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的优秀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合集下载

中山的导游词

中山的导游词

中山的导游词中山的优秀导游词(精选6篇)中山的导游词1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中山公园。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中山公园最有名的游乐场,看绿色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有好多人啊,有溜冰场,有海盗船,有骑马等,应有竟有。

我们现在来到中山公园的大湖,大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个碧玉,真美丽啊!湖里有好多船,水里还有气球。

远看胡像五颜六色的广场。

湖里好多小鱼,有红的,有黄的,有金的,真是美丽的鱼。

看,中山公园多大,它周围的提岸更长,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吗?走过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中山公园到处都有魅力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

中山的导游词2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文锦俊,大家可以叫我文导游。

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是汕头八大景点之一的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1926年兴建,1928年对外开放,是汕头最古老的公园,中山公园里面的九曲桥和假山最有名。

下面就由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吧!九曲桥建于1926年,有四面通风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两边又各有一个小亭,然后以桥连成一个体。

九个直角曲成的桥体点就在湖上,形成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

亭子用黄梳璃瓦盖顶,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如诗如画。

桥是曲折的,人们漫步在桥上,能不断的变化方向,得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群鱼戏逐,情趣应然。

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园中八景之一。

假山是公园里的一绝。

假山高三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全部由海水侵蚀风化的石头和钢筋水泥建造。

其间有弈亭、梅亭、叙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等七个小亭。

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园林景致。

由于石头奇形怪状,空洞而又相连;路径设计得迂回曲折,壁洞既隐又现;山径盘旋,无中见有,有中又无。

所以漫步登山,别有一番情趣。

登上山顶眺望,只见绿竹树木掩映,崎岖的山石交错其间,有一种登高舒展之感。

海风吹来,倍感凉爽。

所以老人们整日都愿在此流连;有的在宽阔地带唱潮剧;有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册。

人们一面乘凉,一面欣赏,自得其乐。

中山公园导游词范文(推荐3篇)

中山公园导游词范文(推荐3篇)

中山公园导游词范文(推荐3篇)1.中山公园导游词范文第1篇从南门入园,走过门厅,穿过曲折的彩绘长廊,迎面矗立着一座蓝琉璃瓦顶的由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汉白玉石坊(原称"克林德"坊和"公理战胜"坊)。

放眼北望,古柏成林,大多是明代所栽。

其中有7株挺拔参天,要三四人方能合抱。

形态各异的古柏相传为辽时种植,迄今已逾千年。

还有一株槐树与柏树相抱而生。

称"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叶茂,蔚为奇观。

由此西行就到了坛门外,一对雄俊的石狮系北宋遗物,是1920年从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庙废墟中发掘迁来守门的。

走进坛门,眼前是一条绿色的林荫道,周围遍栽果树。

公园的主体建筑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坛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

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认为,五行乃是万物之本。

坛台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称"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

石柱半埋土中,后来全埋,1950年已移去。

坛四周建有四色琉璃墙,东蓝、南红、西白、北黑,四面各立汉白玉棂星门一座,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皇帝把"社稷"看作为国家的象征,并自认为受命于天,为了祈祷丰收,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清晨来此祭祀,凡遇出征、打仗、班师、献俘、旱涝灾害等也要到此祈祷举行仪式。

坛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白石台基,无天花板。

明露着梁架和斗拱,绘和玺彩画。

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

1920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

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

1920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为中山堂。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5篇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5篇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5篇中山故居在中山市翠亨村,有一幢两层楼的中西合壁式小楼房,为孙中山于26岁时所亲自设计和改建。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山故居的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中山故居的导游词1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

北距广州约 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与深圳、香港相望,陆地与珠海市毗邻。

开放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听太平天国反清故事的雕塑、孙中山试验炸药处--瑞接长庚牌坊、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农业展示区、中山鼎、警世钟等,逐步形成以“孙中山和他成长初期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立体而多元化的陈列展览体系,充分地展现了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体系和革命实践,再现出孙中山出生和成长初期的社会历史环境,使人们加深对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了解。

此外,本馆还负责管理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殷故居、陆皓东故居、中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皓东墓、孙昌墓、帅傅遗居等20多处文物景点。

本馆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开通了电脑局域网、观众电脑触摸屏查询系统和国际互联网,实行了管理上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本馆为抢救和保护民俗文物,组建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努力不懈地弘扬民俗文化;本馆成立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每年都举办关于孙中山的大型展览和学术研讨会,不断取得研究成果;本馆完善了员工的各种行为规范,施行CI形象系列设计,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管理以增强竞争力,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2孙中山纪念碑建于1920__年,1930年落成。

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非常奇巧的,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上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

孙中山故居导游词(精选篇)

孙中山故居导游词(精选篇)

孙中山故居导游词孙中山故居导游词大家好!提起翠亨村,国人都有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因为它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它地处中山市南朗镇东南部,东临珠江口伶仃洋,与珠海市淇澳岛隔海相望,西靠五桂山。

至今,翠亨村和国父有关的,或者以国父命名的地方有孙中山故居、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影视城。

到这里,可以踏寻伟人足迹,缅怀峥嵘岁月。

除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翠亨村傍山滨海,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也令游人心旷神怡。

在村里漫步,或者走上翠山公路,就如同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中。

不用出村,你就可以看到远处峰峦叠嶂,这里的植被保护得很好,满眼苍翠,林木葱茏。

在翠山公路两侧,浓绿的树荫带来一阵清凉,这里是翠亨村天然的空调,即便是酷暑时节,在这里你也可以享受山风和绿荫带来的凉意。

孙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0平方米,建筑面积3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

它的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

屋檐正中饰有光环,换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

走进楼内,我们可以看到内部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灰砖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

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

在庭院右边有一口水井,水井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

188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居的正厅,厅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

请看放置在桥台上的两盏煤油灯,这是1883年,孙中山从檀香山带回来的。

右边的耳房是孙中山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牧台和凳子等,仍旧摆放着。

1892 ~1895年、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

走上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十七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日常使用过得书桌、台椅、铁床。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山故居,我是今天的导游,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服务。

中山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这里不仅是一座普通的岭南民居,更是见证了孙中山先生早年生活和革命思想孕育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故居,去探寻孙中山先生的成长足迹和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当我们踏入中山故居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树成荫、宁静祥和的景象。

这座故居占地面积约 500 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座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楼房外立面采用了西方建筑的风格,而内部的布局和装饰则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的元素,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开放包容的思想和对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借鉴。

走进故居的一楼,这里是客厅和餐厅。

客厅布置简洁大方,摆放着一些古朴的家具,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及其家人的照片,让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当年一家人在此生活的温馨场景。

餐厅里的桌椅摆放整齐,仿佛还能闻到当年饭菜的香气。

沿着楼梯来到二楼,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的卧室和书房。

卧室里的床铺整洁干净,简单的陈设透露出先生的朴素生活作风。

书房里堆满了书籍和文件,展现了孙中山先生勤奋好学、不断探索的精神。

在这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外书籍,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他后来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故居的后面,还有一间厨房和一间杂物间。

厨房里的炉灶、水缸等用具一应俱全,杂物间里则存放着一些农具和生活用品,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

走出故居,我们来到了庭院。

庭院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四季常青,花香四溢。

在庭院的一角,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就曾在这里打水。

中山故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孙中山先生早年生活的艰辛,也能体会到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5篇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5篇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5篇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篇1广州中山纪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于孙中山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由我国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的结合。

主体建筑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体现了非凡的建筑特色。

广州中山纪念堂由近代的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建筑采用西方先进钢结构建筑技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瑰宝。

堂外三面为宽阔石阶,正门石阶前有一座白色花岗石台基,基座上立着青铜色孙中山全身像,两旁植翠柏鲜花。

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一对花岗岩雕成的云鹤华表,耸立其中,显得格外雄伟和庄严;四周红棉高屹,绿榕成荫,宁静又肃穆。

广场前是圆拱门歇山顶蓝琉璃瓦的门坊。

中山纪念堂大堂舞台遗嘱碑“祥瑞多姿庆羊年”菊花布景。

祥瑞多姿庆羊年,多姿菊花绽新颜。

中山纪念堂大堂舞台遗嘱碑前以品种各异姿态多样的菊花作为主体,整体设计采用弧形,犹如祥云,给人祥瑞之感。

遗嘱碑多姿的菊花通过祥瑞之感的设计让观众在抚今追昔中,感受孙中山先生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政治理想。

除了在以上两大主要景点摆放菊花外,中山纪念堂各景点区域都有菊花摆设。

春节过后,中山纪念堂的七彩菊花将通过我们的精心养护继续精彩绽放。

我们将适时举办“我与菊花仙子有个约会”绘画活动,普及菊花文化。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篇2广州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位于东风中路北侧,原是清代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督军署19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纪念堂由著名工程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奠基,1931年基本竣工。

建筑面积1平方米,总高58米,为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前后左右四个重檐歇山顶拱托着中央的八角形亭式顶盖红柱黄墙,衬以宝蓝色琉璃瓦盖,庄严瑰丽。

堂内的观众大厅,分上下两层,共 4 729个座位,顶呈圆盖形,是用玻璃镶嵌的`一个大吊顶,厅内无一柱,不会阻碍视线,而且基本上没有回声,是建筑艺术中的杰作。

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_导游词

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_导游词

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中山故居在中山市翠亨村,有一幢两层楼的中西合壁式小楼房,为孙中山于26岁时所亲自设计和改建。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

本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关于博物馆征集收藏、展示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和本馆业务情况,经上级批准,本馆目前有三个机构名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民俗文化,并以此保护和烘托孙中山及其故居的历史文化氛围。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主要业务包括:1、孙中山出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含珠江三角洲民俗)研究;2、孙中山生平经历研究;3、孙中山的家世、亲属与后裔研究;4、1 / 10孙中山与其同时代(特别是香山籍)人物研究;5、孙中山相关文物研究;6、孙中山思想研究;7、相关的博物馆业务和观众服务项目研究;8、相关科研组织工作。

纪念馆坚持"保护文物及其环境求发展"的宗旨,坚持"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的理念,坚持"守旧"——守护价值、守护记忆、守护历史文化,并以现代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工作,积极创新。

自20xx年2月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现代系统理论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实施对博物馆业务、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的科学管理。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

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中山故居是一座纪念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博物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西区中山路15号,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这座故居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为方便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山故居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这里为您介绍一篇“中山故居的导游词优秀”的文档,希望能给广大游客带来帮助。

【开篇语】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为大家介绍中山故居,这座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诞生地,也是近代中国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居。

中山故居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路15号,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由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购得,并在此居住、工作、指挥革命斗争,是一处独具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

以下导游词将为您介绍中山故居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

【历史沿革】中山故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孙中山先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民族英雄和近代史上巨人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国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事迹,中山故居应运而生。

1918年,孙中山先生将这座房子购置下来,并在此居住、工作、指挥革命斗争。

现今,中山故居已成为了中国民族历史的珍贵瑰宝。

【建筑风格】中山故居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岭南风情,它是以木质楼房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有着红砖墙和青瓦顶。

故居内部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分为内园和外园两个部分。

内园既是孙中山先生的生活和工作场所,也是展示孙中山先生历史文化的高地。

外园则是新建的游览区域,提供方便的旅游服务和温馨的休息场所。

中山故居的建筑风格、设计布局以及陈列内容都体现出了中山大公的思想精神和伟大事迹。

【展览内容】中山故居的展览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家具、图片、文字、音讯等多种形式。

其中,孙中山先生故居的家具陈列是最为突出的一部分,家具全部为真品,多为孙中山先生亲自使用过的物品,其中包括书案、饮水瓶、钢笔、黑板等等,这些家具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给游客更加真实地展现了当时孙中山先生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的优秀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孙中山先生市政纪念公园位于澳门西北角马路边,原为填海区,面积约有70000
平方公尺,呈长条形西北走向,是近年来澳门市政厅投资兴建面积最大的公园,也是澳门
半岛规模最大的公园。

公园的景观分中、西两部份:东北部为中式设计、有人工湖、曲桥、凉亭、小楼;西
南部为西式设计,有体育设施及温室。

东北部的凉亭建在人工小山上,可以眺望珠海的拱北;小楼红墙绿瓦,幽雅恬静;曲桥迂回,景致迷人。

公园中部建有一条山铁架筑成的儿童游乐设施,由三座塔形铁枝建成。

开头较为有趣。

中部还有一条长达500公尺的回廊环绕,连接了园中大部分景观,是澳门所有公园中最
长的回廊。

公园里有可容纳几百人的露天剧场、回力球场及温室等。

在公园里,新落成了一座名为“永远的握手”雕塑,是纪念中葡友谊的建筑物之一。

中山国故都遗址位于林山脚下的中山国都城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为二千多年前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所在地。

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出土文物多为稀世珍宝,在世
界各地展出引起轰动。

现存有宫殿区、居民区、陶器场、冶炼场、遗址十多处。

城后依东
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处,山峡内有万寿寺遗址、阴阳柏及众高僧墓塔群(现
有十三处)。

林山峡水库碧柳环抱山水互映,可开展各种水上活动。

素有“神秘王国”之称的古中山国,在中国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鲜虞部落
建立。

其后几经起落,创造了辉煌历史,但由于史籍中对其只有零星记载,其历史遗迹更
是扑朔迷离。

一九七四年,当人们敲开中山国历史的第一块瓦片时,这个有着二千三百多
年历史、栖身于战国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秘王国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平山县,寻访这座古中山国遗址。

从平山县城向东行约十五公里,一座小土山包进入记者视线。

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说,
那是中山国哀后的.墓,保存完好,未被发掘。

中山王“错”的墓就在哀后墓西侧大约三
十米处,已于一九七四年发掘,从中出土了近两万件文物。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三二三年中山成公之子自称“中山王”,与燕、韩、赵、魏诸国
王史称“五国相王”。

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国内乱,中山王“错”乘机出兵伐燕略地“方数
百里,列城数十”,夺得了燕国大片土地,跻身于诸侯之列成为千乘之国。

据了解,中山王“错”的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

在中山王墓,记者
看到,墓室平面呈“中”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长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
部分呈“斗”形;地下部分包括椁室、东库、西库和东北库。

主室的后半周有陪葬墓六座,于前面和旁侧有车马坑二座、杂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

中山王墓虽被多次盗掘和破坏,
但仍有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包括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玛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

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

整个墓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

“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此像为国外雕塑名家保罗兰德斯所作。

坐像德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

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亦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

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4米、深5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

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

孙中山先生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浩气长存,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壁,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