尖学府的排名并不突出,清华大学排第15,复旦大学第24,浙江大学第36,中国人民大学第38,北京大学则排第42位。一些行业类院校反而抢眼,中国药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占据了前三甲位置。

榜单显示,共有74所高校就业率在90%以上;就业率在95%以上的'有52所,占了三分之二强;只有兰州大学不到9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所高校发布的就业率截止时间并不一致,有些7月份截止,有些到12月31日才截止,这可能对最终排名造成影响,本排行仅供参考。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名次大学本科生就业率1中国药科大学99.59% 2北京邮电大学99.54% 3东北师范大学99.25% 4天津大学99.01% 4中国矿业大学99.01% 6东南大学98.69% 7南京大学

98.58% 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98.54% 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98.47% 10北京外国语大学98.34% 11华南理工大学98.30% 12北京交通大学98.18% 13北京师范大学98.08% 14华中科技大学97.96% 15清华大学97.90% 16北京化工大学97.85% 17东华大学97.72% 18华北电力大学97.50% 19吉林大学97.47% 20南京农业大学97.31% 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97.18% 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7.15% 23西安交通大学97.09% 24复旦大学97.04% 24江南大学97.04% 26同济大学96.99% 27中国政法大学96.84% 28上海交通大学96.76% 29西南交通大学96.70% 30北京科技大学96.64% 31合肥工业大学96.56% 32四川大学96.54% 32西南大学96.54% 34上海财经大学96.52% 35

部分非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所属高校名单

Подведомственные вузы Россвязи:??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вязи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м. проф. М.А. Бонч-Бруевича? ??Поволж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 филиал ?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вязи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Волго-Вятский филиал ?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вязи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Хабар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нфо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филиал)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Ураль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вязи (филиал)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Бурят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нфо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Оренбургский филиал ?Поволж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Подведомственные вузы Росжелдора: 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СГУПС) Ом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ОмГУПС) Иркут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ИрГУПС)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ДВГУПС) 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Императора Александра I (ПГУПС) Сама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СамГУПС)

16十大就业率最好及最差的大学专业排名

2016十大就业率最好及最差的大学 专业排名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填报志愿时,如果不是特别喜欢某一专业的话,选一个好就业的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最好就业的专业排名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小编带来2016十大就业率最好及最差专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十大就业前景最好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质量、品种、数量和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目前不大理想,各专业冷热不均。但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马,水利及其相关的一些专业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水利与电力、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 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今后

几年这类人才也会保持较高的需求量。非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10年内将持续走俏。特别是在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络通信、络保密研究、可视电话、图像传输、军事通信等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这几年,农林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高。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农学、桑学、茶学、植物等。 目前,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我国目前

原中央各部委部属高校名单以及排名

原各部属高校名单以及排名(2010修订版) 1998年后教育体制改革,原国务院许多部委所属高校或被教育部收编,或下放至各省,部委学校快成历史名词。为纪念部委学校特推出原部委学校排行版。- 原航空航天部高校排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211】 西北工业大学-【985】【2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 南昌航空学院-(南昌航空大学) 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原兵器部高校排名:- 北京理工大学-【985】【211】

南京理工大学【211】-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 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太原机械学院)- 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重庆工学院(重庆理工大学)- 原电子工业部高校排名:- 电子科技大学-【985】【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 杭州电子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合并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原地质部高校排名:-

中国地质大学-【211】 长春地质学院(合并入吉林大学【985】【211】) 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西安地质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现并入长安大学【211】)-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 原纺织部高校排名:- 东华大学-【211】 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 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入苏州大学【211】)- 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

高校通讯录

高校通讯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序号 院校名称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网址地址/邮政编码 1.北京大学★北京市颐和园路5号 100871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定福庄南里1号100024 3.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西土城路4号 100088 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平乐园100号 100022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学院路37号 100083 6.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5号 100029 7.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上园村3号 100044 8.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学院路30号 100083 9.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5号 100081 10.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清华东路35号 100083 1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100875 1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 100084 13.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号 100081 14.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100876 15.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学院路15号 100083 16.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 100029 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惠新东街12号 100029 18.清华大学★北京市清华园1号 100084 19.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里2号 100026 20.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100037 2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北三环西路11号 100088 22.外交学院★北京市展览路24号 100037 23.中国地质大学(北 京)★北京市学院路29号100083 24.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清华东路17号 100083

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要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任务 第五条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要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第六条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应当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保障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第八条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或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九条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第十条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三章建设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设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项任务; (二)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 (三)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 (四)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实验室建设、调整与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依托在高等学校中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与撤销,要经过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人学校及事业总体发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归口,全面规划。 第十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其中,房舍、设施及大型设备要依据规划的方案纳人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一般仪器设备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财务计划;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结构调整要纳人学校人事计划。

教育部属高校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管理一批高等学校(简称“教育部直属高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75所)。20世纪末,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我国高校划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地方省属高校,而“全国重点大学”提法目前已不再使用。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简称:“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高校” 创办时间:20世纪末(全国高校体制调整)学校类型:中央部属高校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属性:985、211、111、珠峰计划 现任校长: 32所副部级校长、43所正厅级校 长 所属地区:75所全国分布(部分省、直辖市)院士:439人 科学研究:863、973、10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1](简称“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高校”)[2]是中央部属高校较大的一个系列,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校徽)(19张)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教育部直属管理一批高等学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目前总数为75所。 建国以来国家历次所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多为目前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全国重点大学”的由来,要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 1959年,当时国家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未来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

未来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 中考是一个门槛,高考又是一个门槛,到了大学毕业又碰到一个就业门槛。大学选择一个好专业为以后就业可以早做准备。 由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省内代码7160整理,其4G移动互联应用开发、4G网络营销、4G网站设计与运营、建筑设计及建筑表现等属于特色专业。 未来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十大就业前景最好专业 1.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在中国还是刚发展阶段,许多东西都还是在摸索当中,这行业在以后比会是最有潜力的行业,现在大部分做这方面的工作都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它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新型营销方式,因此深得企业的青睐和欢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的优势日益明显。我国网络营销也越来越普及,各行各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都逐渐从传统市场转向网络市场,营销方式也从传统的市场营销转向网络营销。从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上升。 2.网站设计 众所周知,现在的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发展迅猛,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网站人才来支撑。作为信息社会发展和实现媒体内容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关键人才,网页设计师前景一片光明。 3.同声传译专业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4.能源、交通专业 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5.建筑专业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6.外语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今后几年这类人才也会保持较高的需求量。 7.电子信息类专业 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10年内将持续走俏。 8.农林类专业 这几年,农林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高。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农学、桑学、茶学、植物等。 9.汽车维修专业

2017全国高校按23个层次划分详细名单

2017 全国高校按 23 个层次划分详细名单 2017-07-05 日前,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截至 2017 年 5 月 31 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 普通高等学校 2631 所(含独立学院 265 所 ),成人高等学校 层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高等院校的 23 个层次 划分。高校层次划分 39 所 985 高校,可分为四层其中北京 拥有 8 所 985 院校,排名第一 ;上海拥有 4 所 985 院 校,紧 随其后;而陕西、湖南则以拥有 3 所985 院校,位 居第三 ;江 苏、山东、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和广东各拥有 2 所,排 名第四 ;剩下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安徽、重庆、福 建 各拥有 1 所 985 院校。 第一层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和清 华大学,它们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两所大学,多项办学指标 都居全国大学榜首。但是很明显,报考这两所学校的考生必 属于这个层次。第二层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包括北京理工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等 9 所学校。仅就本科生培养质量来看,上述 9 所大 学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因此,分数略低于清华北大的考 生,应争取被这 9所大学录取。第三层是 985 一期工程大学, 2914 所,其中: 283 所。综合考虑学校实力,可以把全国院校分为 三个

须具备很强的实力。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不在985 之列,也

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除了前两个层次的 23 所大学。 985 期工程大学名单第四层是 985 二期工程大学, 包括国防科 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5 所大学。 211 高校分层 211 大学:北 京 26 所,江苏 11 所,上海 10 所,陕西 8 所,湖北 7 所, 四川 5 所,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各 4 所,天津、吉林、 安徽、山东各 3 所,重庆、河北、新疆各 2 所,其他省份各 1 所。第五层是部级 211 一期工程, 包括北京交通大学等 所学校。第六层是部级 211 二期工程,包括东北林业大学等 8 所学校。 第七层是省级 211 一期工程, 包括安徽大学等 23 所学校。第八层是省级 211 二期工程,是郑州大学。第九层 是省级 211 三期工程,包括海南大学等 5 所学校。重点建设、 省部共建高校第十层指教育部以前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的 高校,现在其地位已经逐渐被 211 工程取替,以前是全国重 点大学现在不是 211 工程大学的学校目前包括大庆石油学院 西部地区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 12 个省(区)各共建 1 所地方高 校的省 (区)部共建规划。国家考虑集中有限资源,在中西部 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尽快建设一批符合区域建设需 要的、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教育部将对这些共建高校的改 革和发展给予更多关注与政策扶持。比如处于中部内陆区位 的学技术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 37 等 10 所学校。第 层省部共建高校,即教育部分别与中

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完整篇.doc

2017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 2017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 2017理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NO.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100000人以上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数字逻辑、数字分析、通信原理概论、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等。 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替代人脑的一些脑力运算工作,还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都属于热门专业,在不同批次院校中录取分数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大量学校盲目上马此类专业,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良莠不齐,如果选报学校不当,毕业后只能去从事卖电脑或维修电脑的一般工作。就目前社会的需求情况来看,以下四类计算机人才比较吃香:软件编程人才,网络工程人才,信息安全人才,电脑动画人才。 这个专业设置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却异常惊人。全国各级各类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成为招收理工科考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率的急剧下降,有的排行榜统计甚至把该专业就业率归入倒数之列。

就业目标 软件开发工程师:在软件公司设计开发各种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人员: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维护单位的各种信息系统;硬件开发设计人员:在电脑公司设计开发各种信息硬件产品。 提示 1.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需要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它最适合数学成绩好的考生报考。 2.该专业也可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基本上都属于年轻人的事业,从事此类工作着实累人,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而且淘汰率极高。 点评:该专业毕业生容易就业,薪资水平高,但是二本及以下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因为二本学生很难学到过硬的技术本领,一本以上的名校学生容易学出较强的专业知识本领,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2017理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NO.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80000 100000人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绘图、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等。 就业前景 该专业是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宽口径专业,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名单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名单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北京市(24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办) 上海市(8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省(7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招生办) 湖北省(7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陕西省(5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招生办) 四川省(4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省(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吉林省(2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辽宁省(2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湖南省(2所):中南大学(招生办)湖南大学(招生办) 重庆市(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黑龙江(1所):东北林业大学 安徽省(1所):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等学校(2所) 福建省(1所):华侨大学 广东省(1所):暨南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7所) 北京市(2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2所):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黑龙江(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就业率最高的大学排行榜

中国就业率最高的大学排行榜 就业率的高低是一个大学的好与坏的参考标准,那么就业率高的大学,将会花落哪一所呢?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关于中国就业率最高的大学排行榜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就业率最高的大学排行榜 1、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有一个美誉,就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外交官出自北外。这是因为北外确实有其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在英语,法语,德语等一线外语语种的教学实力在国内遥遥领先。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端外语类人才也必然会越来越抢手,目前同声传译的月收入一般都在三万元以上,比较好的同声传译年薪百万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要是说学习外语类的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选择。 2、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号称“银行行长的摇篮”,目前各大银行的管理层超过三分之一出自中财。中央财经大学离北邮不远,在行业内的地位也类似于北邮。其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内的影响力无人可以匹敌。而执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牛耳的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等学科也给每个毕业于中财的学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他们能够在行业内获得长足而稳健的发展。最近几年,金融领域的热度持续升温,而中国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也离不开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所以有理由相信,今后几年,中财在就业榜上的排名还会进一步攀升。上海财经大学在金融中心的上海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仅仅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认可度较高,因此在排名上要逊中央财经大学一筹。 3、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在上海的同济大学是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老牌大学,其专业设置的三个杀手锏足以保证同济在就业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汽车,建筑和土木是同济的三个王牌强系,除了在北京的清华,国内几乎没有可以与之抗争者。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行政部门和大型企业的高层,同济学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最近几年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无疑让每个毕业的同济学子都能获取一份让自己十分满意的职位。 4、北京大学 北大在中国无疑是一个跟清华齐名的金字招牌。但是在全国的实力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在就业上的地位似乎与其排名不太相称。主要是由于北大校内学科设置主要以文理为主,较为冷门的人文类专业和理科专业毕业生多,与社会需求结合小,类似于考古,地质,气象、力学和马列主义学院以及理科的众多冷门院系在就业上并没有很好的前景。因此网上常常炒作诸如北大学子卖猪肉和糖葫芦的爆料新闻。但是除掉这些之外的光华,经院,国关的就业实在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学校眼红。而北大理科院系的竞争力也在国内名列前茅,每年去国外一流高校深造的学生数量在大陆高校中遥遥领先。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比和评价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比和评价 实力排行: 第一等: 1.北京师范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PS:这两所师范大学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称雄无可争议,另外又头顶“985” 的光环) 第二等: 3.华中师范大学 4.东北师范大学 5.陕西师范大学 6.西南大学 (PS:这四所大学都是雄霸一方的师范大学,为该区域培养了大批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干部,应该说实力相当,谁强点谁弱点无非是多了或者少几个非师范专业而已,单论师范教育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各有所长) 社会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大”,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前身,中国师范大学的元老,又加上坐拥天子脚下,得天时。学科门类众多,名师荟萃,如果单从学校性质来说,北师大本应该归于综合类大学,殊不知偌大一个“师范大学”,如今又有多少人走上了教师岗位,可以说北师大已经不是培养教师 的主阵地,实属“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华东师范大学“洋”,华东师大地处上海,中国的金融中心,自然是不缺钱的,得地利。其培养的毕业生当教师的比例和北师大差不多,所以也基本不属于“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冷”,东北师范大学在地处东北三省的吉林长春,自然很“冷”,但是东北师范大学在业界评价不错,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以其专业思想巩固、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高、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这块儿享有较高声誉,地冷人不"冷",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业界上流传这样一句玩笑话“东北师大是因为东北人会"忽悠"的缘故” 华中师范大学“中”,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武汉,在六所师大中处于不靠前不落后状况,所谓“人有我有,人无我无”,比较懂得韬光养晦,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比较灵活,不出头,不落后,懂得人情事故, 做事比较圆滑,故称其谓“中”。 陕西师范大学“土”,陕西师范大学地处西安,文化古都,也是中国“没落城市”,但是文化氛围浓厚,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给人刻板,沉稳,严谨,敦厚,做事中规中矩,稳扎稳打,基础扎实,大多数能够常年扎根基础教育,有点“不思进取”的感觉,也许是受到千年古都文化的熏陶的原因吧,对其评价 “土”不为过。 西南大学“偏”,西南大学也就是西南师范大学,在重庆人们把它称为“稀烂大学”,也许是对它是由原来的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而来的一种调侃吧,调侃其不伦不类,不知道该称其是综合大学还是什么?但是在重庆的教育界人们更愿意称她为“西师”,因为在重庆中小学的校长领导十个有八个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足可见西南大学的实力。但地处山城重庆,位于祖国的大西南,地理位置上

北京高校通讯录

序号院校名称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网址地址/邮政编码1.北京大学★北京市颐和园路5号 100871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定福庄南里1号100024 3.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西土城路4号 100088 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平乐园100号 100022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学院路37号 100083 6.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5号 100029 7.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上园村3号 100044 8.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学院路30号 100083 9.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5号 100081 10.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清华东路35号 100083 1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100875 1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北大街 100084 13.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号 100081 14.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西土城路10号 100876 15.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市学院路15号 100083 16.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 100029 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惠新东街12号 100029 18.清华大学★北京市清华园1号 100084 19.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里2号 100026 20.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100037 2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北三环西路11号 100088 22.外交学院★北京市展览路24号

100037 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市学院路29号100083 24.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清华东路17号 100083 25.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 100872 26.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花家地南街8号 100102 27.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市东棉花胡同39号 100710 28.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鲍家街43号 100031 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玉泉路(甲)19号 100049 3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德胜门外朱辛庄 102206 31.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晋元庄路5号 100041 32.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樱花东街甲2号 100029 33.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阜成路33号 100037 3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原北京机械工业学 院)北京市清河小营东路12号100085 35.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1号 100044 36.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市皂君庙甲4号 100081 37.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西直门外文兴街2号 100044 38.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 院北京市花家地街19号100102 39.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北四环东路97号 100101 40.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 院北京市北四环东路99号100101 41.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 院北京市延静东里甲3号100025 42.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 理学院北京市北土城西路197号100083 43.北京农学院北京市朱辛庄北农路7号 102206

大学专业就业率排名

那么我们可以来参考下官方统计的大学专业就业率、月收入排名数据。 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最低的是哲学。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指出,200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 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工学、管理学就业率分别为90%和89%,成为2008年就业率最高的两个专业。最低的两个专业是法学和哲学,就业率为79%和76%。 蓝皮书指出,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 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 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介绍说,就业蓝皮书抽样人数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共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8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的1196个专业。 专家评析 民营经济将成吸纳就业主力军工学有望持续看好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博士说,就业情况与高校当年招生规模、师资力量及学生家庭条件和校友等各种关系均有联系。 因此,就业好与坏要看各方面的条件影响,经济条件只是一个外在因素,工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否一直好下去,还很难下定论。 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制造业密集地区进行政策扶持,经过几年的发展,制造业行业对人才需求比较大,是制造业吸纳毕业生众多的原因之一。 从大的趋势来看,毕业生更多的将去往企业,而不是考公务员。因此工学应该会持续热下去,但是持续时间目前还不好说。 对于现在的高考学生来说,4年后哪种专业能成为就业热门目前还很难下定论。但是,能够看到的是,民营经济一定会成为热点,应该成为吸纳毕业生的最大群体。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也介绍说,调查发现,就业难的毕业生中,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较多。袁岳解释说,这与毕业生城市社会资源的缺乏关系很大。 各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 专业大类就业率(%)月均收入(元) 工学90 2,208 管理学89 2,160 经济学 88 2,266 历史学87 2,053 农学 87 1,807 文学 86 2,138 理学 84 2,068 教育学84 1,968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名单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名单 北京(21所)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方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天津(2所)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贸学院) 天津大学 辽宁(2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黄金学院) 吉林(2所)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1所)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市(8所)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上海铁道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上海城建学院、上海建材学院、上海铁道大学附属卫校)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玻璃搪瓷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江苏(7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 江南大学(无锡轻工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 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安徽(2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学院) 浙江(1所)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 福建(1所) 厦门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科技职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大学十大热门专业排行榜

大学十大热门专业排行榜 大学十大热门专业排行榜十大热门专业1:临床医学 专业特点:分数高学制长要求严 就业情况 从近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上看,医学类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普遍较高。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率在80%至85%之间;毕业生规模约在65000至70000人。综合医学类各专业近三年的情况来看,就业率基本处于75%至80%之间。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医学专业就业面窄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临床医学,虽然每年的毕业生很多,但就业率并不特别高。实际上,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医院就业的比例不到40%。我国大医院的体制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很多人都想进入大城市的大医院。所以,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就业率相当低。公立医院编制有限,私立医院在中国的发展又很一般,因此无法消化每年大量的毕业生。不仅是本科生,近些年连临床医学的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问题。 十大热门专业2:计算机类 专业特点:就业岗位多高端人才俏 就业情况 就业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这就决定了就业领域非常广泛。

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区间在86%至90%之间。那么,哪些专业人才受到市场青睐?如软件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缺口很大,就业薪金亦不菲;还有现在分离出来的软件工程专业,一些实力较强的院校还成立了软件学院,它们起点高,理论新,学费也较贵。而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本科生常常被一些技术比较出众而身价又比较低的职校生抢夺“饭碗”。 十大热门专业3:土木工程 专业特点:技术含量高真不是“搬砖专业” 就业情况 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可以说没有土木工程,就没有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条件。你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铁,参观的场馆,享受的休闲场所,无不与土木工程紧密相连。高铁、活动场馆、城市轨道交通、南水北调等项目的建设中,都遍布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任何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智慧。 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讲并非难事——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近几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7.5万人~8万人之间,就业率区间为85%-90%,属于就业形势乐观型的专业。 十大热门专业4:会计专业 专业特点:高层次人才是“香饽饽” 就业情况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2015-02-10 近日,2014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出炉,该排行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整理得来,其就业率包含了就业和升学两个指标。位居榜首是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位居61位,山东大学以93.91%的就业率位居69位,中国海洋大学位居73位。 纵观排行榜,一些顶尖学府的排名并不突出,清华大学排第15,复旦大学第24,浙江大学第36,中国人民大学第38,北京大学则排第42位。一些行业类院校反而抢眼,中国药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占据了前三甲位置。 榜单显示,共有74所高校就业率在90%以上;就业率在95%以上的'有52所,占了三分之二强;只有兰州大学不到9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所高校发布的就业率截止时间并不一致,有些7月份截止,有些到12月31日才截止,这可能对最终排名造成影响,本排行仅供参考。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名次大学本科生就业率1中国药科大学99.59% 2北京邮电大学99.54% 3东北师范大学99.25% 4天津大学99.01% 4中国矿业大学99.01% 6东南大学98.69% 7南京大学 98.58% 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98.54% 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98.47% 10北京外国语大学98.34% 11华南理工大学98.30% 12北京交通大学98.18% 13北京师范大学98.08% 14华中科技大学97.96% 15清华大学97.90% 16北京化工大学97.85% 17东华大学97.72% 18华北电力大学97.50% 19吉林大学97.47% 20南京农业大学97.31% 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97.18% 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7.15% 23西安交通大学97.09% 24复旦大学97.04% 24江南大学97.04% 26同济大学96.99% 27中国政法大学96.84% 28上海交通大学96.76% 29西南交通大学96.70% 30北京科技大学96.64% 31合肥工业大学96.56% 32四川大学96.54% 32西南大学96.54% 34上海财经大学96.52% 35

未来十年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排名参考

未来十年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排名参考 1.纯文纯理专业掌握技能助你就业 文科类毕业生(如文、史、哲专业)就业困难,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限制。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着重基础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毕业生身上。一些学习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很尴尬,到研发部门专业学习不够深入,而面对市场鲜有对口岗位。 因此,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相对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而对做基础学科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在热门行业也有后天优势:基本功扎实,入手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可向相关热门转向,比如转向IT、金融、教育等行业。 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讲,自主创业也是理科生不错的选择。有的学生在大学有一些很好的技术创意,获得了发明专利;有的跟着导师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并通过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转化成了有形产品。这些都可以作为创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创业,形成一条良性就业链。

2.师范类专业区域供求不尽均衡 调查显示,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从大城市的就业状况来看,师范类学生的供求量趋近平衡,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包括培训机构)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 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肖淑珍认为,我国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面向社会吸纳师资。同时,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使得师资来源多元化。但由于受社会认同和学校品牌的长期影响,普教系统仍然是师范院校尤其是部属师范院校的优势就业领域。 由于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近几年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大量兴起,这使得师范生就业机会增多,又在教育系统内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市场。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中西部面临优质师资匮乏、基层教育系统缺少编制的现实情况,而大城市教师职位日渐饱和,不可能再接收大量毕业生。因此,在普教系统就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和压力。近两三年来,中西部省会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成为师范类毕业生求职的热点地区。 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