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纪念堂导游词
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

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原是1921年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美、金碧辉煌的特色。
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
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
由来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9年动工,1931完成。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
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经历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
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广州国际集体婚礼、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现状现在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
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中央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
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
广东导游词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_0917文档

2020广东导游词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_0917文档EDUCATION WORD广东导游词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_0917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中山纪念堂位于东风中路北侧。
原是1920xx年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欢迎参考!中山纪念堂位于东风中路北侧。
原是1920xx年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xx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纪念堂的建筑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秀元素,整体呈现恢宏壮美、金碧辉煌的特色。
从屋头檐角的细部装饰处,均体现这一特质。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
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
由来中山纪念堂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1920xx年动工,1931完成。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更显气势恢宏。
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xx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精选6篇)

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精选6篇)广东中山纪念堂篇1中山纪念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富有纪念意义,现在是广州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
这里可以看到孙中山的简介及生平,来此缅怀孙中山先生。
它位于越秀公园南麓,于动工,1931完成。
纪念堂的交通十分便捷,坐地铁2号线在纪念堂下即可。
进入大门后就是一个广场,广场上可以看到高耸伟岸的孙中山塑像,可以拍照留念。
然后再往前就是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了,旁边有售票处,进入主体建筑需要收取门票10元。
主体建筑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极富中国传统特色,其中央,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
主题建筑里面就像是一个演出的大厅,现在也有很多演奏会在这里举行。
墙上贴有很多图片及文字,介绍纪念堂的建设情况还有孙中山的简介。
纪念堂后面还有独立的一个小房间——孙中山史迹陈列馆,也是介绍孙中山的生平的。
中山纪念馆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所以很有纪念意义,也很适合带孩子来进行爱国教育和了解知识。
除外,这边还有些植物值得一看,比如这里有广州最老的木棉树,还有广州最大的两棵白兰树,在中山纪念堂东北角,还有棵奇特的树,称之为“树抱树”,也叫“一杆两树”,而且它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嫁接。
广东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篇2中山纪念堂位于东风中路北侧。
原是1921年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纪念堂及庭园用地面积为6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600平房米,高52米,舞台口宽15米,深20米,座位3238个。
广州导游词3篇-导游词

广州导游词3篇-导游词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欢迎阅读为大家整理的导游词,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广州中山纪念堂导游词广州的中山纪念堂是60多年前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捐款兴建的。
其实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并不是叫“中山”,他是姓“孙”名“文”,号“逸仙”,他的雅号才是“中山”。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年青的时候在香港学医,之后在广州和澳门治病救人。
在这期间,他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投身革命。
他成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先后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1911年,孙中山做了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19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推翻了。
孙中山在广州曾经三次建立政权:第一次是1917年,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成立一个“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任大元帅,誓师北伐;第二次是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在现在中山纪念堂这个地方;第三次是在1923年,孙中山驱逐了陈炯明之后,在广州又重建了大元帅府。
1924年,为中国革命费尽心血的孙中山病倒了,他患的是肝癌,但是他仍然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奔波劳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就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59岁。
孙中山先生出生和逝世都是在12号。
由于孙中山生前喜欢种树,政府便把每年的3月12日这天定为“中国植树节”。
在孙中山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26年,当时的广东国民的政府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拨款100万两白银在广州兴建中山纪念堂,堂址就选在越秀山南麓的总统府旧址。
这个总统府,在清朝原是抚标箭道,后来改为督练公所。
辛亥革命之后被军阀龙济光占据了。
1921年,孙中山在这里当上非常大总统,这里就成了总统府。
在1922年,叛军陈炯明的军队用大炮把总统府给夷平了。
当时孙中山和家人都是跳墙逃走才避过大难的。
后来,广州人民和一些爱国华侨听说要建中山纪念堂,都纷纷慷慨捐资。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5篇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5篇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篇1广州中山纪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于孙中山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由我国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的结合。
主体建筑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体现了非凡的建筑特色。
广州中山纪念堂由近代的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是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建筑采用西方先进钢结构建筑技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古建筑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瑰宝。
堂外三面为宽阔石阶,正门石阶前有一座白色花岗石台基,基座上立着青铜色孙中山全身像,两旁植翠柏鲜花。
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一对花岗岩雕成的云鹤华表,耸立其中,显得格外雄伟和庄严;四周红棉高屹,绿榕成荫,宁静又肃穆。
广场前是圆拱门歇山顶蓝琉璃瓦的门坊。
中山纪念堂大堂舞台遗嘱碑“祥瑞多姿庆羊年”菊花布景。
祥瑞多姿庆羊年,多姿菊花绽新颜。
中山纪念堂大堂舞台遗嘱碑前以品种各异姿态多样的菊花作为主体,整体设计采用弧形,犹如祥云,给人祥瑞之感。
遗嘱碑多姿的菊花通过祥瑞之感的设计让观众在抚今追昔中,感受孙中山先生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政治理想。
除了在以上两大主要景点摆放菊花外,中山纪念堂各景点区域都有菊花摆设。
春节过后,中山纪念堂的七彩菊花将通过我们的精心养护继续精彩绽放。
我们将适时举办“我与菊花仙子有个约会”绘画活动,普及菊花文化。
中山纪念堂导游词篇2广州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位于东风中路北侧,原是清代督练公所辛亥革命后督军署19非常大总统府所在地。
纪念堂由著名工程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奠基,1931年基本竣工。
建筑面积1平方米,总高58米,为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前后左右四个重檐歇山顶拱托着中央的八角形亭式顶盖红柱黄墙,衬以宝蓝色琉璃瓦盖,庄严瑰丽。
堂内的观众大厅,分上下两层,共 4 729个座位,顶呈圆盖形,是用玻璃镶嵌的`一个大吊顶,厅内无一柱,不会阻碍视线,而且基本上没有回声,是建筑艺术中的杰作。
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_导游词

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中山故居在中山市翠亨村,有一幢两层楼的中西合壁式小楼房,为孙中山于26岁时所亲自设计和改建。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广东孙中山故里导游词五篇(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
本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关于博物馆征集收藏、展示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和本馆业务情况,经上级批准,本馆目前有三个机构名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民俗文化,并以此保护和烘托孙中山及其故居的历史文化氛围。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主要业务包括:1、孙中山出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含珠江三角洲民俗)研究;2、孙中山生平经历研究;3、孙中山的家世、亲属与后裔研究;4、1 / 10孙中山与其同时代(特别是香山籍)人物研究;5、孙中山相关文物研究;6、孙中山思想研究;7、相关的博物馆业务和观众服务项目研究;8、相关科研组织工作。
纪念馆坚持"保护文物及其环境求发展"的宗旨,坚持"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的理念,坚持"守旧"——守护价值、守护记忆、守护历史文化,并以现代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工作,积极创新。
自20xx年2月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现代系统理论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实施对博物馆业务、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的科学管理。
广东闻名景点导游词(六篇)

广东闻名景点导游词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东风路,观音山南麓。
是人们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功绩而建。
据记载,中山纪念堂原址是清代一座衙门。
辛亥革命成功后为督军衙门。
19____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
19____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炸毁了总统府。
19____年孙中山逝世后,人们决定在此地建立中山纪念堂。
19____年奠基,____年建成。
纪念堂总体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____平方米,建筑面积约____平方米。
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____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
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
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
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系孙中山所书。
大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8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给人一种新颖、宽敞、明亮的感觉。
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____人。
纪念堂草坪上屹立着一尊____米高的孙中山全身塑像。
像下的座基上刻有孙中山于 ____年____月____日手书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
纪念堂建成后,经历了一段非凡的历史风云。
抗战时期,日寇轰炸方州,炸毁了纪念堂的屋角。
____年____月____日抗日战争胜利,驻广州的日军,在此签字向中国政府投降。
新中国成立后,按原样全面修复,并加建铁栏围墙。
西楼辟为孙中山史迹陈列馆。
广东闻名景点导游词(二)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广州白云山游玩。
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历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云晚望”、“菊湖云影”等都在白云山里。
来到白云山脚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满园的云台花园,里面有许多奇花异草。
最神奇的是花园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花钟,这个花钟是由____种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组成的,每到一个时刻,就会有一种花开放,告诉你现在是几点钟。
关于广东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5篇

关于广东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5篇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
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
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
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广东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广东中山纪念堂的导游词5篇(一)世界各地的华人,对我们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为纪念孙中山而修建的建筑物。
比如说中山市的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南京的中山陵和台湾的国父纪念馆等等。
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就是60多年前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捐款兴建的。
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的名字并不是叫“中山”,他是姓“孙”名“文”,号“逸仙”,他的雅号才是“中山”。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年青的时候在香港学医,之后在广州和澳门治病救人。
在这期间,他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投身革命。
他成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先后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1911年,孙中山做了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推翻了。
孙中山在广州曾经三次建立政权:第一次是1917年,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成立一个“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任大元帅,誓师北伐;第二次是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在现在中山纪念堂这个地方;第三次是在1923年,孙中山驱逐了陈炯明之后,在广州又重建了大元帅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中山纪念堂导游词
广州的中山纪念堂是60多年前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捐款兴建的。
其实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并不是叫“中山”,他是姓“孙”名“文”,号“逸仙”,他的雅号才是“中山”。
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年青的时候在香港学医,之后在广州和澳门治病救人。
在这期间,他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投身革命。
他成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先后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1911年,孙中山做了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推翻了。
孙中山在广州曾经三次建立政权:第一次是1917年,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成立一个“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任大元帅,誓师北伐;第二次是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在现在中山纪念堂这个地方;第三次是在1923年,孙中山驱逐了陈炯明之后,在广州又重建了大元帅府。
1924年,为中国革命费尽心血的孙中山病倒了,他患的是肝癌,但是他仍然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奔波劳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就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59岁。
孙中山先生出生和逝世都是在12号。
由于孙中山生前喜欢种树,
政府便把每年的3月12日这天定为“中国植树节”。
在孙中山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26年,当时的广东国民政府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拨款100万两白银在广州兴建中山纪念堂,堂址就选在越秀山南麓的总统府旧址。
这个总统府,在清朝原是抚标箭道,后来改为督练公所。
辛亥革命之后被军阀龙济光占据了。
1921年,孙中山在这里当上非常大总统,这里就成了总统府。
在1922年,叛军陈炯明的军队用大炮把总统府给夷平了。
当时孙中山和家人都是跳墙逃走才避过大难的。
后来,广州人民和一些爱国华侨听说要建中山纪念堂,都纷纷慷慨捐资。
纪念堂的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的设计师吕彦直。
吕彦直是山东人,他在国内的建筑界很有名望,南京的中山陵也是他设计的。
很可惜,他英年早逝,35岁就死了,未能亲眼看到纪念堂落成。
纪念堂在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落成,历时3年。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巨款对纪念堂进行装修。
现在,纪念堂的设备都很先进,有中央空调、高级舞台音响、灯控系统、消防监控中心,还有贵宾接待大厅,真是一年比一年漂亮。
纪念堂前面的广场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西广场各有一根旗杆和一个云鹤华表,它们是以纪念堂的南北中轴线为轴心分别对称的。
这个广场内种着木棉、白兰、桂花、合笑等共70多种花草树木,它们开花的季节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
这几棵就是木棉树,也叫英雄树。
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