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路径--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最佳路径课堂教案

最佳路径课堂教案

最佳路径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最佳路径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运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最佳路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运用图论知识,自主探究最佳路径的求解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旅行、物流等)引出最佳路径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最佳路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基本概念:(1)图、顶点、边、路径;(2)最短路径、最长路径、唯一路径等。

3. 算法介绍:(1)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2)贝尔曼-福特算法(Bellman-Ford algorithm);(3)弗洛伊德算法(Floyd-Warshall algorithm)。

4. 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图论知识,分析并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最佳路径。

5. 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最佳路径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最佳路径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图论中的基本概念,介绍常用的最佳路径算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图论知识求解最佳路径。

4. 算法演示:通过动画或图形界面演示算法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最佳路径的求解方法。

5. 练习与拓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最佳路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最佳路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算法的理解;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最佳路径的相关概念、算法和实例;2.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网络资源:介绍更多关于最佳路径的的实际应用案例,拓宽学生视野。

《最佳路径》教案案例(通用13篇)

《最佳路径》教案案例(通用13篇)

《最佳路径》教案案例(通用13篇)《最佳路径》教案案例篇1师出示: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你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生:是老太太给了格罗培斯启发,使他有了灵感,设计出了最佳路径。

生:这是格罗培斯设计出大奖的原因!师板书:给人自由、任其选择师:“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请同学们读读3、4节,比较一下老太太和其他园主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读书,讨论)生:别人都是大声吆喝、叫卖,但没有人购买。

老太太让人在路旁的箱子里自己投入五法郎,然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了。

师:你喜欢老太太的卖葡萄的方式吗?为什么?生:我很喜欢。

我觉得这样比较自由,想摘什么样的葡萄,可以自己拿主意。

生:我很喜欢。

这不受限制,自由自在。

生:我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没有人管。

(学生大笑。

)师:老太太这样信任你,你假使真这样做的话,你辜负了老太太对你的信任,你说是吗?大家再看课文,文中说:“当他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满了车”这说明什么?生:这说明那些顾客都是很诚实,很讲究诚信的。

生:大家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值得信任的人。

要不然老太太就不再用这种方式卖葡萄了。

生:谁都不愿意欺骗一个对自己那么尊重,那么信任的老人。

师:是呀,老师相信大家,要是你们去买葡萄的话,肯定也会尊重老人,不会因为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而丢了做人的气节吧?咱们要要堂堂正正地做人。

再请大家朗读课文的3、4节。

【评析】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积极。

教师在同学生的对话中交流了思想,表达了观点,传递了感情.它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的深思,做人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要尊重别人,信任别人.一个老师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

教师是育人的工作,塑造的是一颗颗纯洁的心灵。

在这堂课上,教师用心去引导学生,用情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拥有一颗火热的心,使课堂成为一片净土,使教育不苍白。

《最佳路径》教案案例篇2昨天,区里的领导来听课,因为周一的下午才知道,所以在周一晚上和周二早晨备的课,毕竟是不同于常态课,还是要上出精品课的水平来,所以在时间比较短促的情况下,我还是有压力的。

最佳路径语文教案

最佳路径语文教案

一、教案主题:最佳路径语文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境的信念。

四、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五、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把握。

2. 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标记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为何能保持乐观的心态?(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持乐观心态,珍惜生命?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所传递的价值观。

七、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珍惜生命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案主题:最佳路径语文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最佳路径》教案

《最佳路径》教案

教案《最佳路径》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路径规划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1.2最佳路径问题在物流、导航、地图服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1.3探索最佳路径问题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1.2教学内容概述1.2.1本教案旨在介绍最佳路径问题的基本概念、算法和实际应用。

1.2.2教学内容涵盖图论基础、最短路径算法、启发式搜索等知识点。

1.2.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最佳路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1.3教学目标1.3.1培养学生运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2培养学生掌握最短路径算法和启发式搜索等基本算法。

1.3.3培养学生具备解决最佳路径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图论基础2.1.1图的基本概念:节点、边、邻接矩阵等。

2.1.2图的表示方法:邻接矩阵、邻接表等。

2.1.3图的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

2.1.4最短路径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2.2最短路径算法2.2.1Dijkstra算法:原理、步骤和实现。

2.2.2Bellman-Ford算法:原理、步骤和实现。

2.2.3A算法:原理、启发式函数的设计和实现。

2.2.4最短路径算法的比较和适用场景。

2.3启发式搜索2.3.1启发式搜索的基本思想:利用启发式函数进行节点扩展。

2.3.2启发式函数的设计:距离启发式、路径代价启发式等。

2.3.3启发式搜索的优化:剪枝策略、节点排序等。

2.3.4启发式搜索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三、教学内容3.1图论基础教学3.1.1通过讲解图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图的结构和表示方法。

3.1.2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图的遍历算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1.3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图的存储和操作方法。

3.2最短路径算法教学3.2.1通过讲解Dijkstra算法,使学生了解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思想。

3.2.2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Dijkstra算法的实现和优化方法。

《最佳路径》教案及课后反思

《最佳路径》教案及课后反思

《最佳路径》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路径的概念,掌握寻找最佳路径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最佳路径的寻找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路径的概念及寻找最佳路径的方法。

2. 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决问题。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寻找最佳路径的方法。

2. 运用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最佳路径的寻找过程。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实例及相关的图示和模型。

学生准备:1. 课前预习相关知识点。

2. 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旅游规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最佳的路径。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路径的概念,以及寻找最佳路径的方法。

通过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最佳路径的寻找过程。

3. 实践: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寻找最佳路径。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寻找最佳路径的方法和技巧。

强调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决问题。

5. 作业布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路径的概念和寻找最佳路径的方法。

2. 教学方法:反思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4.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5. 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最佳路径》教案15篇

《最佳路径》教案15篇

《最佳路径》教案15篇《最佳路径》教案1一、选择读音。

迪斯尼漫山遍野选第一个,其余第二个。

二、造句这种名贵草药是自然生长的。

只要好好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

马上要上场表演了,要自然一点,不要紧张。

三、填空,回答问题。

1. 40 无数微不足道大伤脑筋2.50 一次对建筑设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有很强的事业心。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全画去第二个。

2.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的做法种获得路径的设计。

3.都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道理。

五、阅读,完成练习。

1.蜜蜂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屙一粒屎。

2.指的是儿童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最佳路径》教案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并积累“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

,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查找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

1、看文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插图,问:你们听说过迪斯尼乐园吗?能给同学介绍介绍有关它的资料吗?教师相机介绍:迪尼斯乐园倍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走进其中,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它有着“探险世界”、“未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等主题乐园,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而且有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阅读格罗培斯在设计迪尼斯乐园时的一个小故事。

2、揭题,让学生质疑,存疑。

二、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三、检查读书情况。

(1)抽读各自然段。

(2)了解各自然段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抽认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各抒己见。

1、过渡: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是为什么?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来了解前因后果。

《最佳路径》教案

《最佳路径》教案

《最佳路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路径的概念,了解路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路径规划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路径规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地图软件,进行实际路径规划。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路径规划任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高效规划路径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路径的概念及分类(1)直线路径(2)曲线路径(3)有障碍路径2. 路径规划的方法(1)最短路径算法(2)最优路径算法3. 路径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交通出行规划(2)物流配送规划(3)寻路导航系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路径的概念及分类。

(2)路径规划的方法。

(3)路径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最短路径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2)最优路径算法的原理及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PPT。

(2)实例素材。

(3)信息技术工具(如地图软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携带笔记本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路径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路径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新知:(1)教师讲解路径的分类。

(2)教师讲解路径规划的方法。

(3)教师讲解路径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路径规划实践任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分享路径规划实践经验。

5. 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6.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路径的概念。

(2)学生能运用算法思想解决路径规划问题。

(四年级语文教案)《最佳路径》教案三份

(四年级语文教案)《最佳路径》教案三份

《最佳路径》教案三份四年级语文教案《最佳路径》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读准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介绍,以“走进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开展综合活动。

情意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阅读课文1、2自然段,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阅读课文3——7自然段,了解相关资料,阅读同题文章,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

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格罗培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

)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6、最佳路径】(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滨、窄、踩,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调转(diào zhuǎ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最佳路径》教案设计谷永文镇平县高丘镇中心小学《最佳路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为什么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

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美国动画片大师沃尔特.迪斯尼)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

(展示迪斯尼乐园图片) 是的,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儿童的乐园,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在这里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不仅迪斯尼乐园令人瞩目,它的路径设计更让人叹为观止!3、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

【板书课题:14、最佳的路径】(最佳路径:就是最好的路线。

)二、设疑自探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条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是谁设计的?)2.出示自学提示:(1).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

(2).用自己的话复述道路的设计过程。

三、质疑再探,整体感知1. 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是感觉游人的选择而确定的。

2. 格罗培斯哈佛大学建筑师和设计研究生院院长,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和设计业务。

3. 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设计出来。

四、再读课文,解疑合探1、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

)2、指导朗读。

突出:40多年、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大伤脑筋、50多次、没有一次、更加焦躁。

3、读到这儿,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4、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从卖葡萄的老人那儿受到启发)5、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一路上卖葡萄的人很多,为什么格罗培斯会从一位老人那儿受到启发?许多园主是怎么做的,年迈无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呢?6、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7、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又是怎么做的?(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此时,大师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可读读5、6自然段)阅读第三段(5——6)步骤一: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小草长出来了,草地上被游人踩出宽窄不一的小道,宽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径就设计得宽些,窄的地方说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该设计得窄些,而没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着去设计路径了。

这些“优雅自然”的路径是游客自己走出来的,格罗培斯的设计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法,可见他设计的用心良苦。

这真是一种()的设计(齐读)五、拓展运用1.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这最佳路径不光是指被评为最佳,也指这种( )的,更是指让同学们学习格罗培斯这种在生活中( )的方法。

2.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最佳路径”的例子?六、课堂小结:所以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格罗培斯顺其自然,让游客们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脚步“设计”出了这条最佳路径。

使其成为经典之作,取得了巨大的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最佳路径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照足迹铺设道路尊重他人给人自由任其选择6 最佳路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第2小节,通过对语句的品读,感悟大师成功的基础。

3、创设情境,理解感悟课文,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

教学过程:一、复习1. 默写“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优雅,自然,最佳路径,格罗培斯。

”理解“漫山遍野;微不足道2. 能用这些词来简单说说课文的内容吗?二、学习2小节1.自由读第2小节,思考:是谁设计了最佳路径?文中怎样介绍格罗培斯的?2.“微不足道”是何意?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在文中是指什么?这说明什么?3.讨论交流3、师:大师看到这一切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返回了巴黎。

此时,大师受到的启发是什么呢?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板书:(给人自由,任其选择)四、阅读第三段,体会“最佳”1、师:此时,大师心里已经有了一盘好棋,他真不愧是“大师”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得到启示。

2. 齐读5-6小节,返回巴黎后他是怎么做的?找出大师的做法:1)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2)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板书: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照足迹,铺设道路)3.这条路有什么特点?(优雅自然)(便捷,以人为本)它是谁设计的?(游人的最佳选择;创造性地完成设计。

)4.比较体会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与法国葡萄园老太太卖葡萄有什么联系?【最佳路径】(1、格罗培斯追求完美,修改了50多次。

2、路是行人走出来的,优雅自然,方便快捷。

)【两者联系】都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大家,让大家去寻找最适合最佳的东西,都是顺其自然的,都包含着对人们的信任,尊重……(板书:尊重他人)5.小练习设计小路步骤一:撒下草种,提前开放。

步骤二:按照足迹,铺设道路。

这真是一种()的设计(齐读)6.读一读格罗培斯格言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选择顺其自然,也许是最佳选择。

——格罗培斯五.阅读第7小节,总结1.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或问:什么是最佳?)①.追求完美,先后修改50多次,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②.有宽有窄(实用)“优雅自然”(艺术性)③.保证方便,快捷。

④.设计理论不同寻常,给人以启迪。

所以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格罗培斯顺其自然,让游客们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脚步“设计”出了这条最佳路径。

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结合板书)2.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这最佳路径不光是指被评为最佳,也指这种( )的,更是指让同学们学习格罗培斯这种在生活中( )的方法。

2.当堂练说我们附近有一个林场,一条公路从林场穿过,过往的人比较喜欢在林场停车,购买摘放在路边的西瓜,他们都说这儿的西瓜最甜,最新鲜。

如果你是瓜地的主人,你还会如何再改进一下销售方法,让西瓜卖得更多。

(先说后做)《最佳路径》教学反思《最佳路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而大伤脑筋,无意中从老太太打理葡萄园的方法中,受到“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启示,从而设计出了世界最佳路径。

整篇课文叙事形象生动,语言简炼,人物丰满,言简意赅,韵味深长。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感悟人物特点。

“攻克过无数个难题”“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等的对比描写,“40多年的研究”“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他满意的”的列举数字,让大家感受到格罗培斯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人格魅力。

也为后文终于茅塞顿开设计出最佳路径埋下伏笔。

另外感悟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之间的联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在对老奶奶卖葡萄方式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游人你会买谁的葡萄?”学生纷纷说会买老奶奶的。

因为“无人看管”,我们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因为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因为“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以此让学生体会自己摘葡萄的乐趣。

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信任他人,给人自由的道理。

也为理解下文最佳路径的产生埋下了伏笔,让学生在下文的学习中可厚积薄发。

结尾,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的专家、评委,你能说出为什么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让学生明白因为格罗培斯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而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出人们踩出的路径幽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是最合理的路径。

体现了一种理念: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再研读格罗培斯的设计,引导学生们发现总结他这样设计路径与老太太的异曲同工之处:采用与众不同、顺其自然的方式,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他人,让大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也就顺其自然了。

二、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思: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抓词句,抓重点段深入体会等多种途径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学生都感受到了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之所以被评为最佳路径,是因为格罗培斯尊重了游人,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他的这种设计打破了常规,与众不同。

2、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课标中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所以,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努力挖掘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课教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最佳设计?格罗培斯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设计理念?格罗培斯获得成功的原因?教学中,我有意引到学生品读相关段落,让他们自己去读,在读中感悟,通过动手勾画,写下批注,全班交流等形式,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其他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抓住空白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谈启示。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你从格罗培斯那里得到哪些启示?说说你的见解?并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还存在哪些“最佳路径”的例子?使学生更好的感悟到这一做法的精妙所在。

从而揭示了蕴藏的巨大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