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区域自备电厂情况调查报告
电厂调研报告模板

电厂调研报告模板电厂调研报告模板一、调研背景和目的电厂调研是为了了解电厂的整体情况、运营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进一步发展和改善电厂提供依据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调研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包括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
2. 调研过程(1)确定调研目标和范围;(2)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3)组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4)整理调研结果;(5)撰写调研报告。
三、电厂概况1. 电厂基本信息(1)电厂名称、所在地区及地理位置;(2)电厂规模和装机容量;(3)电厂主要设备和技术参数;(4)电厂所属企业等。
2. 电厂运营状况(1)电厂运营时间和历史变迁;(2)电厂的发电方式和用电范围;(3)电厂的生产能力和出力情况;(4)电厂的燃料来源和燃烧技术。
四、电厂环保状况1. 排放情况(1)电厂大气排放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2)电厂水排放及废水处理情况;(3)电厂固体废弃物排放和处理情况。
2. 环保设施(1)电厂的除尘设备、脱硫设备、脱硝设备等治理设施;(2)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和排放达标情况;(3)电厂是否存在环境违规问题。
五、电厂运行问题及建议1. 运行问题(1)电厂设备的老化与维护问题;(2)电厂运行的效率与经济性问题;(3)电厂的安全与环境问题等。
2. 改善建议(1)维护和更新设备,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2)改善电厂的环保设施,减少排放物的污染;(3)优化电厂的能源利用,提高发电效能;(4)提高电厂的管理水平,加强安全和环保管理。
六、结论通过对电厂的调研,可以得出电厂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为改善电厂的运行和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促进电厂的可持续发展。
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

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西北地区风电资源情况,评估风电发展潜力,探讨风电发展的优势和挑战,为未来西北地区风电基地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对相关文献、报告进行资料梳理,了解西北地区风电产业的发展情况。
2. 实地考察:选择西北地区的某个具有代表性的风电基地,实地考察风电场和电站,了解运行情况和发展状况。
三、调研结果1. 西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西北地区地势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干燥,年平均风速较高。
根据文献调研数据显示,西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风电开发潜力。
2. 西北地区风电发展优势明显:西北地区风电为清洁能源,与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形成互补,可有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风电发电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西北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3. 西北地区风电发展面临挑战:由于风电场建设通常需要大面积土地,而西北地区以农牧业为主,土地利用受限;同时,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电力传输输送成本较高,可能会影响风电发电的经济效益。
4. 西北地区风电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了推动西北地区风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高风电技术水平,降低发电成本;加强电网建设,提升电力传输效率;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风电发展,鼓励投资者参与风电基地建设。
四、建议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西北地区风电资源的调查评估,精确把握风电开发潜力,为风电基地的规划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2. 实施风电技术创新计划,推动风电技术的进步,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3. 加大对电力传输线路的投资,提升电力输送效率,降低输电损耗。
4.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投资者参与风电基地的建设,提供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政策支持。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西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电力传输设施,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等措施,西北地区的风电基地建设仍然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北区域自备电厂情况调查报告

西北区域自备电厂情况调查报告西北区域自备电厂情况调查报告西北电监局李英华刘建邢明德近年来,西北区域企业自备电厂发展迅速,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自备电厂立项建设和运行管理失序,也对电力行业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详细了解西北区域自备电厂的发展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引导和规范西北地区自备电厂健康发展思路,促进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们于2009年开始对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自备电厂情况进行了调查。
内容包括自备电厂基本情况、发电及缴费情况、能耗和排放情况、成本和核算情况、人员状况和辅助服务情况等六个方面。
从调查情况看,随着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高耗能行业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拉动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随着高耗能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政府普遍把企业建自备电厂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由于自备电厂规避了多项义务和费用,用电费用相对较低,高耗能企业建设自备电厂的积极性也持续升温,这已经对西北地区电力工业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调查发现,除个别新建大机组外,多数自备电厂存在资源消耗大、能源转换效率低、污染排放高、管理不规范、人员不稳定,安全生产隐患多等问题。
另外,自备电厂也基本不提供辅助服务,仅以缴纳备容费的方式补偿电力系统对其提供的备用服务,大部分自备电厂免费享用了公用电厂和电网的多项服务。
特别是与同行业内其它没有自备电厂企业比较,低电费成本利益巨大,诱导了企业自备电厂无序和过度发展,破坏了电力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调查还发现,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的直接交易不畅,也是迫使用户选择建设自备电厂的重要原因。
因此,应抓紧研究如何进一步规范自备电厂的管理、如何促进自备电厂节能减排、自备电厂与公用电厂、电网的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保证公平竞争等紧迫问题。
电厂实践调研报告

电厂实践调研报告电厂实践调研报告一、问题背景电厂是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电厂在能源的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厂的实际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电厂的环境污染控制、能源效率以及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二、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电厂,了解电厂的运营情况,探索电厂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内容1. 环境污染控制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电厂作为能源生产的重要场所,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电厂应该加强对废气和废水的治理工作,采取先进的治理技术,提高排放的处理效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能源效率提升电厂是能源的生产和消耗者,提高能源效率对于电厂的节能降耗非常重要。
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电厂在供电和输电过程中存在能源损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电厂应该加强能源管理工作,提高供电和输电的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3. 再生能源利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部分电厂在能源生产中并未充分利用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是绿色能源的重要来源,对于电厂而言,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电厂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再生能源技术,提高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
四、调研结果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电厂的环境污染控制、能源效率和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部分电厂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废气和废水处理效果较差等。
能源效率方面,部分电厂存在能源损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在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电厂仍需要加大推广和应用再生能源技术的力度。
五、解决方案1. 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电厂应该加强废气和废水的治理工作,提高排放的处理效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如湿法脱硫和脱硝技术等。
2. 能源效率提升方面,电厂应该加强能源管理工作,提高供电和输电的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

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们此次调研西北地区的风电基地,主要是为了了解西北地区风力资源的状况,以及风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为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与相关人员的交流来进行调研。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参观了西北地区的几个大型风电基地,了解了基地的风力资源、风力发电机的安装情况以及电网接入情况。
此外,我们还与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风电基地的建设过程、运维管理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三、调研结论1. 西北地区具有丰富的风力资源,特别是在山区和沿海地区,风力资源更加丰富。
这为风电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西北地区的风能利用率较高,平均每年可利用时间超过2000小时。
这意味着风电基地的发电效率较高。
3. 目前西北地区的风电基地建设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
这些地区在风力资源和电网接入方面具备优势。
4. 风电基地的规模较大,大部分基地都装备有数十台甚至上百台风力发电机。
这些风力发电机一般分布在广阔的土地上,形成风电场景。
5. 目前的风电基地运营管理较为规范,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负责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维护。
基地采用定期检修和故障处理的方式,保证发电机的正常运行。
6. 西北地区的风电基地未来发展规划较为明确,计划逐步扩大基地的规模,并进行技术改进,提高发电效率。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深入开展西北地区风力资源调查和评估,为风电基地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2. 继续加大对西北地区风电基地的投资力度,扩大基地规模,提高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
3. 加强风电基地的运维管理,加大对风力发电机的检修和维护力度,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加强风电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
5. 加强风电基地与电网的连接,加大对电网接入设施的投资,确保风电基地的稳定运行。
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

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
《西北风电基地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解西北地区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风电基地建设和发展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西北风电基地的调研活动。
二、调研内容
1. 风能资源调查:我们首先对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风电基地建设。
2. 风电基地建设情况:我们对已建成和在建的西北风电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基地的规模、风机数量、发电量等关键信息。
3. 发展现状分析:通过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风电基地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4. 前景展望:结合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对西北风电基地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些展望和建议,旨在促进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具有发展风电产业的巨大潜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基地规划不合理、技术水平有限等,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建议政府加大对西北风电基地的投入和支持,优化基地规划,提高技术水平,加快风电产业的发展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展望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地区的风电产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厂生产调研报告

电厂生产调研报告【电厂生产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电厂的生产情况,包括发电设备、能源来源、产能利用率等相关信息,为进一步合理规划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地区一家大型电厂作为研究对象。
该电厂是综合能源供应商,提供电力、热力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通过参观电厂的生产现场,了解电厂的运行状态和生产流程。
2. 面谈法:与电厂负责人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详细的生产情况。
3. 资料收集:收集电厂的运营数据、电力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等资料,以便对电厂进行综合分析。
四、调研结果1. 发电设备情况该电厂主要采用燃煤发电方式,拥有多台大型锅炉和蒸汽轮机发电机组。
此外,电厂还配备了一台燃气轮机作为备用发电设备。
这些设备的运行状况良好,能够稳定供应电力。
2. 能源来源该电厂主要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燃料,获得稳定供应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环境压力。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电厂正在积极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增加使用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3. 产能利用率经统计,该电厂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80%,属于较高水平。
这得益于电厂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调度和运行监控,提高了生产效率。
4. 环保措施该电厂注重环保,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包括烟气脱硫、除尘和脱硝等。
此外,电厂还配备了废气热能回收设备,将余热利用起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调研结论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电厂的发电设备运行状况良好,能够满足需求,但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减少煤炭的使用。
2. 该电厂的产能利用率较高,可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增加供应能力。
3. 该电厂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可以持续改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建议与改进措施1. 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加大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减少燃煤发电比例,降低环境压力。
2. 提高产能利用率:优化设备的运行调度,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自备电厂自查情况汇报总结

自备电厂自查情况汇报总结自备电厂是指由用户自行投资建设、自行运营的电力生产设施,其建设和运行对于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自备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对自备电厂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进行汇报总结如下:一、设备运行情况。
自查中我们对自备电厂的发电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发电机组、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各项设备的运行情况。
经过检查,所有设备运行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安全生产情况。
安全生产是自备电厂运行的重中之重,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自查中我们对自备电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包括用电安全、设备运行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环境保护情况。
作为自备电厂,环境保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查中我们对自备电厂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废气排放、废水处理、噪音控制等方面。
经过检查,我们发现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立即进行了整改,并加强了环境监测工作,确保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运行维护情况。
自查中我们对自备电厂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设备维护、设备检修、运行记录等方面。
经过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些设备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我们立即进行了设备维护和检修,并加强了运行记录的完善,确保了自备电厂的正常运行。
五、管理运营情况。
自查中我们对自备电厂的管理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
经过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立即进行了整改,并加强了管理规范的执行,确保了自备电厂的良好运营。
总结,通过本次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自备电厂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和加强了相关工作,确保了自备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我们将继续加强自备电厂的管理和运营工作,确保自备电厂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区域自备电厂情况调查报告西北电监局李英华刘建邢明德近年来,西北区域企业自备电厂发展迅速,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自备电厂立项建设和运行管理失序,也对电力行业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详细了解西北区域自备电厂的发展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引导和规范西北地区自备电厂健康发展思路,促进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们于2009年开始对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自备电厂情况进行了调查。
内容包括自备电厂基本情况、发电及缴费情况、能耗和排放情况、成本和核算情况、人员状况和辅助服务情况等六个方面。
从调查情况看,随着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高耗能行业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拉动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随着高耗能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政府普遍把企业建自备电厂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由于自备电厂规避了多项义务和费用,用电费用相对较低,高耗能企业建设自备电厂的积极性也持续升温,这已经对西北地区电力工业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调查发现,除个别新建大机组外,多数自备电厂存在资源消耗大、能源转换效率低、污染排放高、管理不规范、人员不稳定,安全生产隐患多等问题。
另外,自备电厂也基本不提供辅助服务,仅以缴纳备容费的方式补偿电力系统对其提供的备用服务,大部分自备电厂免费享用了公用电厂和电网的多项服务。
特别是与同行业内其它没有自备电厂企业比较,低电费成本利益巨大,诱导了企业自备电厂无序和过度发展,破坏了电力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调查还发现,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的直接交易不畅,也是迫使用户选择建设自备电厂的重要原因。
因此,应抓紧研究如何进一步规范自备电厂的管理、如何促进自备电厂节能减排、自备电厂与公用电厂、电网的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保证公平竞争等紧迫问题。
一、西北区域企业自备电厂总体情况我国企业自备电厂兴起于二十世纪50年代,是特定时期电力供应短缺的伴生物。
出于对电力的较大需求、自身生产工艺的要求、资源综合利用以及降低企业成本压力等,高耗能企业纷纷建设企业自备电厂。
在电力供应短缺时期,客观上对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满足高耗能企业的电力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备电厂的建设满足了高耗能行业的电力供应需求和降低成本的需要,高耗能企业自备电厂出现加速建设态势。
但在资源优化配置、节能减排、公平竞争以及电网安全运行方面,也带来不利影响。
截止2008年底,西北区域共有自备电厂103个,装机容量为584.99万千瓦,占西北区域同期总装机容量5750.6万千瓦的10.2%。
其中单个自备电厂装机容量在2万千瓦及以下的有64个,占总数的60.8%;最小装机容量0.048万千瓦,最大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平均装机5.7万千瓦。
近年来最大装机容量有增加的趋势,西北地区自备电厂单机最大容量目前已达30万千瓦。
自备电厂2008年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为6065小时,最高发电利用小时数为8430小时;在报送数据的自备电厂中,供电煤耗平均为629.07g/kWh。
自备电厂人员人数最多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分公司水电厂,总人数是1153人。
其中:管理人员102人,生产人员1051人;本科学历128人,大专60人,中专12人。
人数最少是陕西咸阳三五三○印染厂热电厂,总人数是11人。
其中:管理人员2人,生产人员9人。
装机容量最大的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装机容量是三台30万千瓦机组,总人数是450人。
其中:管理人员50人,生产人员400人。
研究生4人,本科58人,大专201人,中专138人(自备电厂的详细情况略)。
企业自备电厂情况调查统计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北地区自备电厂数量(个)26721751103最大装机容量(万kW)7.49072.5303090最小装机容量(万kW)0.150.6 1.650.40.0480.048供电煤耗(g/kWh)662589468497782629.07总装机容量(万kW)48.74188.174.1584.3189.7584.99系统总装机容量(万kW)1565.51528.7781.8835.61038.85750.6 2008年发电量(亿KWh)25.9895.8345.9741.8183.69293.27占总装机比例(%) 3.1112.39.4810.0918.2610.17年平均利用小时数644861637500600053376065平均发电成本(元/KWh)0.3230.2920.3360.2860.2780.297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吨)5671045602208921766479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吨)6983002365102915086602烟尘年排放量(吨)17296514419773473605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万吨)88.9474.313.534.3356.45267.52 2008年西北区域电力系统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千瓦时、元/千千瓦时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北08年平均利用小时数523756265329512051065380比07年同期相比-490-538-499-560+76-649火电发电量589.97424.29102.36431.8352.71901.12购电价297.59248.8199.89252.1240.14233.78购火电价299.73260.98162.69248.53234.02259.88售电价431.03377.75311.53388.71412.59390.56购售差价114.04113.01104.75123.98157.8527.08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煤耗高、污染大,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自备电厂大部分为燃煤机组,有少量余热发电、矸石发电,极少量燃气发电。
自备电厂使用老旧机组、二手机组现象较多,设备落后、能耗高、污染大。
安装脱硫、废水处理设施等环保设备的比例很低,或虽安装但未实际投运,除尘效率也远低于公用电厂,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单位排放量都比较高。
很多热电联产、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型自备电厂也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条件。
自备电厂是造成当地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电煤耗高也是导致这几个省区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北区域的自备电厂61%的总装机容量在2万千瓦以下,单机容量在5MW以下的所占比例更高。
从所报数据看,供电煤耗平均在629.07g/kWh以上,新疆地区的自备电厂供电煤耗更高达782g/kWh。
2008年五大发电集团在西北区域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为345g/kWh。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自备电厂发电标准煤耗比所在省区平均发电煤耗分别高出78%、81%、32%、65%和84%。
西北区域自备电厂2008年发电量为293.27亿千瓦时,按自备电厂平均供电煤耗629.07g/kWh计算,需耗标煤1846.72万吨;如果由五大发电集团替代发电,只需耗标煤1011.78万吨,可节约标煤834.94万吨。
同时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6万吨,减少氮化物排放6.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20.94万吨,节能减排效果将非常明显。
自备电厂抽取地下水的情况较为普遍。
机组耗水指标在1立方米/秒·百万千瓦,远高于60万千瓦空冷机组0.18立方米/秒·百万千瓦的指标,且大部分电厂未取得水利部门的取水批复。
除个别新建大容量、高参数机组(300MW)的自备电厂外,几乎所有自备电厂的废水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没有进行任何的处理,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当地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与公用电厂相比有巨大的差距。
企业自备电厂的过度发展是产能低水平循环,不利于产能结构的升级与“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相悖,与当前世界所倡导的“低碳经济”不相适应。
2、给电网运行带来安全隐患企业自备电厂管理、运行、维护水平普遍低于公用电厂,运行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且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才缺失。
机组服役时间长、设备带病运行多,可靠性差、故障率高、非计划停运次数较多。
近年来,自备电厂已经成为西北区域电力系统故障和非停的一个重要原因,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
自备电厂执行调度指令不够严格,电网调度计划执行偏差较大,存在拖延执行、执行不到位或者不执行现象。
自备电厂配合调峰、调压、调频的积极性不高,机网协调难度较大,甚至影响电网事故处理的顺利进行。
大部分自备电厂没有应急措施,把电网作为依靠,厂网互动的意识不强,对其自身的安全运行也带来巨大风险。
和公用发电厂相比,自备电厂职工素质存在很大差距。
初级工及以下人员比例为40.97%,运行人员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许多运行人员未经过正规的岗位培训,甚至缺乏电厂运行维护最基本的技能。
部分自备电厂的人员和主业人员统一管理,自备电厂仅是主业的一个部门,人员相互之间流动频繁,造成人员不稳定,技术水平低,安全隐患较大。
3、自备电厂与公用电厂在发电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竞争西北地区高能耗高污染的自备电厂平均利用小时数较高效低排放的公用电高出685小时,使发电市场的公平性遭到破坏。
节能发电调度难以公平有效实施。
根据统计,只有27.84%的自备电厂缴纳各项基金及附加费,21.65%的自备电厂缴纳系统备用容量费,大部分自备电厂基本上不缴纳相关费用。
缴纳的系统备容费标准也偏低,而且不提供辅助服务,也不承担接入系统费用。
国家出台的上大压小政策,在西北区域基本上是在五大发电集团以及地方电投为主的公用电厂层面进行,涉及自备电厂的非常少。
甚至公用电厂中淘汰的较大机组,还被一些企业改头换面成为自备机组重新用于发电。
这些不公平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市场的推进。
4、与行业内无自备电厂企业存在不公平竞争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在其行业内装备落后,属于淘汰或限制设备,但由于其获得相对较低的电费成本而竞争能力增强,而且,其电费成本低并不是由于其煤耗、物耗低,运行水平高形成的,而是规避许多义务和费用带来的。
以陕西某一企业自备电厂数据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发电单位成本为0.323元/千瓦时,加上向电网缴纳的系统备容费20元/千瓦·月,折合到电量电费是每千瓦时0.03元。
综合单位成本是0.353元/千瓦时。
按其最大负荷40万千瓦,容量电费按最大需量31元/千瓦·月,折合到电量电费是每千瓦时0.0496元。
以目录电价0.466元计算,该企业从电网购电的综合用网电费为0.516元/千瓦时,二者的差值高达0.163元/千瓦时,这个差价是由于没有包括基金和附加、电网输配电费用、并网考核及辅助服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