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试题1、名著阅读(2分)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著阅读。
(5分)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以上语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姓名是什么?其中“他”是指谁?从语段内容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著阅读。
(3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别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
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及答案(word文字版)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
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访谈和对话,搜集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面貌。
D.《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2、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3、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这部著作真实记录了斯诺从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C.《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D.《红星照耀中国》写道: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日,红军进入了陕西西北的富庶的毛儿盖地区,同四方面军和松潘苏区会合。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习题训练含答案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习题训练含答案一、名著阅读。
(3分)当他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百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
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
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文中“他”是_______(人名)。
(1分)(2)从文段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或精神?(2分)(1)《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2)爱护士兵,平易近人;生机勃勃,热爱生命;生活朴素,温文尔雅。
(写出两点即可)二、点赞“红星”,品评人物形象。
(4分)“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①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红星”人物的姓名。
(2分)【甲】“红星”1:___________ 【乙】“红星”2:___________②从以上“红星”人物中选一位,结合原著中该人物事迹品评人物形象。
(2分)(2)(4分)①(2分)【甲】毛泽东【乙】周恩来【评分标准:每空1分】②(2分)示例:【甲】毛泽东,他的财物只有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同每个人一样,在退学后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坚持自学,研读群书,由此可以看出他生活俭朴、勤奋好学等品质。
【乙】周恩来,第一次与作者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他规划采访行程,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体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热心周到的品格。
【评分标准:事迹1分,评价1分。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____国记者__________。
(美、埃德加·斯诺)2、《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_____。
(《西行漫记》)3、《红星照耀中国》中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4、《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事实说话)5、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
他判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6、《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白求恩)7、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也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它是__________________。
(《红星照耀中国》)8、斯诺对_____________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9、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招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如毛泽东头戴_________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八角帽)10、《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是____(国家)著名记者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_________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 1936)1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答案和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答案和答案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谁?A. 埃德加·斯诺B. 乔治·奥威尔C. 赫尔曼·沃克D. 欧内斯特·海明威答案:A2. 该书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6年B. 1937年C. 1938年D. 1949年答案:B3. 书中描述的是哪个国家的情况?A. 美国B. 苏联C. 中国D. 英国答案:C4. 作者在书中主要关注的是哪个时期的中国?A. 清朝末期B. 民国初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5. 书中提到的“红星”指的是什么?A. 一颗真正的星星B. 中国共产党的象征C. 红军的旗帜D. 一种革命精神答案:B二、填空题6.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________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答案:外国记者7. 书中记录了作者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________的深入交谈。
答案:毛泽东8. 作者通过亲身体验,揭示了________的艰苦生活和坚定信念。
答案:中国红军9. 该书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了解________的重要文献之一。
答案:中国共产党10. 书中对________的描写,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
答案:中国革命三、简答题1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贡献。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入采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艰苦生活、坚定信念以及革命精神。
该书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革命的误解和偏见,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对促进中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2. 描述一下《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中国革命的观察和感受。
答案: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热情和坚定信念。
他看到了在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士兵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及答案(word文字版)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
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访谈和对话,搜集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C.《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面貌。
D.《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2、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3、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A.这部著作真实记录了斯诺从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C.《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D.《红星照耀中国》写道: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日,红军进入了陕西西北的富庶的毛儿盖地区,同四方面军和松潘苏区会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国人()(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体裁)作品。
这部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请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构有章回体结构的样式,本书一共由()篇构成,其中记述事迹的一篇是《》,周恩来的事迹主要在《》里叙述。
4《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事中,作者使用第()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
6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①()②对中国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8红军正式定名是在1928年,它的全称是(),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9陕北的“白色战士”,除了站岗放哨、参加战斗以外,还喜欢进行()、()、()等业余活动。
10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和()。
选择题1“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实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大概报导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怀着对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很多问题进行探寻的愿望,斯诺踏上了寻求令人满意的答案之路。
八上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八上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练习参考答案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2.时间3.朱德4.江西瑞金5.重新分配土地6.西安事变7.敌疲我打8.中国工农红军9.鲁迅宋庆龄10.根据斯诺的采访路线,补全下图。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解析】“作品态度不褒不贬”表述有误,作品含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2.(×)【解析】该作品没有体现“及时性”。
3.(√)4.(×)【解析】“鄂豫皖根据地”表述有误,应该是“西北根据地”。
5.(×)【解析】“红色窑工”是徐海东,“教育委员”是徐特立。
6.(√)7.(×)【解析】这些都是朱德的经历。
8.(×)【解析】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只有极少部分是商人。
9.(×)【解析】表述夸大,《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记述作者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虽然第1次向世界介绍了长征,但并没有“全方位记录”。
10.(√)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D2.A【解答】根据原著“我们在黎明之前离开西安府,那一度是“金城汤池”的高大木头城门在我们的军事通行证魔力前面霍地打了开来,拖着门上的链条铛铛作响。
在熹微的晨光中,军用大卡车隆隆驶过飞机场,当时每天都有飞机从那个机场起飞,到红军防线上空去侦察和轰炸。
”可知,“红色的大门”是指“红军与国民党的分界线”。
3.A【解析】A选项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B选项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选项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分别发生在1937年和1938年;D选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发生在1936年12月。
4.B【解答】ACD.正确。
B.有误,作者这样评价周恩来:“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
一、《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二、《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概括:
本书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
情况。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
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四、《红星照耀中国》共12篇,附篇目: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五、阅读下列材料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
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
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
请回答: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
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
六、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
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七、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
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八、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
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
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
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九、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
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十、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 张学良, 杨虎城两位将军,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发动' 兵谏' ,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
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
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
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
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十一、
《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
答:(1)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彭德怀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
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
红军的宣传品。
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
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
的性格特点。
(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
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十二、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徐海东等。
十三、“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
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
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十四、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
惑的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
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他是(毛泽东),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
海罢工、(八一起义),
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
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中。
十五、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唱歌花
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