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试题
红星照耀中国相关试题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二一、填空题:1.大家知道,在1931年之前还是受人爱戴、为人慷慨、有现代化思想、能打高尔夫球、却又喜好赌博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军阀独裁者。
2.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的首级,可是在这位共产党员将领的司令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3.李长林说,贺龙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
用李长林的话来评价贺龙的口才就是“”。
4.共产党相信,1927年以来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论点,那就是:,对内不实行土地政策,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族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5.1930年年底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对红军的第一次围剿。
红军巧妙地运用战术,迎击并克服了第一次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6.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奴隶、、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7.红军不论到哪里,他们都毫无疑问地根本改变了、、中农以及所有“贫苦”成分的处境。
8.据毛泽东说,到1933年9月,江西苏区共有1423个“产销”合作,都是为人民所有,由管理。
9.平江起义两年以后,积聚了一支约有八千个兄弟的“铁军”,这就是红军五团。
10.徐海东给我的印象是我所采访到的共产党领袖中“”最强的一个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是如此。
11.读过《四大马》这部分内容,我们知道,在青海、宁夏和甘肃北部这个地区里,权利由一家姓马的回民将领家庭分享——马鸿逵、、、马步青。
12.朱德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13.同许多念念不忘共产国际魔怪的人的看法相反,即使在红区里,大概也是精神上的和思想上的影响大于直接参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展。
14.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了的消息后,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并派共产党的代表团赶赴西安。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试题1、名著阅读(2分)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著阅读。
(5分)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以上语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姓名是什么?其中“他”是指谁?从语段内容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著阅读。
(3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别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
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我国_练习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一、选择题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D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D )1936A、51周年B、61周年C、71周年D、81周年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答案和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答案和答案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是谁?A. 埃德加·斯诺B. 乔治·奥威尔C. 赫尔曼·沃克D. 欧内斯特·海明威答案:A2. 该书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6年B. 1937年C. 1938年D. 1949年答案:B3. 书中描述的是哪个国家的情况?A. 美国B. 苏联C. 中国D. 英国答案:C4. 作者在书中主要关注的是哪个时期的中国?A. 清朝末期B. 民国初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5. 书中提到的“红星”指的是什么?A. 一颗真正的星星B. 中国共产党的象征C. 红军的旗帜D. 一种革命精神答案:B二、填空题6.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________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答案:外国记者7. 书中记录了作者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________的深入交谈。
答案:毛泽东8. 作者通过亲身体验,揭示了________的艰苦生活和坚定信念。
答案:中国红军9. 该书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了解________的重要文献之一。
答案:中国共产党10. 书中对________的描写,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
答案:中国革命三、简答题1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贡献。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入采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艰苦生活、坚定信念以及革命精神。
该书打破了西方对中国革命的误解和偏见,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支持,对促进中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2. 描述一下《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中国革命的观察和感受。
答案: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热情和坚定信念。
他看到了在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士兵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必考题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试题一、填空题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 《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 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4.斯诺于1936年6月到苏区临时首都(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采访了毛泽东并搜集到有关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后约20天后斯诺一行到达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预旺堡)( 今宁夏同心县)受到红军的热烈欢迎。
(彭德怀)、聂荣臻、左权等人在一个场院上为他们举行了欢迎大会。
5. 斯诺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1972年2 月15日因病在日内瓦逝世。
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6.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该书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
1938 年2月在上海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7.“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斯诺)。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及答案试题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卷及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根据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积累,完成下表。
2.填空我一边和他谈着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
但相当准确。
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
这使我感到惊讶。
选文中“他”是_____,请列举与“他”有关的主要事件(写一件即可)___________。
3.名著导读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
A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A,”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该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A”_________(填人物名字)。
4.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
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战争与和平”)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
“他们”在书中表现出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5.《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国人_____(作者)写的,曾易名为《_____》。
6.填空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 埃德加·斯诺B. 亨利·卢斯C. 乔治·奥威尔D.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2. 该书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6年B. 1937年C. 1938年D. 1939年3. 书中描述的“红星”指的是什么?A. 红军B. 红星二锅头C. 红星电影院D. 红星农场二、填空题4. 《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_(国家)记者_________(人名)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采访记录。
5. 该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展示了_________(事件)的真实面貌。
三、简答题6.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
四、论述题7. 论述《红星照耀中国》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A二、填空题4. 美国埃德加·斯诺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土地革命三、简答题6.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在于,它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打破了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和歪曲,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提高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7. 《红星照耀中国》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提供了一个客观、真实的视角,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和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其次,书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访谈和描述,增加了外界对中国革命领导人的了解和认同;再次,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生动叙述,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最后,该书的出版和传播,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世界革命形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前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前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埃德加·斯诺C. 巴金D. 老舍答案:B2. 埃德加·斯诺访问中国的时间是?A. 1929年B. 1936年C. 1945年D. 1950年答案:B3.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首次见到的红军领导人是谁?A. 毛泽东B. 周恩来C. 朱德D. 刘少奇答案:A二、填空题1.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______时期的历史纪实作品。
答案:红军长征2. 埃德加·斯诺在书中描述了______的艰苦生活和革命斗争。
答案:中国红军3.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提到了红军的许多英雄事迹,其中包括______。
答案:长征三、简答题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红军的印象。
答案: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红军的印象是他们纪律严明、生活简朴、对革命事业充满热情和信念。
他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揭示了红军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斗争的精神。
2. 描述一下《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红军长征的背景。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红军长征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
长征历时两年,行程约25000里,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远征。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影响。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纪实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中国红军的革命历程,而且通过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革命、支持中国革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后来的革命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照耀中国》小测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总分:50)
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在《同红色农民谈话》中,如果把那个“老头”的所有家产买去需要元,他每年所要付的租金和税要元。
,10 ,100 ,40 ,40
()2、在《苏区工业》中,给养委员用博得了“我”的欢心。
A.咖啡
B.肥皂
C.相机
D.篮球
()3、红军不叫“”,而称自己为“”。
A.军人,士兵
B.士兵,红军
C.军人,战士
D.士兵,战士
()4、彭德怀的家庭是。
A.地主
B.富农
C.佃农
D.贫农
()5、“我”从一个红军军官那里“没收”来了。
A.一匹马
B.五十袋面粉
C.十卷相机胶带
D.一把自动步枪
()6、国民党军人一共杀害了“徐”家人。
A.五百八十
B.三十八
C.六十六
D.一百三十二
()7、《“红小鬼”》中,第一个小鬼岁,参加红军年。
,8 ,4 ,3 ,6
()8、朱德在考过科举。
()9、“我”带的,演变成了腐化的影响。
A.色子
B.棋盘
C.扑克牌
D.转盘
()10、“外国智囊”是。
A.詹姆斯·邦德
B.李德
C.威尔·什克
D.丹尼尔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傅厌恶地对我说:“你相信吗?那个老头是这里的(职位),但他仍要!这个村子需要加强教育工作。
”
12、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的首级,可是在这位共产党员将领的司令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13、西北苏区占地面积相当于,它的全部运算当时只有每月,但将近
是用来维持武装部队的。
14、1930年年底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对红军的围剿。
红军巧妙地运用战术,迎击并克服了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15、作者第一次见他是在1929年的沈阳,当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后来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着名的“”,他是。
三、简答题(共20分)
16、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5分)
17、“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写的是谁?他的别称是什么?被悬赏多少元?(3分)
18、“四大马”是哪些人?(2分)
19、“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象铁打的一样”这写的是谁?请说出他的主要特点。
(5分)
20、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5分)
答案
选择
1.D
填空
11、贫民会主席,鸦片 12、周恩来 13、英国,三十二万美元,百分之六十 14、第一次,运动 15、西安事变,张学良
简答
16、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17、①徐海东②红色窑工③十万元
18、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
19、朱德,①朱德是一个天性温和,平铸近人,爱惜部下的人。
他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与他们一起娱乐、运动。
②他是一个朴实热情和吃苦耐劳的人。
在伙食奇差的条件下他从不叫苦,闲时就帮助农民种庄稼。
③他是一个喜欢运动、好学、精力充沛的人。
他给自己订详细的读书计划,喜欢打兵乓球、篮球。
20、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