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合集下载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通常根据不同学校和课程设置略有不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
1.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介绍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热力学过程和统计物理学中的概念。

涵盖热能传递、热力学循环、相变等内容。

2. 光学与波动物理学:研究光的性质、传播规律和光学器件。

包括几何光学、物质的光学性质、光的干涉与衍射等。

3. 电磁学:探索电荷与电场、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关系。

包括电场与电势、静电场、电流与电磁感应等。

4. 固体物理学:研究材料的结构与物理特性,如导电性、能带理论、晶体学、磁学等。

涵盖材料的电学、磁学和热学性质。

5. 核物理学:了解原子核的结构、核反应、辐射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着重研究核反应、核分裂和核聚变等核能相关的知识。

6. 半导体物理学:探索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质。

包括半导体
材料、PN结、晶体管、光电子学等内容。

7. 物理实验与实践:进行物理实验,并学习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
仪器操作等实践技能。

8. 计算物理学:运用数值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物理问题。

包括数值计算、计算模拟和数据处理等。

9. 应用物理学研究方法:介绍应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实践,
包括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学术写作等。

10. 应用物理学领域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可以选择学习各种领域的选修课程,如材料科学、光子学、生物物理学、能源物理学等。

请注意,具体的课程设置可能因不同大学和学院而有所不同。

以上列出的课程只是一般而言,具体课程安排应以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为准。

应用物理专业国家的课程和教学要求

应用物理专业国家的课程和教学要求

应用物理专业国家的课程和教学要求应用物理专业是一门既实用又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专业,而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国家课程和教学要求的学习,则是不可或缺的。

下面将具体探讨这些内容。

一、课程设置应用物理专业的国家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课程:包括力学、电磁学基础、热学、光学等学科,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和技能;2.专业课程:包括材料物理、统计物理、量子力学、近代物理等学科,旨在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物理学知识和技能;3.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和计算机模拟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技能,为日后的应用物理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应用物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建立扎实的基础;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掌握物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技能,强化实践能力,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应用物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课教学:通过讲课、演示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物理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评价方法应用物理专业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通过考试来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包括平时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2.实验报告评分: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以评估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实践技能和报告写作能力;3.综合评价:通过考试成绩、实验报告、出勤率等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应用物理专业国家的课程和教学要求主要是以基础、专业、实践三方面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7]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计划

[7]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计划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计划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光电子技术与通信、信息功能材料这两个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①光电子技术与通信方向:在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光电子和通信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电子实验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训练,掌握各种相关器件和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同时认识光电子技术与通信领域的发展前沿。

②信息功能材料方向: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习基础上,系统地学习与信息存贮、传输和显示相关的材料的物理原理、制备技术和测试技术,以及与这些材料相关的器件原理和制造工艺;学习纳米技术在信息功能材料中的应用;认识物理学原理是如何通过材料这一载体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从中培养信息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功能器件的设计技能;认识信息功能材料及相关器件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此外,本专业的毕业生还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物理学的前沿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掌握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物理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完成以下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1.学校统一要求的公共课程共50学分,其中英语需通过学校的ELC4;通识课程12学分(必选生命科学导论、化学导论6学分)。

2.本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17.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48学分,学科方向必修科程10学分,选修课24学分。

3.实践教学环节15学分。

4.毕业生修满不少于158.5学分。

一. 理科基础课(共6门,17.5学分)BIO2333生命科学导论3学分CHE1115化学导论3学分MA T1120微积分1 4学分MA T1210高等数学2 6学分SCI2000理科基础实验1学分SCI1000自然科学概论0.5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共20门,48学分)MA T1130线性代数2学分PHY1011普通物理1(力、热学)3学分PHY1021普通物理2A(电磁学) 4学分PHY2031力、热实验1学分PHY2051电磁学实验1学分PHY2071光学实验 1.5学分PHY1022普通物理3(光学原子物理)4学分PHY2090数理方法3学分PHY2100电子线路1 3学分PHY2111电子线路2 2学分PHY2121电子线路实验 1.5学分PHY2130专业英语2学分PHY3011理论物理1 3学分PHY3012理论物理2 3学分PHY3060结构与物性2学分PHY3070近代物理实验1 2学分PHY3080近代物理实验2 2学分PHY 3051固体物理2学分EEG3040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学分PHY3062材料物理2学分三.学科方向课程(10学分)模块一.光电子技术与通信(共5门,10学分)PHY4021光电子学2学分PHY4030光电技术2学分PHY4050光纤技术与光纤通信2学分PHY4060激光器件与技术2学分PHY 4070通信原理2学分模块二.信息功能材料(共5门,10学分)PHY4220半导体材料与器件2学分PHY4271光电子材料与器件2学分PHY4300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2学分PHY4310显示材料与技术2学分PHY4321现代材料制备和分析方法2学分四.方向选修课(包括小学期选修课)(要求选修至少24学分)PHY4630信号与系统2学分PHY4550激光全息技术与应用2学分PHY4560现代光学实验2学分PHY4570自动控制原理2学分PHY4510声学基础2学分PHY4520应用声学2学分PHY4600光电检测技术2学分PHY4010半导体物理学2学分PHY4643传感器原理2学分PHY4644传感器实验 1.5学分PHY4090光电子技术和通信实验(专业实验) 1.5学分PHY4635微波技术基础2学分PHY4080微电子器件制造技术2学分PHY4070光电子薄膜技术2学分PHY4590光纤光学及测试技术2学分PHY4610光纤通信用光电子器件和组件2学分PHY4860理论物理综合2学分MEC4110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2学分PHY4520电声技术2学分PHY4320材料制备测试实验 1.5学分PHY4210材料的微结构1学分PHY4670物理学史0.5学分PHY4680物理学思想方法0.5学分PHY4690诺贝尔物理奖历史0.5学分PHY4700物理著名实验介绍0.5学分PHY 4710“混沌”简介0.5学分PHY4720现代宇宙学”简介0.5学分PHY4730 “基本粒子”简介0.5学分PHY4760量子力学发展史 1学分PHY4750专业文献选读(第七学期) 1学分六.实践课程(共15学分)PHY5020毕业实习2学分PHY5030 毕业论文13学分注:PHY1011普通物理1(力、热学)(面向化学、生物) 3学分PHY1001普通物理实验2(面向理学院) 2学分PHY1023普通物理2B(面向生物、化学) 3学分PHY1000普通物理实验(面向工学院) 2学分PHY1010普通物理1(面向工学院、数学系) 4学分PHY1020普通物理2 (面向工学院、数学系) 2学分。

应用物理学主要课程简介

应用物理学主要课程简介

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力学学分:4 授课时数:64 开设学期:2主要内容:力学是物理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力学主要讨论经典力学——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涉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图像,使我们对力学有较全面的认识。

力学不仅是物理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由于它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它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包含多种子学科,如材料力学、弹性力学、语言声学等。

其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动量、功和能、角动量定理、刚体力学、固体弹性、振动、波动、流体力学、相对论简介使用教材:漆安慎,杜婵英.力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参考书目:1.赵凯华,罗蔚茵.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卢民强,许丽敏.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戚伯云等.力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光学学分:4 授课时数:64 开设学期:4主要内容:光学是普通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

它和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后继课有密切联系。

激光的出现和发展使光学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光学的发展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几何光学基本原理、光学仪器、光的偏振、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吸收以及散射和色散、激光、现代光学简介等几部分。

使用教材:姚启钧.光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参考书目:1. 母国光,战元令.光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 赵凯华,钟锡华.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3. 张阜权,孙荣山同,唐伟国.光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程名称:原子物理学学分:4 授课时数:64 开设学期:5主要内容:原子物理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它上承经典物理,下接量子力学,属于近代物理的范畴。

中科大应用物理系课程表

中科大应用物理系课程表

应用物理学专业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广博的物理学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掌握必要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培养基础扎实、后劲足、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高级人才。

毕业后适宜继续攻读物理学及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也可到科研、高等学校、产业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学制: 四年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课程设置的分类及学分比例如下表:类 别 学 分 比 例(%)通 修 课 70 41.92-42.68学科群基础课 63-66 38.41-39.52专 业 课 ≥15 8.98-9.15任意选修课 8 4.79-4.88毕 业 论 文 8 4.79-4.88合 计 164-1671、通修课:(70学分)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

其中物理类理论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以下课程也作为本专业的通修要求:电子线路基础实验(1学分)、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1.5学分)、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1.5学分);2、学科群基础课:(63-66学分)MA02*(数学类课程):(11学分)复变函数(A)(3学分)、数理方程(A)(3学分)、计算方法(B)(2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ES72*(电子类课程):(7学分)电子技术基础(1)(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2)(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3)(3学分);PH02*(物理类课程):(45-48学分)物理讲坛(2学分)、力学(甲型)(4学分)、热学(3学分)、电磁学(4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光学(4学分)、原子物理(4学分)、电动力学(4学分)、量子力学A(6学分)和量子力学B(4学分)(二选一)、计算物理A(核科学类)(3学分)和计算物理B(非核科学类)(3学分)(二选一)、热力学与统计物理(4学分)、固体物理学A(4学分)和固体物理学B(3学分)(二选一)、物理学专业基础实验(2学分);3、专业课:(选≥15学分)凝聚态物理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结构物性与固化(必)(4学分)、凝聚态物理实验(必)(2学分)、凝聚态物理实验方法(4学分)、低温物理导论(3学分)、固体光学与光谱学(3学分)、磁性物理(3学分)、发光学(3学分)、薄膜物理(3学分)、晶体学(3学分)、现代凝聚态理论(3学分)、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3学分)、固体表面分析原理(3学分)、信息功能材料(3学分);CH0*(化学类课程):普通化学实验(1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等离子体物理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等离子体物理理论(必修)(4学分)、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必修)(2学分)、等离子体物理导论(2学分)、气体放电原理(3学分)、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等离子体诊断导论(3学分)、等离子体实验装置概论(3学分)、等离子体应用(3学分);PI0*(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非机类)(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物理电子学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物理电子学信号采集处理实验(必修)(1.5学分)、粒子探测技术(4学分)、电子系统设计(3学分)、核电子学方法(4学分)、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快电子学(3学分)、接口与总线(4学分)、核电子学实验(1.5学分)、计算机在核物理中的应用(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必修)(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半导体物理(必修)(3学分)、微电子系列实验(必修)(2学分)、半导体器件原理(3学分)、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4学分)、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3学分)、集成电路CAD (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跨学科选修课程:暂不作硬性要求。

大学本科专业(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

大学本科专业(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

大学本科专业(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一、应用物理学专业概述1.1 专业简介1.2 主要学科领域1.3 常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1.4 专业特点与优势二、应用物理学专业学习内容2.1 基础课程2.1.1 先修课程2.1.2 基础物理课程2.2 专业课程2.2.1 应用物理实验2.2.2 军工物理2.2.3 生物物理2.2.4 医学物理2.2.5 材料物理2.2.6 量子物理三、应用物理学专业发展方向3.1 国内外应用物理学发展概况3.2 应用物理学在工业、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前景3.3 应用物理学与新兴科技领域的结合四、应用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4.1 相关行业及职位介绍4.2 就业前景概况4.3 所需能力和素质五、应用物理学专业发展建议5.1 研究教学体系与专业结构的改革5.2 拓展国际化视野和合作机会5.3 强化企业和高校合作,促进学生成功就业摘要:本文将从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具体内容、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该专业的情况。

一、专业概述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物理学与工程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实验、计算、分析和应用能力,能够在物理学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该专业的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学、电子学、光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具体来说,学生将学习数学中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物理学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量子力学等基础课程;电子学中的电路、电子器件、数字电路等课程;光学中的光学原理、光学仪器、光学信号处理等课程;材料科学中的材料结构、材料性能、材料加工等课程;计算机科学中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课程。

二、发展方向1. 应用物理学领域应用物理学领域是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

该领域包括:物理仪器、光学仪器、电子仪器、传感器、信号处理、光通信、半导体器件等方面。

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在这些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等工作。

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

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
应用物理学专业优秀人才 案例
学术界优秀人才
学术界优秀人才
他们在应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为推动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通常在知名大学或研究机 构担任教授、研究员等职务,从事应用物理学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这些优秀人才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验技能 ,能够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关键问题,并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方向
材料物理、光电子技术、新能源与环 境物理、生物医学物理等。
02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基础物理课程
力学
介绍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角动量、万 有引力和相对论力学等基本概念。
热学
研究热现象的基本规律,包括热力学第 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电磁学
涵盖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等基 本概念和定律。
光学
介绍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以及 波动光学的基本理论。
从事金融产品设计、风险管理、投 资分析等领域的工作,如金融分析 师、风险管理师等。
薪资与职业发展
起薪
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生的起薪通常较高,根据不 同领域和地区有所差异。
职业晋升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职业发展空 间广阔,晋升机会多。
跨领域合作
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需要与不同领域 的专业人士合作,有助于拓展职业网络。
参加学术竞赛
参加学术竞赛可以锻炼团 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
深入学科研究
深入研究学科领域,了解学术动态和前沿成果,为创新打下基础 。
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术交流与合作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进行合作与交流,拓展学术视野和思 路。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理学物理学类070202)

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理学物理学类070202)

应用物理学专业(理学物理学类070202)专业简介:应用物理学专业成立于2002年,2003年9月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正式招生,应用物理学专业每年计划招收60名本科生,目前在校本科生接近200人。

应用物理学专业现有应用物理实验室、计算物理实验室、物理探索演示厅等实验室,总面积约9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400万元。

应用物理学专业现有教师22名,正教授3人,副教授、副高职教师7人,讲师12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在读博士2人。

学缘结构主要毕业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应用物理学专业设置计算物理和检测技术两个专业方向,专业课程设置按照两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和安排,充分发挥了专业的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做到了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学生的综合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足大庆、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学人才,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值计算能力,能在物理学、计算物理或检测技术领域中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受到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或新技术开发能力。

毕业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综合运用数理基础知识和应用物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计算物理专业方面与光电检测领域方面的复杂物理问题,具有一定实践创新能力;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及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现代意识、全球意识、团队精神,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在应用物理项目运行过程中全面考虑法律、社会、健康、安全、环境、经济等因素,并主动控制风险,自觉承担责任;3.具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活动策划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代
码 课程名称
总学








学时分配
推荐
学期




实践教学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课程类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TH0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48 2 TH0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32 1 TH00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48 16 小
TH0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9696 48 小
PE001 体育(1) 1 3232 32 1 PE002 体育(2) 1 3232 32 2 PE003 体育(3) 1 3232 32 3 PE004 体育(4) 1 3232 32 4 TH004 军事理论 1 1616 16 1
总19 352
选修课
英语选修课,全部修业期间需修满6学分,且需达到学校英语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多修学
分计入个性化。

EN061 大学英语(1) 3 4848 1 EN062 大学英语(2) 3 4848 1,2 EN063 大学英语(3) 3 4848 1,2,3 EN064 大学英语(4) 3 4848 1,2,3 EN065 大学英语(5) 3 4848 2
总15 240
通识核心类
选修课
各类别学分如下
人文学科 2
社会科学 2
工程科学与技术 4
自然科学 4
总12
通识教育实践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XP000 通识教育实践活动 2 323232 2
总 2
专业教育课程
基础类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MA195 微积分I 4 6464 1 MA196 微积分II 4 6464 2 MA197 线性代数I 4 6464 1 PH126 大学物理I 5 8080 1 PH127 大学物理II 5 8080 2 PH244 原子物理 3 4848 3 MA280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3 4848 2
总28
核心课程
须修满全部
PH223 分析力学 4 6464 3 电动力学 5 8080 4
量子力学I 5 8080 4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5 8080 5
数学物理方程 3 4848 3
复变函数与概率统计 4 6464 3
总26
专业类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和实践选修课合计总学分要求至少修满14学分
量子力学II 3 4848 5 PH328 光电子信息导论 3 4848 5 PH329 高等光学 3 4848 5 ES405 半导体物理 3 4848 6 PH416 激光原理与技术 3 4848 6 金融物理学导论 3 4848 6
总18
专业实践类课程
实验课程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PH119 物理实验导论 2 32321022 1 PH104 物理实验(1) 3 484848 2 PH204 物理实验(2) 3 484848 3 PH205 物理实验(3) 2 323232 4 PH404 物理专业实验 3 484848 6
总13
各类实习、实践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PH128 物理学研究导论 2 3232 2 PH341 物理研究实践III 1 1616 5 PH342 物理研究实践IV 1 1616 6 PH431 物理研究实践V 1 1616 7
总 5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和实践选修课合计总学分要求至少修满14学分
PH225 物理研究实践I 1 1616 3 PH226 物理研究实践II 1 1616 4
总 2
军事技能训练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TH010 军训 3 4848 2
总 3
专业综合训练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BS205 毕业论文 6 9625696 8
总 6
个性化教育课程
全部修业期间须修满10学分。

除本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三个模块要求学分之外
的所有学分均可计入,公共课程选修课大学英语(1-5)多修读学分也可计入学生个性化课
程学分。

总学分 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