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中,有些角色脸上有很丰富的图案和色彩,这是戏曲
介绍一下京剧相关的知识

介绍一下京剧相关的知识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京剧。
京剧呀,那可是咱国家特别厉害的一种传统艺术呢。
京剧里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首先呢,京剧的演员们穿的衣服可漂亮啦!那些衣服颜色鲜艳,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纹。
有龙啊、凤啊、花啊啥的,可好看了。
而且这些衣服还分不同的种类呢,有的是皇上穿的,有的是将军穿的,还有的是小姐们穿的。
演员们穿上这些衣服,一下子就变成了戏里的人物。
再说说京剧的脸吧。
京剧演员们会在脸上画各种各样的图案,这叫脸谱。
不同的脸谱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
比如说,红色的脸谱通常代表着勇敢、忠诚的人,像关羽就是红脸。
黑色的脸谱呢,一般代表着正直、无私的人,包公就是黑脸。
还有白色的脸谱,代表着狡猾、奸诈的人,曹操就是白脸。
小朋友们看京剧的时候,可以通过脸谱来猜猜这个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
京剧的音乐也很有特色哦。
京剧的音乐有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像二胡、京胡、锣鼓啥的。
这些乐器一起演奏起来,声音可好听啦!有时候声音很响亮,让人感觉很热闹;有时候声音又很轻柔,让人感觉很舒服。
而且京剧的音乐还会跟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呢。
比如,当演员们在打仗的时候,音乐就会变得很激烈;当演员们在谈恋爱的时候,音乐就会变得很温柔。
京剧的表演也特别精彩。
演员们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有的动作很优美,像跳舞一样;有的动作很有力,像打架一样。
而且演员们还会唱歌、说话呢。
他们的声音有的很高亢,有的很低沉,可好听啦!京剧的表演还会分成不同的角色,有生、旦、净、丑。
生就是男人,旦就是女人,净就是花脸,丑就是搞笑的角色。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京剧可是咱们国家的宝贝呢。
它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是咱们的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现在,很多外国人也喜欢看京剧呢。
他们觉得京剧很神奇,很有魅力。
咱们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好好了解京剧,把它传承下去。
以后要是有机会呀,小朋友们可以去剧院看看京剧表演。
亲自感受一下京剧的魅力。
说不定你们会爱上京剧哦!好啦,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吧。
《京剧脸谱》整本书阅读 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第全
贰书 部导 分读
传
经 典 国 粹 文 化
承 梨 园 百 家 风
采
中华 文化
贰 版本与封面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华 文化
贰 主旨多元解读
本书由京剧《含昆曲)脸谱概述、脸谱图例、 经典论述三类内容构成。概述脸谱源流及演变、 功能、分类等后,依净、生、旦、丑顺序展示 手绘名家脸谱,略加说明,而以翁偶虹、刘曾 复、梅兰芳等讲解、阐释脸谱的经典文字连摄 其间。
中华 文化
肆 《京剧脸谱》阅读计划
5.总结与反思 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方式:分享与交流 阅读目标: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游戏化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增强 对京剧脸谱的理解和兴趣。
此阅读计划旨在通过游戏化阅读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 了解《京剧脸谱》这本书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游戏方式,激发孩子们的 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 审美能力。
• 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 紫色:象征智勇刚义;如:托塔天王李靖 •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如:包青天包拯 • 白色: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如:曹操 • 蓝色:喻意刚强勇猛;如:窦尔敦 • 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如:程咬金 • 黄色:意识残暴,凶猛;如:典韦 •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中华 文化
肆 《京剧脸谱》阅读计划
3.脸谱颜色与图案的象征意义 阅读时间:25分钟 阅读方式:记忆与配对游戏 阅读目标:通过记忆和配对游戏,让孩子们熟悉各种脸谱颜色与图案的 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忠诚、黑色代表刚直等。 4.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 阅读时间:30分钟 阅读方式:创意绘画与展示游戏 阅读目标:鼓励孩子们发挥创意,绘制自己的京剧脸谱,并通过展示游 戏,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感受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
传统文化京剧脸谱简介

传统文化京剧脸谱简介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京剧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演员在表演时所使用的面具。
它以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独特的纹饰,表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形象特征。
京剧脸谱可以分为青、白、红、黑、黄、花和杂七类。
青脸谱代表勇猛刚毅、正直忠诚的角色,通常扮演武将、英雄人物。
白脸谱代表阴险奸诈、狡猾狠辣的角色,通常扮演奸臣、反派角色。
红脸谱代表忠义正直、机智聪明的角色,通常扮演忠臣、善良的人物。
黑脸谱代表粗豪暴烈、莽撞直率的角色,通常扮演粗人、热血男儿。
黄脸谱代表精明能干、足智多谋的角色,通常扮演智勇双全的人物。
花脸谱以花瓣或花纹作为特点,代表花旦和妇女角色。
杂七脸谱是指没有明确色彩分类的脸谱,通常用于次要角色或特殊角色的扮演。
京剧脸谱的色彩和纹饰不仅体现了角色的特点,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演员通过戴上脸谱,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让观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
同时,京剧脸谱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标志,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品、工艺品和装饰品中。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一提起中国的国粹京剧,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的肯定是一个勾画着五彩脸谱,着华丽戏服的人物形象和咿咿呀呀的唱腔,而给最先吸引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彩斑斓,种类繁多的脸谱了。
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
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尤其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来源于生活。
每个人面部五官的形状、轮廓相似,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与人物的年龄、经历、生活的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如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
从前年幼只觉得新奇,原来人物的脸还可以这样表达,不像人又最像人,后来才理解,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升华。
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进行艺术夸张的依据来源。
如关羽的丹风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
“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传神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
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上得到贯彻。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韵,即精神境界的追求。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
京剧脸谱讲解

《京剧脸谱讲解》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有趣的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啊,那可是京剧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你们看,那些演员脸上画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图案,是不是特别吸引人?
先来说说红色的脸谱。
一看到红色,大家会想到什么?对啦,热情、勇敢!像关羽,他的脸谱就是红色的。
关羽可是个大英雄,忠肝义胆,红色就代表着他的英勇和忠诚。
再看看黑色的脸谱。
黑色通常表示严肃、正直。
包公的脸谱就是黑色的,他铁面无私,为老百姓主持公道,黑色就体现了他的公正和威严。
还有白色的脸谱。
白色往往代表着阴险、狡诈。
比如曹操,他的脸谱就是白色的,让人一看就知道他心思复杂。
蓝色的脸谱呢,象征着刚猛、忠直并富于反抗精神。
像窦尔敦,他就是蓝色脸谱,特别有个性。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京剧脸谱的图案也很有讲究。
有的脸谱上画着蝴蝶,有的画着蝙蝠,还有的画着龙。
这些图案可不是随便画的,都有它们的含义。
比如说,画着蝴蝶可能表示这个人很美丽、温柔;画着蝙蝠呢,是希望带来福气。
而且啊,画脸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演员们得早早地坐在镜子前,一笔一笔地精心描绘。
这需要很高的技巧和耐心。
有一次,我去看京剧表演,那个演员画的脸谱真是太漂亮了,一出场就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同学们,京剧脸谱是不是很有意思?它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符号,向我们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去看看京剧,多了解了解这些精彩的脸谱。
好啦,今天关于京剧脸谱就讲到这儿,咱们下次再见!。
京剧脸谱详细介绍

京剧脸谱详细介绍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深刻的象征意义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对京剧脸谱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历史与起源京剧脸谱起源于中国古老的戏曲表演艺术,它融合了历代戏曲表演的精华,形成于清朝时期。
京剧脸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后来的戏曲表演。
在古代,人们用面具来表达神灵或鬼怪的形象,这被认为是京剧脸谱的雏形。
二、色彩与象征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忠诚、勇敢和正义;黑色代表刚直、无私和勇敢;白色代表阴险、狡猾和邪恶;蓝色代表刚毅、勇猛和忠诚;黄色代表暴躁、骄横和残暴;紫色代表沉稳、稳重和威严。
此外,还有一些混合色彩的脸谱,如绿色代表怪异和反常,粉色代表妖艳和奸诈等。
三、造型与图案京剧脸谱的造型和图案也非常独特。
每个脸谱都有基本的眉、眼、鼻、嘴的形状,但它们可以根据角色的性格、命运和品德来设计。
一些常见的脸谱图案包括蝴蝶形、蝙蝠形、火焰形等。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还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四、文化价值京剧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的见证。
京剧脸谱通过色彩、造型和图案来传达角色的性格和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精神。
五、传承与发展尽管京剧脸谱在历史上曾经面临过失传的危险,但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护。
现在,京剧脸谱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同时,也有许多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京剧脸谱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需求。
六、观赏与收藏对于爱好者来说,观赏京剧脸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在北京等地的传统戏曲剧场中,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脸谱。
此外,一些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也会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脸谱,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魅力和价值。
京剧脸谱赏析 (

京剧脸谱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之京剧脸谱的赏析一提起中国的国粹京剧,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的肯定是一个勾画着五彩脸谱,着华丽戏服的人物形象和咿咿呀呀的唱腔,而给最先吸引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彩斑斓,种类繁多的脸谱了。
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
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
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尤其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来源于生活。
每个人面部五官的形状、轮廓相似,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与人物的年龄、经历、生活的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如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
从前年幼只觉得新奇,原来人物的脸还可以这样表达,不像人又最像人,后来才理解,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升华。
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进行艺术夸张的依据来源。
如关羽的丹风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
“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传神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
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上得到贯彻。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韵,即精神境界的追求。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
中国国粹中的国粹 京剧

• 脸谱的发展过程 •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 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
• 为适应露天演出,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 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廊,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这种原 始的脸谱是简单粗糙的,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装饰化了。到十八世纪末 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 也在吸收各地方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 断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 富多彩,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加鲜明,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历史和神 话人物的脸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
中国国粹中的国粹 ------脸谱
•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 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 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 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 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 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 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 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 部效果。
• 脸谱的作用,是通过脸谱的色彩、图案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品质、身份、特 长、相貌等。表现这样丰富的内容大体上是采用两种手法:一是颜色的变化 组合,二是图案的构成。
• 红色脸 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其他:有讽刺 意义,表示假好人。 • 黑色脸 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 “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 魂。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 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曹操 严嵩。 蓝色脸 表现性格刚 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 紫色脸 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其他: 面色不好,丑陋。 绿色脸 勇猛,莽撞。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 其他:绿林好汉。 黄色脸:一般表现性格猛烈。如《南阳天》中的廉颇。 褐色和粉红色脸: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金色脸: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如如来佛、二郎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脸(严嵩)
蓝脸(窦尔墩) 绿脸(武天虬) 黄脸(字文成都) 金银脸(金翅鸟) 粉红脸(袁绍)
画脸谱步骤
(1)在准备好的纸上画出人物的脸形,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2)画五官,定眉、眼、口、鼻的位置。
分块勾画出花脸各部位的图形 。 (4)涂色 注意:①从浅色画起,留出白色 ②先涂边缘,后涂中间,同一种颜色一起画完 ③再涂彩色,要从浅入深地顺序涂 ④着色用平涂法注意水份和色彩的饱和度,最后着墨色
黄盖(红六分脸)
(5) 十字门脸:
由“三块瓦”发展而来,特点是将主色缩小为 一个色条,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个色 条来象征人物性格。 主色条与眼窝在构图上形成一个“十”字形,故命 名“十字门脸”。 如:《芦花荡》中的张飞,勾“黑十字门花脸”。
张飞
(6) 歪脸:
顾名思义可知是一些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的人物。 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如:《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彪。
娄阿鼠(丑脸)《十五贯》
蒋干(文丑脸)
色彩:有红、紫、黑、白、蓝、绿、 黄、老红、瓦灰、金、银等色,
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 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紫色:象征智勇刚义;如:托塔天王李靖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 如:包青天包拯 白色: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诈、 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如:曹操 蓝色:喻意刚强勇猛;如:窦尔敦 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如:程咬金 黄色:意识残暴,凶猛;如:典韦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 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红脸(关羽) 紫脸(常遇春) 黑脸(包拯)
关羽(红整脸)
曹操(白整脸)
(2) 三块瓦脸:
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 的画法,用线条勾出两块眉、眼窝,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瓦脸” “三块瓦”在脸谱中运用极为广泛,它要求对称,用笔严谨, 色彩多种多样,是勾脸的基础。 如:《盗玉马》中的窦尔敦,勾成“蓝花三块瓦”谱式。
京剧脸谱的谱式:
整 脸;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十字门脸;
六分脸;碎 花 脸;歪 脸;象 形脸; 丑 角 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
(1)整脸:
是在整个面部先涂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 再勾画出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细致的 面部肌肉纹理,表现出人物的神态。 如:《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勾“红色整脸”,形象庄重威严。
什么是京剧脸谱?
京剧表演中,有些角色脸上有很丰 富的图案和色彩,这是戏曲艺术中特有 的舞台化妆艺术,被称为——脸谱
关羽
曹操
郭子仪
韩昌
孟 良
焦 赞
张飞
赵匡胤
周仓
周德威
京剧行当——生、旦、净、丑
哪些角色运用了脸谱?答:净角和丑角
生(男性:老生——中老年;小生——年轻人;武生——军人)。 旦(女性:老旦——老年;正旦,也叫青衣——中青年; 花旦——青少年;武旦——女军人)。 净(男性: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 丑(男性:文丑、武丑)。
祝彪(歪脸)《三打祝家庄》
(7) 象形脸,
一般应用于神话戏。 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征出发, 无固定谱式。 如:《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和青龙。
孙悟空(猴脸)
青龙(蓝色象形脸)
(8) 丑角脸:
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 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 角色不同,“豆腐块”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方、有圆、 有三角、有菱形,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以及表情 动作,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窦尔墩(蓝花三块瓦脸)
荆轲
费德功(红花三块瓦脸)
(3) 碎花脸:
由“花三块瓦”演变而来,保留正额主色, 而在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种类丰富, 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复杂而细碎,故称“碎花脸”。 如:《黑旋风》一剧中的李逵,勾“黑碎花脸”。
李逵(碎脸)《丁甲山》
(4) 六分脸:
是由“整脸”发展而来。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 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约占全脸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 之六,故称“六分脸”。 如:《群英会》中的黄盖。
(3)用铅笔勾画脸谱图案,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作பைடு நூலகம்要求: ①分组完成作业。 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②创作脸谱谱式,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③完成铅笔稿着色。
④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⑤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要从浅入深的 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