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抱箍设计方案及计算书

合集下载

抱箍法施工计算书

抱箍法施工计算书

目录1、计算依据 (1)2、专项工程概况 (1)3、横梁计算 (1)3.1荷载计算 (1)3.2力学模型 (2)3.3横梁抗弯与挠度计算 (2)4、纵梁计算 (3)4.1荷载计算 (3)4.2力学计算模型 (3)5、抱箍计算 (4)5.1荷载计算 (4)5.2抱箍所受正压分布力Q计算 (4)5.3两抱箍片连接力P计算 (5)5.4抱箍螺栓数目的确定 (6)5.5紧螺栓的扳手力P B计算 (6)5.6抱箍钢板的厚度 (7)抱箍法施工计算书1、计算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辽宁省标准化施工指南》2、专项工程概况柱系梁施工采用抱箍法,抱箍采用2块半圆弧形钢板制作,使用M24的高强螺栓连接,底模厚度10cm,每块长度2.5m;充分利用现场已有材料,下部采用I14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长度为4m,根据模板拼缝位置按照间距0.5m布置,共需10根;横梁底部采用2根I45C工字钢作为纵梁,纵梁长度为12m;抱箍与墩柱接触部位夹垫2~3mm橡胶垫,防止夹伤墩柱砼;纵横梁梁两端绑扎钢管,安装防落网。

下面以浑河大桥8#右幅柱系梁为例进行抱箍相关受力计算。

浑河大桥8#墩柱直径为2m,柱中心间距6.7m,系梁高度为1.6m,宽1.2m,C40砼11.52m³(不含柱头部分),钢筋0.86t。

柱系梁高度1.6m I14工字钢横梁10cm厚底模间距0.5mI45C工字钢纵梁千斤顶抱箍图1 抱箍法施工示意图3、横梁计算3.1荷载计算系梁钢筋砼自重:G1=11.52×26KN/m³=299.52KN模板自重:G2=55KN施工人员:G3=2KN/m2×1.2m×4.7m=11.28KN施工动荷载:G4=2KN/m×1.2m×4.7m=11.28KN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和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均按2KN/㎡考虑。

横梁自重G5=16.88×4×10=6.75KN横梁上跨中部分荷载:G6=G1+G2+G3+G4+G5=299.52+55+11.28×2+6.75=383.83KN每根横梁上所受荷载:q1=G6/10=383.83/10=38.38KN作用在每根横梁上的均布荷载:q2=q1/1.2=38.38/1.2=31.98KN/m两端悬臂部分只承受施工人员荷载,可以忽略不计。

抱箍计算书

抱箍计算书

盖梁施工抱箍受力计算书一、抱箍结构设计抱箍具体尺寸见抱箍设计图,主要包括钢带与外伸牛腿的焊接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牛腿为小型构件,一般不作变形计算,只作应力计算。

二、受力计算1、 施工荷载 1)、盖梁混凝土和钢筋笼(35.2方,平均密度2.5吨/3m )自重为:2.5×35.2=88(吨)2)、钢模(每平方米100kg )自重为:0.1×[2×15.84×0.81+2×(15.84+10.6)×0.69÷2+2×0.81×1.6+2×2.75×0.81+10.6×1.6]=6.791(吨)3)、侧模加劲型槽钢(采用10型槽钢,理论线密度为10kg/m ,共20根,每根长2m )自重为:2×20×0.01=0.4(吨)4)、脚手架钢管(采用50钢管,线密度为37kg/m ,模板底部10根,每根长4m ;模板两侧护栏20根,每根长1.5m ;模板两侧扶手4根,每根长18m )自重为: (10×4+20×1.5+4×18)×0.037=5.254(吨)5)、支垫槽钢(采用10型槽钢,理论线密度10kg/m ,共24根,每根长2m )自重为: 0.01×2×24=0.48(吨)6)、工字钢(采用36B 型工字钢,理论线密度为65.6kg/m ,共4根,每根长18m )自重为: 4×18×0.0656=4.723(吨)7)、工字钢拉杆(每根直径18mm ,共5根,每根长1.5m )自重为:5×1.5×0.00617×231810-⨯=0.015(吨)8)、连接工字钢的钢板(共8块,每块重79kg)自重为:8×0.079=0.632(吨)9)、钢模两翼护衬(单侧护衬重150kg)自重为:2×0.15=0.3(吨)10)、施工活荷载:10人+混凝土动载+振捣力=10×0.1+0.5×1.2+0.3=1.9(吨)11)、总的施工荷载为:88+6.791+0.4+5.254+0.48+4.723+0.015+0.632+0.3+1.9=108.495(吨)12)、考虑安全系数为1.2,则施工总荷载为:108.495×1.2=130.194(吨)13)、单个牛腿受力:130.194÷4=33(吨)2、计算钢带对砼的压应力σ可由下式计算求得:钢带对立柱的压应力1μσBπD=KG1其中:μ—摩阻系数,取0.35B—钢带宽度,B=600mmD—立柱直径,D=1800mmK—荷载安全系数,取1.2G—作用在单个抱箍上的荷载,G=660kNσ=KG/(μBπD)=1.2×660×1000/(0.35×300×3.14×1200)=2.002Mpa<[]cσ则:1=16.8Mpa,满足要求。

抱箍计算书

抱箍计算书

1、设计说明或简介德商高速公路范县段TJ-4标,起讫桩号为K12+550~K19+605.4,全长7.055公里。

本标段盖梁总计68座。

其中:选取单柱受力做大的k16+863陈庄分离立交盖梁为算例。

盖梁长13.552m,宽1.6m,高1.45m,混凝土方量29.1m3。

以下就以此为例来演算抱箍方案实施的可行性2、横梁、纵梁计算过程2.1、横梁演算:支撑按简支梁计算,使用I12.6工字钢,长3m,其力学性质:I=488cm4,W=77.5cm3,E=2.1x105Mpa,A=18.118cm22.1.1计算作用于模板次楞梁的荷载设计值q新浇筑混凝土自重:Q1= (26KN/m3*29.1m3)/(13.552m*1.6m)=34.89KN/m2模板自重:Q2=3.6KN/m2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附加构件自重:Q3=0.5KN/m2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Q4=2.5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标准值:Q5=2KN/m2浇筑时容量为0.2-0.8m3料斗供料:Q6=4KN/m2计算作用于模板横梁的荷载设计值q计算荷载设计值q=1.2*(Q1+Q2+Q3)+1.4*(Q4+Q5+Q6+)=58.69 KN/m2荷载标准值:q=Q1+Q2+Q3+Q4+Q5+Q6=47.49KN/m2可计算工字钢间距范围a:qal2/8<【215MPA】*Wa<【215MPA】*(8*W)/(1.62q)= 【215MPA】*8*77.5cm3/(2.56*58.69KN/m)可以得出 a<88.7cm 根据实际情况取a=70cm根据实际70cm排列,总计16根,计算实际结构受力情况Q横=1.2*16*3*14.223*10/(13.552*1.6)=0.38 KN/m2计算荷载设计值:q=58.69+0.38=59.07 KN/m22.1.2绘制支撑横梁的受力简图支撑横梁受力简图2.1.3计算作用在横梁上的荷载产生的最不利弯矩值MmaxMmax=ql2/8=59.07*0.7*1.62/8=13.23KN·m绘制弯矩图弯矩图2.1.4计算抗弯强度σ= Mmax/W=13.23KN·m/77.5cm3=170.7Mpa≤215Mpa结论:结构抗弯强度满足要求2.1.5计算抗剪强度Τ=ql/2=59.07*0.7*1.6/2=33.08KNQmax绘制剪力图剪力图Τ=Q max xS0/(Ixb)=33.08KNx57.07cm3/(488cm4x0.5cm)=77.4MPa≤f v=125MPa 1.6计算挠度ωω=5ql4/384EI=5*59.07KN*0.7m*(1.6m)4/384*2.1*105*488cm4=3.4mm≤【ω】=l/400=4mm 绘制位移图位移图结论:结构刚度满足要求小结:根据弯拉强度、剪力强度、挠度等项目验算,支撑横梁满足要求。

中桥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书

中桥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书

小雁河中桥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书一、设计检算说明1、计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2、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3、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砼重量,以做安全储备。

4、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 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50㎝。

5、抱箍安装完成施工前,必须先进行预压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侧模支撑计算1、力学模型假定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拉杆和竖带承受,Pm为砼浇筑时的侧压力,T1、T2为拉杆承受的拉力,计算图式如图2-1所示。

2、荷载计算砼浇筑时的侧压力:Pm=Kγh式中:K---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γ---砼容重,取25kN/m3;h---有效压头高度。

砼浇筑速度v按0.3m/h,入模温度按25℃考虑。

则:v/T=0.3/25=0.012<0.035h=0.22+24.9v/T=0.22+24.9×0.012=0.52mPm= Kγh=1.2×25×0.52=15.6kPa图2-1 侧模支撑计算图式砼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4kPa考虑。

Pm=19.6kPa则:Pm=15.6+4=19.6kPa盖梁长度每延米上产生的侧压力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砼浇筑至盖梁顶时): P=Pm×(H-h)+Pm×h/2=19.6×0.64+19.6×0.56/2=18kN3、拉杆拉力验算拉杆(υ16圆钢)间距0.75m,0.75m范围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上、下两根拉杆承受。

则有:σ=(T1+T2)/A=1.2P/2πr2=1.2×16/2π×0.0082=53714.8kPa=53.7MPa<[σ]=160MPa(满足要求)4、竖带抗弯与挠度计算设竖带两端的拉杆为竖带支点,竖带为简支梁,梁长l0=0.6m,砼侧压力按均布荷载q0考虑。

桥梁工程 盖梁抱箍及模板计算书

桥梁工程 盖梁抱箍及模板计算书

盖梁抱箍及模板计算书本标段盖梁长a=10.8m,宽b=2.2m,高h=1.5m,砼34.9m3,共31个。

施工方法采用抱箍型钢支架法,盖梁模板支架采用两根I36工字钢纵梁,横向用槽钢次梁[12@60cm,在横梁上铺设10×10cm木方@50cm,底模面板采用2cm厚胶合板;侧模采用大块钢模板。

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手册》—模板工程2、《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3、《路桥施工计算手册》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1986)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8、《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1983)9、施工图纸二、设计参数取值及要求1、混凝土容重:26kN/m3;2、混凝土浇注速度:1.5m/h;3、浇注温度:15℃;4、混凝土塌落度:16~18cm;5、混凝土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6、设计风力:8级风;7、模板整体安装完成后,混凝土泵送一次性浇注。

三、抱箍计算3.1荷载分析(1)盖梁砼自重:34.9*26=907.4kN(2)模板及支架自重:80kN(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5kN/m2):1.5*10.8*2.2=35.6 kN(4)倾倒砼是产生的竖向荷载(2kN/m2):2*10.8*2.2=47.5 kN(5)振捣砼是产生的竖向荷载(2kN/m2):2*10.8*2.2=47.5 kN组合荷载:G1=(907.4+80)×1.2+(35.6+95+47.5)×1.4=1367.72kN(用于强度验算)G2=(907.4+80)×1.2=1184.88kN(用于刚度验算)每个盖梁按墩柱设两个抱箍体支承上部荷载,则每个抱箍承受的上部荷载为:F 1=G1/2=683.86 kN(用于强度验算)F 2=G 2/2=592.44 kN(用于刚度验算) 3.2抱箍螺栓个数计算f=μN/K式中:f ——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檫力;N ——抱箍与墩柱间的正压力;μ——抱箍与墩柱间的静摩檫系数; K ——安全系数,取1.7; 1、正压力N 计算:抱箍与墩柱间的正压力N 由螺栓的预紧力产生的,根据抱箍的结构形式(抱箍由两个半圆组成),每排螺栓个数为n ,则一个抱箍的螺栓总数为2n ,若每个螺栓预紧力为F1,则抱箍与墩柱间的总压力为N =2×n ×F1。

桥梁盖梁施工抱箍结构计算书

桥梁盖梁施工抱箍结构计算书

盖梁结构支架计算书本标段两柱式盖梁取最大规格为1300*160*190cm,立柱直径有1.2m、1.4m、1.6m、1.8m共4种,抱箍采用16个M24高强螺栓分两排布置,高度为50cm,只是抱箍直径不同。

(1)计算参数取值1、盖梁自重两柱式盖梁尺寸均为1300×160×190cm,普通钢筋砼重力密度取2.6t/m3,砼体积为39.52m3,则砼总重力为102.75吨,根据盖梁尺寸,在盖梁长度分布荷载为。

: q1=102.75/13=7.9吨/m2、施工荷载(模板等)盖梁模板采用定型大块钢模,模板(包括底模、侧模和加劲肋)容重取0.75KN/m2,模板面积为72.4m2, q2=0.75*72.4/13=0.42吨/m;3、底横梁I20b@50cm工字钢,共20根,每根长4米。

自重20×31.1×4=2.5吨,q3=2.5/13=0.2吨/m4、底纵梁双拼I40b工字钢,共4根,每根长15米。

自重4×73.8×15=4.43吨,q3=4.43/13=0.34吨/m(2)两柱式盖梁计算1、钢抱箍计算1)、螺栓数目每个钢抱箍承受的荷载为:G=(102.75+5.43+2.5+4.43)/2=41t=575.55KN抱箍体需承受的竖向压力N=575.55KN抱箍所受的竖向压力由M24的高强螺栓的抗剪力产生,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第426页。

M27螺栓的允许承载力:[NL]=P×u×n/K式中:P-高强螺栓的预拉力,取225KN(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12-15)u-摩擦系数,取0.3(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12-16)n-传力摩擦面数目,取1K-安全系数,取1.7则:[NL]=P×u×n/K=225×0.3×1/1.7=39.71KN需要螺栓数目m计算:m=N/[NL]=575.55/39.71=14.5≈15个,为安全起见和对称布置,同时考虑本项目通用性,每个抱箍设置16个螺栓,则每条高强螺栓提供的抗剪力:P=N/16=575.55/16=36KN<39.71KN,故能承担所有的荷载。

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设计计算书

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设计计算书

梁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一、设计校核和计算说明1.计算原理(1)在满足结构受力的条件下考虑挠度和变形控制。

(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3)采用更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4)尽量采用现有的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持方法。

2.没有贝雷架的相关数据。

根据计算,没有数据可以附上。

3.对于部分结构的不均匀分布,不对称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4.本次计算不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混凝土重量。

作为安全储备。

5.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须先进行压力试验,变形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侧模支撑计算1.荷载计算(按最大盖梁)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Pm=Kγh式中:K——外加剂的影响系数,取1.2;γ-混凝土容重,26kN/m3;;H -有效压头高度。

混凝土浇筑速度V为0.3m/h,浇筑温度为20℃。

则:v/T=0.3/20=0.015<0.035h = 0.22+24.9v/T = 0.22+24.9×0.015 = 0.6mpm = kγh = 1.2×26×0.6 = 19千帕模板上混凝土振捣的侧压力按4kPa考虑。

那么:Pm=19+4=23kPa盖梁长度每延米侧压力按最坏情况考虑(即混凝土浇至盖梁顶部时):P = pm×(h-h)+pm×h/2 = 23×2+23×0.6/2 = 53.9 kN。

2、拉杆张力计算拉杆(φ20圆钢)间距1.2m,1.2m范围内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由上、下拉杆承担。

有:σ=(T1+T2)/A=1.2P/2πr2= 1.2×53.9/(2π×0.012)= 102993 kpa = 103 MPa <[σ]= 160 MPa(OK)3、垂直皮带弯曲和挠度计算竖带两端设拉杆作为竖带支点,竖带为简支梁,长度l0=2.2m,混凝土侧压力按均布荷载q0考虑。

垂直带的弹性模量e[14b = 2.1×105 MPa;惯性矩Ix = 609.4cm4弯曲模量Wx = 87.1cm3立方厘米Q0 = 23×1.2 = 27.6千牛/米最大弯矩:mmax = q0l 02/8 = 27.6×2.72/8 = 25kn·m。

桥梁抱箍设计方案及计算书

桥梁抱箍设计方案及计算书

抱箍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根据我标段桥梁施工所处山区地形环境较为复杂多变,盖梁施工中采用抱箍法。

盖梁结构承重由墩柱与抱箍间摩擦力提供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在此对抱箍受力情况进行演算,以确定结构能否保持安全稳定。

二、设计方案;1、原理:抱箍法其原理是在墩柱上的适当部位安装抱箍并使之与墩柱夹紧,临时设施及盖梁重量支承的抱箍上,利用抱箍与墩柱间的磨擦力传至墩柱。

“抱箍法”的关键是要确保“抱箍”与墩柱间有足够的磨擦力,以安全地传递荷载。

2、结构形式“抱箍”的结构形式涉及箍身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

2.1、箍身的结构形式“抱箍”安装在墩柱上时必须与墩柱密贴,由于墩柱截面不能经销对圆,各墩柱的不圆度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墩柱的不同截面其不圆度也不同。

因此,为适应各种不圆度的墩身,“抱箍”的箍身宜采用不设环间加劲的柔性箍身,即用不设加劲板的钢板作箍身。

这样,在施加预拉力时,由于箍身是柔性的,容易与墩柱密贴。

2.2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抱箍”上的连接螺栓,预拉力必须能够保证“抱箍”与墩柱间的磨擦力能可靠地传递荷载。

因此,要有足够数量的螺栓来保证预拉力。

如果单从连接板和箍身的受力来考虑,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最好布置成一排,便这样一来,箍身高度势必较大。

尤其是盖梁荷载很大时,需要的螺栓较多,“抱箍”的高度将很大,将加大“抱箍”的投入,且过高的“抱箍”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

因此,只要采用厚度足够的连接板并为其设置必要的加劲板,一般均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布置成两排。

这样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3连接螺栓数量的计算“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磨擦力等于正压力与磨擦系数的乘积,即F=f×N式中:F——“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磨擦力N——“抱箍”与墩柱间的正压力F——“抱箍”与墩柱间静磨擦系数而正压力N是由螺栓的预紧力产生的,根据“抱箍”的结构形式,假定每排螺栓个数为n,则螺栓总数为4n,若每个螺栓预紧力为F1,则“抱箍”与墩柱间的总正压力N=4×n×F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抱箍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根据我标段桥梁施工所处山区地形环境较为复杂多变,盖梁施工中采用抱箍法。

盖梁结构承重由墩柱与抱箍间摩擦力提供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在此对抱箍受力情况进行演算,以确定结构能否保持安全稳定。

二、设计方案;1、原理:抱箍法其原理是在墩柱上的适当部位安装抱箍并使之与墩柱夹紧,临时设施及盖梁重量支承的抱箍上,利用抱箍与墩柱间的磨擦力传至墩柱。

“抱箍法”的关键是要确保“抱箍”与墩柱间有足够的磨擦力,以安全地传递荷载。

2、结构形式“抱箍”的结构形式涉及箍身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

2.1、箍身的结构形式“抱箍”安装在墩柱上时必须与墩柱密贴,由于墩柱截面不能经销对圆,各墩柱的不圆度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墩柱的不同截面其不圆度也不同。

因此,为适应各种不圆度的墩身,“抱箍”的箍身宜采用不设环间加劲的柔性箍身,即用不设加劲板的钢板作箍身。

这样,在施加预拉力时,由于箍身是柔性的,容易与墩柱密贴。

2.2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抱箍”上的连接螺栓,预拉力必须能够保证“抱箍”与墩柱间的磨擦力能可靠地传递荷载。

因此,要有足够数量的螺栓来保证预拉力。

如果单从连接板和箍身的受力来考虑,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最好布置成一排,便这样一来,箍身高度势必较大。

尤其是盖梁荷载很大时,需要的螺栓较多,“抱箍”的高度将很大,将加大“抱箍”的投入,且过高的“抱箍”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

因此,只要采用厚度足够的连接板并为其设置必要的加劲板,一般均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布置成两排。

这样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3连接螺栓数量的计算“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磨擦力等于正压力与磨擦系数的乘积,即F=f×N式中:F——“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磨擦力N——“抱箍”与墩柱间的正压力F——“抱箍”与墩柱间静磨擦系数而正压力N是由螺栓的预紧力产生的,根据“抱箍”的结构形式,假定每排螺栓个数为n,则螺栓总数为4n,若每个螺栓预紧力为F1,则“抱箍”与墩柱间的总正压力N=4×n×F1。

对于“抱箍”这样的结构,为减少螺栓个数,可采用材质为45号钢,直径30mm的大直径螺栓或M27高强度螺栓。

每个螺栓的允许拉力[F]=A×[G]式中:As——螺栓的横截面积As=πd2/4[G]——钢板允许应力。

对于45号钢,[G]=2000Kg/cm2于是,[F]=[G]πd2/4=2.0×3.14×32/4=14.13t取F1=14t钢材与混凝土间的摩擦系数约为0.3~0.4,取f=0.3于是”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N=f×8×N×F1=0.3×8×n×14=33.6n若临时设施及盖梁重量为G,则每个”抱箍”承受的荷载为Q=G/2。

取安全系数为λ=2 则有Q=F/λ(2个墩柱)即G/2=33.6n/2 n=0.03G 故可取n=Num(0.03G+1)Num( )涵数是取整涵数三、应用计算:(一)1.2m直径墩柱抱箍计算①(左线1、2号墩)墩间距为6.7mC30砼重量:13.69×2.5=34.23t(取砼密度为2.5t/m3)钢筋重量:1.83t合计重量:361.06t②支撑选择M=1/8*ql2=1/8*2.7*6.72=15.61KN.m3W=M/f=7.3*10-5m3=73cm3(其中fmax=215Mp) 查表可知横梁支撑选用36b型工字钢盖梁长为12.5m 故取工字钢长为15m∴工字钢重:65.66×15×2=1969.8=2t横板、支架及各种施工荷载按10t计每个抱箍重0.5t 两个共计重1t故总压力为G=71.1t∴螺栓数量:NI=Num(0.03×71.1+1)=3个③43墩(3个墩柱)墩柱间距5.75m砼重量:26.3×2.5=65.75t 钢筋重:2.6t支撑选择:跨内最大弯距:M=0.07*ql2=0.07*2.7*5.752=6.2Kn.m3横梁支撑选用36b型工字钢,盖梁长16.318m,故取用20m长工字钢。

工字钢重:65.66×20×2=2.63t模板支架及各种施工荷载按11t计算抱箍重0.5T,共计重1.5t故施工总重量为83t∴螺栓个数为n=Num(0.02×82+1)2个(二)1.3m抱箍设计计算①(4~17号墩,24~27号墩)墩柱为2个, 墩间距为6.8m砼重:55.75t 钢筋重:2.33t 共计:58.1t(19、22、39墩)墩间距为77.5m砼重:75.75t 钢筋重:3.45t 共计:79.2t(18、23、38墩)墩间距:6.8m砼重:75.25t 钢筋重:3.6t 共计:79.4t∴取79.4t支撑选择墩间距按7.5m计算M=1/8*ql2=1/8*2.7*7.52=18.89KN•m3W=M/f=8.8*10-5m3=88cm3(其中fmax=215Mp)选用36b型工字钢,盖梁长为13.792m, 选用16m长工字钢重:65.66×16×2≈2t考虑模板、支架及施工中的各种荷载共计10t两个抱箍重1t共计:92.5t螺栓个数n=Num(0.03×92.5+1)=3个②(40、41)墩3个墩柱砼重:87.75t 钢筋重:3.2t 合计:91t42墩砼重:35.1×2.5=87.75t 钢筋重:3.35t 合计:91.1t∴取91.1t支撑选用36b型工字钢因盖梁长为16.318m故选用20m长工字钢考虑模板支撑、各种施工荷载共计11t抱箍重1.5t∴总共计106.23t∴螺栓个数:n=Num(0.02×106.23+1)=3个(三)1.8m抱箍(20、21墩)砼重:220.3t 钢筋重:3.52t 共计:97.82t支撑选择跨内最大弯距:M=0.07*ql2=0.07*2.7*7.52=10..63Kn.m3选用36b型工字钢,盖梁长为16.318m选用工字钢长为20m考虑模板支架、各种施工荷载共计12t 抱箍重:1.5t∴总计:233.8tNum=(0.02×233.8+1)=5个∴综合各方面考虑:1.1m、1.3m、抱箍设4排螺栓,每排4个, 抱箍高度为60cm, 1.8m抱箍设4排螺栓,每排5个,抱箍高度为60cm。

螺栓采用M45钢30mm,箍身采用10mm钢板,连接板采用30mm厚钢板。

盖梁抱箍法无支架施工一、前言桥梁无支架施工在当前工程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抱箍法是无支架施工的一种新方法。

其中我标段盖梁施工中应用了抱箍法无支架施工工艺,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抱箍法抱箍法力学原理:是利用在墩柱上的适当部位安装抱箍并使之与墩柱夹紧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来克服临时设施及盖梁的重量。

2.1 抱箍的结构形式抱箍的结构形式涉及箍身的结构形式和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

a箍身的结构形式抱箍安装在墩柱上时必须与墩柱密贴。

由于墩柱截面不可能绝对圆,各墩柱的不圆度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墩柱的不同截面其不圆度也千差万别。

因此,为适应各种不圆度的墩身,抱箍的箍身宜采用不设环向加劲的柔性箍身,即用不设加劲板的钢板作箍身。

这样,在施加预拉力时,由于箍身是柔性的,容易与墩柱密贴。

在施工当中,为保证密贴的效果更加明显,一般在抱箍与柱子之间垫以土工布。

b连接板上螺栓的排列抱箍上的连接螺栓,其预拉力必须能够保证抱箍与墩柱间的摩擦力能可靠地传递荷载。

因此,要有足够数量的螺栓来保证预拉力。

如果单从连接板和箍身的受力来考虑,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最好布置成一排。

但这样一来,箍身高度势必较大。

尤其是盖梁荷载很大时,需要的螺栓较多,抱箍的高度将很大,将加大抱箍的投入,且过高的抱箍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

因此,只要采用厚度足够的连接板并为其设置必要的加劲板,一般均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布置成两排。

这样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实践也证明是成功的。

2.2连接螺栓数量的计算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正压力与摩擦系数的乘积,即F=f×N式中F-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N-抱箍与墩柱间的正压力;f-抱箍与墩柱间的静摩擦系数。

而正压力N与螺栓的预紧力是对平衡力,根据抱箍的结构形式,假定每排螺栓个数为n,则螺栓总数为4 n,若每个螺栓预紧力为F1,则抱箍与墩柱间的总正压力为N=4×n×F1。

对于抱箍这样的结构,为减少螺栓个数,一般均采用材质45号钢的M30大直径螺栓。

每个螺栓的允许拉力为[F]=As×[σ]式中As—螺栓的横截面积,As=πr2[σ]—钢材允许应力。

对于45号钢,[σ]=2000kg/cm2。

于是,[F]=[σ]πr2=2.0×3.14×8=14.13 t;取F1=14 t钢材与混凝土间的摩擦系数为0.3~0.4,取f=0.3抱箍与墩柱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N=f×4×n×F1=0.3×4×n×14=16.8n若临时设施及盖梁重量为G,则每个抱箍承受的荷载为Q=G/2。

取安全系数为λ=1.3,则有Q=F/λ即G/2=16.8n/1.3;n=0.15×G故可取n为整数。

可见,抱箍法从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三、抱箍的受力验算以盖梁为例进行受力验算。

1.荷载集度q的确定普通砼重力密度取25KN/m3,东潦河大桥盖梁砼体积为29.7m3,则砼总重力为742.5KN,盖梁长l为13.5m,宽1.7m,两条“工”字钢共同承受荷载,对其中一条“工”字钢进行验算即可,按常规取1.2的安全系数。

因此荷载集度为:q=1.2g/l/2,经计算得33KN/m2.应力验算拟取i40a工字钢,则E=2.1×105Mpa, Ix=21714cm4,w=1085.7cm3,施工过程中最不利荷载时假设: 以普通盖梁立柱形式为例,立柱间距为6.6m;(1)“工”字钢应力验算σ= M/w ≤[σ]式中:M─受力弯矩,取最大弯矩Mmaxw─截面抵抗矩[σ]─容许应力,查规范得210Mpa经计算得Mmax=179.7 KNmσ=165.5Mpa≤[σ]=210Mpa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施工过程中,挠度最大会发生跨中。

fmax= 5ql4/384EI ≤[f]........................公式iii 式中:q─均布荷载l─计算跨径E─弹性模量I─惯性矩[f] ─容许挠度,查规范得:经计算得fmax=17.88mm,[f]= 33mm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