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
红星照耀我国_练习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一、选择题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D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D )1936A、51周年B、61周年C、71周年D、81周年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最喜欢(敬佩)的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著阅读。
(4 分)材料1: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一一胡愈之材料2: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
”2、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3、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
4、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一,;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5、《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______周年。
6、《红星照耀全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7、《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国家)著名记者__ 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8、红军长征一共爬过座山脉,渡过24 条河流,经过个省份,占领过62 座大小城市,突破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9、大家知道,在1931年之前还是受人爱戴、为人慷慨、有现代化思想、能打高尔夫球、却又喜好赌博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军阀独裁者。
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11、李长林说,贺龙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
用李长林的话来评价贺龙的口才就是“”。
12、共产党相信,1927年以来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论点,那就是:,对内不实行土地政策,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族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国人()(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体裁)作品。
这部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请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构有章回体结构的样式,本书一共由()篇构成,其中记述事迹的一篇是《》,周恩来的事迹主要在《》里叙述。
4《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事中,作者使用第()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
6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①()②对中国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8红军正式定名是在1928年,它的全称是(),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9陕北的“白色战士”,除了站岗放哨、参加战斗以外,还喜欢进行()、()、()等业余活动。
10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和()。
选择题1“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实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大概报导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怀着对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很多问题进行探寻的愿望,斯诺踏上了寻求令人满意的答案之路。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

15、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 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 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
16、简述《西行漫记》畅销的原因?
第一:《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 的作品,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真实是 他畅销不衰富有魅力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红星照耀中国》 练习题
3、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 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 恨之入骨的人; 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 体像铁打的。
的红色窑工的 ( 徐海东 ) ,人生五十始的 教育委员( 徐特立 ) ,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
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唱歌花费太多时
间的电气专家 ( 朱作其 ) ,参加二万五千里长
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
军战士 ( 老李 )。
11、《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 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 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 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 ,抢先到达 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 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 活泼、天真的个性。
人教版新初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一)(考察范围:一~六章)1、《红星照耀中国》原名《》,作者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第一站是,在这里斯诺首先见到了将军,后又拜访了主席,在王牧师(王先生)的帮助下,准备坐的飞机去延安,后改坐汽车到延安。
2、在,斯诺见到了周恩来,他会三个国家的语言。
3、在,斯诺见到了毛主席。
斯诺采访毛泽东时,负责翻译的人是。
斯诺发现毛主席对于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
毛主席认为英国工党领袖是个“汉奸”,相信是个反法西斯者,中国可以跟这样的人合作。
4、毛泽东认为打败日本需要三个条利:、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被日本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5、在长沙,毛泽东开始想报考警察学堂,后想报考制造肥皂的学堂,因为这个学堂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有津贴,但他考取得第一个学堂是,因为上课都用英语,毛泽东不懂英语,只好退学又报考了省立第一中学,因为又退学了。
最终毛泽东进了,在这里,给他影响最深的教员是。
6、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时,杨昌济介绍他认识了,找到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
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三本重要的书了《》《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7、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而言,可以归结为孙中山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是——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第二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的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
8、共产党认为1927年以来的10年历史充分证明:对外不实行,对内不实行,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9、国民党九年反共战争的结果就是第一次围剿满洲落入日本手中,第二次围剿遭到日本侵犯,第三次围剿放弃了热河,第四次围剿失去了冀东,第五次围剿冀、察的主权又受到很大的损失。
10、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们。
11、共产党在西北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政策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苛捐杂税、,其中重新分配土地是共产党政策中一个根本要素。
答案;1、西行漫记,北京,西安府,杨虎城,邵力子主席,张学良2、安塞,英法俄3、保安,吴亮平,罗斯福4、中国结成抗日统一战线5、公立高级商业学校。
人教版新初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难度值:★★★★☆《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一)(考察范围:一~六章)1、《红星照耀中国》原名《》,作者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第一站是,在这里斯诺首先见到了将军,后又拜访了主席,在王牧师(王先生)的帮助下,准备坐的飞机去延安,后改坐汽车到延安。
2、在,斯诺见到了周恩来,他会三个国家的语言。
3、在,斯诺见到了毛主席。
斯诺采访毛泽东时,负责翻译的人是。
斯诺发现毛主席对于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
毛主席认为英国工党领袖是个“汉奸”,相信是个反法西斯者,中国可以跟这样的人合作。
4、毛泽东认为打败日本需要三个条利:、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被日本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5、在长沙,毛泽东开始想报考警察学堂,后想报考制造肥皂的学堂,因为这个学堂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有津贴,但他考取得第一个学堂是,因为上课都用英语,毛泽东不懂英语,只好退学又报考了省立第一中学,因为又退学了。
最终毛泽东进了,在这里,给他影响最深的教员是。
6、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时,杨昌济介绍他认识了,找到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
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三本重要的书了《》《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7、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而言,可以归结为孙中山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是——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第二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的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
8、共产党认为1927年以来的10年历史充分证明:对外不实行,对内不实行,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9、国民党九年反共战争的结果就是第一次围剿满洲落入日本手中,第二次围剿遭到日本侵犯,第三次围剿放弃了热河,第四次围剿失去了冀东,第五次围剿冀、察的主权又受到很大的损失。
10、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们。
11、共产党在西北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政策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苛捐杂税、,其中重新分配土地是共产党政策中一个根本要素。
1。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而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和答案,来探讨红星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一、选择题1. 中国红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a) 革命斗争的象征b) 社会主义的象征c) 民族团结的象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红星在中国的历史中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朝c) 汉朝d) 辛亥革命时期答案:d) 辛亥革命时期3.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哪些不同的象征意义?a) 祥瑞和吉祥的象征b) 勇敢和坚定的象征c) 爱国和民族自豪的象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1. 红星最早作为中国的象征出现在______时期。
答案:辛亥革命时期2.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祥瑞和______的象征意义。
答案:吉祥3. 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勇敢,坚定三、解答题1. 红星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答案:红星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之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政党,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红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标志,代表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红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哪些象征意义?答案: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
首先,红星象征着祥瑞和吉祥,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其次,红星也象征着勇敢和坚定,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坚定信念。
此外,红星还象征着爱国和民族自豪,代表着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
红星的多重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和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红星的起源和象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
一、填空题:
1.大家知道,在1931年之前还是受人爱戴、为人慷慨、有现代化思想、能打高尔夫球、却又喜好赌博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军阀独裁者。
2.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 ( )的首级,可是在这位共产党员将领的司令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3.李长林说,贺龙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
用李长林的话来评价贺龙的口才就是“”。
4.共产党相信,1927年以来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论点,那就是:,对内不实行土地政策,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族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5.1930年年底国民党政府开始了对红军的第一次围剿。
红军巧妙地运用
战术,迎击并克服了第一次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6.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奴隶、、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7.红军不论到哪里,他们都毫无疑问地根本改变了、、中农以及所有“贫苦”成分的处境。
8.据毛泽东说,到1933年9月,江西苏区共有1423个“产销”合作,都是为人民所有,由管理。
9.平江起义两年以后,积聚了一支约有八千个兄弟的“铁军”,这就是红军五团。
10.徐海东给我的印象是我所采访到的共产党领袖中“”最强的一个人——不论在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和背景上都是如此。
11.读过《四大马》这部分内容,我们知道,在青海、宁夏和甘肃北部这个地区里,权利由一家姓马的回民将领家庭分享——马鸿逵、、、马步青。
12.朱德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13.同许多念念不忘共产国际魔怪的人的看法相反,即使在红区里,
大概也是精神上的和思想上的影响大于直接参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展。
14.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了的消息后,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支持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并派共产党的代表团赶赴西安。
共产党代表团团长一到西安就去见了蒋介石。
1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的评价。
二、简答题
1.“这次远征号称要对日作战,收复失地,但未免院有些唐·吉诃德味道,立即被蒋介石总司令的十一师精锐新军所拦截,但是,这却阻止不了那些爱国学生,他们不怕坐牢,也不怕可能丢脑袋,大批走向街头,喊出了那被禁的口号:‘停止内战!国共合作抗日救国!’”(选自《去西安的慢车》)。
读完这段选文,你有什么感想?
2.概括《贺龙二三事》都写了他哪些事?(至少写出四个方面)
3.斯诺在写到毛泽东时,有一段话:“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从这里,你读出了毛泽东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4.概括回答红军过大草地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5.读完《为什么当红军》一章,请你简单叙述一件彭德怀的故事,以展现人物的性格。
6.在《关于朱德》一章中,斯诺告诉人们朱德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7.《红星照耀中国》的作卓埃德加·斯诺在书中说,在共产党对我的态度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排外主义”。
你能举例说明吗?
三、填表题
1.阅读《造反者》一章,根据内容填写表格。
章节造反者主要人物周恩来屋内陈设简单语言描写: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外貌描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工人纠察队情节品质
2.阅读《童年》一章,填写表格。
人物时间事件毛泽东 1983年十三岁时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在湘乡县新式学堂读书记叙的内容反映的精神
3.阅读《红军战士的生活》一章,填写表格。
A.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甸,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
B.由班到团,在运动、军事训练、政治常识、识字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集体竞赛中,都颁发奖旗。
C.每一个连和每一个团都有列宁室,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
D.红军有他们自己的许多游戏,而且不断地在创造新的游戏。
有一种叫做“识字牌”,是帮助不识字的人学习他们的基本汉子的比赛。
四、名著阅读(一)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
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
(选自《战争与和平》)
(1)文中的“他”是谁?
(2)概括文中他的故事。
(3)概括这件事中体现的他的性格特征。
(二)
“不是,你会看到的!你的牲口‘坏了’?就是因为我们把这种牲口留在后方,我们的骑兵在前线才不可战胜!要是有一匹马又壮又能跑,就是毛泽东也不能把它留下来不送前线!我们的后方只用快死的老狗。
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枪炮、粮食、农服、马匹、骡子、骆驼、羊——最后的都送去给我们的红军战士!如果你要马,同志,情到前线去!”(选自《去红都的道路·贺龙二三事》)
(1)这是谁说的话?
(2)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三)
有一个农村少年是四川参加红军的,我问他为什么参加。
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贫农,只有四亩田(不到一英亩),不够养活他和两个姊妹。
他说,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
都欢迎他们,给他们喝热茶,做糖给他们吃。
红军剧团演了戏。
大家很快活。
只有地主逃跑了。
分配土地后,他的父母也分了地。
因此他参加穷人的军队时,他们并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自《去红都的道路·红军旅伴》)
(1)“红军到他村子来时,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2)短文中,写出了红军给农民做了哪些事情?农民是否满意?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五、思考题
1.《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纪实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本书的哪些细节体现了这些特点?
3.斯诺在作品中是如何塑造人物的?他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情举例说明。
4.在本书中,红军战士和少先队员们展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情结合现实谈谈你阅读此书的感想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