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胚胎工程考点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胚胎工程专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胚胎工程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963823c5da50e2524d7ff8.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高考总复习胚胎工程专题【考纲要求】1.简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2.简述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了解即可,学习此部分的内容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胚胎分割、胚胎移植、胚胎干细胞技术)。
3. 阐述胚胎工程的主要内容(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分割、胚胎移植、胚胎干细胞技术)。
4.举例说出胚胎工程的应用(胚胎工程技术)。
【考点梳理】考点一、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精子、卵子的发生1.精子的发生过程大多数动物的精子结构基本一致,由头、颈和尾三部分组成。
其产生部位为睾丸的曲细精管,储存部位为曲细精管的管腔中。
动物从初情期开始产生精子,直至生殖机能衰退,其发生过程如下:2.卵子的发生过程,如下图:(1)胎儿期:卵巢内的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加其数量,并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卵泡。
(2)出生后:初级卵母细胞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3)性成熟后的排卵前后:卵泡的透明带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最后进入输卵管。
(4)受精时:排卵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在输卵管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注意:排卵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不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考点二、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体内受精受精作用是在雌性动物的输卵中完成的,指精子与卵子结合,最后形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它包括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 1.受精前的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即“精子获能”。
(2)卵子的准备:卵子刚排出时并非为成熟的生殖细胞,仅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一般在排出后2-3小时才能被精子穿入,它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当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2.受精阶段,如下图:雄、雌原核合并,形成合子(受精卵)精子穿越透明带,与卵黄膜接触 (发生透明带反应,即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顶体酶继续起作用,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精子穿越放射冠,与透明带接触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顶体酶溶解卵子外面放射冠卵丘细胞间的物质,形成通路获能后的精子与卵细胞相遇(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胚胎工程高三知识点笔记

胚胎工程高三知识点笔记一、胚胎工程的定义胚胎工程是一门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胚胎进行诱导、培养和调控,以实现特定目的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二、胚胎工程的应用领域1. 生殖医学: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帮助不孕不育患者实现生育愿望,如体外受精、试管婴儿等。
2. 基因治疗:通过对胚胎基因的修饰,可以预防或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3. 细胞治疗:胚胎工程可以生产出用于替代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干细胞,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4. 药物筛选: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研究新药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副作用。
三、胚胎工程的技术方法1. 体外受精:将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培养皿中结合,使受精卵形成。
2. 克隆技术:利用细胞核移植将成年个体的细胞核引入无性生殖的卵细胞中,重新形成胚胎。
3.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CRISPR-Cas9等工具,对胚胎基因进行精确修饰或删除,以实现基因疾病的防治。
4. 干细胞技术:从胚胎的早期细胞中提取干细胞,培养和分化成特定类型的细胞,用于治疗组织损伤和疾病。
四、胚胎工程的伦理和道德问题1. 考虑到人类胚胎的生命起源,胚胎工程涉及到对生命的处理和利用,需要权衡生命的尊严和科学研究的需求。
2. 人类胚胎在早期发育时具有潜在的能力和特殊的道德地位,因此胚胎的获取和使用必须在严格的伦理框架下进行。
3. 大规模的胚胎工程可能引发滥用和合理使用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和伦理准则,保障科学研究的道德性和合法性。
五、胚胎工程的发展前景1. 目前,胚胎工程已经在人类生殖医学和基因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面临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挑战。
2.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胚胎工程有望为人类提供更多关于生命起源和发展的科学知识。
3. 胚胎工程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为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六、结语胚胎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挑战。
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同时,必须坚守道德原则和伦理底线,确保人类利用胚胎的行为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的规范。
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

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一、知识归纳1.精子和卵子的发生2.受精作用(1)条件:精子获能、卵子发育到减Ⅱ中期。
(2)卵子完成受精的标志: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见到两个极体;受精完成的标志:雌、雄原核融合。
(3)受精过程的三大反应: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
3.核移植技术和胚胎分割移植技术比较4.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组合(1)转基因植物培育: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2)转基因动物培育: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3)核移植(克隆)动物培养: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4)胚胎移植:体外受精(或自然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5)植物体细胞杂交:酶工程+体细胞融合+植物组织培养;(6)试管婴儿: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
高三生物胚胎工程习题1.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B.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2.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②核移植③体外受精④体细胞克隆⑤胚胎移植A.①③B.①④C.②⑤D.③⑤3.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C.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D.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4.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
生物选修三 胚胎工程知识点

一、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1、精子的发生(1)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2)时期: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
(3)过程:2、卵子的发生(1)场所:卵巢(2)时期:胎儿期和初情期后(3)过程:3、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比较4、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的过程(1)场所:输卵管中(2)过程:受精前的准备:①成熟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中经历一段时间,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此过程叫获能。
②卵子的准备卵子都要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
受精:①获能的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的透明带,精子的头部与卵细胞接触。
②两个细胞的细胞膜融合,精子细胞膜内的遗传物质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
5、胚胎发育: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依次经过以下不同的时期和结构:受精卵→卵裂→桑葚期(细胞数目32个左右)→囊胚(出现细胞团和滋养层)→原肠胚(内细胞团形成外胚层和内胚层,滋养层发育为胎儿的胎膜和胎盘)二、胚胎工程的三个操作流程1、试管动物生产流程2、克隆动物的培育流程3、胚胎移植的培育流程三、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1、胚胎移植2、胚胎分割3、胚胎干细胞一、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发育1、受精作用(1)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中经历一段时间,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此过程叫精子获能。
(2)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卵子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当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3)受精阶段①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与卵子相遇→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精子穿越放射冠,与透明带接触→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精子穿越透明带,接触卵黄膜→立即发生透明带反应。
②进入卵黄膜精子与卵黄膜接触,立即被微绒毛抱合→精子外膜和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立即发生卵黄膜封闭作用。
③原核形成和配子结合精子入卵→尾部脱离,原有核膜破裂;同时,激活卵子→雌、雄原核形成,充分发育后合并→形成受精卵。
高考选修考点八:胚胎工程

考点八:胚胎工程基础知识一、受精作用与胚胎发育过程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1.受精:成熟的精卵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卵需要通过细胞表面的识别蛋白相互识别。
2.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是在输卵管中进行的,一般到桑椹胚期进入子宫,囊胚期着床。
3.卵裂期: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随着卵裂球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体积逐渐变小;2~8个细胞时的每一个细胞均可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
4.桑椹胚期:当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叫作桑椹胚。
5.囊胚期:内细胞团的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
6.原肠胚期:出现了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三个胚层和原肠腔。
二、胚胎工程1.含义:通常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进行的胚胎操作技术。
2.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
3.研究对象:主要限定于高等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
三、体外受精与胚胎的体外培养1.体外受精过程(1)从附睾中取出成熟精子,在培养液中培养,使精子获能;(2)给母体注射促性腺激素→取出卵母细胞→人工培养促进卵母细胞成熟;(3)试管中完成受精。
2.胚胎体外培养(1)早期胚胎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的发育;(2)胚胎不同发育时期需要不同培养液;(3)尚无从受精卵到新生儿的全体外培养技术。
四、胚胎移植与胚胎分割1.胚胎移植(1)原因:无法进行全体外胚胎培养;(2)移植的胚胎可以来自试管,也可以取自输卵管或子宫角;(3)通常移植时期是发育到8细胞以上的胚胎,如早期囊胚。
2.胚胎分割(1)在显微镜下用切割针或切割刀把胚胎分成多份;或用胰蛋白酶处理卵裂球使卵裂球中的细胞分散开;(2)分割的胚胎或细胞直接移植给受体,或在体外培养到囊胚阶段再移植到受体内,着床发育产仔。
五、胚胎干细胞1.来源:囊胚内细胞团。
2.培养:一般用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培养胚胎干细胞,这样可以促进干细胞生长,同时抑制干细胞的分化。
高中生物选修三胚胎工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三胚胎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3胚胎工程重要知识点一、体内受精与早期胚胎发育1、胚胎发育过程2.受精过程中的“三大反应”与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1)顶体反应:精子膜和顶体外膜发生一系列改变并释放顶体酶的过程即为顶体反应。
顶体反应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道,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必不可少的条件。
(2)透明带反应: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会产生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称做透明带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3)卵细胞膜反应: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一种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称为卵细胞膜反应,这是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易错警示!(1)动物排出卵子的成熟程度不同,有的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如猪、羊等;有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如马、犬等,但它们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当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时,才具有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2)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开始。
二、胚胎工程1.胚胎移植的四大生理基础(1)胚胎“移入”的生理基础哺乳动物在发情排卵后的最初一段时期,不论是否妊娠,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2)胚胎“收集”的生理基础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3)胚胎在受体内“存活”的生理基础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4)移植后胚胎得以“继续发育”的生理基础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
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归纳

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归纳以下是给你推荐的高三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生物胚胎工程知识点一、胚胎工程的基础和理论 1.生殖细胞的形成:生殖细胞分别由原始性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成的。
2.胚胎的发育:精子和软细胞受精合成的受精软是下一代新生命的开始。
二、胚胎发育的过程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是指受精软发育成的幼体的过程,包括软裂,桑堪胚,囊胚,原肠胚等分化阶段。
1.软裂:合子形成后在输软管内进行有丝分裂,这个过程叫做软裂。
2.桑堪胚:当胚胎软细胞到达一定数目后,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堪。
3.囊胚:桑堪胚继续分裂,中间出现了一个空腔,腔内充满了液体称为囊胚。
4.原肠胚:囊胚进一步发育,这时的胚胎称为原肠胚,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做原肠腔。
三、胚胎干细胞的用途:1.提高生育的质量 2.组织或器官的修复3.克隆动物4.干细胞治愈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知识点一、精子的发生(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⒈时机:从雄性动物的初情期(相当于人的青春期)开始,到生殖机能衰退⒉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内⒊过程:第一阶段:位于曲细精管管壁的精原细胞进行数次有丝分裂,产生大量精原细胞,其中部分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和其他物质的合成,进一步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第二阶段:初级精母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第三阶段:圆形的精子细胞经过变形,其中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同时,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状,叫做原生质滴,随精子的成熟过程向后移动,直到最后脱落。
对于多数家畜来说,精子在睾丸内形成的时间为两个月左右。
⒋产物:精子形态:形似蝌蚪,分头、颈和尾三部分长度在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不同种生物精子长度不同)结构:头部顶端有顶体(由高尔基体发育而来)头的主要部分是细胞核尾的基部有线粒体聚集形成的线粒体鞘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状,叫做原生质滴特性:尾部能够剧烈摆动,使精子获得运动能力二、卵子的发生(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⒈时机:卵泡在胎儿时期形成,从初情期开始有卵子成熟⒉场所:主要在雌性的卵巢中完成⒊过程:卵子的发生是在雌性动物的卵巢内完成的,动物的胚胎在性别分化以后,雌性胎儿卵巢内的卵原细胞,就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不断增加其数量,并进一步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这时,它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卵泡。
【必背知识点】人教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3节 胚胎工程 第3节 胚胎工程

第3节胚胎工程一、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1.胚胎工程是指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然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胚胎工程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
(P56)2.在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的受精在输卵管内完成。
(P56)3.掌握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下图)(P57)4.在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卵细胞膜外的透明带会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
然后,精子入卵。
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也会立即发生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
(P57)5.精子入卵后,尾部脱离,原有的核膜破裂并形成一个新的核膜,最后形成一个比原来精子的核还大的核,叫作雄原核。
与此同时,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分裂Ⅱ,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
(P57)6.多数哺乳动物的第一极体不进行减数分裂Ⅱ,因而不会形成两个第二极体。
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者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
(P58“相关信息”)7.聚集在胚胎一端的细胞形成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细胞,称为滋养层细胞,它们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P58)二、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应用1.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技术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能和受精等步骤。
(P60)2.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和精子,要分别对它们进行成熟培养和获能处理,然后才能用于体外受精。
(P60)3.胚胎移植是指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叫“受体”。
通过任何一项技术(如转基因、核移植和体外受精等)获得的胚胎,都必须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P61)4.以牛的胚胎移植为例,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供体、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胚胎的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胚胎工程
第一节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
一、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
1.哺乳动物生殖细胞2.受精作用
精子获能
精子在附睾中成熟后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
卵泡液、输卵管分泌物、血清等液体可使精子获能。
特征(1)受精作用的定义: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作用的场所:输卵管的壶腹部
(3)受精标志:第二极体的形成;受精完成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
(4)受精作用的结果:使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受精过程的完成,标志着胚胎发育的开始。
起点:受精卵;终点:幼体;包括卵裂(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原肠胚、胚层分化等主要阶段。
三、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与应用
1.胚胎工程的概念及技术手段
对动物生殖细胞、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细胞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由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
分割技术、胚胎冷冻保存技术和性别控制技术等组成的现代生物技术。
胚胎发育学是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1.1体外受精技术
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
[属有性生殖过程]
基本原理:人工模拟体内环境,包括营养、温度、pH等,使初级卵母细胞成熟,同时使精子获能,最终完成受精作
用,并有计划地保存胚胎等。
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对体型小的动物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从输卵管冲取卵子(可直接受精);对体型大的动物从卵
巢中采集卵母细胞(要在体外培养成熟)。
体外受精技术是哺乳动物胚胎移植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和性别控制技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2胚胎移植技术
a概念: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b优势: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缩短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c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的收集提供可能;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移入受体的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d胚胎移植的程序:①对供、受体母牛进行选择,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②对供体母牛用激素做超数排卵处理;
③选择同种优秀公牛配种[有性生殖过程];④对胚胎进行收集[此时胚胎处于游离状态];⑤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胚胎应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胚胎移植[或冷冻保存];⑥检查受体母牛是否受孕;⑦产下胚胎移植的犊牛。
1.3胚胎分割技术
a概念:用显微手术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4、8等份,经体内或体外培养后植入受体,以获得同卵双生或同卵多生后代的技术[可看作是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
b基本过程:选择良好的桑椹胚或囊胚移入培养皿中,用分割针或分割刀片将其切开,吸出其中的半个胚胎注入透明带中或直接移植给受体。
[注意:内细胞团要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1.4胚胎冷冻保存技术
a概念:将动物的早期胚胎,通过特殊的保护剂和降温措施,使其长期保存在超低温环境下。
B优势:可以使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简化引种过程。
1.5动物性别控制技术
指通过人为干预,使动物按照人们的愿望繁衍所需性别的后代的技术。
第二节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
一、胚胎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
1干细胞:动物(包括人)胚胎及某些器官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重建、修复病损或衰老组织、器官功能的种子细胞。
按照分化潜能的大小,干细胞基本上可分为专能干细胞(只能分化成一种类型或功能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或组织的潜能却失去发育成完全个体能力的细胞)和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全身各种细胞,并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
2成体干细胞:存在于胎儿、儿童和成人组织中的多能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体内各种血细胞的唯一来源,主要存在于骨髓、脐血、外周血中。
3胚胎干细胞:由早期胚胎[囊胚]或原始性腺[胎儿]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又叫ES或EK细胞。
具有增殖能力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各种组织和器官分化、易于进行基因改造操作等特点。
如内细胞团细胞(位于囊胚的囊胚腔一侧)
特征:形态上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即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二、胚胎干细胞的应用
用于治疗人类疾病,如利用ES细胞诱导其分化成新的组织细胞特性,移植ES细胞可使坏死或退化的部位得以修复。
三、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
在法律、伦理、国家和社会安全等方面带来冲击。
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
1、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和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经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促进物质被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系统。
2、实例: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生态工程
依据生态学基本原理,其关键是调控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态系统物质再生和能量转化的能力,充分发挥物质生产的潜力,尽量充分利用原料、产品、副产品、废弃物以及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提高整体的综合效益。
3、(人教版)
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的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征。
4、(人教版)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二、生态工程的原理(苏教版)
生态工程主要由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构成。
生态工程构建和运行的主要依据是生态学基本原理。
这些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物种共生、生态位、食物链、物种多样性等。
物种共生原理: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其他生物而单独生存和繁衍,这种关系是自然界中生物之间长期进化的结果,包括共生、竞争等多种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反馈机制。
生态位原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
在生态系统中,合理利用生态位原理,可以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种群的稳定而有效的生态系统。
食物链原理:是实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基础,也是生态工程所利用的物种共生原理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越稳定。
生态工程的设计还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生态工程的实现和管理。
在生态工程中除了必须遵循上述各种基本原理外,还要考虑通过适当满足物种生存、生长或繁殖的环境条件来提高物种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