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05章习题解答

第05章习题解答
4
证明:因为单色点光源通过会聚透镜成像(或会聚)在光轴的 S 位置,所以根据会聚球面波的 性质,在 S 之前距离为 d 的物体之间的光场分布就近似为:
U 0 ( x, y )
a0 ikd i 2kd ( x02 y02 ) e e d
式中:a0 是与振幅有关的常数。假设物体的复振幅透过率函数为 t ( x0 , y0 ) ,则物体的透射光场 为:

sin


yf
f
则任意两个空间频率在后焦面上的间隔为:
3
y f f
由题意, 0.6μm ,最小空间频率 min 20mm 1 ,最大空间频率 max 200mm 1 ,当要 求它们之间对应的间隔为 y f 50mm ,则透镜焦距为:
f y f 50 103 mm 463mm 0.6 180
习题 5 参考解答
5.1
下图所示楔形薄透镜,楔角为 ,折射率 n ,底边厚度为 0 。求其相位变换函数,并利 用它来确定平行光束小角度入射时产生的偏向角 。
解:如下图所示,棱镜的厚度函数为: L( x, y ) n( 0 y ) y n 0 (n 1) y

Af , T 2 i d d d
i k ( 2 2 ) 2d
时,二次相位因子消除 。上式中, e
是一个焦距为 f d 的凸透镜的相位调制因子。
因此,只要在输出平面之前放置一个焦距为 f d 的凸/透镜,则输出光场的相位弯曲就可以 消除。
单色点光源 S 通过一个会聚透镜在光轴上 S ' 位置。 物体(透明片)位于透镜后方, 5.5 参看下图, 相距 S 的距离为 d ,被完全照明。求证物体的频谱出现在点光源的像平面上。

05习题及答案.doc

05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化学平衡(-)辅导:1.重要概念⑴.标准平衡常数K© :在指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压力商.(2) .平衡转化率又称理论转化率或最大转化率,指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百分数. (3) .平衡产率也称理论产率或最大产率,指当反应达平衡后,指定产物的实际产量与按反应式计算应得量Z 比.(4) .化学平衡:在指定温度及压力卜;参与反应各物的组成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 重要公式⑴.标准平衡常数定义:K e(2).范特霍夫等温式:(3).由范特霍夫等温式定义标准平衡常数:K 0 =exp(-A r G^ /RT)或=-RTlnK 0⑷.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In = 学K1(5). Ke,K e p ,K e x ,K^,K c ^K n 间的关系: K 3 =K 3p =Y[^ =K p (P e y^p—n %)j (务)DTK ,(务)工*< =§ RD% 口(涉=# RT^Vj K :=(加D K c 耳)-(七)“口"八 宀)“岛pnpnpdlnK 0 A H 0(6) .范特霍夫方程:=2dT RTQlnK?(7) .标准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 )r =0dp ⑻.浓度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匹红)丁 =(匹乞)『=0dp dp(9).物质的量商及摩尔分数常数与压力的关系:(警)厂(警)"丑opopP例I 1. p280.已知1000K 时生成水煤气的反应:C(s) + H2O (g )= CO(g) + H2(g )在2X101. 325 kPa 时,由2mol 水蒸汽与过量炭反应,其平衡转换率a = 0.7438.求:=-RTWK° +RT\nJ p =平衡兀屛加o/ 2(1-a) 2a la 2(1 +a)所以:K e p即2x3.85%a — --------------1 + 3.85%=7.415xl02(1).标准平衡常数K壯(2).平衡压力为101. 325kPa时的平衡转化率.解:⑴.据题有:C(s) + H 20(g) == CO(g) + H2(g)总量/mol平衡分压旳一-1 + Qi山i “0 (Pco IP°)X(P H I U p a2 p 贝i:K p =才= -T^x-T =——P H.O1 P6I" P°I F P°1+ Q或・K—K (丄产=3)2 x[—P—尸=丄』戏卩A np e) 2(1-a) L2(l + «)/J1-a2p eJ斗旦—Q1-a2 p e 1-0.74382p e⑵.设此时的平衡转化率为%,则前步得:K :x £_l-a2 p3代入已知数据得:2.477 = -^x^-,解之得:a = 0.844l-a2 p d攸!J 2: P448. 5.合成氨时所用的氢和氮的比例按3:1,在673K, 10132. 5kPa压力卜;平衡混合物中氨的摩尔百分数为3. 85%.⑴.求N2(g) + 3H2(g)=== 2NH3(g)的K;.⑵.在此温度下,若要得到5%的氮总压应为多少Pa.解:解法一.(1).设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a,则有:小仗)+ 3日2仗)==2A®3(g)l-a 3(1 - a) 2a则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总量为:1 — a + 3(1 — a) + 2tz = 2(2 - a)据题给条件知:—=3.85%2(2 —a)则"K吩产r <;L)严;心16a"2-a)2 p^_ 2 _ 16x0.07415"2-0.07415)2 101325 227(1-A)4p _ 27(1-0.07415)4 1013250 ⑵.由: = 1.644x1072a2(2-a)得: a = 2x5% =0095241 + 5%代入:1 砂(2-叭心2 =1 644x10^ 27(1-cr)4p得:p= ______3A/3X1.644X10-4 (1 - a)24x0.09524x(2-0,09524)x1013253J3xl.644x10^(1 — 0.09524)2=1.348 xlO6(P«)解法二(1).设反应达平衡时的NH3的摩尔分数为X,则:N2(g) + 3H2(g)==2NH3(g)1 3—(1 — x) — (1 - x) x4 4K e=K (丄)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L)2仁几二疋尸” x p e, (17)3(17)3 \昇3\l-x yp,4 4256x0.03852 , 101325 门,一” in_4= ------------------------- x ( ------------ ) =1.644x1027x(1 — 0.0385)4 1013250d4 r2 0(2).由:—_-—- (^―)2 = 1.644 x 10 “33(1-X)4P得:P =42xp03A/3X 1.644 x IO-4 (1 - x)216x0.05 xx 1013253A/3X 1.644 x IO-4 (1 - 0.05)2=1.348xl06 (Pa)某合成氨厂用的氢气是由天然气CH4(g)与水蒸气H20(g)反应而而来,其反应为:CH4(g) + H2O(g)== CO(g)+3H2(g)已知此反应在1000K时进行,其平衡常数= 26.56.若起始时CH/g)与H2O(g)的物质的量比为1:2,试求算欲使CH/g)的转化率为78%,反应系统的压力应为多少?解:设甲烷CH/g)的物质的量为lmol,且转化率为a ,则:CH/g) + H 20(g) = CO(g) + 3H2(g)1-a 2-a a 3a由:治K”(气)D 27/np 总的物质的量3 + 2a(l-a)(2-a)、3 + 2a)p°K°(l — a)(2 —a) (3 + 2a) e、' P3a226.56x(1-0.78)(2-0.78) (3 + 2x0.78)、,““*X - X JL U JL 3/D3x0.782= 3.902x10’伙Pa)据: 即K( P= x(l + x)” np e (l-x)(5-x) =5.509x2 -68x + 55 = 0,解之得:x =0.921 l(mo/)干燥气量2+ .x据:K e n 0= X(l + X)”np9 (1 - x)(/z -x)=5.50注意:此吋H 20(g)的转化率为:| = 39%.(1).即使是对同一条件下的同一化学反应,转化率对不同的反应物,其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其计量系数的比值相同时,各反应物的转化率才相同.⑵.在温度和体系总压及反应物的总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Z 比的变化而变化,呈现■条向上凸起的有极值的曲线.可以证明,其极值点正是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系数之比的情况.亦即说明,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时,反应具有最大的转化率!例:由1. Omol CO(g)和1. Omol H2(g)组成的水煤气与5. Omol的水蒸气混合,在500°C及下,通过催化剂发生下列反应:CO(g) + H2O(g) == CO2(g) + H2(g) K e = 5.50反应后将混合气体冷却使剩余的水蒸气凝结而得到干燥的气体.试计算:(1).所得干燥气中CO(g)的摩尔分数为若干?⑵.若在500°C及5 P9下进行,则CO(g)的转化率为多少?⑶.如欲将组成为1:1的水煤气中的CO(g)转化为生(8),且转化后的干燥气体中,CO(g)的体积比低于1%,则H20(g)的量该如何控制?解:(1).设反应掉的的CO(g)的量为xmol,则:CO(g) + H2O(g) == CO2(g) + H2(g) 总的物质的量1-x 5-x x 1 + x 7mol由于冷冻T燥只是去掉水蒸气,其它气休可以认为没有损失,则CO(g)在干燥气体中所占的摩尔分数为:1-x 2 + x1-0 9211= =0.02701 = 2.701% 2 + 0.9211(2).因本反应中有:工片=0,即K x = K n=K^=K9 ,即反应不因其压力的变化而发生移动, 故CO(g)的转化率与上题相同,即:Xa 一= 92.11%1⑶.如欲使转化后的干燥气体中CO(g)的体积比低于1%,设需加的水蒸气的量为n mol,则:CO(g) + H2O(g)==CO2(g) + H2(g)平衡气总量1 一x n -x x 1 + x n + 2y 1 _ r而:co(g)=——<0.01,即:X > 0.9703Y朗噪气体2 + x 所以:(1 + X)、c crcc 「l+ 0.9703 [n = x[————+ 1]> 0.9703 x [ ------------------------------------ +1]5.50(1-%) 5.50x(1-0.9703)=12.674(加引)即:n > I2.614molv dV dS 旦 dT — 吕 dp v , T dT p dp△〃S巴dT a唧,I n X B,0 X Bn .n 8X B _ X B,0,nm l一叫,0-哮m lm 8 W ;_W B ,O,mdlnp _ \apH m dTRT 2n x l B -XgdlnK 0 A H e r m dTdT RT 2QlnK 'T dp V ;K 宀"np例:已知反应:C(s) + 02(g) = C0?(g) Kf2CO(g) + O 2(g)== 2CO 2(g) K :试求反应的:C(s) + *。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5章 管理伦理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5章  管理伦理

第五章管理伦理一、教学要点1、伦理的功利观的基本观点。

2、伦理的权利观的基本观点。

3、公平理论伦理观的基本观点。

4、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的基本观点。

5、伦理管理的特征。

6、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7、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层次和六阶段的基本内容。

8、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

9、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

10、关键名词:伦理的功利观、伦理的权利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组织文化、伦理守则、决策规则二、习题(一)填充题1. 有关伦理的观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做出。

3.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高尽可能多的___________。

4.伦理的权力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

5.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_____________角度看问题。

6.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人看成___________,更把人看作___________。

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_______________为行为导向。

8.道德发展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9.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主张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11. 企业的伦理行为可以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12.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______________为行为导向。

13.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从而__________伦理行为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5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5

第五章市场理论Ⅰ: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一、单选题1、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A MR>MC的差额为最大B MR=MCC P>AC的差额为最大D TR>TC的差额为最大2、厂商的收支相抵点是指()A SMC与SAC相交之点B SMC与AVC相交之点C SMC与AFC相交之点D SAC与AVC相交之点3、收益是指()A 成本B 利润C 成本加利润D 厂商销售收入4、某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和供给量在长期内呈同方向变动,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A 水平状态B 向右下方倾斜C 向右上方倾斜D 呈垂直线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A 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B 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C 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D SMC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6、完全竞争行业内某一厂商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上MC=AC=AR=2元,则该厂商()A 肯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B 肯定只获取正常利润C 肯定获得了最少利润D 获取利润的情况不能确定7、若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按同方向变化,则该行业是()A 成本不变行业B 成本递减行业C 成本递增行业D 不能确定8、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A 亏损,立即停产B 亏损,但应继续生产C 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D 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9、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A MR=MCB MR=LMC=SMC=LAC=SACC MR=LMC=SMC AR=LAC=SACD MR=LMC=AMC10、对垄断厂商来说.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B 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等于边际收益C 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不相等D 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二、名词解释1、市场2、完全竞争市场3、边际收益4、停止营业点5、价格歧视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MC?2、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七下练习题 第05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七下练习题 第05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五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章节练习第一节农业的分布和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省区中主要种植春小麦的是( )A.河北省B.黑龙江省C.山东省D.湖南省2.下列省区中不位于我国四大牧区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东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云南省3.下表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

据此推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位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D.着原、高山气候区4.下列地形区中属于我国水稻主要种植区的是()A.华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5.我国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记载,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A. 土壤性质不同B.气候条件不同C.地形类型不同D.市场需求不同二、综合题1、读图5-1 “我国耕地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5-1 (1)由图中可知,我国耕地类型主要有种,分别是北方的和南方的。

这两种耕地类型以为界,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c等温线及年降水量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图中显示我国西北地区的耕地呈条带状分布,因为它们主要沿和分布。

(3)青藏地区耕地很少的地形原因是,气候原因是(4)图中用红笔描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东南部的农业生产以业为主,西北部的农业生产以_____为主。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3月11日中央气象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冬麦区(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省)将出现降水,这有利于缓解部分地区旱情,可谓“春雨贵如油”。

(1)在图5-2 (见下页)中相应位置填注北方冬麦区7个省区的简称。

这些农产区春季因,易受灾影响;冬季的气候特征是,秋末冬初易受灾害影响。

(2)填表比较我国南北方农作物差异。

图5-2(3)华北地区有句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种的是(春、冬)小麦。

(4)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联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才能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

05章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习题及答案(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05章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习题及答案(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版)05章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习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05章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习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05章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习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 平均指标1、 权数的实质是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 )2、 在算术平均数中,若每个变量值减去一个任意常数a ,等于平均数减去该数a 。

( )3、 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 )4、 各个变量值与任意一个常数的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

( )5、 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0。

( )6、 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可以等于0。

( )7、 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为最小。

( )8、 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30。

( ) 9、交替标志的平均数等于P 。

( )10、 对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两者数值必然相等。

( ) 11、 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

( ) 12、 某分布数列的偏态系数为0.25,说明它的分布曲线为左偏.( )1、 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集中趋势离中趋势 长期趋势 基本趋势2、 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平均数的是( ).某省人均粮食产量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 某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3、 影响简单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是( ).变量的大小变量值的大小变量个数的多少权数的大小4、 一组变量数列在未分组时,直接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与先分组为组距数列,然后再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两种计算结果( )。

第05章 电气消防 习题

第05章 电气消防 习题

(D)稳压电流
答案:(2)B
3、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凡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_____。
(A)直流电流
(B)稳衡电流
(C)交流电流
(D)稳压电流
答案:(3)C
4、电场力将电荷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 WAB 和电量q的比值称为______。
(A)电阻
(B)电压
(C)电流
(A)电阻
(B)电动势
(C)电功率
答案:(9)C
10、电阻的单位是_____。
(A)安培
(B)欧姆
(C)伏特
答案:(10)B
11、把几个导体元件一次首尾相连的电路连接方式称为_____。
(A)并联
(B)串联
(C)串并联
答案:(11)B
12、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_____。
(C)平方
(D)四次方
答案:(18)C
19、频率的单位是_____。
(A)安培
(B)欧姆
(C)赫兹
(D)焦耳
答案:(19)C
20、通常所说的交流电流的大小是指它们的_____。
(A)瞬时值
(B)有效值
(C)最大值
(D)最小值
答案:(20)B
第 7 / 12页
第五章 电气消防
21、测量电路电压的仪表叫做_____。
(A)相等
(B)成正比
(C)成反比
答案:(12)A
(D)电压 (D)焦耳 (D)混连 (D)没关系
第 5 / 12页
第五章 电气消防
13、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分电阻_____。
(A)相等
(B)成正比
(C)成反比
(D)之和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答案第05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答案第05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5-1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

(A )PV m (B )PV kT (C )PV RT (D ) PVmT解:由N p nkT kT V ==得,pVN kT=,故选B 5-2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分别储有氢气和氧气(视为刚性气体),以1E 和2E 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内能,若它们的压强相同,则( )。

(A )12E E = (B )12E E > (C )12E E < (D ) 无法确定 解:pV RT ν=,式中ν为摩尔数,由于两种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相同,则T ν相同。

又刚性双原子气体的内能52RT ν,所以氢气和氧气的内能相等,故选A 5-3 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但气体分子数密度不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和压强都相同 (B )温度相同,压强不同 (C )温度和压强都不同(D )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等解:所有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均为32kT ,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则温度相同,又由p nkT =可知,温度相同,分子数密度不同,则压强不同,故选B5-4 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氦气和水蒸气,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下列各量中相同的量是( )。

(A )分子平均动能 (B )分子平均速率 (C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D )最概然速率解:分子的平均速率和最概然速率均与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气体摩尔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所以B 和D 不正确。

分子的平均动能2i kT ε=,两种气体温度相同,自由度不同,平均动能则不同,故A 也不正确。

而所有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均为k 32kT ε=,只要温度相同,平均平动动能就相同,如选C 5-5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看,气体对器壁所作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0,欲使新态Q*=1,应使输入T= BD 。 A.0 B.1 C.Q D. Q’
6.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1,欲使新态Q*=1,应使输入T= AD 。 A.0 B.1 C.Q D. Q’ 7.对于D触发器,欲使Q*=Q,应使输入D= C 。 A.0 B.1 C.Q D. Q’
1
第五章练习题
8.对于JK触发器,若J=K,则可完成 C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A.RS B.D C.T D.Tˊ 。 C.J= Q’,K=Q D.J=Q,K=0 E.J=0,K= Q’ 9.欲使JK触发器按Q*=Q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ABDE A.J=K=0 B.J=Q,K= Q’
10.欲使JK触发器按Q*= Q’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A CD 。
10. ACD
13. D 14. ABD 15 . D
3. Q=1,Q’=0 , Q=0,Q’=1 ,
4. RS=1 5. 空翻 ,主从 边沿
Q
6
5
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C 3. C 4. D 5. BD 6. AD 11. BCD 12. BCE 16 . ABCD 17 . A 18 . C 7. C 8. C 二、判断题 1.× 2. √ 3.√ 4. √ 5.× 6.×
三、填空题 1. 2 , 2. 0 8 0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DE
第五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能寄存 B A.N-1 B.N C.N+1 位二进制数码的寄存器。 D.2N
2.在下列触发器中,有约束条件的是 C 。 A.主从JK F/F B.主从D F/F C.同步RS F/F D.边沿D F/F 3.一个触发器可记录一位二进制代码,它有 C 个稳态。 A.0 B.1 C.2 D.3 E.4 4.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 D 个触发器。 A.2 B.3 C.4 D.8
A.J=K=1 B.J=Q,K= Q’
A.J=K=1 A.J=K=1 A.0 B.J=Q,K=Q B.J=1,K=0 B.1
C.J= Q’,K=Q D.J= Q’,K=1
C.J=Q,K=1 C.J=K= Q’ D.J=0,K=1 D.J=K=0 D. Q’
E.J=1,K= Q’
E.J=K=0 E.J= Q’,K=0
3
。 D.J=K=D’
第五章练习题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Q*=D,与Q无关,所以它没有记忆功能。 (X )
2.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RS=0表示不允许出现R=S=1的输入。( √ )
3.同步触发器存在空翻现象,而边沿触发器和主从触发器克服了空 翻。( √ )
4.主从JK触发器、边沿JK触发器和同步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完全相

15 .下列触发器中,没有约束条件的是 D 。
16 .描述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的方法有 ABCD 。 A.状态转换真值表 B.特性方程 C.状态转换图 D.状态转换卡诺图 17 .为实现将JK触发器转换为D触发器,应使 A A.J=D,K=D’ A.无 B. K=D,J=D’ B.单 C.双 C.J=K=D D.多 18 .边沿式D触发器是一种 C稳态电路。
同。( √ ) 5.由两个TTL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当R=S=0时,触发器的 状态为不定。 ( X ) 6.对边沿JK触发器,在CP为高电平期间,当J=K=1时,状态会翻转 一次。( X )
4
第五章练习题
三、填空题 1.触发器有 2 个稳态,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 8 个触发器。 2.一个基本RS触发器在正常工作时,它的约束条件是R’+S’=1 则它不允许输入R’= 0 且S’= 0 的信号。
11.欲使JK触发器按Q*=0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BCD 。
12.欲使JK触发器按Q*=1工作,可使JK触发器的输入端 BCE 。
13.欲使D触发器按Q*= Q’工作,应使输入D= D 。 C.Q
2
第五章练习题
14.下列触发器中,克服了空翻现象的有 ABD A.边沿D触发器 C.同步RS触发器 A.基本RS触发器 C.同步RS触发器 B.主从RS触发器 D.主从JK触发器 B.主从RS触发器 D.边沿D触发器
3.触发器有两个互补的输出端Q、 Q’ ,定义触发器的1状态为
Q=1 Q’=0 ,0状态为 Q=0 Q’=1,可见触发器的状态指的是 端的状态Q。 4.一个基本RS触发器在正常工作时,不允许输入R=S=1的信号 ,因此它的约束条件是 RS=0 。 5.在一个CP脉冲作用下,引起触发器两次或多次翻转的现象称 为触发器的 空翻 ,触发方式为 主从 式或 边沿 式的触 发器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